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塌陷区园林生态景观修复研究进展
2022-06-05巨科淳
巨科淳
◆摘要:塌陷区是采煤后遗留下来的塌陷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38.4亿吨,同比上年增长0.9%。然而,由于煤矿的不断扩大,造成了大量的土壤侵蚀、动植物的死亡、耕地的破坏、生态、经济、景观的破坏。塌陷区的生态恢复是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研究热点,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应的对策。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塌陷区的生态恢复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塌陷区进行分类,并在生态恢复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详细的论述了采煤塌陷区园林生态景观的功能及修复策略,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塌陷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信息和定位辅助。
◆关键词:采煤塌陷区;园林生态景观;修复
一、引言
18世纪,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煤就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煤矿的采掘形式主要是井工采矿,由于采掘区域长期开采而产生的空心状态,导致地表沉降、塌陷等地质灾害,对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20世纪以来,各国相继出台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利用园林绿化的手段,对矿区进行了整治和修复,使矿区恢复了原有的生态功能,同时也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需要,使失地重现生机。
二、采煤塌陷区园林生态景观修复研究进展
奥姆斯特德于1856年在纽约中心公园的设计中引入了生态学的概念,这一概念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有很大的影响。20世纪中期、晚期,由于煤矿开采引起的各类问题引起了西方各国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造。20世纪,英国率先制定了一项关于矿业开发的法规,要求矿业公司在采矿结束后,向其提交矿山环境恢复规划和治理规划。我国煤矿塌陷区的绿化和恢复工程比西方工业化国家起步晚,灾害面积也更严重。在我国,煤炭开采采取先开发后治理的方式,这种模式导致塌陷区长期封闭,无法及时有效利用。20世纪中后期,国家对塌陷区进行了大范围整治,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我国,采煤塌陷区的管理也由初期的单纯塌陷地恢复到后期引入人类生态学理论的综合管理。以唐山南湖为例,在煤矿塌陷地区进行了第一次绿化。唐山市政府于一九九六年对矿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公园。从那时起,国内外学者就开始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塌陷区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湿地公园、矿山公园、田园综合体等各种整治规划方案,以满足实地修复的需求。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测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知识,对不同类型的塌陷区进行全面的修复也逐渐成为主流。
三、修复采煤塌陷区园林生态景观的作用
(一)生态功能
采煤区矿区的开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对该地区进行景观修复,可以将其重新利用,并将其用作城市绿化的一部分或农用地,从而使得对塌陷区进行的景观修复具有了一定的现实价值。塌陷区景观重建的主要目标是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使其融入城市绿地。与以往单一的治理方式相比,景观修复成为后期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可以恢复矿山塌陷区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长期生态效益。塌陷区园林景观可与"城市双修"相结合,在稳定的生态基础上形成城市周边的生态绿地。塌陷区的景观修复不仅可以改善塌陷区的生态功能,还可以与周边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自然生态系统。比如,徐州煤矿塌陷区治理技术实践表明,该地区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对当地城市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经过适当处理,对煤矿塌陷区海泥提取后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分析表明,塌陷区土壤环境已得到了很大改善。
(二)文化休闲功能
在塌陷区内,利用其原有的工业建筑和工业遗迹,可以将其改造成具有一定文化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将独特的产业文化展现给游人。比如德国杜伊斯堡国家公园,就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特色,将"工业"和"自然"相融合,使参观者能够充分体验到原钢铁工厂的产业特色,并唤起人们对当地历史的回忆;我国在西山煤矿塌陷区的景观规划中,设计了矿业遗址旅游区,也展示了矿区开发的文化。同时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公园的设计,也是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场地地貌和矿坑通道,使参观者能够亲身体验采矿的特色。充分发掘原有的地域文化,让城市规划设计更具人性化,这也是煤矿塌陷区的景观设计与以往的区别。
四、结束语
总之,矿山塌陷区的生态恢复是當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煤矿塌陷范围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恢复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可以从国外的经验出发,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进一步完善塌陷区的生态恢复。
参考文献
[1]陈星伯. 矿山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3584.
[2]单浩鹏,何鹏勇. 矿山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01):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