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实验过程体验,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2022-06-06陈英杰
陈英杰
【摘要】《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从上好分组实验探究课、加强物理小实验的运用和建立评价提升激励机制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加强学生的实验过程体验,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物理小实验;交流合作展示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每一个物理规律都是经过科学家长期艰辛的研究得出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实验教学为主线,开展科学探究。课程中的每一个科学探究都要以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引导学生开展交流与合作,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体验科学探究,感受物理之美。引导学生在完成前置作业的预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物理小实验去解析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课堂上加强学生物理小实验的交流展示,让学生最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以达到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更深刻理解。建立评价提升制度,对学生开展的小组合作探究、物理小实验的展示,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与激励。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加强学生的物理实验体验,让学生感受物理之美,从而构建物理高效课堂。
一、重视分组实验探究课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认为让学生去做实验很麻烦,而且觉得很难把控课堂,经常是花了很多时间进行分组,但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去探究,最终也没能得出什么规律。有些学生虽然有去参与实驗探究,但也只是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去完成实验任务,最终似乎是得出了结论,但学生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实验的乐趣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这个探究过程,亲自体验是如何得出物理规律的。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探究课,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两点:
1.开放物理实验室。从很多的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课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时候都是小组内的一两个人在进行实验,而其他人只是在看。难道是这部分学生真的不想参与实验探究吗?答案是否定的。物理实验是有趣的,大多数学生对探究物理规律还是存在很大好奇心的,他们也想参与到其中的探究。但是,他们又对实验仪器不熟悉,而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对实验仪器比较熟悉,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因此,分组实验课很多时候就成了这部分学生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因此,开放物理实验室就非常有必要。可以利用课外活动课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走进物理实验室去认识、熟悉实验器材。例如,在探究物质的密度这一课时,就应当先让学生充分认识、熟练托盘天平和量筒、量杯的使用。操作技能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因为仪器的使用规则记住了,但实际操作起来不一定就会。就如学骑自行车、学开车,操作要点我们很快就可以记住,但要真正掌握这项技能,一定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操作。因此,开放物理实验室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讲100遍都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
2.重视小组培训。物理实验探究课是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开展的,但经常却只是个别学生在做实验,而很多学生却没有真正去体验实验过程。究其原因,是没有对小组进行培训,组员之间没有合理的分工。所以,在开展实验探究课之前,首先就要对小组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分工合作。例如,在“探究物质的密度”这一实验课时,就要指导学生分好组,每实验小组六个人,两个人负责利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两个人负责利用量筒测量木块的体积,两个人负责记录实验数据和计算质量与体积之比;接下来测量铁块时就要将小组分工互换一下。经过这样的培训指导,就能够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了测质量、测体积及分析数据,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探究,体验实验过程。
二、加强物理小实验的运用
物理小实验的特点是取材简单、容易操作,学生也容易模仿、重复实验。通过小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1.以生动有趣的小实验引入新课。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生动有趣的小实验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充满好奇心、提高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在上课第一时间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设下疑问,为上好本节课做好铺垫,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例如,在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课时,笔者就先将光屏和凸透镜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上课前首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学校教学楼、操场、文化长廊的张照片,学生一看很亲切。紧接着,笔者问学生:“大家知道这些照片是用什么拍出来的吗?”学生们兴致高昂、齐声回答:“照相机!”此时,笔者紧接着说:“恭喜你,答对了!但你们会制作照相机吗?其实很简单,老师就制作了一个照相机。”学生们很惊讶。这时,笔者把光具座上的凸透镜对准了教学楼对面的宿舍楼,学生看到了光屏上清晰的像。学生兴奋不已,自觉地响起了掌声。又如,在进行惯性教学之前,笔者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自己想学,充满期待,还怕上不好这节课吗?
2.布置家庭小实验前置作业。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问,与其让学生去思考、去查阅资料,倒不如指导学生做小实验,通过小实验得出结论,解决问题。例如,在让学生预习“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在家里做小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把一支铅笔斜放在装有水的玻璃杯中,让学生观察“折断”的筷子形成的虚像是在上方还是下方。通过这样的一个小实验,学生就很好地理解了为什么有经验的渔夫使用钢叉捕鱼时,总是要往看到的鱼的下方投掷了。又如,教学“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胶管和饮料瓶自制潜水艇。通过这个小实验,学生就可以轻松得出潜水艇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潜,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加强课堂小实验展示。有些物理概念、规律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如果能加强课堂小实验展示,则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从而达到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这一节时,“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但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甚至只是通过讲故事或播放模拟视频,显然难以让学生信服。因为学生没有参与,没有体验。所以,不妨给学生布置一个展示的平台,用两个吸盘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展示。通过这样的小实验展示,学生不难分析得出,吸盘周围只有空气,显然就是空气将两个吸盘压紧的,从而有力地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
三、建立评价提升和激励机制
增强初中学生的物理实验过程体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也不能只是口头上布置任务。要具体落到实处,要对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及时地展示、评价和激励。例如,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课时,每一组完成了一项实验探究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组内成员间对实验的评价,组员之间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并思考、讨论如何对实验过程或步骤进行改进,从而提升实验能力。例如,在探究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思考如何做到不重复实验操作。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就不难得出通过调整实验步骤(先测空杯子重力,再测物体重力)而达到要求。又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实验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评价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思考改进实验的方法(拉弹簧测力计改为拉木板)。对于能针对实验过程提出好的建议的小组和个人,可以让他们上台展示,并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给小组和个人加分。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小实验展示机会,小组展示之后,再引导其他各小组对其实验进行评估与交流,对做得好的、有创新意识的小组要大力表扬或奖励,对有待改进的、较落后的小组和个人要进行指导与肯定。通过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结束语
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要加强学生物理实验体验过程,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实验、课堂小实验等去认识物理现象、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以实验教学为主线,努力打造物理高效课堂。FB5E4584-9B31-4EFA-B577-D686742CC9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