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生活中的主动生长
2022-06-06徐英
徐英
2014年,江苏省以“六个支架”为抓手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其中支架四明确提出:“重新认识和发现幼儿及幼儿的生活活动如何游戏化。”其具体内容包括尝试一餐两点由幼儿自主完成,并要求幼儿园打破“安全”的束缚,用“怎么让孩子更具有自主安全意识”思考方式去代替“孩子不安全怎么办”的想法,用课程的思路去解决生活问题,尽量减少教师干预,支持幼儿制订自己需要的规则,让幼儿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自2017年3月创建为市课程游戏化基地园后,我园在审视中分析以下问题:什么是自主生活?自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谁在主动生长?如何主动生长?自主生活与幼儿主动生长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并围绕我园“嵌入生活、充盈情趣”的课程核心理念,从情境性、趣味性出发,去挖掘生活的教育意义及价值。
一、打造与幼儿生活对接的环境——让环境有情趣
幼儿是主动能动的学习者,能在与环境的自主对话中获得发展。因此,我们围绕幼儿的一日生活,创设了适宜幼儿生活、实践的“一园”“一区”“五环”的真实生活平台,支持鼓励幼儿自主体验、自发思考、自如表达、自由掌控,形成从个别到集体、从服务自我到服务他人、从知识技能到科学人文的立体、多元的发展场。
1.一园——种植园地。进一步扩大种植园地,搭建工具房,提供适宜幼儿使用的园艺铁锹、锄头、耙子、水壶等工具,支持幼儿参与种植园地的松土、播种、养护及收获的全过程,让幼儿在生活中、在实际操作中积累有关种植的生活经验,建构对植物的认识。
2.一区——生活区。生活区包含三类区,一是“生活服务区”,即在为不同年龄段提供适宜的“家庭厨房”中让幼儿使用各种食品加工工具、防护用具等,参与每天餐点菜品加工,获得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提高使用生活工具的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二是“生活创意区”,即在“木工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创设“扎染、编织、刺绣、微景”等区域,支持幼儿在游戏时间自选区域、自选游戏材料,开展生活探索实践。三是“生活游戏区”,即将角色区打造为开放式“生活游戏区”,收集具有代表性的、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能支持各年龄段开展角色游戏的材料,支持幼儿根据兴趣需要,自主创设环境、自选游戏内容、自主角色分工,为满足幼儿当下的游戏需要,开展项目游戏留足空间。
3.五环——来离园、如厕盥洗、饮水、餐点、午睡五个生活活动环节。一方面围绕幼儿一日生活必定会面临的以上五个环节,师幼共同参与,分别创设适宜的支持性墙面环境(步骤图)、地面环境(排队标识),提供多元的用具(不同盛餐用具)及材料(電子钟、记录表),支持幼儿进行自我服务,通过自主餐点、如厕、盥洗等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创设支持性心理环境:允许幼儿按需进行如厕盥洗、饮水、餐点、午睡等生活活动,尝试通过支持幼儿自己选择一餐两点的音乐、选择一起就餐的朋友,来提高幼儿当下的生活情趣。
二、设计与幼儿生活整合的活动——让生活有意思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为此,幼儿园应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幼儿参与清洁整理活动,鼓励幼儿在其中自主体验、自发思考、自如表达、自由掌控,形成从个别到集体、从服务自我到服务他人、从知识技能到科学人文的立体的多元发展场。
1.一日一清洁:设计并开发适宜幼儿使用的“幼儿清洁车”,并提供适合幼儿使用的真实清洁工具,如簸箕、短柄扫把、拖把、水桶、毛巾、海绵等,鼓励幼儿每天在游戏、餐前、餐后等时段清洁、打扫教室,借此感知各种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式,养成卫生、环保的习惯和对周边环境负责的态度。
2.一周一整理:材料的整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造一个舒适有序的生活环境,这不仅仅代表着物品摆放整齐,更是一种规划能力、思维方式、自理能力的体现。为此,我园将每周五下午作为集体整理日,让幼儿参与对自己的柜子、玩具、游戏材料的收拾与整理,从中发展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未来自主生活的能力。
3.一学期一扫除:开学前,让幼儿参与班级以及户外环境的清扫。根据需要清扫的场地环境,选择适宜的工具材料,探索清扫的方式,开展有计划的清扫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保障并支持幼儿开展自我服务及为他人服务的活动,通过让幼儿在生活的情境中、在与材料的对话中学习与发展,为幼儿当下与未来的高品质生活和生命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三、挖掘与幼儿生活勾连的课程——让学习有趣味
1.开发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库。情趣生活课程实施的前提是关注幼儿的生活。为此,我们首先从收集资源开始,选择“以儿童生活为中心”的课程资源。一方面,我们挖掘周边的自然、文化、社会资源,在审议基础上形成课程资源地图;另一方面收集有趣且能互动的、丰富的自然、生活、工具、实验类材料,建立开放式材料资源库,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支持幼儿开放性地使用游戏材料。
2.教师观察分析,动态生成课程。首先,让幼儿走进真实的一日生活场景中。教师适当退后,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玩伴、地点,自主开展活动,呈现已有兴趣、经验和需要。教师通过观察、倾听、对话,对幼儿经历一日生活各环节时所出现的兴趣、需要等动态资源及幼儿日记、作品、计划、记录等文本材料中出现的静态资源进行收集。其次,我们将收集来的资源进行归类分析,发现资源间的内在联系,围绕幼儿的兴趣、新材料、能力、核心经验等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发现潜在的课程价值与活动主题。最后,开发利用资源,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时空支持、材料支持、经验拓展支持等不同的支持方式,结合个体、小组、集体等不同的组织方式,与幼儿进行对话,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动态生成课程,让课程资源支持幼儿的发展。
3.师幼共同呈现课程故事,让幼儿的发展看得见。支持幼儿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与同伴的互动中通过游戏计划、游戏作品等创建自己的课程故事环境,并不断分析幼儿游戏主题的深层意义,在观察幼儿游戏过程和与幼儿对话的基础上,通过调控游戏材料等支持方式,将这些深层意义和领域学习相联系,师幼共同建构课程,并通过学习故事、过程影像资料、幼儿日记、记录表、绘画、泥塑作品等多元表征,让幼儿的发展看得见。
“珍视幼儿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是我园对课程园本化的诠释,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课程,站在幼儿的立场设置环境,站在幼儿的立场和幼儿一起享受生活,视角往远处去、行动向深处去,与幼儿们共生共长。
自主生活中主动生长的幼儿:幼儿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世界,并能在生活中自发思考、自主体验、自如表达、自由掌控,真正实现了在自主生活中的主动生长。
自主生活中主动生长的教师:笃信每一位幼儿都是积极主动且有能力的学习者,悦纳尊重每一位幼儿;笃信幼儿的生活本身就是课程,课程展开的过程,也就是幼儿生活的过程。这种生活是能体现生活世界的本质的,是能体现生活的本质的,是能体现幼儿生命成长的诉求的。
自主生活中主动生长的幼儿园:有情有趣、有滋有味,时时刻刻编织着师幼共同生长的故事;角角落落流淌着师幼共生共长的欢愉,每一天都是师幼共生共长的闪亮日子。EF97844F-EA3A-4A5C-A82E-A218D7C241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