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引导,让质疑走向深思
2022-06-04宋晓燕
宋晓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文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篇文本,学生第一次阅读时的理解尤为重要。所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让学生在质疑中走向深思,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对课文主旨的领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文本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文本是寓之以理,有的文本则是平铺直叙、感人肺腑,有的文本则是表达含蓄、蕴含哲理,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就以《愚公移山》为例,这篇文本在愚公和智叟的问与答中传递出了深邃的哲学理论和非常励志的人生道理,教师可以从这篇文本中的问与答来引发教学思考。
一、引导学生带着质疑阅读文本
语文課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让学生通读课文,而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对于课文晦涩的表达和深刻的含义往往没有丝毫的领会,尤其是文言文。而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课文的表达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反复熟读,或是毫无目地去温读课文,这样的教学方法效率不高,犹如照本宣科,而且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留下错误的主观思维,在后期教学中很难被纠正。在学生阅读课文前,教师施以巧妙的引导,让学生带着质疑去阅读文本,学生对于文本会有更好的理解,从质疑出发,逐渐引起深思,而且也会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思维模式,对于文本教学而言可谓是事半功倍。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文,创作于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处在变革中,诸子的学术思想各成一家。各家会用诸如《愚公移山》此类的寓言故事来作为阐明自我政治观点的方式,这也就有了《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与“智叟”的问答对话,实际是作者通过“愚公”的口来阐述自己的想法,而且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了解了这些,在学生阅读本文之前,教师就可以加以巧妙的引导,提出对课文的质疑,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解决质疑的答案,从而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思考。
如文中的第一句:“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这句话的大意是:“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文本的第一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太行和王屋真有这两座山吗?它们最初的地理位置真的如课文中所说吗?《愚公移山》实则是古人创作的寓言小品文,类似于神话故事,这两座山的确存在,可是并没有像文中所说迁移了位置。由此看来,整篇文章是以阐述观点为目的,以神话场景来渲染氛围,这也奠定了整篇文章的基调。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真理和神话之间做出正确判断,用质疑的思维去辩证看待文本表达,让阅读更有目的性,让知识点在质疑中凸显出来。
二、在深度思考中解析质疑
对文本提出质疑是锻炼思考能力的有效手段,选入语文教材的文本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价过程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通常都是主观惯性接受,认为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无需置疑的。但实际上,从不同角度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解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并且在深度思考文本内容后解析质疑,或是通过深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对质疑进行解析,这样的锻炼更能够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
《愚公移山》本身就是一篇阐述主观观点的文章,而且古人对于真理的阐述往往是通过神话的手段,那么通过神话的手段阐述的真理就值得人们进行推敲和深思。首先文章中出现的两个最重要的人物,一个是“愚公”,一个是“智叟”,是两位老者,而这两位老者顾名思义,一位是“愚蠢”的,一位是“聪明”的,作者如此定义这两位老者是否恰当?“愚公”真的愚蠢吗?而“智叟”又真的聪明吗?随着两个人物的对话和故事情节的推进,我们可以从结果上看到,“愚公”的“愚蠢”最后感动了神灵,“愚公”最终实现了移山的目的,而“智叟”嘲讽和劝阻却显示出了小人之心,用如今的语言解释就是,“愚公”用较大的人生格局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实现了既定目标。如此看来,经过一番深入的思考,“愚”和“智”的辩证答案自然浮出水面,由质疑引发的深思又解析了质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而在文本的最后,天帝怕“愚公”继续挖山,命人背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结局真的合理吗?“愚公”构建了一幅伟大的蓝图,最后在神灵的外力作用下轻松的实现了,看起来有些滑稽,亦是值得人深思的。
三、以问解惑的教学思考
《愚公移山》文本用问答的形式呈现,以人物不断质疑提问并作出解答的方式让故事情节呈现出波澜起伏之感,用问与答的形式,让读者对此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引人入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逻辑性和架构进行剖析,并在问与答中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并且可以归纳总结出文本的想要表达的寓意和道理。
《愚公移山》中的问与答首先出现在第二段,这一段的问与答是“愚公”与家人的对话,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此段中的问句进行标注,问题集中标注后,再引导学生在文本中逐一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找出问答的过程中理解文意,掌握文本叙事架构。
如第二段:“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这是文本中出现的第一句问话,而这句话是否得到肯定的答复了呢?细心的学生会找出答案,“杂然相许”。众人同意了“愚公”的提议,而接下来的剧情似乎要发生反转,其妻对于“愚公”的问话未置可否,而是提出了质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回答问题的人依然是众人:“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自此,愚公想要移山的计划得以施行。这一段也是为后文做的铺垫,有了这一段的问答,从主观上确立了可行性方案。接下来的问答就来到了文章的第三段,是智叟对愚公的质疑,而愚公给出的答案也是点明主旨,阐述道理的回答把文本情节推向了高潮。
对于《愚公移山》的教学,教师可以结合文本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问与答的解析。而在其它课文的教学实践中,问与答的教学也不失为一个良方,用问题引出答案,引发教师在以问解惑中思考科学的教学方法。
《愚公移山》这篇文本在文章的架构和表达上有它独特的方式,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学生带着质疑阅读文本,可以使他们对文本有更通透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深度思考,在思考中用主观逻辑和认知解析质疑。而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可以充分借鉴《愚公移山》的寓教方式,以问解惑,在问与答中引发对教学的思考,另辟蹊径,建立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