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心理困境及对策措施
2022-06-06邵茹花
◆摘 要:社会转型期矛盾的凸显与改革发展的紧迫性,致使各地的基层干部,肩负的责任日益繁重,同时面临的各方压力也越来越大。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在关注基层干部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同时,还要提升其心理素质,及时化解心理压力,保障心理健康,以便从容面对和处理现实的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基层干部;心理健康;心理压力
一、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现状
(一)心理状态总体积极向上,但存在消极感受
基层干部精神状态良好,有较高的心理自我效能,普遍有想做好工作的积极信念。绝大多数基层干部在自我评价和认知上总体积极向上,基本达标。但在基层工作中,尤其面对突发紧急工作时,就会有部分干部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感觉工作较累,疲于应付,甚至在工作中出现消极厌烦情绪,特别是当任务完不成、不满意时,会产生较强的挫折感和失落感。所以,尽管大多数基层干部的心理状态良好,但压力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消极指标彰显出的心理健康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关注。
(二)心理压力感受明显,但应对心态差异化
基层干部在工作感受方面普遍感受工作压力较大,但压力带来的心理体验不同,出现应对心态的差异化。例如,某市基层干部心理问题调查问卷中的“请您用一个词描述对工作感受”的开放式问题中,“压力”“忙”“累”占填答人数的76.9%,但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心态不同带来不同的工作感受。
(三)压力情绪总体良好,但焦虑情绪突出
在压力面前,大部分基层干部能够保持情绪稳定,但由于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基层干部长年累月忙于事务和应酬,经常性的加班加点,既担心工作得不到上级的认可,又担心问题得不到解决矛盾激化,在各种利益和矛盾的挤压下,会出现“焦虑”“恐慌”“烦闷”等不良情绪,其中由紧张诱发的焦虑情绪较为普遍。负面情绪感知不仅会影响到工作效率,还会带来躯体症状,影响身体健康。很多基层干部在遇到单纯心理问题时很少主动寻求专业帮助,直到躯体症状出现,甚至诱发生理疾病时才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长时间的隐藏、掩饰、内心冲突,容易造成累计伤害,导致积疾难解。
(四)心理压力应对积极,但渠道单一
针对基层干部设立的便捷、正规的心理援助渠道或组织渠道较少,造成基层干部缓解压力方式单一、渠道狭窄。在面临压力时,绝大部分基层干部依靠自己默默消化,或者找朋友交流倾述,很少主动到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这种被动的应对压力的方式,非但不能有效缓解压力,而且会带来持续性心理紧张,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二、基层干部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从主观上分析,理想信念弱化是基层干部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基层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大部分是由其自身主观原因所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理想信念的缺失与弱化。一些基层干部的情绪、心理乃至行为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带来的综合后果。
(二)从客观上分析,工作任务繁重与能力不足的矛盾是基层干部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基层是政策贯彻落实的主体,各种繁杂的工作经过层层分解,层层加压,最终落到基层。繁重的工作任务、日益严格的岗位要求,导致基层干部常态工作的难度加大。而一些干部由于忙于事务,忽略了日常的学习提升,导致能力不足,出现“本领恐慌”。工作任务繁重与能力不足的矛盾必然导致身心疲惫,引发焦虑情绪。
(三)从环境上分析,社会不良风气是基层干部产生心理问题的潜在原因
基层干部身处庞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妥善处理上下左右复杂的人际关系,成为基层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天迎来送往、沟通协调给基层干部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此外,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攀比现象,基层干部出现心理不平衡,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滋生消极不满情绪。
(四)从生活上分析,家庭关系紧张是基层干部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由于基层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应酬之中,甚至是“5+2”“白加黑”,不仅个人的正常生活秩序受到影响,也因无暇顾及家属、子女,造成对家人愧疚心理严重。因此,家庭压力也成为影响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基层干部心理维护的对策建议
(一)组织层面:系统推进基层干部心理关爱机制
1.树立人文关怀意识,传递组织对基层干部的关爱
组织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坚持以人为本,从工作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基层干部。一是坚持和完善干部谈话制度。谈话制度,有利于组织部门及时听取基层干部的意见建议,掌握基层干部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在工作职务变动、工作中遇到困难挫折、受到处罚批评等问题事件关口,通过组织谈话,进行真诚坦率地沟通,做好深入细致地疏导工作,能有效的帮助基层干部调整心态,渡过难关。二是建立基层干部心理定期检查制度。心理检查应纳入体检范畴,定时、定期的进行专业化的检查,并建立严格保密的心理健康档案,对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状况早发现、早预防。三是开通官方心理咨询渠道。组织部门应牵头畅通基层干部心理咨詢渠道,例如,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信箱、搭设心理热线、心理平台等,为基层干部提供正规的心理咨询服务。
2.完善体制和机制,做好基层干部的心理保障
基层干部要减少心理困扰,完善体制机制是根本。一是要建立差异化的目标下达机制。防止“一刀切”现象,实现政策目标与当地实际相符,减少基层干部工作阻力。二是要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做到责权划分到位,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坚持基层工作权、责、利对等。细化工作落实机制,减少工作的临时性和突发性,降低基层干部的紧张焦虑感。三是要完善督查检查考核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作督查检查考核机制,切实解决基层干部的工作困扰,减轻心理压力,使他们能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基层工作中。
3.加强心理素质培训,增强基层干部的心理免疫力
应把维护心理健康知识、能力的培养纳入基层干部培训内容。一是要通过专题培训、定期讲座、外出学习、讨论座谈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干部心理健康培训。二是通过举办健康有益的组织活动,提高基层干部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
(二)社会层面:为基层干部营造宽松的社会氛围
1.加强宣传引导,消除基层干部对心理问题的偏见
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只有表现出“绝对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符合组织要求和社会期望。所以即使觉察到心理上存在影响情绪、生活、健康的不良信号,大部分基层干部也大都是隐而不谈“讳疾忌医”,这是源于对心理问题和社会期望的误读。所以,要积极应用社会多种活动载体加强对心理知识的正确宣传和引导,建立重视心理健康、积极应对心理问题的良好氛围,使社会少一分偏见,多一分关注,消除基层干部心理负担。
2.引导社会认可,提升基层干部自我认同
组织和社会的认可,可以很好的提升基层干部的自我认同感,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摆脱心理困境。所以要在舆论引导中积极宣传基层干部在艰苦条件下,兢兢业业、扎实工作,不怕吃苦的创业精神,并给予公正的评价,消除公众对基层干部的偏见,引导全社会关爱基层干部,给其营造畅心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个体层面:坚持基层干部心理健康自我维护
1.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基层干部应对挑战,维护身心健康的根本。基层干部一切工作要紧紧围绕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来开展。只有坚定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头脑,才能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的问题;才能坦然地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冷静地应对各种诱惑与挑战,理性地对待个人苦乐与得失,从而自觉地克服不健康心态。
2.明确奋斗目标,调整心理状态
科学合理的人生奋斗目标,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激励不断进取的信心,使其在奋斗中寻找乐趣,减少不良情绪及职业倦怠的产生。基层干部要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将目标追求合理化,做到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根据自身的工作做出目标规划,制定短、中、长期的目标,减少工作安排的随意性,注重工作量的适度平衡。
3.提升能力水平,化解心理恐慌
基層干部需从根本上解决“本领恐慌”问题,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及时填补自身能力上的“短板”。一是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信心。基层干部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读书、善读书,加强理论学习,从书中品味人生、得到启迪、开阔心胸,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价值观。二是通过提高业务能力克服焦虑。进一步强化实践能力培训,重点注重基层干部应对突发事件、公共危机、舆论媒体等社会问题能力的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驾驭复杂事件的本领,从而缓解由于“本领恐慌”产生的焦虑心理。
4.构建积极心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
调查发现面对心理压力,绝大部分基层干部采取自我调适的方式化解心理冲突,这就需要掌握简单、科学的心理调适的方法,学会自我解压、自我放松。此外,要学会适度休息,合理规划时间,培养健康向上的业余爱好,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做到劳逸结合,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参考文献
[1]李洪英,于桂兰.心理契约履行与员工离职倾向的关系[J].社会科学家.2017(02):74-78+84.
[2]赵世明.加强基层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综合干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6):16-19.
作者简介
邵茹花(1981-),女,山东聊城人,中共聊城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研究方向:政治学,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