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旅游助力夜间体育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2022-06-05江永琴杨银霞

当代体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黔西南黔西南州消费

江永琴 杨银霞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黔西南发展夜间体育经济资源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得出黔西南夜间体育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借鉴其他地区先进发展经验,再结合黔西南夜间体育发展实际情况得出助推夜间体育经济发展策略:注重顶层牵引,州政府建立相关的政策保障体系;以体育旅游特色为背景打造区域联动性场景建设,形成经济聚集圈;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保障黔西南夜间体育经济发展环境;融入地区民族文化特色,提升赛事观赏价值;加大宣传力度,挖掘黔西南夜间体育消费潜力,改善消费结构。

近年来,“夜间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热词,夜间经济市场不断发展,源于“夜间经济”以休闲娱乐和服务业为主的特性,符合人们由物质消费向精神享受型消费转型升级的需要。黔西南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坚持体旅结合,是风景绝佳的旅游胜地。同时州内又举办诸多大型体育旅游赛事,为夜间体育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在黔西南实地调查发现,下午6点-晚上10点是人群锻炼高峰期,参与的形式主要以有参与体验型、其次是观赏娱乐型,现阶段传统的体育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体育旅游的注入为夜间体育活动创建发展新模式。夜间体育经济指在当日18点到次日清晨6点以当地居民和游客为消费主体,在诸如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等参与体验型、观赏娱乐型等服务消费场景中,以运动项目为消费内容,从而达到舒适身心、休闲娱乐等消费目的的经济形态。

1 黔西南体育旅游助力夜间体育经济发展的契机

1.1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和良好的体育旅游区位优势

黔西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空气指数优良天数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被地质学家誉为中国第二个“金三角”。在《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中,黔西南被定位为“理想的避暑山庄和避寒山庄”。截至2020年全州4A旅游景区1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16个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17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15个。2021年黔西南评有1个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县、2个景区被评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个基地被评为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个景区、1个小镇、2条黄金线路被列入贵州省2021年度体育旅游项目创建点和体育旅游黄金线路培育名单。丰富的旅游資源与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建立为黔西南发展夜间体育经济提供空间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1.2 多民族聚集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

黔西南辖2市6县1区,是世界锥状喀斯特景观非常独特而又集中的风水宝地,被誉为“中国喀斯特心脏”。世居35个民族,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多元的民俗文化艺术。布依族音乐“八音坐唱”有“天籁之音”之称,享誉海内外;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质朴、自然,被称为“东方踢踏舞”。布依族“三月三”“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多姿多彩。民族文化包含着重要精神价值,又包含丰富的经济价值,州内涵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17项、表演项目19项,展现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1.3 黔西南州“夜间经济”释放城市新活力

1.3.1 “夜间经济”护航,点亮金州夜色

黔西南公安机关顺应时代发展,结合区域实际情况,于2020年黔西南公安部推出“夜间警务3+N+4”模式,护航黔西南“夜间经济”健康发展。常态化开展“四联”巡防活动。例如丰都地区,为提高夜间见警率,派出所建立以神奇东路为中心向外辐射的3个网格,每个网格不少于2名巡逻队员3名保安人员开展巡逻防控和就近处警工作。改革创新的警务模式,为夜间出行群众营造出行放心、玩得开心的“夜间经济”环境,也为夜间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解决安全之忧,营造安全的锻炼氛围,激发居民锻炼兴趣,为夜间体育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1.3.2 黔西南夜间经济示范区构建

黔西南创建的一批合理规划、设备齐全、独具特色的夜间经济示范区逐步成型,由简单的夜市发展为包含“食、游、娱、体、演”等多元夜态的夜间消费市场。例如印象兴义特色步行街开放240余个摊位,兴仁广禾综合农贸市场,内设344个公益性摊位,288个夜市和流动摊位,全州内共设有7700余个夜间经济相关的经营场所,夜间营业额占比达到全天70%。诸多夜间市场的建立为夜间体育的发展提供食、游场地,能解决夜间体育食、娱的局限问题,还能带动就业,解决低收入人群就业问题,让更多人可以参与到夜间体育锻炼中来,是拉动夜间体育消费的重要动力。

1.4 黔西南州拥有丰富的赛事底蕴

早在1997年,在黔西南州兴义市的马岭河峡谷举办了中国首届国际漂流邀请赛,行程50多公里,历经80多处险滩被誉为“中华第一漂”。首届中国万峰湖野钓大奖赛在黔西南州成功举办,开创了钓台长度、钓位个数、参赛人数三个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2007年,中国首届“史迪威公路”贵州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在黔西南州晴隆县成功举办,宣传了著名的“史迪威公路”24道拐这一历史品牌。安龙县举办的国际攀岩精英赛、贞丰三岔河国际露营大会、兴仁全国露营风筝赛、义龙新区全国青年女子垒球赛等诸多远近闻名的赛事。夜间举办的赛事也初具,例如中国热气球表演赛暨飞行体验活动,创造成效炫目、更快乐的参与体验;年间八音堂举办的文艺演出+篝火晚会,将参与体验与观赏娱乐集为一体,展现不一样的年节氛围;兴义市“520”城市夜跑活动,旨在让体育更贴近生活、贵州衡越建设迎春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兴义市“湾塘悦府”杯篮球赛;万峰林非遗、民族舞的精彩惠民表演、“万峰林”杯QBA篮球联赛;册亨县“欢乐周末”职工篮球赛;兴仁“通州之夜”文艺晚会;晴隆“阿妹戚托”大赛、彝族火把节;贞丰户外运动大会等诸多夜间活动的开展,这些赛事依托黔西南地理优势环境和体育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吸引观众参与,高质量的赛事开展为夜间体育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2 制约黔西南州夜间体育经济发展的因素

2.1 缺少顶层设计的政策引导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政策也应做出相应的转变,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政策是城市发展的行动准则。目前,黔西南州只发布发展地摊经济夜间经济,但还未出台关于促进夜间体育发展相关的政策,例如贵阳市发布的《贵阳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一项就是要兴起“夜体育”潮流,鼓励体育运动项目经营主体延时服务,还提出结合“千园之城”建设。黔西南缺乏此类的政策指引,这对夜间体育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2.2 夜间体育经济发展承载主体缺乏

随着人们体育休闲需求的日益增长,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馆等传统体育空间已无法适应当前发展趋势。“体育+”融合模式建立,是满足人们体育需求多元化的重要载体。以兴义体育中心“三馆一场”为例,包含有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和体育场,以体育为龙头,集运动、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特大城市综合体,配套医院、学校、派出所等基础设施,2021年以来兴义体育中心实行免费或低收费方案,为人们提供一定的便利,闭馆时间延迟至夜间22点,为夜间体育经济发展提供载体,但是相对于黔西南而言,设施相对齐全及开放时间长的运动场所甚少,不能满足人们夜间体育活动需求。

2.3 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

夜间体育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体育馆、体育公园等硬件设施的支撑,还需要有安全保障、出行交通等公共配套服务的支持。对于黔西南而言,夜间体育经济配套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安全保障是最大的问题,相对白天而言,夜间体育锻炼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州内虽已建立起“夜间警务3+N+4”,但分布面积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次交通设施不完善,影响运动锻炼积极性。一方面,健身俱乐部大多位于商业密集区,常出现停车难的情况;另一方面,体育场馆远离城中心,公共交通运营范围小,停运时间早,给夜间体育参与人群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夜间9-10点才是体育锻炼高峰期,但由于交通不便,而使居民丧失锻炼的积极性。

2.4 传统的体育消费模式

根据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显示:约60%城市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消费活跃度强于白天,夜间经济规模约占零售规模的60%。健康意识的不断觉醒,体育参与人群数量在不断增加,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到4.4亿人次,其中夜间锻炼人口占比较大。然而目前我国居民健身休闲首选仍是公共场地,占79%;其次是健身会所50%,选择付费体育场馆锻炼的占39.4%。说明当前人们锻炼时首选的还是免费场所,夜间体育活动消费意识不足,体育消费形式以实体型消费为主,缺少服务型和观赏型体育消费意识。

3 黔西南体育旅游助推夜间体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3.1 注重顶层牵引,州政府建立相关的政策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夜间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是必要的,首先要堅持政府主导,各部门积极配合。其次,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政策的出台要经过科学、严谨的考察,听取多方主体意见,根据黔西南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避免同质化经营。夜间体育经济乃至夜间经济都属于“新事物”,对政府的治理能力具有重大考验。州政府要把握扶持力度,避免资源浪费,例如可以对万峰林野钓、自行车赛;马岭河急流漂、低空飞行;贞丰国际汽车露营基地;安龙国际攀岩基地;晴隆二十四道拐汽车拉力赛等各具体育旅游特色的景点,根据地区特色增加政策扶持力度,避免政策“一刀切”的现象。

3.2 以体育旅游特色为基础打造区域联动性场景建设,形成经济聚集圈

夜间体育消费分布较散,难以形成集群效应,为促进聚集效应的形成要加强与其他产业和区域的联系。首先可以在区域内举办体育赛事,通过赛事形成健身圈和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例如兴义与贞丰举办的国际持杖徒步大会,加强区域间联动;其次,基于地区传统体育、体育旅游特色等区域条件,结合地区文化特色、演艺等,建设地区文体型夜间体育经济聚集区,例如晴隆阿妹戚托表演,与彝族火把节结合,展现文化融入新形势;再次,加强景点区域间的夜态经济布局,例如万峰林地区依托体育旅游地域优势打造的夜游经济18-22点“黄金四小时”,包含八音堂、万佛寺等旅游点,以“碧海、峰林”为中心主题,运用大量光影技术,结合景区内特色,创设“兴义古生物群”“水滴石穿”等峰林夜态景观。

3.3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保障黔西南夜间体育经济发展环境

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保障和相关设施供应,城市配套设施的升级是影响夜经济的关键因素之一。夜间体育经济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产物,与城市治安和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安全保障是夜间体育锻炼的前提。一个成熟的夜间体育锻炼安全保障体系涵盖居民安全教育、路况监控、监管,后勤医疗应急保障等多环节、服务内容。虽创建有“夜间警务3+N+4”模式,但这种模式还未被全州使用。其次,完善体育场馆的夜间设施供应。例如延长体育场馆、体育公园等开放时间,根据调查发现黔西南州内大多体育场馆闭馆时间为晚上9点,体育公园一般开放到下午6点,而夜间锻炼黄金时间段为下午6点至晚上10点,为促进夜间体育经济的发展,要适当的增加开放时间,延长公共交通的时间或专门设定夜间交通线路,保障露天场地的设备供应等。

3.4 融入地区民族文化特色,提升赛事观赏价值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深厚的自信”。黔西南涵盖有布依、苗、回等35个民族,是一个民族风情浓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式众多的地区,节日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以民族节日为依托,融入节庆文化特色发展传统体育,很大程度上可以为体育发展注入新活力。如晴隆彝族阿妹戚托小镇夜间开展的火把节、桃花节等创建新兴体育赛事,提升赛事观赏性。通过节日渲染气氛,推出极具民族特色的夜间体育赛事,助推夜间体育经济发展。其次,可以制作鲜明生动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赛事纪念品作为宣传,例如2017年山旅大会赛事纪念品黔小龙备受喜爱。最后,要充分挖掘地方民族特色、体育文化等,将各个要素融入夜间体育赛事的各个项目中,打造独具民族特色的夜间体育赛事。

3.5 加大宣传力度,挖掘黔西南夜间体育消费潜力,改善消费结构

为充分挖掘夜间体育消费潜力,首先,注重挖掘附有民族文化内涵和本土特色的体育夜市、体育竞赛等产品的开发,避免出现同质化发展。其次,转变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改善消费结构。目前,居民体育消费形式还是以实体型消费为主,现今处于新媒体时代,可以通过新媒体大力宣传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广泛宣传夜间体育消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引导体育服务型和观赏型消费风向。最后,加强夜间体育消费试点区域建设。结合黔西南州各种资源情况建立夜间体育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夜间体育消费发展的示范引领性。

4 结语

贵州省黔西南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也是贵州省体育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州域内涵盖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为夜间体育经济的发展孕育新发展平台。为促进夜间体育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发挥领头作用,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夜间经济调控作用,强化体育旅游对夜间体育经济助推作用。加强宣传力度,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充分挖掘夜间体育消费潜能。打造精美体育夜市,特色品牌赛事,健全夜间经济护航模式等推进黔西南州夜间体育经济高效、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夜间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黔西南黔西南州消费
田野里,丰收忙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黔西南州 黔西南州委老干部局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暨第四季度集中学习研讨会
诗书画苑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黔西南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对时间序列分析过的黔西南州经济增长预测结果实证分析
黔西南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发展研究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