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秦腔唱法创新探索
——评《西安易俗社与秦腔的现代转型》
2022-06-03李瑾行
书名:《西安易俗社与秦腔的现代转型》
作者:李有军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ISBN:978-7-104-05154-1
出版时间:2022 年1 月
定价:158 元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境。多元化文化兴盛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无人问津,除年轻一代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薄弱外,还与传统文化自身现代化建设进程密切相关。秦腔作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独有的行腔唱法曾驰骋四方,但如今却遭遇冷落与萧条。笔者结合《西安易俗社与秦腔的现代转型》一书,围绕秦腔唱法如何在新时期创新发展中被赋予时代意义,给观众带来清新隽永的艺术享受做出探讨。
由李有军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22 年出版的《西安易俗社与秦腔的现代转型》一书,是本对西安易俗社从建立之初到发展之路的研究著作。易俗社是陕西民国时期知识分子为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于一体而打造的新型艺术团体,在戏曲训练、社会影响、文化传承等方面硕果累累。该书介绍易俗社在特定历史环境中,通过办社观念和新型艺术生产模式将秦腔融入时代元素,确立了秦腔现代化的转型地位。本文结合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年度基金项目“秦腔演唱艺术的创新方法探索”(2019K044),分析说明秦腔的发展规律和改革创新对当下“振兴秦腔”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
秦腔作为一个地方文化博大精深的艺术剧种,最大特色就是以陕西关中方言为基础的行腔唱法技巧,其扎实的唱腔功底融合汉唐诗词曲的语言特点逐渐形成具有语音恢弘、语调激昂、语气硬朗的表演风格。秦腔演出运用到的“四功五法”以“唱功”最能彰显出流派纷呈的迥异特色,或凄美缠绵、或酣畅淋漓。“唱”是戏剧的语言,也是戏曲演出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现代都市的繁荣景象冲淡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作用,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娱乐方式与之渐行渐远。秦腔无论是唱法还是形式上都未紧跟时代变迁,旧制传统剧目和声乐旋律触发不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自身发展问题是加快秦腔演出市场持续萎缩的关键。因此,秦腔想改善目前领域沉寂、没落的现状就必须实现秦腔唱法的进一步突破,用声情并茂的艺术感染力让秦腔表演焕发生机、经久不衰。
秦腔的唱腔主要分为“彩腔”和“板路”,而二者又各有苦音与欢音之分。“彩腔”俗称二音,因为音高八度在唱腔中属于最高腔,便常用于剧中戏剧化转变或人物情绪饱满的时刻。由于在演唱过程中被赋予抒情渲染之责,对表演者编织点缀的板式唱词能否唱出极具感染力的拖腔艺术具有十足挑战。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改变演唱者“彩腔”使用中有气无力、音域狭窄的发音问题成为重点。为克服这一困难,要求演员在日常训练中融入滑腔唱法的优势,利用美声通过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不着痕迹的承上启下实现真假音的自然转换。同时,秦腔唱法要注重科学发声。虽然板式结构模式的固化对唱法创新带来一定难度,但充分利用五音四呼、收声归韵等科学发音方式不断拓宽音域、稳定气息。对行腔运音掌握不精准的地方,要加强对苦音唱法的勤学苦练以此弥补短板存在,还可通过“丹田音”、“脑后音”等科学发音渠道将行腔中的七个音收放自如的灵活运用,达到“彩腔”行云流水般的情感宣泄。“板路”分为二六板、二倒板等六种基本板式且唱腔均用真嗓。虽不如“彩腔”发声技巧的要求严苛,但因为秦腔真声占据主体地位就变得容易出现“重声韵情感、轻音色美感”的现象发生,这皆源于传统演出设备的陈旧、简陋,导致演员不得不以“挂嗓子唱法”的方式让观者听得清晰明了。但如今要求演员能够准确发出音调抒发情感的同时要确保声音的悠扬婉转,所以利用网络平台对各剧种优秀杰出之辈的相关影视资料进行仔细斟酌,善于观察从中借鉴他人专项练习中的独有技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对气息运作、嗓子耐受等不同层面的强化。其次,秦腔剧目中的角色又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分支下又各统领多种角色,如“生”有老生、须生、幼生,“旦”有花旦、正旦、小旦等。这需要不同演员充分把握剧中扮演角色人物形象和感情色彩的基础上,融合角色行业的表演属性。平日里可借助钢琴进行日复一日的发声训练,并对学生的口型、吐字、节奏等进行纠正和培养,这不仅对嗓音进行了美化修饰还保护延长了演唱者的职业生涯。光靠实践练习不足以支撑秦腔唱法的创新,所以还要学习现代民族、美声、通俗的唱法技巧,通过结合秦腔唱法中的挫音、顿音、喷口等特色,形成继承传统秦腔唱法腔调的同时又融入现代音乐气息使其产生理想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