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的贯通与向西开放战略

2022-06-07刘鹏鹏

炎黄地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张骞西汉王朝

刘鹏鹏

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受命出使西域,及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返,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其间虽饱经磨难而气节不减,然终究不过数人之行,何以名垂青史?皆因其作为汉帝国之国家行为,背后所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是汉武帝即位以来国家战略重大转变的先行之举,而由此举带来的丝绸之路的贯通,更是为汉帝国对匈奴战略的转变和西向开放战略的构建开辟了道路。

对匈反击战略的支撑

匈奴是秦汉时期活跃在我国北方草原的一支游牧民族,其大约兴起于战国末期,其经济属于典型的游牧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下人们以较大规模放牧牲畜从而依靠这些牲畜为生,即“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畜养的牲畜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游牧经济最大的不足也由此产生:因其经济产品主要是直接取自所饲养牲畜的奶、肉制品,而这些食物都无法长期存储,再加之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游牧经济下无法产生较多的生产剩余,因此其对于周边农业社会具有天然的依赖性,必须与周边的农业社会的产品进行大量的交易交换甚至直接掠夺,才能保证自己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稳定的生存、发展。

匈奴发展至汉初,其首领冒顿单于杀父自立,后击东胡、破月氏、并河南地,在北方草原建立起了我国历史记载中的第一个游牧民族的军事政权。西汉立国之初适逢匈奴实力空前膨胀,其时已发展至“控弦之士三十余万”的程度,从而直接对西汉北部边疆地区构成相当威胁,为此汉高祖亲率军30万北击匈奴,但因后军不继,孤军深入被困平城,后虽得以脱身,但由此认识到在连年的战乱中刚刚建立起来的汉王朝此时无法与风头正盛的匈奴正面抗衡,汉朝统治者被迫采取和亲手段,通过向匈奴输送大量物资,从而维持双方不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以此为自己休养生息争取时间。

至武帝即位,汉朝国力已有了显著的恢复,国内藩王势力也在武帝的打击之下空前削弱,中央政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加强。由此汉武帝将自己的战略目光聚焦到了北方草原上的匈奴,如何发起并赢得一场对匈作战,从而改变汉王朝在汉匈关系中的弱势地位成为了汉帝国的战略焦点,而要在对匈作战中获得更大的把握,打通河西走廊同西域地区取得军事联系就成了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为此,张骞之行被提上日程并成为了被赋予国家意志的重大国家行为。

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受命出使西域,及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返,“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此间张骞历经磨难而忠贞不屈,终得以不辱使命。首先,对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结果,虽然未能完成联和大月氏共击匈奴的原定计划,但这次出使他带回了关于西域地区的许多有价值的情报,因此,汉武帝命他“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因他“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通过其出使所获情报的使用,从而为当时汉王朝对匈作战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情报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对匈战争的胜利。

在匈奴的崛起之路上,西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匈奴在早期发展时就已将势力渗入西域地区,及至冒顿单于时:“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匈奴”,西域地区依附匈奴不仅为匈奴上缴了大量的税收财富,同时西域地区也为匈奴叩边中原担当了战略跳板的作用,这一度令汉王朝头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及至张骞的成功出使西域,处于匈奴巨额压榨下的西域诸国和同样久为匈奴所袭扰的汉王朝建立起了密切的外交联系,在汉王朝对匈奴势力的持续军事打击和外交上对西域诸国的努力争取下,西域诸国纷纷选择与汉王朝合作对抗匈奴,从而更大程度上打击了匈奴在河西和西域地区的实力,达到了汉武帝“张汉朝之臂掖,断匈奴之右臂”的目的 ,为反击匈奴战略的顺利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此外,在冷兵器时代,马匹是军事战争中十分重要的因素,生活在北方草原的匈奴拥有优良的马匹和精湛的骑技,可以说其是天生的最优秀的骑兵部队。反观汉朝,立国之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双方差距可谓极端悬殊,这才有了以和亲等一系列方式的退让隐忍。至汉武帝即位,挥师向西攻下河西牧马之地,不但阻断了匈奴从河西进入中原的战略后方,也使得西汉获得了河西这片天然的牧马之地,同时,在打通西域的基础上,西汉王朝通过交易购买得大宛马等优良的马匹品种,在这一系列条件的支持下,西漢王朝方有在漠北之战中“发十万骑,负私从马十四万匹”的惊人的战马资源,进一步支撑了对匈反击战略。

西向开放战略的载体

中国疆域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内。东部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北方是蒙古草原与漫漫沙漠和戈壁,在戈壁以北,是荒无人烟的阴冷的西伯利亚针叶林。西北方仍是连天的沙漠,在大漠南北,昆仑山、阿尔泰山、天山等巍峨雪山横亘其间。西南方则耸立着险峻的青藏高原,这片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几乎完全切断了古代中国与南亚次大陆的陆上联系。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农业是古代中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部门,也决定了古代中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农业国家,而古代中国的经济模式便是以千家万户为核心的小农经济,其最明显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所谓男耕女织就是这种经济模式的真实写照。人们所需的生活用品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自给自足,而不是依赖于商品交换。这种不交换的状态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没有需求,也没有供给,即存在市场的缺位。

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的农业社会,其经济模式整体是一种基层自给自足和中高层规模有限的商品流通。然而到了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贯通,中国社会打开了向西通向世界的窗口,汉武帝以自己的雄韬伟略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遇,并随之明确了西向开放战略而将其牢牢抓住。

丝绸之路之名由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后来得到国内外普遍认可而广泛使用,一般意义上其是指从中国长安出发西行,经河西走廊进入西域,又分三道过西域而进入中亚乃至欧洲的贸易路线。随着西域诸国和汉王朝关系的确立、匈奴势力退出和西域屯田的实施,这条道路可谓正式打通,又在西汉国家政权的支持、主导和保障下,这条道路开始了长达千年的繁盛。

丝绸之路经张骞出使初步贯通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丝绸之路沿线的安全和更好的保证西向开放,汉王朝随后建立起了西域屯田。西汉在经略西域的过程中在沿线一带布置了许多军事力量,而这些戍边军队的军需物资如果只靠中央政府从中原运到西域是一件代价成本非常大的一件事,因为从中原到西域可能需要长达数月,所以西汉因地制宜建立了屯田制度,即戍边士兵闲时务农战时备战,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西汉通过在西域实行屯田垦殖措施,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西域的农业、商业贸易和手工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促进了西域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西域和内地商人的交往愈加频繁,促进了东西之间的经济交流,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贸易关系。内地人民和西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友谊,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友好交往,对西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国家的统一、巩固,各民族的团结、繁荣、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西域历史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丝绸之路打通之后首先繁盛起来的是西汉王朝政府主导下同西域诸国的外交活动和经贸往来,随之民间贸易紧跟而上并与之交相辉映,呈现出“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壮观景象。而作为这条经贸路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的河西四郡,尤其是敦煌,更是一片熙熙攘攘。

丝绸之路正如其名中所示那样,对于西汉而言,向西流通出售的主要商品是丝和茶叶等大宗货物,而随着西域国家的商队而来的西方珍禽异兽、玻璃器皿、珠宝香料、金银货币纷纷传来,中亚、西亚的穿着、饮食等生活方式以及其极具特色的音乐、舞蹈等文化娱乐活动都纷纷进入中原。

随着西向开放战略下的丝绸之路贸易的繁盛,对西汉王朝当时的内部经济格局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敦煌为代表的河西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地位急剧提升;以长安为核心的关中地区本就是西汉的国都,在西向贸易的促进下,关中地区的富庶可谓达到了顶点。可以说,在极其庞大的西向贸易的加持之下,我国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地位达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最高点。

西向开放战略虽著眼于经济物品的沟通,而作为文化的载体,物质的沟通往来在主客观上为多样文化的沟通交流铺平了道路。在中西各具特色的商品的往来交易下,更是渗透着中国和西方世界在价值观念、人文素养、艺术欣赏等方方面面程度不一的文化沟通和交流,而在这种沟通交流中,双方不断互相借鉴相互理解,又促进了中西各自的文化达到更高程度的发展。

诚如前人所言,“在汉代以前,中国文明本来是一个孤独的存在,是丝绸之路把中国与世界连结在一起,从此中国成为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开始有机会贡献于整个人类”。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在东西方文明相互吸引下,丝绸之路于西汉武帝时期贯通,汉王朝既是打通这条重要贸易路线的积极践行者,同时又紧紧地把握住了这次历史机遇,积极作为,顺利实现了整个国家战略的重大转变,从而为西汉王朝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先机。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张骞西汉王朝
张骞探西域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汉朝人为什么嫌弃张骞
Summer Is Coming
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五名足球运动员
西汉
西游新记7
路温舒编蒲抄书
苏武守节
张骞通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