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动传统艺术创新传承策略研究
2022-06-07吴迪
吴迪
【摘要】中国传统艺术经过漫长的沉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丰富的艺术内涵、恒久的审美价值,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朴素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形象、最直接、最具特色的表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艺术传承面临一些现实的困境。在新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形态下,我们需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发挥大数据优势、重视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加大传承人才培养,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时代传承,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文化强国 传统艺术 大数据技术 传承人才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07.012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1]这是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部署和系统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高度的文化自信首先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到有效地保护、传承、发扬,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传统艺术是指中国古代社会的艺术形态,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古典艺术,也是我们的民族艺术。[2]其包括了戏剧、音乐、舞蹈、建筑、雕塑、书法、绘画、诗歌、小说、散文、文学、器物、装饰、服饰、陶瓷、曲艺、园林、民间艺术等诸多门类。这是人们在几千年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气质演变过程中通过对人、社会和环境的理解所呈现出的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文化长卷,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生动、感性的符号和象征。[3]中国传统艺术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形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生动的历史痕迹、独特的文化特征、恒久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具有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深厚底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风俗人情和精神境界,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生动、最直接、最具特色的传播载体。
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和传播面临的现实困境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注重传统艺术的保护。2006年,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多项传统艺术项目入选;2010年国家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使戏曲、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2017年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导规划了相关传承发展工作。在相应政策的支持下,传统艺术的保护传承整体向好。但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我们也发现中国传统艺术在传承和传播过程中面临着现实困境。
传统艺术的保护存在薄弱环节。一是中国传统艺术种类多、分布广,多种传统艺术项目分散于民间,缺乏组织管理。随着从业的匠师们逐渐减少,代际传承存在困难,没有形成良性传播传承的长效机制。二是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支持和保护政策,但在政策落实方面存在“上热中温下凉”的问题,部分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措施在基层很难落实到位。在相应的组织体系建设中,一些传统艺术形式的组织机构不健全,甚至没有组织;缺组织、缺经费、缺人才使基层传统艺术的保护很难形成有效的保障体系。三是传统艺术缺乏科学系统的传承程序,一定程度上存在传承无力和艺术形式消亡的危机。例如,一些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老戏曲剧种正在逐渐消亡。
传统艺术的传承方式有待丰富多元。中国传统艺术是在中华五千年特定的历史土壤中逐步起源发展的艺术形式,其发展和传承具有特定的历史性、时代性、文化性和场景性。随着时代发展,传统艺术生存的特定“朋友圈”被打破。伴随着农耕活动产生的代表农耕文化的“秧歌”,渔民作业时歌唱的“渔歌”,反映村规民俗文化的礼仪音乐、剪纸艺术,代表地域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的戏剧歌舞等,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被打破,生存和展示空间逐步缩小,在固有的模式下出现传播传承危机。
传统艺术的传播效果尚需提升改进。时代在发展,新观念、新技术、新媒体在不断改变着人民的生活。信息时代,大数据等网络技术的运用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利,文化创新的频率越来越高、文化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艺术由于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性,其传承模式、传播载体和传播形式等仍然相对程式化和固定化,这虽然是保持传统守正固本的重要方式,但也为传统艺术顺应时代、创新发展设置了阻碍。部分传统艺术项目虽然被保护,但传承传播仍然缺乏市场,甚至不被人民群众所了解。这也说明,传统艺术的传承传播没有契合当前人民获取信息的途径,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新时代传统艺术创新传承的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当前,研究和探讨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传播、弘扬传统文化不仅应继续运用历史写实性的传承方式,也应该挖掘传统艺术形式中的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创作,结合当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传承传播,使其呈现方式更契合时代特征,也更顺应当代青年的审美品味,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完善体制机制,完善传统艺术“保护圈”。進一步完善传统艺术保护传承的法律法规,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保护传承提供政策保障。进一步明确职权,科学分工,克服传统艺术管理区域分割、权责不明的问题,建立自上而下、协调有力的管理体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提供组织保障。各级管理部门要站在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高度,重视传统艺术的传承保护工作,积极给予政策、经费、人才、场所等方面的支持,逐步解决经费、人员、场地短缺等瓶颈问题,形成传统艺术发展的“保护圈”。7BF02781-FC51-493C-BAC5-A956F649F0A2
发挥大数据优势,建立传统艺术“资源圈”。“大数据”具有海量数据规模、快速数据流转、多样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处在大数据时代,就要准确把握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库、5G通讯等对于传统艺术保护、传承、传播和构建传统艺术全新生态体系的价值和意义,构建起中国傳统艺术数据库。充分发挥数据库的数据优势,面向人民群众的喜好开发更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多元呈现、可复制、可体验的传统艺术传承传播新模式,形成传统艺术体系完善、共享共用的“资源圈”。
重视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形成传统艺术的“传播圈”。近年来,网络多媒体等数字化产业快速兴起,孕育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艺术形态。[4]虚拟现实、VR展示、网络短视频、网络直播、实景体验、云互动等都为传统艺术创新原有呈现方式、与时代接轨提供有利条件。艺术管理部门应加强传统艺人使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同时为传统艺术运用新媒体技术提供平台支撑。通过全新的媒体技术,使传统艺术在信息时代焕发生机,不断扩大“传播圈”,使呈现和传播方式更贴近时代、更迎合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加大传承人才培养,扩充传统艺术的“粉丝圈”。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推动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传承。例如,国家艺术基金实施的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教育部建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项目等。传统艺术项目涵盖种类多,但部分项目地域偏远,受众群较小。当前的人才培养力度还不能满足人才需求短板,使得这些项目面临传承危机。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传统艺术传承人才的专项培养,政府支持的艺术人才项目应适当向面临传承危机的传统艺术项目倾斜;另一方面,应鼓励高等院校结合专业优势和地域特色建立相应的传统艺术传承教育基地,通过将传统艺术融入课堂、融入校园文化等方式带动更多青年学生学习传统艺术,成为传统艺术传承的主力军,形成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良好传承生态,不断扩大传统艺术传承人才的“粉丝圈”。
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扩大传统艺术的“朋友圈”。讲好中国故事、担任文化传播的使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名中国青年的责任。在世界各种思潮激烈碰撞、互联网信息海量传播的今天,要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通过学习体验传统艺术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理想、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载体,宣传传统艺术,推动中国传统艺术走出去。以传统艺术为媒,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朋友圈”,通过传播传统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扩大的文化他信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认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底色和精神动力,在新的时代特征下,我们应借助新媒介、新思路进一步加强传统艺术保护,实现传统艺术的创新传承和创造性发展,真正让传统艺术焕发生机,使其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0-03/13/content_5592681.htm,2020年11月3日更新。
[2]袁济喜:《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特质及创新性发展》,《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7期。
[3]蒋晖:《基于传承开拓创新:中国传统艺术海外传播的现状与策略论析》,《艺术百家》,2018年第2期。
[4]武亢:《民间艺术文献网络传播方式探析》,《戏友》,2018年第6期。
责 编/桂 琰7BF02781-FC51-493C-BAC5-A956F649F0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