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建设的分析研究

2022-06-04薛彩娟

商业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精准监督

薛彩娟

國有企业因其特殊的经济地位和特性,决定了其监督主体的多样性,主要包括监事会监督、审计监督、职代会监督、党内监督、业务监督等等,其中有外部监督主体也有内部监督主体。国有企业所建立的内部监督体系,实际上是行使管理职能的一种手段,也是规范各职能部门监督工作的一种手段,属于在企业内部的管理环节。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逐步深入, 在巡视、巡察、内外部审计以及内外部各类专项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的推动下,领导班子对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更加重视,切实落实“两个责任”“一岗双责”“四个亲自”。但由于监督主体的多样性、监督内容的复杂性,以及监督手段的有效性等原因,在“三重一大”决策、物资采购、外包外协、工程项目建设等业务领域仍然风险频发、多发,需要不断推进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

干部职工的监督意识有待提高

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建设与领导人员的管理理念有很大的关系。“重业务,轻监督”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领导认为,只要做好业务工作,其他工作并不重要,国有企业多数员工不了解企业制定的未来发展战略,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了解不多,普遍重视短期目标、眼前利益和个体发展,导致员工参与管理、监督的积极性不高;并且企业在构建了监督体系之后,部分监督责任未落实到个人,无法有效将监督体系的作用延伸至末稍,在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人员行使权力过程中,部分干部职工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针对企业内部出现的违规现象视而不见的情况。

监督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在不断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也做出了一系列改进工作,初步建立了监督管理体系,但是从监督体系发挥的作用来看,监督体系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监督机构工作要求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监督信息、经营信息更多掌握在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手中或局限在部分领域,信息公开不到位,监督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阻碍监督工作的高效开展。又由于现有监督体制和管理机制等原因让同级监督和下级监督力度大打折扣。

各监督主体之间作用发挥需要统筹

一方面财务、审计、法律、纪检等作为企业内部监督主体,虽然监督的侧重点不同,但监督对象和监督内容有交叉重复,造成监督资源浪费,重复监督的情况。另一方面,企业各监督主体单打独斗,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利用率不足,导致监督能力局限、监督力量欠缺,监督视角不够全面、监督工作不够深入,监督流于形式,极大影响国有企业监督的效率与成效。综上,亟需充分发挥监督协调联动机制作用,对各监督主体进行统筹协调,集中各部门优势力量,有计划、有协作地深入开展监督工作。

聚焦制度机制,高标准建设监督工作体系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坚持高标准推进纪检监督工作,需要在现有制度机制上推动创新,完善纪检监督工作制度体系、评价体系和预防改进体系。

一是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监督领导机制。构建一个由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各监督职能部门协同共建,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监督管理格局。

二是建立常态化的监督工作制度。从制度上建立了监督工作机制和协调联动机制,协调联动工作组定期听取各主要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广泛搜集监督信息并进行汇总协助解决监督期间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充分利用各监督信息,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三是将监督要求嵌入制度体系。对内部权力结构进行优化,实现对权力结构的科学分解,合理对权力结构进行调整和设置,避免权力交叉、职能重复的情况出现。

聚焦预防管理,涵养良好政治生态和企业文化

一是重点发力思想意识教育工作。加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形势任务教育,不断强化大家“主动监督和主动接受监督”的主人翁意识。企业领导层在充分履行自身责任的同时,落实监督管理责任,为广大管理人员、员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调动全体职工监督积极性,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监督氛围。

二是“靶向施教”。将“大水漫灌”的教育方式,改为“精准滴灌”。针对不同业务范围、不同风险等级的人员分别开展廉洁从业教育,避免“一刀切”。加强对关重四管岗位部门领导针对性的廉洁从业提醒。

三是创新教育载体。充分借用互联网和科技手段,创新教育载体,采取拍摄微视频、监狱现场体验式教学、庭审旁听、情景再现扮演等多种方式让受教育者参与其中,身临其境感受自由的可贵、廉洁的重要,进而增强教育的作用。

四是总结评价和改进防治工作。对开展的廉洁文化活动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对开展的教育活动要进行总结改进,保留和改进效果好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教育的成效。

聚焦素质能力,加强国有企业监督队伍建设

“为政之要,重在用人,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国有企业在建设监督体系的过程中,想要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必须在选优配强企业监督管理人员,促进其素质能力提升上下功夫。

一是提高监督人员的入职门槛。入职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进行素质核查,选优配强,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监督管理队伍。

二是创造培训机会。开拓监督人员的视野,有效提高监督人员综合素质,确保监督人员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有效提高监督人员能力水平。

三是强化学习要求。明确学习内容和计划要求。除了通过工作实践验证外,采取考试、抽问等方式来验证学习效果。开展针对性的个人能力分析,设计提升能力计划。

四是强化交流研讨。每年安排课题研究任务;在纪委或部门层面,以组织交流研讨或领学等方式推动监督人员加强学习和思考。以学习研究推动监督人员多学习、多思考,提升素质能力。

精准开展监督工作,提升企业综合治理水平

一是国有企业的纪检监督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必须精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对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准政治方向,聚焦“两个维护”,进行“监督的再监督”。监督人员要从政治上精准发现和审视问题,从而精准把握政策、有效处置问题,首先就需要监督人员善于精准敏锐捕捉问题,以下看上分析问题,由表及里研判问题,既直指要塞痛处,又注重挖深根源;既聚焦具体问题深查细究,又透过具体问题分析背后的政治责任。

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执纪问责要依规依纪依法,做到公平精准。既要有刚性力度,又要有柔性温度;既要释放信号、传导压力,又要缓解压力、增强信任,对成效不明显甚至问题更加严重的,还要果断追责问责,促使监督“长牙”“带电”,防止监督泛化虚化软化。同时,在推进改革发展过程中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和容错纠错的规定,推动干部在监督从严的环境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三是高站位谋划监督职责落实,监督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手段有效。摸清问题根源,聚焦关键人群、关键环节、关键问题,精准施策,明确监督方向、梳理监督要素,选择监督手段,有的放矢的完成每项监督工作。把握政治方向,从政治上精准发现和审视问题,做实问题纠正,充分发挥问题导向和举一反三作用。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刻认识和践行监督工作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实现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不断提高监督工作质量。

新时期,国有企業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认识到监督管理的重要性,着力建设监督体系,充分落实监督管理责任。针对国有企业建设监督体系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国有企业管理层需要有意识推动改革,支持监督部门开展监督工作。监督部门也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目标为导向,结果为导向和问题为导向开展好监督工作,进一步聚焦制度机制建设、聚焦预防管理、聚焦监督队伍素质能力提升,逐步实现精准监督。以精准监督促进精准施治,以精准施治促进管理的稳步提升,进而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满子君.国有企业集团内部监督的重点领域及路径选择——基于地方大型国有企业的经验分析[J].交通财会,2021(05):59-64.

[2]王颖,苟勇.国家审计指导监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路径选择[J].审计观察,2021(05):24-27.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精准监督
《电子商务法》及《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知识竞赛活动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什么是四个监督?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交通运输部正式履行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分析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