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心解之: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2022-06-06彭旭
彭旭
一个家庭的精神生活,是靠这个家庭里面传承下来的那些故事来承载,这就是家风。家风与家风之间的相互补充和鼓舞,最终就会变成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这也是家国情怀最实际的心理关联。
当你面对各种压力感到无法招架时,有没有想过可以向家中精通世事的老人求助呢?
当前,不断变化的新冠肺炎疫情几乎对每个家庭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来自学习、工作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令人无力招架。传统家庭里,家风一直以各种通俗的形式口口相传,代代不绝。比如“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这句俗语,对年轻人为人处世、行稳致远提供了方向性保障。
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老马识途表示老人社会经验多,乍一看多少有些长者数落后生的味道。但如果让时间清除年轻人逆反的火气,等岁月填平代沟,人到中年后回过头再看它,肯定能产生很多共鸣。下面我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来进一步分析这句俗语。
从生理层面来说,老马识途是长期走同样道路形成的条件反射。如同人长期熟练掌握一项技术后,身体会产生稳定的肌肉记忆。无论外界环境因素如何变化,身体反应都是以不变应万变,驾轻就熟。当然,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足够长的时间积累,另一个是不受意识活动的干扰。老年个体生理功能衰退、反应变慢是客观缺陷,但如果扬长避短地考量,可以使其具备第一个条件的同时,巧妙地满足第二个。由此可见,因为年老体衰就忽略其特殊价值,无疑会造成大量宝贵资源的浪费。
从心理层面来说,“人老智多,树老根多”并非虚言。老人的身体机能随年龄衰退,但心理功能并非只退不进,甚至某些高级心理能力还会有所提升。如智力结构中,老年人以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为基础的液态智力会较年轻人逊色,但以辩证思维和社会经验为基础的晶态智力却老而弥笃。后者多与人生的感悟和智慧有关,使老人成为智者的形象代表。他们心智更加成熟,心态更加稳重,情感体验更加深刻,分析问题时也更加接近事物本质。各个领域里带着岁月包浆的智慧老人,既是为年轻后辈传道、授业、解惑的贤明老师,也是国家社会的精神财富。
从社会层面来说,尊老、敬老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当前物质生活已经基本满足的时代,更应该在照顾老人饮食起居的基础上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价值,使其有尊严地安享晚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人仍然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人生目标,在有生之年能够实现才不至于抱憾终生。
因此,让老年人在社会建设活动中和年轻人一起发光发热,能让他们在忘忧的同时忘年,从而保持自尊自爱、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一旦蔚然成风,老人将不再是社会负担,敬老将成为公民的义务。
综上所述,敬老孝亲的家风并非形式上的教条,而是智慧生活的秘诀。把握“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这句话的要领,有助于让人生经验在家庭中由上而下高效、畅通地传递和分享。对于解决当今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各種复杂问题,无异于一剂除忧解惑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