孟子的治国主张 ——行仁政
2022-06-08文溪
文溪
孟子在宋国认识了在游说诸侯三十年中唯一推行了他主张的人——当时还是滕国太子的滕文公。滕国太子出差时路过宋国,拜访了孟子。孟子告诉滕太子人性是善的,不要因为国与国之间的争权夺利、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就怀疑人性。人之所以会有恶,是因为没有保存好善心的缘故。如果人人都能保存善心、修养道德,那么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滕太子对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很向往,对孟子的理论很感兴趣。不久,滕国国君去世,滕太子登上国君之位成为滕文公。他第一件事就是办一场风光的、让国人心悦诚服的葬礼。他对儒家那些纷繁复杂的葬礼仪式很没有信心,就两次派人去请教孟子。孟子鼓励他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勇敢去做。滕文公排除异议,按照儒家的葬礼仪式安葬了父亲,滕国人很满意,这也坚定了滕文公实施仁政的决心。这是孟子的主张第一次在一个国家实施,也是唯一一次。
孟子从宋国去鲁国,鲁国国君没有来见孟子。孟子认为那是天意,是上天还没有准备好让他实现“平治天下”的理想,也让鲁国失去了一次大好机会。孟子干脆带领弟子到了滕国,住在滕文公为他准备的“高级宾馆”,享受着国师的待遇。有一天,一个“宾馆服务员”的草鞋不见了,怀疑被人偷走了,就问孟子是不是他的弟子偷的。孟子冷笑着说,你以为我们是来偷你草鞋的?事实上,孟子带着弟子们来到滕国,是要向滕文公系统阐述他的王道理想和仁政措施——虽然滕国是个小国,但行仁政不分大小。行仁政恰恰是小国崛起、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的最佳捷径和最优策略。
孟子告诉滕文公,民众的事就是国家大事,这是治国理政的關键。首先要让百姓拥有资产,这叫“制民之产”。睿智的孟子看到了行仁政的关键,只有老百姓人人有了资产和物业,他们才会安定下来。也就是说,滕文公要想成为尧舜禹那样的圣王,就必须善待百姓,让老百姓有资产过上安心日子,这样国家才会安定和谐。孟子仁政的第二条措施是“取民有制”,推行合理的赋税制度。孟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的“什一税”是完美的赋税制度——推行百分之十的税率,只有这样,才能减轻百姓的负担。孟子认识到,除了“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他告诉滕文公,人民生活安定后,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具体就是设立庠(xi1ng)序学校来教育人民。
孟子告诉滕文公,如果朝廷上的人都懂得人伦关系,老百姓自然就会亲密起来,这样滕国就会有明君兴起,其他的国家必然学习效法,这样滕文公不仅是明君,还能为天下培养一大批明君,成为明君们的老师,这样的话,滕国必然会有新气象!925BFF0D-EC3A-4374-B071-D223DAC7E3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