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素质发展而教
2022-06-07周育俭
周育俭
周育俭,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中,他始终关注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和长效性,善于利用真实的情境营造学习氛围、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形成了开放包容、交互生成的课堂教学特色,赢得了学生及同事的好评。他在《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教育专业类期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主持并完成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联结的数学小实验教学研究”,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丝绸文化背景下,建设智慧型校本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和“智慧教师多样化校本研修方式的实践研究”。其中,他参与的“小学生伙伴式道德学习”项目研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二等奖,“一课三磨——乡镇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进阶之路”项目研究获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之外,还能教给他们什么?虽然父亲就是一名小学教师,从小我就看着他不知疲倦、起早贪黑地为学校和学生忙这忙那,也不止一次看到学生到家中看望他时他亲切地与学生交流,但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去回答这个问题。
1994 年,我回到母校,一所我父亲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学校——吴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现在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盛泽实小”),走上了教师岗位。初上讲台,我忐忑不已,深知教师责任的重大,因此“我能教给学生什么”这个问题再次困扰着我。而这次,我必须找到答案。
静下心来,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小时候教过我的所有老师的身影:有始终相信我并包容我错误的小学数学老师;有赞扬我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初中语文老师;有像朋友一样陪伴我让我从“不及格”跨到“优秀”的初中英语老师……他们让我对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有了最初的认识,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能,让我有了开阔的视野和接受挑战的勇气……那一刻,我感觉他们教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远比知识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生命成长所需要的素质。这应该就是我要的答案,也是我走上教育岗位的初心。
在课堂上教“学习品质”
20世纪90年代,盛泽实小在上海师范大学杜殿坤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丝绸文化背景,提高苏南小城镇儿童素质”的实验。在当时的苏南乡镇教育界,这一实验可谓走在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前沿。实验开始后,学生们开始了探索性学习,带着知识走出书本。他们走街串巷,探寻和记录丝绸文化印记;走进工厂、深入车间,了解和研究纺织生产知识。学生们更活泼了,他们的小研究有理有据,他们的演讲朴实动人,每一位教师都能感觉到他们身上发生的可喜变化。这个实验不仅让盛泽实小这所弄堂小学声名鹊起,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数学课堂也应该成为学生素质发展的沃土,而学生的素质首先就应该是他们的学习品质。
数学学习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个体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发现。当时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风靡全省,该方法提倡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去发现并解决新知问题,将遇到的挑战和问题作为激发自己主动思考的动力。这种“尝试”的必要条件是开放的学习情境,于是我努力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重新设置学习情境,让学生乐于融入情境,有意义地去体验情境中的数学。
如在教学四年级《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我将教室里那些因桌脚、凳脚松动而亟待学校修缮或替换的课桌椅放在讲台边,并带来了木条和钉子,让学生先分组,然后小组讨论如何加固这些桌椅。数学课上要加固课桌椅?学生得知这个消息都很兴奋,纷纷做起了小木匠。在失败或成功的操作比较中,他们发现在桌椅脚和面之间斜着钉上木条,要比在桌椅两脚之间横着钉上木条更牢固。之后,我让学生找到木条与桌(脚)及面之间形成的图形——三角形,引导他们用小棒拼接的方法去探索三角形的特征与三角形“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生活化的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他们在情境中追逐真相的过程,就是大脑高速运转的过程。
数学学习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数学是抽象的、符号化的世界,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是很常见的一件事,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帮助,从而让他们逐渐形成数学学习所需要的恒心。这种“恒心”的培养需要有宽松的氛围和伙伴之间彼此互惠的交流。我不断告诉自己不能简单地以学生暂时的失败来否定他们的全部学习,久而久之,我就养成了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之处、给予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独到见解的习惯。
如在教学五年级《小数乘整数》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夏天卖西瓜”和“冬天卖西瓜”两个情境分别尝试计算0.8×3 和2.75×3 两个乘法算式。学生们通过列竖式的方法很快找到了答案,但是对于如何确定乘积的小数点,却错误地以为“得数的小数点应该与乘数的小数点对齐”。这时我没有马上加以否定,而是让他们再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2.75×30。学生在交流计算结果时发现有8.25 和82.5 两个答案,在开放的讨论和思辨中,没有一个学生放弃思考,而是逐渐接近计算的正确算理,最后当“乘数有几位小数,积就取几位小数”的算理渐渐清晰并最终在计算机的操作中得到验证时,我看到了学生们那份探索的热情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渐渐地,开放的学习情境、包容的学习空间、互惠的师生与生生交流成为我数学课堂最基本的特征。很多时候我的数学课堂超过40分钟仍然停不下来,学生们会自觉地利用课余时间继续他们的探索,这成为下一个40 分钟课堂的有效前奏。
在课堂上教“自信与表达”
2001 年,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本)》的出版,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了。这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在小学数学方面,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我想这“有用的数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数学知识或技能层面,还应该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自信乐观、勇于表达的素质,这才是学生未来最需要的。
数学学习方面的自信单靠积极的思考与恒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有自我监督与反思的能力,真正成为自己数学学习的主导者。作为教师,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接触数学、运用数学的机会。
单纯的数学内容的预习,因为目标太过直接,学生往往会为结果而学,因此我会结合数学学习的内容,创设与生活有关的小课题,提供给学生个人或小组去研究。
如在学习《认识圆柱》一课前,我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用卡纸做一个圆柱。学生显然非常乐意完成这样的动手操作,并且还在课前自觉地将做好的圆柱进行比较讨论,这就为课堂上的自信学习打下基础。课上,在交流如何制作的时候,学生主动汇报了需要剪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圆柱有两个底面且完全相同),还需要把一张长方形卡纸卷成一个桶状与圆拼接在一起(圆柱还有一个侧面,它展开是个长方形;圆柱一共有三个面);圆柱有的“胖”有的“瘦”是因为圆形有大有小,圆柱有的“高”有的“矮”是因为围起来的长方形的宽不一样(这就是圆柱的高;圆柱的大小和底面的大小、高有关)。学生们有了实际操作,课堂上就能自信地表达,所有这堂课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就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只需要将几个名称(如底面、侧面、高)告诉给学生。
再如在教学四年级《认识多位数》这一单元前,我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找大数,比比谁找的大数藏得最深。学生们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有的带来了中国人口、中国经济方面的数据,有的带来了跟宇宙有关的数据,有的带来了微观世界的数据,还有学生展示了磁盘数据,形象地告诉大家数码世界的基本数量表达……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往往就是建立在对生活的这份真实体验之上。
有了自信还要有勇气去表达自己的数学见解,这才能让学生真正成长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中到处都隐藏着数学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觉到这些数学知识的存在,体验到这些数学知识与个人思考之间的关系。因此,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刨根问底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成为我的教学追求。
如在教学六年级《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前,我让学生先自主在电脑上操作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在不变形的前提下,找一找、记一记、辨一辨图形变化的数据。课堂上,我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探索过程,他们分别用倍数关系、比的关系或分数关系展示了图形放大与缩小之间的内在规律。六年级的学生玩图片很在行,但是从来没有注意这里面的数据变化,这一次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玩的背后隐藏的秘密,也就有了对数学的进一步思考,站上讲台,他们就成了数学知识的代言人。
从课堂教学情境到课外生活化的学习主题,我不断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生活原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更为贴切的内容载体。从深度交流到走上讲台勇敢表达,我不断为学生打造属于他们成长的数学学习空间。看似简单的教学过程,其实是我在谋求数学价值回归的基础上将数学学习的主体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终身受用的学习自信和自我表达的勇气。此时,对于学生来说,数学知识不再是那么晦涩难懂,数学价值不再是那么深藏不露。
伴随着课堂的不断成熟,从2009年到2014年,我先后获得苏州市首届中小学教师解题能力大赛一等奖和第二届的二等奖,还获得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二等奖;在2011 年江苏省“舜湖杯·教海探航”征文竞赛颁奖大会上执教《认识公顷》一课并获得好评。短短5 年,我从吴江区的教学能手成长为苏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也从一名普通数学教师走上学校管理岗位,带着学校的青年教师们一起开启新的成长之旅。
在课堂上教“公民素养”
盛泽实小从2011 年开始进行校本教研改革,“一课三磨”成为学校培养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全新校本教研模式。从教材分析到课堂教学的反复优化重构,我带着数学老师们经历课堂的一次次磨砺,不仅让一批青年教师逐渐在课堂教学中脱颖而出,也认识到了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
也正是对学生完整生命成长的关注,我毅然参与到学校的“伙伴德育”创新改革中。通过深入研判学生道德成长与伙伴之间的关系去创建德育实践路径,开发更有效的德育活动。这让我体会到“立德树人”对于培养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意义,也渐渐体会到数学学科教学在育人事业中的特殊价值。
2016 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表明我国教育走上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改革道路,这对我们的学科育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3大方面、6大素养和18个基本要点,最容易被数学学科教学忽视的就是“自主发展”中的“健康生活”以及“社会参与”中的“责任担当”,这两项又恰恰是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必备的个人素养和集体素养。
在一次“一课三磨”教研活动中,学校一位青年教师执教《认识负数》一课,最后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商场一种奶粉的包装袋上标注着净含量500±5 克,小明妈妈买了一袋这种奶粉,在商场检验处称重后发现奶粉重量有问题。请问小明妈妈买到的奶粉可能重多少克?选项有A 495 克、B 510 克、C 490 克、D 503克。学生们对选项C 有共同的认识,但是对于选项B 却起了不小的争议:有学生认为510 克显然不符合包装袋上标注的含量标准,也有学生认为510 克虽然比标准多了,但是小明妈妈不会去反映重量问题。一次小小的争议反映出的是学生对于生活的真实体验,但其中一部分学生的生活理念或者说社会价值观是存在问题的。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的任务,也是我们学科教师应该加以重视的,510克的问题就应该以数学的规则意识去帮助学生建立社会诚信意识。于是课后我将学生留了下来,以语文课本中《诚实与守信》一文引导他们对“510 克”这个问题再一次进行讨论,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的那些数字化标准对于每一位社会公民的意义。
渐渐地,我和我的学生多了一份开心的“工作”,那就是对书本、课外练习题的内容进行审视。真实的生活与自然的逻辑、社会价值的追求、公民道德的标准等都在大家的数学审视中一一得到辨析。学生们还自主建立了审题记录本,就连其他学科学习中存在的可疑问题也被记载下来供大家讨论。
当然,这显然只能是数学的一种辅助性学习。如何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全面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呢?我开始学习各国相关的新教学理论,美国的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所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那就是以“大概念”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于是我开始探索我的“大概念”数学教学实验。我将数学学科的“大概念”分为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学习与生活、人文与创新、社会与公民四类,并根据这些类别的大概念特点来综合判定每一个教学内容或每一组教学内容的大概念定位,继而设计教学、组织活动。
如在开展四年级《可能性》单元教学时,我将“数学眼中的公平”设定为单元基本“大概念”,然后将“概率的理解和分析”“概率的表达和交流”定位为二级大概念,以此进行单元教学整体设计。这不仅让学生基于大概念充分感知数学中的概率现象,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概率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同时对于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意识具有直观的教育价值。再如,我将六年级《百分数》单元的基本大概念定为“统计的真与假”,将“数据的来源与收集”“数据的分析与比较”“百分数的生活运用价值”作为二级大概念,然后以“疫情防控下的东西方文明”为背景资料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结合学生在各种信息平台收集到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我在课堂上开展相关计算与比较,不仅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百分数作为统计比较方式的意义和价值,还让他们看到了百分数产生过程中存在的合理性和欺骗性,更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对人民生命的守护和关怀。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伴随着数学知识的理解得到强化,我想这就是数学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吧。虽然这样的教学实验还处在研究的初级阶段,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为学生的素质发展而教”的教学初心,这个实验一定能结出美好的果实。
小学5 年和走上教育岗位的20 多年,我始终在盛泽实小这个大家庭里成长,见证了老一辈教师的勤劳与无私,沐浴着薛法根、娄小明等特级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的光芒,享受着一批批天真无邪的孩子带给我的快乐时光,这些都让我坚信“为学生的素质发展而教”应当成为教师一生中最光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