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产业供给与社会活力提升路径

2022-06-07李淼

中国市场 2022年14期
关键词:政府购买

摘 要: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状况,是一种创新性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以吉林省内10个地区民生服务领域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发放问卷及现场访谈等方法进行调研,整理赋值后得到研究对象的活力情况,并对内部治理、政社关系这两个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影响因素均会对社会组织的活力产生正向影响,进而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产业供给、提升社会组织活力提出对策。

关键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产业;社会组织活力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2)14-0133-05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4.133

1 引言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开始,“社会组织”一词被正式规范使用。根据《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将社会组织定义为以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为主体组成社会群体[1]。社会组织包括根据现行法规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其他未正式登记注册的各种组织与群体。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我国共有89.4万个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37.46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51.09万个,基金会数量达到了8385家[2];根据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9年年末,全国社会组织吸纳各类就业人员1037.1万人[3]。就吉林省而言,吉林省2020年第四季度社会组织中,社会团体为574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7490个,基金会119个。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社会中介”和“社会力量”,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在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主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通过“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来满足群众需要和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终使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和有保障,并且更加可持续”。[4]当前,民生服务领域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数量庞大、类别众多、形式灵活、专业性强,在回应不同群体需求、为养老服务产业提供供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激发民生服务领域社会组织活力,实际上就是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产业供给的能力,把握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特征,思考影响组织活力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对组织活力产生作用等。

文章的因变量为民生服务领域社会组织的活力,自变量为影响民生服务领域社会组织活力的因素。从内部治理和政社关系两个维度对社会组织活力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假设: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政社关系与组织活力均为正向相关。

2 数据、变量与模型

文章数据来源于J社工机构对吉林省民生服务领域社会组织的调研。调研对象为民生服务领域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未登记社会组织。根据调研得到民生服务领域社会组织的内部建设情况、财务会计报告、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办事机构、经营性实体基本情况、业务活动情况、人力资源情况、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整改报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年检审查意见等社会组织基本素质资料,汇总为基本情况、内部治理、政社关系和活动情况四个维度。

2.1 因变量的测量

文章将“社会组织活力”的概念操作化为“年检结果”“获奖情况”及“活动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新变量的计算,最后得出社会组织活力得分,将得分大于等于2分的认定为具有活力;得分小于2的认定为不具有活力,将其赋值为“有=1,无=0”为因变量。

2.2 自变量的测量

选取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将自变量分为两大类:一是内部治理情况,具体包括:工会理事会、监事会、内部刊物、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明确的考核和任用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并落实有效、开展职务分析,编写岗位说明书、专职人员职业化培养计划或规划、志愿者管理制度、实习生管理制度、开展过员工单位内的业务培训、组织过员工参加单位外的业务培训、拥有独立的银行账户、是否有会计人员、是否获得了免税资格。二是政社关系情况,包括承接政府项目和政府补助收入。选取各类别的具体指标,并进行变量的计算与重新编码,采用二分变量进行统计赋值,即“有=1,无=0”。

2.3 实证结果分析

2.3.1 社会组织活力与内部治理指标分析

(1)社会组织的活力与内部治理指标的相关性检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组织活力与考核和任用制度(r=0.179*)、人事管理制度(r=0.189*)、人员绩效考核制度(r=0.232*)、是否有岗位说明书(r=0.252*)、职业化培养计划或规划(r=0.227**)、志愿者制度(r=0.217*)、志愿者数据库(r=0.174*)、实习生管理制度(r=0.212*)、单位内外员工培训显著相关(r=0.281**、r=0.250**)。

(2)主成分因子分析。问卷数据的KMO值为0.850,通过了巴特利球形检验(α=0.05),说明问卷调查的内部治理的各指标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采取主成分提取法对内部治理的各个指标变量进行公因子提取,问卷中的16个题项,一共可以抽取5个组成成分,累计方差贡献为67.096%>60%,说明该问卷中16题的题项一共反映了可能会影响民生服务领域社会组织活力的5种因素。以“特征值>1”为原则,16个问题归为5类非常合适,可以反映原始数据67.096%的信息量。表1是旋转后的公因子荷载矩阵,因子荷载反映在对原始变量的解析度,据此可以得出原始變量的因子解析式。

提取方法:主成分;旋转法: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 旋转在 6 次迭代后收敛。

如表2所示,FAC1_1对专职工作人员明确的考核和任用制度、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并落实有效、专职人员职业化培养计划或规划、人事管理制度、开展职务分析编写岗位说明书这5个变量的解释度较高;FAC2_1对志愿者数据库、志愿者管理制度、实习生管理制度这3个变量的解释度较高;FAC3_1对开展过员工单位内的业务培训、开展过员工单位外的业务培训这2个变量的解释度较高;FAC4_1对是否拥有银行账户、是否有会计人员这2个变量的解释度较高;FAC5_1对是否有党支部、是否有工会这2个变量的解释度较高。其余是否有监事会、是否获得免税资格都不在这5种成分中。

可以看出,FAC1_1反映了社会组织人事及考核制度情况,FAC2_1反映了社会组织的志愿者和实习生管理情况,FAC3_1反映了社会组织对员工开展职业培训的情况,FAC4_1反映了社会组织的财务管理情况,FAC5_1反映了社会组织的党建和工会情况。

(3)构建回归方程。将表2中提取后的5个公因子与“成立年数”“组织类别”和“提供服务的种类”作为协变量,利用统计软件(SPSS25.0)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经过回归分析得到,Hosmer 和 Lemeshow 检验的Sig.值为0.275,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较好。百分比校正为89.2%,说明当构建模型时,预测的准确率为89.2%。本次构建的二元Logistics回归的拟合方程效果非常好,拟合度高,判断率准确。

根据表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对社会组织活力产生影响的变量有FAC1_1和FAC3_1。FAC1_1反映的是社会组织人事及考核制度建立并落实情况,FAC3_1反映的是社会组织对员工开展职业培训(内部培训或外部培训)的情况。

第二,具体而言,在FAC1_1这一类别中,对“专职工作人员明确的考核和任用制度”“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并落实有效”“专职人员职业化培养计划或规划”“人事管理制度”“开展职务分析编写岗位说明书”这5项指标会影响社会组织的活力;在FAC3_1这一类别中,对“开展过员工单位内的业务培训”“开展过员工单位外的业务培训”这2项指标会影响社会组织的活力。

第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公因子FAC1_1的Exp(B)=4.954,说明社会组织人事及考核制度建立并落实的情况每提升一个单位,社会组织就会增加4.95倍的活力。因此,如果社会组织具有专业的人事及考核制度,并能够落实到位,那么这个社会组织就会产生活动。

第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公因子FAC3_1的Exp(B)=2.336,说明社会组织对员工开展职业培训(内部培训或外部培训)的情况每提升一个单位,社会组织就会增加2.336倍的活力。因此,如果社会组织具有相关职业培训制度,并能够使员工获得职业或技能上的提升,那么这个社会组织就会产生活力,即内部管理中的内部组织和制度建设与组织活力呈正相关。

第五,根据回归模型可以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

Z=19.691+1.600×建立社会组织的人事及考核相关制度并落实+0.848×社会组织定期开展员工的职业培训

所以:

P=11+e-(19.691+1.6×FAC1_1+0.484×FAC3_1)

2.3.2 社会组织活力与政社关系指标分析

将“承接政府项目”“政府补助收入”这两个反映政社关系的变量与社会组织活力进行二元Logistc回归分析,方法同上。根据Hosmer和Lemeshow檢验来看,Sig.值为0.506,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较好。百分比校正为87.6%,说明当构建模型时,预测的准确率为87.6%。二元Logistics回归的拟合方程效果非常好,故拟合度高,判断率准确。

a. 在步骤 1 中输入的变量: 承担项目, 有无政府补助。

根据表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对社会组织活力产生影响的变量为“是否承担项目”。

第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说明,承担项目的活力是100%的话,那么没有承担项目的活力就是15.4%,即没有承担项目的活力是承担项目的0.153倍。因此,多开展各级各类项目将有助于社会组织产生活力。

第三,根据回归模型可以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

Z=1.908-1.868×承担项目

所以:

P=11+e-1.908+1.868×承担项目

3 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内部治理的17个指标中有5个影响因素对组织活力有影响;政社关系的2个指标中有1个影响因素对组织活力有影响,另一个对组织活力有很小的影响并且不显著(由于条件限制,暂未将其余政社关系的指标纳入分析)。最终得到两个结论:

(1)民生服务领域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和制度建设情况越好,其组织活力越强。

(2)民生服务领域社会组织与政府联系越紧密、互动越频繁,开展项目越多,其组织活力越强,即政社关系与组织活力正相关。

在此基础上,围绕提升民生服务领域社会组织的活力问题以及参与养老服务产业供给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本文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健全理事会和监事会,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和结构,明确其运行的程序与规则。充分发挥监事会对理事会的监督作用,确保其具有实质性的监督权利和采取措施的权限,也可以采用“第三方”监事组织,借助外部监事力量达成组织自律,增加社会活力。

第二,由于民生服务领域的社会组织所具备的新时期民生服务属性,需要重视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以确保该领域社会组织在发展以及供给养老服务产业的过程中能把握正确的服务导向,坚持鲜明的价值取向。

第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组织良性发展。专业人才是促进社会组织良性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组织不仅需要与社会组织理念相匹配的专业人才,同样也需要能为提升机构项目执行服务的质量发挥作用的人才,以解决“专业能力与业务需求不对称”和“统筹业务领导人物的缺失”的问题,提升人员能力与机构需要间的张力。同时,社会组织应当设计针对所提供养老服务的评价指标,重视服务的可持续性,提高供给水平。

第四,“三元联动”模式下提升社会组织服务的购买能力。作为“三元联动”模式重要联动服务机制之一的服务供给机制,需要政府作为项目发起人和策划人、指导人和监督人,选择介入支点与突破服务盲点,加大力度向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以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实现政府、社工、志愿者三种服务力量的有机整合,提高对养老服务产业的供给能力。

第五,依托政府购买与推动社会组织自筹。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使社会组织陷入困境,也凸显了社会组织现存的问题。调研中,多位管理者表示2020年是社会组织的考验之年,社会组织不仅要着眼当下生存,还要着眼未来发展,需要建立新的工作模式,充分调动资源,以适应改变。同时,业内人士也呼吁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回应民间公益机构的困难,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购买体系。虽然面对社会组织的困境,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系列文件,从租金、社保、税费、金融支持、就业稳岗及政府购买服务方面对社会组织进行扶持,但民生服务领域社会组织也要加快自身转变,遭遇困境的社会组织应当变危机为转机,调整、改变自己的筹款结构,摆脱对企业捐款的过度依赖,从“傍大款”走向依靠个人小额捐款,为机构创造更稳定的资金来源,[5]对养老服务产业进行有效供给。

总之,要有效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为一体的养老服务产业供给机制,就必须通过社会组织将其内生力量融入民生服务体系中,激活其内在活力,推动基层社会力量实现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合作互动、协同供给的局面,从源头上激发并保持基层社会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2016年第25号国务院公报[EB/OL].(2016-08-21)[2021-02-20].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5106178.htm.

[2]民政部.社会服务统计季报(2020年四季度)[EB/OL].(2021-02-10)[2021-02-20].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jb/sjsj/2020/202004.html.

[3]民政部.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9-08)[2021-02-20].http://images3.mca.gov.cn/www2017/file/202009/1601261242921.pdf.

[4]編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5]凤凰新闻.在疫情影响下的社会组织:国内外现状、案例及政策汇总[EB/OL].(2020-08-04)[2021-02-20].https://i.ifeng.com/c/7yfxa7qgRUJ.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项目编号:JGJX2021D61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1J13);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0ZCZ042);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20GXJK484)。

[作者简介]李淼(1986—),女,吉林长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养老保障、社会保障。

猜你喜欢

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监管制度中的困境及其对策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困境与思考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解读
绩效视角下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制度缺失及其完善
贵州省XX市新型城镇化试点融资模式探索
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困境与突破
中外政府向非政府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