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察精神压力分析评估的探索与应用

2022-06-06刘洪广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精神压力生理民警

□苏 杭,刘洪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警察被很多人认为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强于普通人的群体,事实上,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出现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尤其是很多基层民警,由于长期暴露在危险中,几乎每天都要接触死亡、事故、犯罪案件或面对情绪失控的人员,这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普通人更差。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民警需要保持持续的警觉和生理耐力,因此,警察群体在工作、执法、生活中承受着更高水平的精神压力。适当的精神压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过大或长期的精神压力将会给警察的身心健康乃至警察的履职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多数研究表明,警察群体的高换岗率、高职业倦怠、高离婚率、高酗酒、自杀等过激行为均与该群体的高压力特征密切相关,[1-2]各种躯体病症如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心理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也在高压力警察群体中占比更高。[3]

面对警察的精神压力及其他的诸多问题,警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重视,针对警察这个特殊群体,很多机构、部门都在探索缓解其工作和心理压力的措施和方法,心理咨询、心理团培已经走进了各地区公安局、派出所。但值得注意的是,缓解警察精神压力不只体现在治疗上,尽早地识别和预防也是重要的环节。采用准确高效的评估方法对精神压力科学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苗头,提前介入、有效应对,能够对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此外,针对日益繁忙的公安工作,费力耗时的心理治疗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当前的研究重点应该向单警评估、自我疏导倾斜。

一、警察精神压力概述

(一)警察精神压力

精神压力在医学上也称心理应激,一般地,我们认为应激是一种包含心理、认知和行为的复杂的反应机制,包括输入刺激、处理评估和响应的过程。有研究表明,急性应激所引起的身心紧张程度要比一般性的应激水平高得多,对于警察来说更是如此,[4]而慢性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的,常常会被忽略。

警察精神压力来源广泛,包括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等,其中工作危险性带来的压力、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严格的组织压力使警察精神压力远大于其他职业,并且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中,也让警察对识别心理问题的敏感度下降,更加不易察觉精神压力带来的问题。

(二)警察精神压力的生理心理反应

我们常常通过身体是否存在异常表现或不适感受来判断是否生病,同样的,过度的精神压力也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这是警察精神压力分析评估的基础。当外界压力超过人体所适应的范围时,人体在心理和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综合反应,这些反应不仅包括压力源所诱发的不适感受,还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和边缘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控下的血压、心率、呼吸、激素等各项生理变化。[5-6]

1.警察精神压力的生理反应

处于应激状态的民警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包括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植物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表现包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全身发热、出汗等非特异性反应,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兴奋导致糖皮质激素等内分泌激素分泌。高强度或长时间的压力将引发个体躯体化反应症状,如头痛、胸闷、恶心、肌肉酸痛等,这些症状持续发展,就会向病理性转变。[7]

对警察来说,无论是突发事件诱发的急性应激,还是日常压力积累引发的慢性应激,都会对人体产生破坏作用,引发生理功能失衡,进而导致身体出现疾病。一些病症是即时反应,发病快,病症缓解或消退也快,如恶心、窒息、呼吸急促等;而有些病症如心血管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是慢性病,一般发现较晚且引起此类病症的诱因很多,诊断时往往不会将精神压力作为首要诱因,而常将其忽略,有时会导致误诊且无法对症下药。

2.警察精神压力的心理反应

警察在压力状态下会出现情绪和认知两种心理反应:

(1)情绪反应:情绪反应是个体压力状态下最典型的表现。医学心理学认为,压力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症状,其中焦虑也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警察在出警、处理事故等情境下易产生状态焦虑,其特点是有具体压力源刺激、短暂易变;特质焦虑与长期经受同一或多个压力刺激有关,发生原因不与特定压力源相联,且往往与人格特征有极密切的关系,“温水煮青蛙”的存在方式使它容易被忽略,实际上它产生的消极影响最大。抑郁是指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内心体验不快乐的心理状态,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对所有事情丧失兴趣等,一些重度抑郁的警察在外界刺激下会有自杀或危害他人生命的行为出现。还有一些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一线民警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容易表现出消极应对、自我放弃,这种反应被定义为习得性无助感。[8]

(2)认知反应:主要体现在感知觉和思维能力上。轻度的压力状态有助于民警活跃思维,提高工作效率,但长期或高强度的压力则会对认知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等,这对于执法民警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二、警察精神压力分析评估方法

精神压力是一种复杂的应激反应,对个体的主观体验、行为表现和生理唤醒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目前精神压力评估常用的方法有主观测评法、客观测评法以及综合测评法,具体分类如图1所示。

图1 警察精神压力评估方法分类

(一)主观测评法

常用的主观测评方法按照评估者的不同分为自我报告式和他人测评式,以问卷、量表为主,个别方法基于专业人士的观察、访谈。

1.主观自评法

主观自评法主要采取的是量表、问卷的方式,这类评估是通过民警对生活事件的看法和感受来反应其压力状态,一般以回答问题的得分作为判断依据。常见的自评量表如知觉压力量表(PSS),通过民警如何评估自己生活中的有压力的事件,用于警察心理健康状态评价和职业压力评估,[9]量表得分越高说明觉察到的压力越大;斯皮尔伯格的一线民警压力调查问卷,评测自我报告中的事件的压力等级及相关事件的发生频率,最后得分可以用于评估行政压力源、支持压力源以及生理或心理上的危险压力源。[10]还有一些有针对性的问卷如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问卷(SRIP),可以用于自测判断是否有PTSD症状;事件影响量表(IES-R)则是针对特定创伤事件的,用于评测侵入和回避两个指标。

2.主观他评法

主观他评法有量表、访谈、观察等方式,往往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测评。他评量表是专业人士根据民警回答的问题或反应填写量表并评分;基于访谈的精神压力测量如生活压力事件与困境的访谈调查;[11]他人情绪观察法如基于受试者情绪反应报告和面部表情进行分类等,这些方法有明确的事件定义及评定标准,但使用时较为复杂耗时。[12]

(二)客观测评法

随着对人体生理参数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借助仪器或其他手段监测压力状态下警察的生理、激素等变化为压力评估提供了另一种途径,生理、生化指标测评、基于认知、行为表现及血液等客观测评方法受到更多关注。

1.生理指标测评

通过采集、处理相关生理信号,可以实现精神压力的识别与评估,如心电描记法通过捕捉皮肤上的电流变化做出心电曲线(ECG),结合滤波、算法等处理进行压力识别;[13]光电容积法(PPG)通过光学变化信号监测血液动力变化,其形态变化用来识别急性精神压力。[14]

心率(HR)及心率变异性(HRV)在常见的精神压力测量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Hickman等人通过腕表记录器测试了121位一线民警的生理数据,得出了静息心率高出值的平均值、最高值及相关情形等的数据,同时由于记录了经纬度,探究了心率值随空间的变化情况,也证实了心率与一线民警面临压力有着较强的相关性。[15]HRV可以用来反映人体自主神经的强弱,其高低与迷走神经活性成正比,于路通过心电数据进行心理压力检测指出,HRV时域指标对心理压力是敏感的,可以通过单个的HRV时域指标对心理压力进行评估。[16]

脑电(EEG)是大脑活动时产生的微弱电信号,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压力信息。已有研究显示脑电信号的多项指标可以用来评估精神压力水平,与正常人群相比,压力人群的alpha波节律偏小、theta波节律偏大;[17]左前额功率较大,Fp1、Fp2、Fpz区域的C0、LZC、D2非线性特征高,L1、RE特征低;[18]此外,脑电的非线性特征熵、复杂度和关联维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精神压力水平。[19]

肌电(EMG)是指肌肉收缩时伴随的电信号,精神压力过大会导致持续的肌肉紧张和骨骼肌的颤栗,肌电信号波动较为明显。[20]Wijsman等利用无线系统检测人体在三种不同压力状态下斜方肌的肌电信号,证明了运用肌电信号能够地评估人体的压力状态。[21]

压力状态下的皮肤温度(SKT)也会出现短期的变化,急性压力会引起周围血管收缩,导致皮温迅速下降。皮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急性压力的强度,也可以作为识别正常和高、中、低压力水平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22]

2.生化指标测评

除血压、心率、皮电等生理变化,人体还会通过激素分泌等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压力,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和HPA轴调控分泌的肾上腺素等生化物。基于采集与分析的便捷性,用于精神压力研究的激素主要有儿茶酚胺和皮质醇。

皮质醇为一项可以反映压力水平的重要指标,精神压力越大,皮质醇觉醒反应会增强,国外很多研究采用唾液皮质醇的觉醒反应来前瞻预测警察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儿茶酚胺通过血液和尿样获得,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反映的是急性交感神经活动,常被用于急性压力研究;尿样中的则反映几小时前的压力状态,适用于慢性压力研究[17]。

3.行为、认知间接测评

长期精神压力会损害额顶叶注意网络之间连接,造成注意控制能力下降,[23]一线民警在日常工作中时常面临突发的危险情况,所以机体会一直维持在轻度应激状态,以实现观察和警觉的最佳状态,长此以往,其注意转移能力可能会产生不可逆的降低,关注其它信息和处理任务的效率也会随之下降。那么,可以通过一些注意范式的测试来识别警察是否出现了注意控制能力的下降,间接反应警察的精神压力状况。

(三)综合测评法

外部环境的变化、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等,各参数与精神压力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且生理参数中很多电指标是非常微弱的,增加了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出现较大误差的可能性,仅依靠单一指标来测评压力可信度并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各种精神压力分析系统应运而生,这些系统基于多项指标,在信号采集方法、降噪处理、特征提取等方面做了更多的研究。

杨亚丹[24]充分利用脑电、心电、肌电三种生理参数,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和证据理论方法(DS)进行决策层分类,设计并完成了基于生理参数融合的心理压力评估系统。刘荣[25]设计了ECG、PPG 的实时采集系统,并实现了在智能手机上显示波形,提出了一种基于 PRV 的心理压力评估和生物反馈训练系统。姚鹏飞[26]把心率变异性和心音分析结合起来,从压力指数、疲劳指数、抗压能力、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和稳定性五个方面对人体的精神压力状况进行评估。

此外,国内外已有很多较为成熟的商业化系统和仪器,如Svetoslav Danev教授团队研发的Dantest精神压力分析仪,采用HRV和加速脉搏波分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评估被试精神压力负荷和心血管状况。

三、警察精神压力评估方法应用现状与前景

(一)应用现状

2009年公安部向全国公安机关公布《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以来,关注民警心理健康已成为公安队伍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很多市局、派出所设立了心理服务中心,各种团体心理辅导在警察群体中逐步使用。但是从实践的经验来看,“重治疗、轻预防”“测评方法单一化、套路化”等问题是基层民警心理服务道路上的绊脚石。由于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加上有些地方对民警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导致很多民警察觉不到心理问题的预兆,任其发展严重后才去寻求治疗,严重的心理问题对他们的身体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治疗方案就是休假,然而在基层民警警力如此匮乏的今天,这往往是很难实现的。面对日益突出的警察精神压力问题,仅仅关注心理治疗已经不够,识别与评估警察精神压力应在各个方面发挥作用,评估方法也需要针对警察群体的特点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将心理健康测评纳入民警日常的身体检查中势在必行。

目前,针对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测评在新警选拔中应用较多,采用的方式以填写标准量表为主,如SCL-90量表、PSS量表等。但过于依赖主观测评是警察精神压力测评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很多地方误以为只要是心理健康测试就是填写问卷,导致大量题目重复填写,不仅引起了民警的抵触情绪,更是让测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量表和问卷拿来就用,不针对民警群体的特点、测评的目的修改和完善,也让很多测评劳而无功。客观测评法以生理反应为基础,测量时不易受被测者主观意愿的控制,在很多研究中,运用客观指标评估压力的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其在警察群体的应用中非常少。评估方法使用的不得当,还导致了测评效率低、应用范围窄等问题,因此,优化测评方法,实现警察精神压力全方位高效测评是提高公安心理健康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应用前景

1.主观客观相结合,评估方法多元化

警察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完好状态,不仅表现在较高心理应激能力上,也体现在较好的思想意识水准中。[27]因此,在警察测评精神压力时也应该多角度分析。主观评测法的操作相对简单、数据来源广泛并且方便统计,在心理健康水平普查和特殊事件测评上确实有效,用这些量表对警察进行年度的心理体检是非常适用的,但它的测评结果很大程度上受到被测试者主观态度的影响;客观测评法可供选择的指标很多,将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联系在一起,在评估警察精神压力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是如今各种指标在实验室研究较多,实践应用较少,且生理信号的影响因素较多,对采集和分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结合民警的工作特点和心理表现特点,完善现有测评量表或制定警察适用的测评量表;广泛搜集民警各种状态下的各项生理数据,建立客观参数测评警察精神压力或压力分级的系统,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互相补充、相互印证。在新警选拔和心理健康普查中以主观测评法为主,以客观测评法为辅;在对特殊岗位、重大事项后的民警的检测中主观客观方法多措并举,发现民警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存在的危机,更全面地保障了民警的心理健康。

2.便捷可穿戴设备,实现评估常态化

公安工作是“随叫随到”的工作,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若采用以往的纸质问卷、访谈进行主观测评,用大型仪器获取生理参数,有创技术获得化学指标,对警察来说实现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且达不到长期追踪的效果。

随着生理采集技术的发展,通过便捷的可穿戴设备对人体生化指标的获取成为可能,比如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汗液诊断平台的研发,让以往靠侵入式方法获取的皮质醇能方便地应用于日常压力评估。可穿戴的采集设备不仅省时省力,还可以通过研发与穿戴设备相连接的APP,实现多指标精神压力评估,在APP中将主观测评与生化指标相结合或多生理参数融合进行综合分析,建立警察压力数据库,实现精神压力分级评估,让民警通过专门的APP实时监测自己的精神压力水平,情况较轻的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中重度的根据APP提示有针对性地寻求帮助,如此一来,警察心理健康保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将实现大突破。

3.结合警察工作,多阶段针对性评估

警察精神压力分析评估是一种技术手段,主要目的是实现警察精神压力的早期识别,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但它的用处不止于此,在心理素质培训、重大事项后检测、康复效果评价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1)新警选拔/心理素质培训:公安机关招募的优秀人才,应当是身体心理都优秀的人,精神压力评估可以测定候选人在紧张压力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用来测试其在高压状态下是否有生理反应过激的情况,也可以测试压力对其判断、决策等行为的影响。这些方法同样应用于民警的心理素质培训,了解自己高压状态时的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学会抑制或控制的方法,对于增强心理弹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有重要意义。

(2)心理疾病预防/重大事项后检测:正如身体需要体检一样,心理也需要进行年度检查,组织民警一年进行一次心理测评,能够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的苗头,以及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引发的生理不适,防止生理性应激向病理性应激转变。过强的应激事件发生后需要进行及时的心理测评与疏导,此时需要根据事件的性质进行针对性的评估,如家庭变故可能引起焦虑或抑郁,开枪或目击死亡会引起PTSD。

(3)康复效果评价:警察团体培训、心理放松训练、沙盘治疗等心理康复治疗在公安机关并不少见,但其效果如何,怎样判断经过几次治疗可以康复目前还没有固定的方法,精神压力的评估就可以应用到这里来,治疗前后各做一次评估,对比前后的差异,或者制定心理健康标准,达标后即可结束治疗。

四、预防警察精神压力的配套措施

帮助民警缓解心理压力、对民警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保障民警心理健康是实现从优待警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健康服务是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协作配合,各个方面共同发展。精神压力的分析评估是预防警察精神压力的一个方面,警察心理健康工作应当在此基础上添柴加薪,让精神压力的防范工作日臻完善。

1.增强民警对精神压力相关知识的认识。以开展讲座、张贴海报的方式让民警了解精神压力的产生过程,引起精神压力的常见诱因以及精神压力的心理生理表现,避免因为不了解而错过发现心理疾病苗条的情况。实际情况中,不同年龄、警种、岗位的警察在精神压力状态下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每个人的程度轻重也不一样,可以考虑将各种压力反应做成参照表的形式,供民警或管理者参考,以期尽早识别压力。

2.关注民警心理健康状况,鼓励寻求心理帮助。对民警的工作状态、精神状态多加关注,可以定期组织简短的一对一谈话,了解民警有没有遭遇家庭变故或遇到其他棘手的事情,对精神压力较轻的进行口头疏导,对精神压力反应比较明显的,应当鼓励他们寻求心理方面的帮助。

3.加强基础研究,为检测方法提供技术支持。基于生理参数的客观测评方法在落地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何针对警察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反应压力的指标,实现最好的压力测评效果?如何降低外界影响,高质量高效率采集分析?以及多指标压力评估的算法优化和压力评级系统的警察群体探索等,都是接下来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方面。

4.建立针对公安队伍的心理测评管理系统。基于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建立民警的个人健康档案,以“互联网+心理健康”的新模式,构建一个预防-诊治-康复三级防治的体系,基于非侵入式可穿戴传感器进行生物反馈,将感知到的各种生理功能的过程数据通过移动互联网上传到后台,后台利用收到的数据进行精神压力分析,做到实时跟踪记录个体的日常精神压力状态,在出现异常时提供警示,并给予恰当的干预和指导。

五、结语

警察精神压力引发的问题越来越严峻,需要引起公安机关及每个警务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对警察精神压力的心理生理反应的总结归纳,争取让每位警察都能正确分析和评价精神压力的产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精神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对警察精神压力分析评估方法现状的研究,总结目前有关精神压力检测的新方法新技术,对探索适合警察群体精神压力快速检测提供参考,从而制定警察精神压力缓解方案,预防和控制消极事件的发生,为增强新时代民警整体素质,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维护社会稳定提供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精神压力生理民警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一张图就能自测精神压力?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怎样控制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