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排放与防控的思考

2022-06-07韩杰尧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声级道路交通城市道路

韩杰尧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1601)

1 前 言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声源的特点是声级高、时间长、范围广、流动大,极大影响了道路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原本近郊地区变成了城市新拓展区域,基础设施的更新维护滞后,从而加重了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

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排放状况

2.1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调查监测方法

在西安市主城区内从快速路、主、次干路分别选取19条道路,设置19个监测调查点,调查从2020年1月开始,每月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12次,监测总里程达到90 km。气象条件为无雨雪雷电且风速小于5 m/s,每个点位测量30 min,记录Leq(A),L10,L50,L90,Lmin,Lmax和标准偏差(SD)以及分大型、中小型记录测试期间通过的车流量。

2.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排放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2020年西安市主城区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保持在46 dB至79 dB范围之间,平均车流量为3 200辆/h,其中15条交通干线平均等效声级大于70 dB,占调查干线总长度的78.9%,大于70 dB路段条数较多,其中快速路和主干路占2/3,如图1所示。

图1 2020年西安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排放状况

3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产生与特性

3.1 道路交通噪声的产生

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是由汽车运行中的排气、燃烧、冷却、机械运转和鸣笛等造成的,通常可以分为车辆自身噪声和车辆运行噪声。其中车辆自身噪声包括传动系噪声、进排气噪声、发动机噪声和冷却风扇噪声;车辆运行噪声包括鸣笛和轮胎运转产生的噪声。在这些噪声中声级较强的是鸣笛和轮胎运转产生的噪声、进排气噪声和发动机噪声。道路交通噪声的源头流动且不稳定,声级强度为60~80 dB的较强随机非稳态噪声,车辆类型、车速、路况及车流量是主要影响因素[2]。

3.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特性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分布的规律性。道路交通噪声的分布与路网密切相关,其对道路两侧建筑物和居民影响一般依次递减。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也和实时交通状况正相关,随着车流量的增加交通状况愈加拥堵,道路噪声声级强度也在逐渐增强[3]。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不确定性。路面粗糙度、道路坡度和位置等都是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因素。路面粗糙度越大,汽车轮胎和路面接触对空气挤压越明显,所产生的噪声越大。在道路坡度越大的环境下,汽车发动机负荷率越高,运转所产生的噪声越大。即使同一道路的不同时间产生的噪声也是变化的。当车辆越接近交叉口,噪声声级也会越高。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性。当道路噪声产生时,人们可以迅速通过耳朵感受到刺耳的噪声,严重时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影响睡眠导致体力不支,长期在噪声环境中会产生耳鸣、耳痛等,致使听力逐步丧失,同时也会增加高血压、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病率。

4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危害及影响因素分析

道路交通噪声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有深远的影响,严重时甚至对人们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如引起心律不齐、短暂头痛等疾病。道路交通噪声也会降低学习效率、让人无心工作进而影响生产工作效率。另外,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还影响着道路沿线的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经调查统计,从重型车在快速路、主干路的车流占比可以发现,承担该城市主要运输任务的主干路和快速路在夜间车流量大幅下降,但重型车在交通流中占比上升,行驶车速快导致噪声依然处于较高声级水平。

5 建议与思考

5.1 合理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道路先行规划,而周围学校、医院等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由于规划不合理,而且后期建设未充分考虑与道路间隔一定距离致使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加剧。考虑上述原因,在建设初期就应预先考虑道路规划,在建设时主动留出间隔距离。二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上述情况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理清思路,多措并举,有效防控道路噪声产生。

5.2 遵循“防治结合”的治理原则

道路交通噪声有其自身特殊性,只能通过噪声源控制,从噪声传播过程治理来着手。即在道路规划建设初期就考虑噪声问题,合理规划周围建筑布局、采取工程技术措施、降低车辆噪声等,从噪声源头进行控制。利用在敏感建筑区修建噪声屏障降低噪声,如茂密的树木、松软的花圃、草地,当交通噪声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这些屏障就会发生反射,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噪声强度。道路也可以修建为低噪声路面,汽车行驶在常规路面上,随着行驶车速的提高轮胎噪声逐渐严重,基于此考虑修建多空隙沥青路面,经过实验证明能够有效降低道路交通噪声。

在传播过程中采取声屏障、绿化带、建筑隔声设计等一定降噪措施,从噪声传播各环节和参与的各方共同努力减弱噪声污染。如通常在高速公路两侧建造防噪堤,并种植绿化树木以此来降低道路交通噪声。对城市而言,修建绿化带是一个可行的措施,根据当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密度、宽度,可以达到净化空气和吸收噪声污染的效果。对于建筑物而言可以安装多层复合玻璃隔声窗,极大减弱道路交通噪声声级。

5.3 适当限制行车路线和时间

在城市正常运转过程中,公交车已经成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重要来源,有必要对公交车类型、发动机、维护等方面进行选择和限制,从公交车技术方面减少噪声产生。除了公交车之外,还有工程车、特种车和各种运输车辆往返于城市主干道,这些也是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居高不下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在夜晚,私家车和公交车数量大幅减少,而工程车反而在交通流中占比上升。由于道路空旷会提高车速行驶,周围安静的环境更加凸显噪声对道路两侧区域声环境的影响。目前城市道路已普遍实施了禁、限行等其他管制措施,在城市道路行驶的货车数量和路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有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对居民聚集区的交通主干道禁行重型车,但对未禁行的交通主干道来说噪声危害依然存在。在适当的时候应该避开两侧有居民区和学校等建筑的城市道路,从根本上有效控制交通噪声排放强度。在允许运营线路上, 规划时工程车避免直接穿越城市噪声敏感区域,有效降低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4 城市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建筑布局

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导致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防噪距离和城市绿化水平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城市道路沿线居民饱受交通噪声的危害。从以上问题出发,城市道路噪声的防治不仅要求多措并举,更需要政府和各方参与配合。在完善城市道路噪声防治法律时,要充分考虑噪声标准因时而变,有效衡量噪声对生理、心理的影响。城市规划部门在设计交通快速路和主次干线时应充分考虑城市人口、城市功能区布设、两侧建筑布设等,尽量将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用商业、公共建筑所取代;在集中规划建设居民区时保持和商业中心、大型商场以及文化娱乐场的距离,充分考虑车流对交通堵塞的影响。适当纳入未来影响因素规划交通枢纽,规避城市安静区域,同时用专用道路将车站和城市相连。若城市道路两侧布设了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类型及朝向,多措并举降低道路交通噪声对建筑物的影响。

6 结 语

综上所述,任何单一的降噪措施和方法从技术上看都有一定的缺点和优点,要从根本上减少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该从城市管理整体考虑,根据不同情况多措并举有效降低交通噪声排放,做好防控。

猜你喜欢

声级道路交通城市道路
一种等效40 h声级的计算方法探讨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轨道交通噪声监测方法探讨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静安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分析与控制对策
城市道路及设施的维修养护技术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口袋书系列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