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对2 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2-06-07杨晨
杨晨
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1]。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均发生改变,导致许多疾病的患病率上升,糖尿病现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较为严重的慢性疾病。糖尿病的患病率很高,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当体内胰岛素分泌发生异常时,就会导致代谢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糖尿病[2]。该病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症状,随着病情不断发展,若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很容易导致肾衰竭、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必须长期用药治疗。糖尿病是一种伴随患者终身的慢性疾病,长此以往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使患者极易出现负性情绪,从而影响用药依从性,导致患者自行停药或者漏服、换药现象的发生,这种情况对于病情的控制及预后恢复非常不利。为了使患者的用药更合理,依从性更高,将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应用于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显现出其重要作用[3]。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对2 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并且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2 型糖尿病患者100 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 例。研究组患者中,男30 例(60.00%),女20 例(40.00%);年龄42~70 岁,平均年龄(56.12±4.71)岁;病程2~27年,平均病程(14.56±4.19)年。参照组患者中,男29 例(58.00%),女21 例(42.00%);年龄40~74 岁、平均年龄(57.25±5.75)岁;病程1~28年,平均病程(14.85±4.6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本次研究。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餐后2 h 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入院后进行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将糖化血糖蛋白控制在7%以下;无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佩戴禁忌;患者和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主动签订书面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合并肾病、眼病等糖尿病并发症者;妊娠期糖尿病、1 型糖尿病者;伴随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4 方法 参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例行遵医嘱用药即可[4]。研究组患者接受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包括患者临床各项检查结果、病情评估、患者基本信息等在内的完整患者档案。②对患者进一步开展有关糖尿病相关的知识宣教,并以讲座的形式落实,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自身疾病知识;同时为了使患者更好地了解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及提升患者对于合理用药的认知,安排医院专业的药剂师为其讲解合理用药的意义,同时详细告知患者降糖药的使用疗程以及不良反应等相关情况。还要将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及应对措施详细告知于患者,防止其因缺乏相关认知而导致不良事件发生。③由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为老年人,记忆功能下降,记忆力较差[5]。所以,应为此类患者提供药物储存箱,并根据药物的种类、时间和剂量放置,当盒子上的小格灯亮起时,表示到了患者该服药的时间。④为监测患者用药依从性,医院应组织专人对患者进行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并针对相关日常问题给予正确指导。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5.1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 采集患者的静脉血,使用血糖仪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分别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 血糖。
1.5.2 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展开,调查内容包括血糖监测方法、疾病防治措施、疾病危害、疾病原因、发生机制等,总分100 分,<60 分为未掌握,60~90 分为部分掌握,>90 分为完全掌握。总掌握率=完全掌握率+部分掌握率。
1.5.3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 由医护人员使用药依从性评量表(MARS)对患者的依从性做评估,内容涉及疾病认知、副作用、疾病关注、日常生活、既往治疗、社会支持、文化程度等,最高10 分、最低0 分,分为不依从(<6 分)、一般依从(6~8 分)、完全依从(>8 分),总依从率=完全依从率+一般依从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总掌握率为98.00%(49/50),高于参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n(%)]
2.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总依从率为98.00%(49/50),高于参照组的72.0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n,n(%)]
2.3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 血糖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和药物药效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也越来越多,在疗效上还不能够完全统一[6]。合理用药是非常关键的,一旦用药出现差错就会引起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对患者血糖控制产生负面影响[7]。此外,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因为对糖尿病疾病和药物认识不全面,在疾病治疗期间容易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这种情况与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有关联[8]。所以,针对2 型糖尿病患者,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是控制血糖的必要条件,同时还是延缓并控制并发症发生与进一步发展较为有效的措施[9]。临床合理用药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医务人员根据疾病病因、病理生理和药物作用原理等,帮助患者制定用药计划,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途径、用药方法和剂量,以促使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10]。通过临床合理用药指导,患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糖尿病及所用降糖药物相关知识,并能够对合理用药在控制血糖过程中的重要性有进一步认识[11]。同时,对于记忆力下降的老年患者,还能够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因此,与单纯指导患者遵医嘱相比,制定临床合理用药指导更具有应用价值[12]。
本文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依从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 血糖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应用于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提升患者临床用药依从性,在增强患者对2 型糖尿病知识了解、提升患者自我血糖管理水平方面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