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膜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2022-06-07丁明会黄仙波孔令兵杨京宇范佳美

粘接 2022年5期
关键词:植骨种植体生物膜

丁明会,黄仙波,孔令兵,杨京宇,范佳美,马 琳

(1.承德市口腔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2.承德市中心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种植牙修复是临床治疗牙缺失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式,由于一些患者具有凹陷或低窄的牙槽嵴,因此通常情况下会造成种植失败。近年来,种植牙修复成功率在日益广泛应用的骨再生引导牙种植技术的作用下日益提升,而要想保证手术成功,关键是要在术中有效应用口腔修复膜。本研究统计分析了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口腔种植患者50例(100颗牙)的临床资料,探讨了口腔种植中生物膜材料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02—2021-02本院口腔种植患者50例(100颗牙),依据骨再生引导中口腔修复膜材料分为生物膜组、钛膜组2组。生物膜组25例(50颗牙)患者年龄22~68岁,平均(41.25±6.04)岁,女性11例(44.00%),男性14例(56.00%)。在缺牙原因方面,龋病26颗(52.00%),牙周病14颗(28.00%),外伤4颗(8.00%),其他6颗(12.00%);在种植部位方面,前区牙18颗(26.00%),前磨牙18颗(26.00%),磨牙14颗(28.00%)。钛膜组25例(50颗牙)患者年龄23~69岁,平均(42.32±7.56)岁,女性10例(40.00%),男性15例(60.00%)。在缺牙原因方面,龋病25颗(50.00%),牙周病13颗(26.00%),外伤5颗(10.00%),其他7颗(14.00%);在种植部位方面,前区牙19颗(38.00%),前磨牙17颗(34.00%),磨牙14颗(28.00%)。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0.05)。纳入标准:(1)均有牙缺失存在;(2)均接受牙种植骨再生术治疗;(3)均符合种植修复指征。排除标准:(1)具有较差的全身状况;(2)合并全身感染;(3)中途退出。

1.2 方法

1.2.1 钛膜组

给予患者牙种植骨再生术治疗,对无菌操作进行严格遵循,将(德国BEGO公司生产)螺纹根状牙种植体植入后用生理盐水浸湿(瑞士盖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Bio-Oss多孔天然骨粉,在种植体骨缺损一侧的区域中放置,对患者牙骨缺失创面形状、大小进行观察,之后将(西安中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不可吸收钛膜放置在植骨区,对骨再生进行引导。将放置处边缘0.2~0.3 cm覆盖起来,完成手术后将伤口逐层缝合起来。

1.2.2 生物膜组

给予患者牙种植骨再生术治疗,对无菌操作进行严格遵循,将牙种植体植入后用生理盐水浸湿Bio-Oss多孔天然骨粉,在种植体骨缺损一侧的区域中放置,对患者牙骨缺失创面形状、大小进行观察,之后将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放置在植骨区,对骨再生进行引导。将放置处边缘0.2~0.3 cm覆盖起来,完成手术后将伤口逐层缝合起来。

1.3 观察指标

随访6个月。(1)骨生长效果,包括植骨厚度、植骨密度、成骨厚度,对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对其植骨密度进行测量。采用10分度游标卡尺对植骨厚度、成骨骨厚度进行测量;(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总分0~10分,0~3分、4~6分、7~10分分别表示不满意、较满意、很满意。

1.4 疗效评定标准

修复成功:成骨厚度/植骨厚度×100%≥80%,修复失败:成骨厚度/植骨厚度×100%<8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0.05)表示,用检验或检验。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2.1 骨生长效果比较

2组患者修复后1周、3个月、6个月的植骨厚度、植骨密度、成骨厚度均逐渐升高(<0.05);修复后1周、3个月、6个月,生物膜组患者的植骨厚度、植骨密度、成骨厚度均高于钛膜组(<0.05)。如表1所示。

表1 骨生长效果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bone growth effects

2.2 修复结果比较

生物膜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100.00%(50/50)高于钛膜组80.00%(40/50),修复失败率0%低于钛膜组20.00%(10/50),(=11.111,<0.05)。如表2所示。

表2 修复结果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repair results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生物膜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低于钛膜组30.00%(15/50),(=11.977,<0.05)。如表3所示。

表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2.4 满意度比较

生物膜组患者的满意度96.00%(24/25)高于钛膜组68.00%(17/25),(=2.301,<0.05)。如表4所示。

表4 满意度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3 讨论

牙列缺损或缺失后的种植治疗已经获得成功,成为一种常规的修复方法。在口腔牙种植过程中,种植区域周围骨量极易在牙周病、拔牙后牙槽萎缩等作用下缺失,进而影响种植体的植入及种植修复的远期效果。牙槽突的再生、吸收是生理刺激过程,经牙周膜传导通过咬合产生的力度,能够促进牙骨骼的生长。而这一生理刺激会在牙缺失时间过久的情况下消失,从而改变牙槽嵴高度与宽度。有研究表明,牙种植的成功率由牙种植手术区域骨量直接决定。牙种植手术要求种植区牙槽骨的厚度、高度分别在0.5 cm、1.0 cm以上,接受牙种植术治疗的大多数患者缺乏充足的牙槽嵴高度、宽度,前牙区尤为显著。在引导牙种植骨再生过程中,骨组织代替材料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方式,依据来源分为人工合成材料、组织工程骨、异种骨、同种异体骨。生物膜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诱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技术,就是在骨缺损区的骨组织表面,放上一种组织相容性良好的生物膜(PTFE膜或金属钛膜),作为分隔骨组织与软组织的屏障,以阻止结缔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缺损区,从而有效地确保骨细胞能顺利增生并充满缺损的骨腔。该技术最初用于牙周病的治疗,后来有研究证实,此法可明显增加种植区的骨组织,而且用此法产生的新骨完全可以承担通过固定修复体传导的牙合力。该技术在牙种植中主要用于以下4个方面:种植前在受植区重建足够的骨组织;拔牙后即刻种植时种植体颈部的骨缺损;种植手术中出现的骨裂开或骨穿通;种植以后的局部骨缺损。

Bio-Oss骨粉是一种天然多孔骨粉,其结构类似于人体骨组织,能够引导种植体的骨再生。有研究表明,在牙周骨缺失治疗中,Bio-Oss骨粉对种植牙体的骨再生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在骨缺失区域植入Bio-Oss骨粉能够为牙骨新生与融合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机体也不易将其吸收,能够支持新生牙骨。Bio-Gide生物膜具有极佳的通透性,同时具有可吸收性,能够为植骨区域周围软组织粘附及伤口愈合提供有利条件。钛膜无通透性,也无生物可吸收性,具有极大的张力、较高的强度,不易成型,在弯曲钛膜时极易凸起,同时,钛膜具有润滑、光洁的表面,软组织较难粘附,会对伤口愈合造成不良影响。钛膜与其他不可吸收膜一样,易造成软组织坏死或裂开、膜暴露问题,所以在设计切口和软组织瓣处理技巧也是影响软组织瓣裂开及膜暴露的重要因素,要求切口与术区远离,不应在膜上直接分布,应在无张力、充分松弛下分两层关闭软组织瓣。

有研究表明,在牙种植术中应用Bio-Gide生物膜具有良好的效果,这就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了临床研究骨再生引导中口腔修复膜作用的工作,应用前景极为广阔。本研究结果表明,2组患者修复后1周、3个月、6个月的植骨厚度、植骨密度、成骨厚度均逐渐升高(<0.05);修复后1周、3个月、6个月,生物膜组患者的植骨厚度、植骨密度、成骨厚度均高于钛膜组(<0.05),说明钛膜、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均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骨厚度的提升,但是与钛膜相比,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具有更好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生物膜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100.00%(50/50)高于钛膜组80.00%(40/50),修复失败率0%低于钛膜组20.00%(10/50)(=11.111,<0.05)。生物膜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低于钛膜组30.00%(15/50)(=11.977,<0.05)。生物膜组患者的满意度96.00%(24/25)高于钛膜组68.00%(17/25)(=2.301,<0.05),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在牙种植中,口腔修复膜材料不同,对骨再生的引导作用就不同,与钛膜相比,Bio-Gide生物膜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4 结语

综上所述,口腔种植中生物膜材料的应用效果较钛膜材料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植骨种植体生物膜
环境条件对Bacillus altitudinis LZP02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不同部位微种植体支抗钉矫治成人露龈笑的效果比较
细菌生物膜对航天器材料的危害及其防护简述
如何让种植牙更“长寿”
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因素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初探生物膜工艺处理生活废水的实践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