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2022-06-03毛娟娟刘燕荣
毛娟娟 刘燕荣
摘 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可以清楚地看见老一辈革命家始终保持着不断“赶考”的初心。中国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朱德元帅的夫人康克清同志,就非常重视家风建设,她不仅身体力行,还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人,为大众作出了榜样。革命家庭的红色家风,传承着党的红色基因,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康克清;红色家风;传家宝;精神财富
红色家风是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形成和培育的以坚定信仰、艰苦奋斗、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价值取向及生活作风在家庭生活的集中体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峥嵘岁月里,一代代共产党人所建立和倡导的红色家风,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重视家风建设。毛泽东有著名的“三原则”,周恩来有“十条家规”,陈云有“三不准”,等等。老一代共产党人对红色家风的恪守和传承,不仅是对家庭负责的具体体现,更是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重要表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朱德元帅的夫人康克清同志,就非常重视家风建设,她不仅身体力行,还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初心。
康克清原名康桂秀,1911年出生在江西省万安县罗塘湾的一艘破渔船上。康家世代为农,靠租地种田过活。由于家境过于贫寒,康克清在出生40天后就被送到罗塘湾大禾场村的罗奇圭家做“望郎媳”。受养父和万安早期革命活动家曾天宇的影响,康克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了万安暴动,跟随陈毅部队上了井冈山。1929年经曾志和彭儒同志介绍,她与朱德结为革命伴侣。那一年,朱德43岁,康克清18岁。之后,康克清先后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儿逐渐成长为一名信念坚定的革命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康克清历任全国妇联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福利会名誉主席、宋庆龄基金会主席、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在数十年的领导岗位上,康克清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我国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纵观康克清同志的一生,作为一名革命者,她对党忠诚,临危不惧,勇挑重担,敢为人先;作为一名女性,她追随革命,顺应时代,信仰坚定,革旧鼎新;作为一名母亲,她咽苦吐甘,谆谆教诲,拳拳爱心,以身作则,尽管自己一生从未生育,却含辛茹苦地抚育了朱家数十个孩子。康克清这一生都在努力做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和好母亲。作为后两者,她事事亲力亲为、艰苦朴素,以优良的家风影响着朱家的子孙后代;而作为前者,康克清心中却满是愧疚。当年在参加革命后她便离开了罗塘乡的家,长期无法照顾日渐老去的养父母。为了能多陪陪养父母、多尽点孝,在1951年和1962年她先后两次回到家乡万安,吃住都是在罗塘乡的旧居。回乡探亲的那些日子,康克清温席扇枕、嘘寒问暖、劳而不怨,还经常与村民席地而坐亲切交谈、了解民情,在调查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素材。
从“望郎媳”到红军女战士,从红军女司令到八路军指挥员,从求解放的农村姑娘到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康克清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兢兢业业、奋进不息,她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坚定不移。朱德同志晚年写给了她四个苍劲浑厚的大字——“革命到底”,这是她革命一生的真实写照。康克清曾说:“这四个大字也是朱德同志对我和全家人的期望。”自朱德病逝后,每个清明节, 康克清都会带领全家到八宝山去祭扫。1992年4月初,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病情危重的康克清比往常更加思念朱德,同年4月22日,康克清与世长辞,临终前,她只留下了一句话:“我什么都不要!”这正如她的一生——坚定、质朴,而又善良……她就是这样言传身教,一直用崇高的风范教育子孙后代。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次仔细品读康克清感人肺腑的革命家庭故事时,我们总是能够深切感受到红色家风的博大内涵,总是能够真实触摸到红色家风所彰显的共产党人的初心,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红色家风是什么?
红色家风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持家传统。朱德和康克清都是农民的后代,也是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夫妻,他们深知生活不易,始终保持着清廉俭朴的作风。无论是在战争岁月还是在和平年代,这对艰苦朴素的夫妻都经常身着打补丁的衣服。康克清很少为自己购置新衣,即使后来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她仍常常穿着那件早已褪色的蓝布上衣出现在各大场合。小小的补丁,像一朵朵盛放在共产党人衣间的花朵,它们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党风的生动体现,也是共产党人“勤俭持家”家风的真实写照。
红色家风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家国情怀。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支撑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的精神力量!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什么条件中,康克清始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不曾有过任何动摇。这种不忘初心、信仰坚定的红色家风,激励着朱家后人乃至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们,始终做到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红色家风是严慈相济、严守纪律的清廉本色。从战火纷飞中走出来的老一辈革命家还未来得及洗去身上的烟尘,便又积极投身到社會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对于子孙后代的教育,他们并不坐而论道,取而代之的是身体力行、润物无声的感染。康克清一直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和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但即便再疼爱孩子,她也绝不溺爱纵容。当有人触犯党纪国法时,康克清绝不插手干涉,也绝不徇私枉法,为全社会作好表率。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可以清楚地看见老一辈革命家始终保持着不断“赶考”的初心。尤其在修身齐家、培育良好家风方面,为我们作出了榜样。革命家庭的红色家风,传承着党的红色基因,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每名党员干部都应当对照革命前辈留下的红色家风,照照镜子、找找差距,立下好家风、弘扬好作风,让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代代相传。
立足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风连着社风民风,影响着党风政风。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清楚认识到,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它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共产党初心的实现、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作为最能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红色家风更是传承百年的精神财富、是融入血液中的美好气质、是植入骨髓的优良品格、是社会责任的坚定担当、更是接续中华文明、涵养中华气象的不熄薪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家风和煦,社会才能风清气正;只有领导干部家风严谨,才能为大众生活作出表率。传承红色家风,可以正作风、塑政风、兴党风,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将康克清等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继承好、发扬好,让它们成为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作者毛娟娟系中共吉安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党史党建、法学;作者刘燕荣系中共抚州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