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
2022-06-03张亚丽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音乐学科的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与重视。在此环境之下,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要做到整体教学时间的适当增加,还需要对教学的内容、模式、理念和手段等进行创新和改革,推动初中音乐课堂的彻底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切实的提升,真正对学生的全面發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3-0147-04
初中阶段是学生进入正式的学科理论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会影响学生日后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性阶段。初中的音乐教师要通过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 当前环境下初中音乐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目前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以及开展的核心理念之一,之所以要大力推动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主要是两方面因素的考量。首先,在当前环境下,初中的音乐教学,无论是在其要求还是整体的教学环境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无论是从学校还是从教师出发,对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和要求都是不断提升的,而且也更倾向于对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培养强化。同时,与以往的音乐教学整体情况相比,无论是在教学的课时上,还是在教学的标准、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样的转变,如果初中的音乐教学还按照之前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来进行的话,必然无法达到满足当前对音乐教学的高要求和高标准。所以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必须要进行整体的创新和改革。
其次,随着整体教学环境的变化,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逐渐地显露了出来。从学生个人的音乐学习基础以及态度来说,主要的问题在于大部分学生的乐理知识基础的欠缺以及对音乐学科的认知和看法的偏差。而学生的这种态度和能力基础显然会影响教师整体的教学设计与开展,自然也就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部分教师本身对音乐教学的认知存在偏差,可能会导致音乐教学在课堂的呈现方式存在问题,进而影响音乐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在设计和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了解,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音乐教学无法与当前班级内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学习偏好相匹配,进而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教师本身在音乐教学的设计中存在的形式化问题,也使得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对当前初中阶段音乐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实现教学的创新与转变。
二、 当前环境下初中音乐教学创新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归属于素质拓展学科的音乐教学而言,兴趣更是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和基础。因此,在对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进行整体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激发和培养初中学生对音乐本身以及音乐课堂的兴趣。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课堂活动形式的转变与丰富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教师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入手。一是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内容;二是音乐教学课堂的形式。首先从内容上来说,不仅指的是教材中所给出的内容和音乐作品,还包括课堂导入以及拓展部分,教师可以选择或涉及的音乐作品与音乐知识内容。在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课堂导入环节的作用更为关键,所以教师需要格外重视导入环节所选择和涉及的音乐内容。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初中阶段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方向与能力,以及当前网络环境对学生音乐审美的影响等因素,将其与本节课的内容相结合,使之相互统一,且贴合班级内学生音乐偏好。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教师本身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对班级内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
而从其形式上来说,需要以增强课堂趣味性为目标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选择与创新。因为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基础的部分,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趣味性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形式的幼儿化,而是要更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偏好和习惯,同时在引起学生共鸣的同时增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感。在这样的要求和理念之下,传统的音乐课堂上教师所采用以简单演示和欣赏构成的课堂教学活动自然是不合适的。在当前环境下,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以律动、情景或者故事等多种形式作为音乐作品、音乐知识的展现形式,以此来强化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也使得学生对课堂活动产生更强烈的参与感和掌控感,以此来刺激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强化和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基础乐理教学
对于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而言,基础的乐理知识的欠缺是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基础乐理知识的缺乏不仅会导致音乐课堂出现断层、教学活动碎片化等问题,还会严重限制初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和强化。因此,教师要对初中音乐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乐理知识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结合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能以此为切入点,对音乐课堂的教学活动和手段进行创新与改革。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基础乐理知识在教学讲解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较为枯燥,理解和掌握的难度较大、教学时间跨度大等问题。因此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室需要利用好信息技术等新兴的教育教学手段,尽可能弱化这些因素对初中学生音乐学习过程的影响。
具体来说,针对基础乐理知识较为枯燥的这一问题,整体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的思路。如果教师本身的专业教学能力较强,对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也有着自身独到的看法和认知,并且对信息技术、网络等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就可以结合班级现实的需求对乐理教学环节的内容、形式进行创新设计。但如果教师本身在设计思维、教学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网络资源,选择优秀音乐教师或者较为专业的音乐人的微课视频作为主要的讲解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微课视频来学习乐理知识。而针对基础乐理知识学习,理解难度较大、教学时间跨度大等问题,教师则主要可以将教材中的音乐作品、教学内容以及要求与拓展性的乐理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主题化的教学模块。这样既可以增强音乐知识内容彼此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的相互印证理解,也便于学生形成整体性的音乐知识框架和网络,便于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这一过程以动态思维导图的形式加以表现,让学生能够对乐理知识形成更为直观的、画面式的记忆。而利用动画、情境等形式来进行简单乐理知识的讲解呈现,实际上也是同样的思路,也是为了简化初中学生对基础乐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在强化基础乐理知识教学的前提下,音乐教学的整体体系就能够更为完整紧凑,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强化也就不再是空中楼阁。
(三)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推动学生课堂参与
从传统的初中音乐课堂的整体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学生本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和凸显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正常发挥是大部分的初中学校音乐课堂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影响初中音乐课堂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在这种课堂模式之下,教师对音乐课堂起着整体的掌控和引导作用,同时决定着课堂上所涉及的内容以及其表现的形式。而初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以及音乐学习中的作用则被大幅度地弱化,只能够被动接收,自然会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堂缺乏参与感和归属感,进而产生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下,音乐课堂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就可见一斑。
因此,在当前的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实现初中音乐课堂的切实转变和创新,以期实现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大幅度提升,就必须要彻底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而在这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模式创新设计的基础。增强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参与感与掌控感则是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设计的核心目标。只有在这样的理念之下,进一步减弱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决定性的作用,才能够真正对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具体来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完成两个关键性的要求。首先是自身教学理念和课堂角色的转变。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本身对课堂的设计与开展实际上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所以只有教师自己的理念发生转变,才能够助推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初中音乐教师必须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定位与作用,减弱在课堂设计、课堂控制等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才能够将课堂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其次,教师需要探究音乐课堂的内容、要求以及活动形式、教学手段之间的有效整合与合理搭配。教师转变课堂模式,增强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主动性,归根结底还是要增强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收获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因此,教师围绕学生自主参与、展开的这一核心要求,结合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活动形式,以此来实现教学效果的强化提升。
(四)创设音乐教学环境,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在初中教学中,音乐属于艺术类的科目,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外,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加强审美教学。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强化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而创设音乐教学的整体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接触音乐作品,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目前大部分初中学校而言,创设整体的音乐环境都会面临一定的问题和阻碍。一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升学压力。尤其是对初中九年级的学生而言,中考在其学习生活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在这一客观情况下,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可避免地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科教学上。所以基本上不存在自主创设班级、校园音乐环境的可能性,还可能存在对音乐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影响校园音乐环境的创设。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家长都对音乐教学缺乏了解和重视,所以即便是在教师要求之下,也很难积极主动地配合进行家庭环境内的音乐相关活动,造成了家庭音乐环境的缺乏问题。
基于这样的问题,学校首先需要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转变各科教师、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对音乐教学的看法,实现其态度上的转变,这样才能够让其配合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音乐环境创设的基础。其次,在校园环境内,音乐教师需要寻求各科教师以及班主任的帮助与支持,进行各方面联合的音乐活动组织。在整体上,音乐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全校范围内的音乐表演活动,或者是每天定期在广播站播放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初中学生具备接触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作品的机会。在具体的教学中,除了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创设音乐环境,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之外,还可以在教师的共同合作之下,进行经典音乐作品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结合。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就可以将古诗词作为歌词的音乐作品欣赏作为教学导入的内容,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进行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这样既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拓展了初中学生接触音乐作品、赏析音乐作品的机会。最后在家庭环境中,音乐教师也需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其为学生创设家庭音乐环境。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开展音乐欣赏和表演的家庭活动。只有通过学校与家庭共同的努力,为初中学生创设整体性的音乐环境,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体会音乐作品,才能够在与课堂乐理知识教学的相配合的情况下,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初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开展综合音乐活动,渗透美育教育目标任务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道:“要持续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总结地方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经验做法,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让‘软任务’成为‘硬指标’。”由此可见,美育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基于这一理念和目标,渗透美育的相关内容,以此实现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定期在音乐课堂上或者是校园内组织综合性的音乐活动,将音乐的感受、欣赏、演奏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来实现美育的目标。在这样的综合性活动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让学生感受美。例如,教师在进行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的教学时,就可以以此为主题设计综合性的音乐活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秋天。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亲自在校园环境内寻找秋天的标志,通过画面、声音、植物、动物等来感知秋天,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为学生播放秋天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初中学生全面地感知秋天之美。其次,教师还需要在综合活动中让学生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音乐作品的演奏或者是音乐作品与其他表演形式的结合将自己对美的认知进行表达,然后在欣赏其他学生小组的表演时,利用自己所学去分析和鉴赏其中所体现的美感。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还可以利用周围的环境以及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在相应的主题之下去创造美。这种综合性音乐活动既能够实现初中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也能够实现美育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结语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与变革,使得素质教育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和推广。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初中音樂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整体趋势,通过教学创新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以此来切实强化初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沁.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6):1.
[2]韦少猛.关于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文[J].科学咨询,2020(5):147.
[3]周晨曦.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619.
[4]赵庆雷.浅谈初中音乐教学策略[C]∥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20.
[5]戎蓉.漫谈初中音乐教学[J].新课程,2021(11):109.
[6]汪亚睿.美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践行[J].时代报告,2021(18):155-156.
作者简介:张亚丽(1982~),女,汉族,甘肃静宁人,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研究方向:中学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