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研究生临床药动学教学设计
2022-06-04祝侠丽陈成群韩德恩朱志军贾永艳
祝侠丽 陈成群 韩德恩 朱志军 贾永艳
摘 要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研究生教育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临床药动学通过定量描述药物在人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临床制订合理用药方案、筛选和评价新药的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保障并不断提高研究生临床药动学的教学质量,成为一大难题。对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临床药动学课程教学实践进行回顾与总结,为新时期研究生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研究生;临床药动学;慕课;微课;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12-0061-04
Abstract 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 in China, and the level of 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evel of a university or a country.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rational drug use, screening and evalu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new drugs through of quantitatively description of dynamic changes of drugs in human body.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ow to guarantee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for graduate students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This paper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for graduate students during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rio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new period.
Key words graduate student;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MOOC; micro lecture; excellent courses
0 引言
由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2020年春季学期伊始,全国大中小学迫不得已陆续进入“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模式。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但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疫情防控将趋于常态化[1]。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创新培养模式,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2]。
临床药物动力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简称临床药动学)是河南中医药药剂学和中药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描述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即ADME)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3]。临床药动学的研究目的是充分认识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规律,为临床制订合理用药方案、筛选和评价新药的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4]。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研究生临床药动学课程通过整合线上资源、调整教学设计,并采用课程直播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开展[5]。
1 慕课+微课,博采众长、见微知著
1.1 慕课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外来音译词汇,直译过来的意思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是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背景下涌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6]。临床药动学慕课课程的学习,可以登录中国大学慕课网(网址:https://www.icourse163.org)搜索相关课程。
1.1.1 药物代谢动力学 该课程是由中国药科大学刘李教授作为负责人制作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包含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药物体内转运、药物代谢动力学经典理论、非房室模型的统计矩方法、非线性动力学、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非临床及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内容较为详尽。
1.1.2 药物现代评价方法 该课程由武汉理工大学刘霞教授主讲,内容涉及药物评价的发展及必要性、药物临床评价及上市后再评价等。药物现代评价方法这门课讲述了从药物发现到临床应用各阶段的评价内容与要求,以及先进的评价方法。
1.1.3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由厦门大学课程团队录制,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可使研究生对药物及其制剂的体内过程等进行系统学习,为以后从事新药研发、药物递送研究、现有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等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1.2 微课
微课(Micro Lecture)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展开的教学方式。每个微课目标单一、内容短小、结构良好,非常适合临床检验基础多而繁杂的知识点讲解[7-8]。临床药动学相关微课课程的学习,可以登录哔哩哔哩网(网址:https://www.bilibili.com),搜索关键词如“药物的吸收”“药物代谢”等,通过3D动画形象生动地学习药物的体内过程;搜索“反应停”“磺胺酏剂”等关键词,进行药害事件的学习,进一步加深药物临床评价及上市后再评价的重要性。
1.3 慕课+微课
慕课、微课等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颠覆接受性学习为主的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迎来课堂教学革命之势[9]。非常时期,若无法进行课堂教学,慕课、微课线上教学则能立即发挥主力作用,教师和学生均能从容应对,更迅速、高效地实现网上教学。线上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不足,非常时期更是显现出优势,实现“停课不停学”。通过慕课系统化的学习和微课知识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博采众长、见微知著。
2 理论+实践,虚实结合、力学笃行
新药开发研究通常分为以动物为实验对象的临床前药动学研究和以健康志愿者或病人为受试对象的临床药动学研究[10]。临床药动学运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理论模型考察和评价药物在人体内动态变化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随着现代药学的发展,以健康人或病人作为受试对象的人体试验已逐渐成为医药学科研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现代社会凡是涉及人的实验,势必会遇到伦理学问题。临床药動学实验除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以外,还必须要遵循正当目的原则、知情同意原则、维护受试者利益原则等伦理道德方面的原则[11]。因此,相较动物实验,人体实验实际开展难度更大。
生物样品中药物测试方法的准确可靠是药动学研究的重要条件。虽然临床前药动学与临床药动学的受试对象不同,但两种来源途径的生物样品在特点、检测方法、评价指标与要求等方面是一致的。结合学校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研究生临床药动学课程的学习除可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学习临床研究以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与本科生的药动学实验结合进行。目前,学校本科生的药动学实验内容为氨茶碱静脉注射给药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以及磺胺甲基异恶唑在大鼠体内的小肠吸收研究等[12-13]。另外,有关生物样品的分析与测定还可以登录中国大学慕课网上国家级精品课程医院药学进行学习,该课程由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录制,详见该课程第八章“治疗药物监测(TDM)”。TDM是通过对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的检测,探讨临床用药过程中人体对药物的影响,进而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理论联系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论,并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专业+思政,教书育人、同向同行
研究生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14]。临床药动学教学过程中应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不断探索临床药动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深度、精度和广度,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5]。
目前,药理学和治疗学教科书中推荐的药物剂量多为群体平均剂量。由于患者在年龄、性别、生理病理、饮食饮水等方面存在差异,平均剂量对部分患者可能是既安全又有效,但对某些患者可能无效或疗效较差,对另外一些患者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中毒。给药方案个体化犹如量体裁衣,是通过针对患者个体的TDM,应用临床药物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制订个体患者的给药方案,使以最适给药途径、最佳给药剂型、最佳给药剂量和最佳给药周期给药后,药物浓度维持在治疗窗内,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获得最佳疗效[16]。给药方案个体化也是临床药动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研团队已逐渐成为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17]。当代中国个体独特性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更是当代青年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普遍追求[1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在应对交叉综合、复杂多变的研究课题时,应尊重和承认团队成员个体之间的差异,并能够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的关系,进而充分发挥科研团队协同作战、优势互补、合作互助的优势,取得高于个体效应的协同性效果。
由于不同患者群体各自具有独特的遗传、生理、环境及病理等特征,会对许多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应关注特殊人群在药动学特征的复杂差异性。群体药动学(PPK)是将药动学基本原理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通过观察药动学特性中存在的差异(固定性变异以及随机性变异),深入探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过程的群体规律、药动学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影响因素。相较传统药动学研究方法,PPK能够更方便地解释各种因素造成的变异,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重要参考,已被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和临床实践[19]。尤其针对老人、孕妇、婴幼儿、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PPK对其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报告,预测到2022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一般从30岁开始,人的心排血量、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等生理功能会随年龄增长呈衰减趋势。老年人生理功能退行性变化较大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如果对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以及有效浓度的持续时间产生显著影响,则可能引起疗效变化或出现不良反应[20]。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孕妇及婴幼儿的临床用药需求也随之增大,其用药安全也日益受到关注。婴幼儿生长发育快,由于其体内器官、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和受体等的特殊性,在药物的ADME过程及药效学特征方面均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据统计,由于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三万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更是难以计数[21]。孕妇因其所处生理期的特殊性,不合理用药不仅会影响自身,更有可能影响腹中胎儿的健康发育。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临床药动学的教学过程应教育学生铭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长爱幼、关爱他人;努力学习,掌握扎实学识,不断开拓创新,能够在老人、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方面给予科学的技术指导[22]。有关老人、孕妇、产妇、婴幼儿、驾驶员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可以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网上国家级精品课程常见病用药指导进行学习,该课程由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录制,详见该课程第十一章。
药品的合理使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药学和中药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应认真学习临床药动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满足我国医药行业新发展需求,助力医药创新和科技强国[23]。
4 结束语
临床药动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但其理论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还可能导致日后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缺乏。在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临床药动学的教学过程应注重利用图片、视频等网络资源,充分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适时融入课程思政,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能够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丰富具体的教学形式,深刻理解临床药动学在新药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临床药动学课程教学实践的回顾与总结,以期为新时期研究生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赵春霞,闵泽豪,张梦凡.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教学的问题及机遇分析[J].科技视界,2021(11):174-175.
[2] 朱志强.浅析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路径[J].才智,2021(31):166-169.
[3] 刘克辛.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
[4] 周雪妍,魯茜,汪建云,等.临床药物动力学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7):483-486.
[5] 马思恩.基于微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3):219-220.
[6] 马文霞,韩新宁.探索教育模式的新发展与创新实践:评《慕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革命》[J].中国教育学刊,2021(5):122.
[7] 曾跃勤.药食同源与健康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2):143-145.
[8] 曹琳.基于微课的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9] 包明兰,巴根那,白翠兰,等.基于“微课”“慕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蒙药炮制学教学中的初探[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12):28,37.
[10] 邵方晓,刘吉晨.新药开发的临床药理研究[J].中国新医药,2003,2(9):55.
[11] 徐红伟,孟志宾,康辉.临床研究中受试者招募与知情同意的原则[J].今日健康,2014,13(3):294.
[12] 韩德恩,田效志,贾永艳.基于临床药物应用的药物动力学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8):239.
[13] 关延彬,贾永艳.药物动力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0):175-176.
[14] 曹红翠,吴健,赵露,等.医学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探析[J].浙江医学教育,2021,20(3):1-3,6.
[15] 祝侠丽,贾永艳,韩德恩,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堂融入思政教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9):8-10.
[16] 魏晓霞,黄旭慧,蒋秀焰,等.治疗药物监测指导个体化给药方案案例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1):941-943.
[17] 夏之晨.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20.
[18] 曾继耘.论个体差异发展的当代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6(13):44-45.
[19] 何春远,沈炳香,谢海棠.群体药动学研究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0,20(12):1532-1536.
[20] 侯芝绮,张兴安.老年人与青壮年人丙泊酚药动学的Meta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6):462-467.
[21] 许建文.婴幼儿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6.
[22] 冀希炜,季双敏,孟祥睿,等.应用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指导药物临床试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22):2321-2324.
[23] 台万一.药学专业研究生教学培养浅思[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