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休老兵的守望
2022-06-07陈群
陈群
谢子龙今年74岁,是苏州市吴中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退休干部,参加过援越抗美,被广州军区评为麦贤得式硬骨头战士,被越南授予一等勋章。1974年退役后,他几十年如一日,帮扶困难战友、义务为乡民针灸……在西山镇,人们对他的印象全归于“热心”二字。
“我18岁当兵,一直坚持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在谢子龙看来,帮助到该帮助的人,就开心。
刚退役时,谢子龙身体不是很好,家里人不讓他做重活。在1966年的一场战斗中,谢子龙身负重伤,虽然活了下来,但身上留下了300多处的伤口,存留弹片数十片,肩和胳膊伤重,遇到天气不好时,这些地方就会疼痛难忍。
“在家闲了几天。有一天,表嫂上山干活的时候肚子疼,昏死过去。做过卫生员的我用针灸试了试,3针下去之后,表嫂当时就能走路回家了。”谢子龙说,他这才意识到可以用针灸这门技术活帮助老百姓解决病症困扰。
在家人的支持下,两间老房子里,一张旧桌子前,谢子龙的义诊摊子摆了起来,不收一分钱。来针灸的人渐渐多了。
后来,更多的人慕名而来,人多的时候,几十个人在门外排队等着。谢子龙说:“治好的人多了,来的人就更多了。我有时忙得连中午饭都吃不上,不过想到能让他们不那么痛苦,再忙也值。”
义诊5年后,谢子龙身体稍稍恢复,闲不下来的他去西山镇石公乡民政所做起了义工,骑着自行车,走遍崎岖山路,支援贫困家庭,调解邻里纠纷,化解家庭矛盾。
平常,村里无论谁家有事需要帮忙,谢子龙从不推脱,哪家有什么矛盾,谢子龙一出现便都化解了。“调解是做人的工作,这个不难,难的是每家每户都要走访到,帮助真正困难的家庭。”
在这期间,谢子龙认识了5名抗美援朝老兵。“他们都是一个人生活,过得不好。煮菜烧饭,家里都是烟,特别呛人。”谢子龙决定自掏腰包帮扶他们。那时,谢子龙月工资33元,给老兵每人每月2至3元的生活补贴,几乎花费了他一半的工资。后来生活条件改善,他给老兵的补贴也涨到了每人每月300至500元。
帮扶40多年来,谢子龙从没后悔过,“我当然要管他们”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一到冬天,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发棉袄棉裤,他们也不把我当外人。”谢子龙回忆,“刚接触的时候,他们生了病,有些想吃的东西,不会直接和我提。我都是靠猜,一听说‘香蕉挺香的,是个好东西’,我就去买来,他们特别开心。”
“他们住院我也住院,一晚一晚地陪护。”谢子龙说,老兵们对他十分信任,很多东西从“不直接提”变成了“伸手要”。有次,谢子龙提了粥来看望,老兵们却想吃馄饨,谢子龙开玩笑地说:“我是你们的服务员,管你们吃饭。”老兵们却说:“你不帮我们谁帮我们,我们命苦,没有儿子。”听了这话,谢子龙心里不是滋味,说:“你们怎么没有儿子?我就是你们的儿子!”
敬老院建成后,5位老兵一起被送到了敬老院里住。刚开始,老兵们不太愿意去,甚至还要“逃”回自己家中。为了让他们尽量适应敬老院的生活,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晨,谢子龙都会去敬老院一趟:“只要天晴,第一个任务是拉根绳子,把他们的被子拿出来晒。接下来帮他们洗澡,要是不洗就吓唬他们,不洗不让吃饭。”老兵们被“治”得服服帖帖,生活状态渐渐好了起来。
今年1月,谢子龙帮扶的最后一名老兵去世。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每一个人我都去送了最后一程,虽然伤心,但没有遗憾。”
接下来,谢子龙把重心放在帮助困难退役军人上,此前,他已经为20多名困难退役军人提供了生活补贴。
谢子龙与陆仁龙结识于一次老兵聚餐。“他那时特别瘦,能走路,但是时不时要人等等他,恢复一下体力再走。”谢子龙了解到,陆仁龙患有帕金森病,行动不便,心情苦闷。于是,每到周六,他便准时从西山山坳里乘车去陆仁龙家中,促膝谈心,喂饭端水。“带点东西给他,陪他拉家常,希望他鼓起生活下去的信心。”谢子龙说,从他第一次看望陆仁龙至今,已有30多年,现在,陆仁龙面色红润,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2018年10月,在谢子龙的鼓励下,陆仁龙参加了“关爱老兵之家”旅游活动,成了一位老兵志愿者骨干。
这个500元,那个1000元,这么多年来,谢子龙记不清到底帮扶了多少人,他说:“我是一个老兵,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处处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给予别人帮助是我应该做的。”
为了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联系上他,谢子龙特意准备了一部备用手机。他说,这是他的一种“守望”,守住情谊,望向未来。
(责任编辑 徐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