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2022-06-04顾青
顾青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体融合势不可挡,给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2021年5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其中特别指出要从“推動数字化转型”和“推进融合发展平台建设”两方面“加快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学术期刊在坚守传统的“质量为本”、“内容为王”之宗旨的基础上,要主动顺应媒体融合潮流,抓住发展机遇,积极转型升级,更好地传播科技和文化。
近年来,上海大学期刊社及下属15刊主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率先实施“融合出版+集群建设”的数字化出版战略,提升期刊策划组稿质量、学术内容质量、编辑加工质量、印刷出版质量、传播质量、服务质量。期刊社不但迅速跟上并适应这种变化,还努力走在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笔者结合期刊社近年探索与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探讨学术期刊应该如何与时俱进、革新观念,真正推进出版业深度融合发展。
学术期刊在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学术期刊应该“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坚持一体化发展,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选题策划、论文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的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探索网络优先出版、数据出版、增强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上海大学期刊社下辖的学术期刊,近年来一直努力革新,采取各种方式让媒体融合渗透到编辑出版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使其从传统的纸质样态中脱胎换骨,真正推进出版业深度融合发展。
策划约稿的技术升级。纸媒时期形成的传统策划约稿方式在融媒体背景下可以继续,但也应该“技术升级”。就编辑出版流程而言,首先体现在确保内容质量的高质量稿件上,如约稿“如何约”,如何利用新技术来“约”?在纸媒时代,与作者沟通的方式相对简单,但在融媒体时代,则产生很多新的可能性,编辑可利用网络大数据分析,确定学术热点以及与选题相关的高被引率、高转载率的学者,并可以为刊物的重要作者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上海大学期刊社各刊每年都要与相关学科联手策划20个以上的专题或专辑。在约稿过程中,如何为作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应用科学学报》运用数据挖掘和精确匹配技术,挖掘相关领域内发表文章最多、科研生命力最旺盛的学者群,为作者提供按需出版,为其量身定做抽印本,方便其在各类学术会议上交流。其次,除了“如何约”,约稿还要考虑“稿”,即“约什么”。纸媒时期,这主要取决于编辑个人对某个学术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学术敏感度。随着学术信息数字化发展,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编辑可更精准、及时地捕捉甚至超前发掘学术热点。比如,《社会》杂志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学术热点关键词抓取,提前预判未来学术热点并锁定该领域高被引作者,先人一步组稿、约稿,准确把握乃至引领学术热潮。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简称AMM)作为目前该领域国内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不仅对刊发的每篇文章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估,也对来稿未刊发的文章去向进行跟踪,从而对学术质量进行更系统、准确地判断和把握。
此外,对于“稿子”,即刊物登载的内容,我们也有了不同于纸媒时期的理解。稿子不再局限于传统时期的“成稿”,而是出现了数字优先出版,数字出版节约了印刷时间,且极具灵活性,既可以出版定稿稿件,也可以出版决定录用但尚未定稿的稿件,甚至还可抢先发表新观点、新动态。这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为创新提供更大空间。上海大学期刊社有9种科技刊采取单篇文章优先出版上网的方式,刊发的每篇文章均标注了DOI号,先于印刷版在网络上发布。
编审方式和内容的更新。媒体融合的发展还影响到传统编审工作的方式和内容。首先是工作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手工”生产被信息化、网络化、无纸化办公取代。比如,审稿程序原本都是纸质表格经人工填写、传递和保存,但现在,很多期刊实现审稿流程网络化,编辑、作者、审稿专家、主编在网络系统里分工协作、互相交流,完成整个审稿流程。早在2007年,上海大学期刊社就为下辖各刊量身定做适合的独立采编系统,建立作者、编辑、主编和审稿专家数据库;实现在线投稿、在线匿名审稿、在线编辑出版,迈出了从传统学术期刊的纸质加工出版到运用采编系统进行在线编辑出版的第一步。期刊社定期对各刊后台数据进行网络安全检查和数据梳理整合、存储和管理,既完善了社内数字资产管理,也为刊群数字化平台建设夯实了底层数据基础。而人工智能的加入,更是让编辑如虎添翼,人工智能编校程序能够帮助编辑排查各种错漏,比如,编校软件可对文章中的错字病句、标点符号、参考文献等进行纠错。AMM编辑部历来重视编校质量,在每期评刊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各类差错范例,编撰编校手册,提升编校效率和质量。
随着媒体融合的迅猛发展,知识生产新模式为以学术期刊为代表的学术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社会场景,出版内容不再是纸媒时期的一经印刷便铁板钉钉的白纸黑字,还有适应数字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图片、音频、视频,甚至于使用更先进的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出版内容。编辑工作自然而然地从传统的白纸黑字延伸到网络上的声光色影。如目前SCI国内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简称EER)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尖科学家拍摄视频,发表水电解电催化剂研究进展视频论文,将与论文有关的学者专访、实验室场景、相关成果等内容,进行富媒体出版;《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数字影视技术专栏”对老电影修复过程进行AR再现等,提高学术生产的解释力与开放性,加速优秀科研成果的多元化传播。
读者理念被用户理念取代。出版传播始于作者来稿,终于读者阅读。媒体融合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变革是用户贡献内容(UGC),新技术使得人人皆可参与信息生产与信息传播,读者变被动为主动,升级为用户。首先,在纸媒时代,学术期刊权威性、指导性有余,可服务性却不足。然而,融媒体时代,得益于网络和大数据,传播不再限于从期刊到读者的单向,从读者到期刊的路线也被打开。读者的阅读习惯能够被侦查并被搜集,期刊能及时了解其喜好与诉求。其次,用户不但反馈信息,还创造内容,深度参与期刊传播。网络上多功能的互动平台,具有评论、问答、活动、调查、留言、分享功能,使用户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监督学术公平、公正,在读者的广泛讨论中,期刊还可以及时发现新的学术热点,并迅速做出反应。比如《社会》就开通了学生自主创建运营管理的公众号“索骥”,来自国内外不同院校的师生“粉丝”通过期刊与学者探讨学术,从而发掘和培养优秀青年学者成为期刊的作者、审稿专家、编委,形成“学术共同体”,自发性组织各种学术交流并转化为期刊的专题、专栏、专稿。
对于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媒体融合浪潮,上海大学期刊社及下辖15刊主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率先实施“融合出版+集群建设”的数字化出版战略,综合运用多种形态的传播工具,积极推动融合平台建设,使传播渠道多样化,极大拓宽受众面,提升期刊出版传播质量。
期刊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学术期刊因为其专业性强,比较“小众”,一般印刷量都不多,能接触到的读者数量往往也因此受限。而在融媒体时代,恰逢各学科边界被打破,也呈融合态势,原来限于某一特定学术领域的读者群开始溢出学科间的藩篱,带来更大的阅读量。媒体融合的发展,将传统纸媒延伸到网络平台、移动客户端,适时地拓展了传播空间,改变了传统的以整本刊物为基础的传播,化整为零地将单篇文章作为传播单元推送给读者,满足其与日俱增且极具个性的不同需求。对于学术期刊而言,首先,它可以根据实力搭建自己的官网平台,这是展示和宣传自己的最权威的窗口。上海大学期刊社每本刊物均建设了自己的网站,实施在线出版(1.0版),再造出版流程,推动“两微一端”融合出版(2.0版),网站具备手机“自适应”等功能,方便移动端使用。不断优化升级采编系统,使作者能及时了解刊物的发展动态,随时查看文章的出版进度,这既提高了刊物的服务质量,也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其次,刊物还可以利用社交软件与读者实时互动。上海大学期刊社的刊物网站就关联微信公众号,搭载上海大学学术期刊矩阵,利用移动客户端便捷快速的特点,及时向读者推送刊物动态等信息。各刊均开通官方微信和微博,与杂志主页同步发布当期目录、摘要等信息。除了自力更生,学术期刊还可以选择与各大学术电子数据库、各种网络平台、APP等合作。如EER建立了几个数百人的微信群覆盖全球,国内外新能源领域的学者在群里实时互动。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通过Facebook、Twitter等平台进行推送与国外读者交流,提升国外能见度。就信息传播面而言,数据库平台无疑是最广的,也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进行量身定制的精准推送,实现高效、高品质的传播。比如,《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每期第一时间向校内每位师生邮件推送当期内容,与科技情报大数据挖掘与服务系统平台合作,通过定制宣传推广页面的形式,进行精准推送。以上各种传播渠道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互相之间不可替代,学术期刊要学会差异化使用各种渠道,物尽其才。
媒体融合时代的知识服务与协同创新平台。《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融合发展平台建设”,要“支持大型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开发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综合性学科资讯平台、知识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学者的虚拟学术社区”。发达国家的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较早重视并实施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等方面与新兴媒体的全面融合。国内期刊在融合出版方面整体而言起步相对较晚、发展并不均衡,部分学术期刊小、散、弱,不少仍是單刊运行模式,实现网络及移动终端同步出版的期刊不多,采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构建全媒体综合数据库的更少,尚无功能齐备的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的专门实验场所,缺乏集约化的数字化出版管理系统。2016年,上海大学、东方网、上海市期刊协会共同签署出版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技术”和“传播”上探索期刊从内容生产到传播出版的深度融合。2017年创建的全国首家学术期刊融合出版实验室获得上海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深度融合,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实现出版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将各种创新举措转化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搭建开放聚合的期刊交流创新实践基地。2020年,上海大学期刊社研制开发期刊集约化智能管理系统,其中,学术刊群出版流程管理可视化平台、财务管理平台、发行管理平台、数字资产平台已投入使用。通过数字化学术平台的打造,学术编辑、学术专家、作者、读者云端相聚,将投稿、评审、编辑、出版、交流等功能融为一体。各刊作为学术策源地,积极发布学科最新动态,组织主编讲堂等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如Journal of the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of China主编袁亚湘院士等多次做客云端开播数学知识讲堂,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国际编委为机械自动化学科领域师生做线上研讨会等。2009年成立的上海大学“期刊屋”每年组织各学科论文宣讲,疫情期间将实体服务搬到线上“云屋”。2012年参与发起并承办的上海期刊论坛(2020年升级为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峰会)面向全球全程同步在线直播。这些线上线下的学术活动通过新媒体丰富的呈现形式实现了“云传播”、“云共享”、“云互动”等共融共享,提供了更多元化的知识服务。
当今,融媒体的发展正在融入学术期刊出版的全流程,带来的将不仅是局部的、微观的、数量上的变化,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宏观的、脱胎换骨的质变。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际交往模式和阅读习惯。这也促进学术期刊生产模式的变革,数字化、媒体融合加速融入期刊编辑出版的全过程,从线上约稿、审稿、定稿阶段的在线会议和沟通,到编辑加工阶段的线上校对和排版,再到出版发行阶段的网络出版、在线推送等,学术期刊生产链实现了内容生产模式和信息传播质的蜕变。面对疫情带来的各种困难,上海大学期刊社充分利用社内已有的信息化工作基础,每周发布“上大期刊在线办公信息简报(电子版)”,采取线上编辑加工等方式维护期刊出版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自然杂志》、《运筹学学报》、《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等刊第一时间就新型冠状病毒最新研究进展、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很多重要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疫情期间我国电影行业的“新现象”、“新格局”等热点刊发多篇论文,开展线上对谈。
学术期刊在革新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各种挑战,如媒体融合在给编辑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挑战。上海大学期刊社实施一系列复合型人才培养制度,为每一位新进编辑配备一对一“导师”带教,每一个刊都有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的信息员组成信息化团队,通过组织竞赛、国内外培训等多种途径,努力提升综合素养,以应对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
此外,还有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融媒体时代,让长期以学术价值见长的学术期刊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可持续的运营?现在多数学术期刊靠主办单位拨款为生,缺乏资金、人才,则难图大的发展。一方面,数字化出版可节约大量印刷、运输、储存等方面的成本,提升期刊采、编、印、发的效率和学术生产及传播的效果;另一方面,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媒体建设,包括平台建立、人才评价等方面的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学术期刊考虑和实现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和学术价值。对此,除了来自各大平台和数据库的收益,学术期刊也可通过各类网络平台进行付费式阅读,尝试发展会员制,接受点赞捐助,通过高点击率和高关注度实现一定经济收益。
总之,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给学术期刊同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学术期刊应该在坚持学术质量这一根本原则的基础上,开放思想,积极接纳新的办刊理念,系统革新编辑出版的全流程,逐步将传统学术期刊的学术信息发布人的角色转变为融各种媒体之长的知识服务平台,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快捷、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服务,为推进学术的生产、传播和发展尽一己之力。
作者系《秘书》编辑部主任
【编辑:鲁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