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2022-06-07许瑞芬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小学创新教学模式

许瑞芬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逐渐受到重视。但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仍然偏重技能训练,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和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如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2)11-0045-02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正式颁布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变革趋势,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积极地探究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巧用信息技术,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基于问题情境,明晰探究方向

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识略显枯燥单调,教师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就要尝试将知识转变为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知识探究,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信息技术。

例如,在教学“我们生活在信息的世界里”这一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在教学开始前,播放相关视频内容,如各种智能家居、交通信号灯、LED显示屏等,并提出问题:“除了视频中展示的事物,信息技术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它们以怎样的形式存在?”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回忆,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技术,在表达过程中体会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 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动机

如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应当以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例如,在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时,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习小组收集与讨论信息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呈现方式以及运用在哪些地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认识到,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信息随处可见且无法脱离。然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我们是如何获取信息的?信息又是如何传递的?”引导小组对内容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 借助网络技术,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

例如,在讲解“图形绘制”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借助多媒體设备对该知识展开讲解,学生通过欣赏多媒体展示的图片或视频内容,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如何操作。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形象进行课件创新,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 结合生活实际,强化探究能力

学生在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与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予以验证,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讲解“表格制作”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对家庭用水数据进行统计收集,制作出详细的用水量表格,表格数据要呈现出月初的水表读数、月末的水表读数、哪一天的用水量最大、之所以用水量最大是因为什么情况等,并根据本月的用水情况对下个月的用水量进行合理预算,最终对比数据去验证提出的预算是否合理。这样的课后练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贴近,所以学生完成的兴趣较大。要求学生用计算机制作出家庭用水量的记录表格,能让学生对家庭用水情况形成基本概念,并且能够体会到电子表格的优缺点。通过制作表格,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表格制作的基本流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 组织实践活动,增强竞争意识

小学阶段的孩子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教师需要把握好这一点,在讲授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让他们互帮互助,形成组内合作提升。同时,教师还可组织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通过比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驱使其更努力地学习信息技术。

例如,在学习完“剪贴图像”相关内容后,教师可组织学习小组进行比赛,让各小组针对同一张图片进行处理。在竞赛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合作对作品进行导入,体验信息技术的神奇。同时,教师还可让部分学生扮演“评委”的角色,对各小组完成的作品进行点评,关注图像作品的像素、分辨率、类型等要点,关注高像素、大分辨率以及合适类型的图像等评分要素。当评委选出优秀作品后,教师可将此作品作为范本进行知识讲解,让所有学生透过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进而提高信息技术素养与团队合作能力。

● 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及知识接受能力等都有所不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自身能力及教材内容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让学生能“跳一跳”完成所处层次学习任务,并有意愿朝着更高层次目标前进,实现自我提升,掌握更多信息技术知识。

例如,在教学“插入黑白线条图”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学习如何插入黑白线条背景图;第二层次,学会如何选择颜色、选择透明度以及填充颜色;第三层次,学会如何用吸管工具进行颜色填充。第一层次教学目标需要所有学生达成,并且引导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基础一般的学生达成后面两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当所有学生达成第一层次学习目标后,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向基础一般的学生提供学习思路,基础一般的学生带领基础较差的学生预习与巩固知识。最后,三个层次的学生搭配组成小组,完成为花儿填充美丽颜色的任务,通过合作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曾玉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20(04):44+46.

[2]张海龙.大数据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37-138.

猜你喜欢

小学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