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精度分析
2022-06-03王安康
王安康
◆摘 要:随着测绘的发展,地形图测绘逐步迈向全数字化、自动化。现以泗县墎集镇地形图测绘为研究背景,这种GPS-RTK新方法不仅节约了人力,而且加快了测图的进度,在整个测图过程中,本文就GPS-RTK测量精度问题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GPS-RTK;精度分析
1 测区概况
墎集镇位于泗县东南部(东经117°60′,北纬33°55′),距离县中心约10km,东于江苏泗洪交界,南与五河相邻,全镇总面积9400m2,东部丘陵岗地,中西部是平原,此地区属暖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该镇交通便利,房屋居住紧凑。境内南部有许多自然景观奇石,中部紧靠石梁河(楚汉相争的西楚霸王城),据《泗县志》记载,楚汉相争时霸王驻兵于此,是士兵堆成了这座城池。泗县墎集镇能完全体现出安徽北方地形特点(山地偏少,大多平原)。
2 GPS-RTK简介
2.1GPS-RTK系统组成
GPS-RTK 系统又称为实时动态测量系统,是GPS测量技术的新一步突破,所达到的测量精度可观(测区信号好),一般GPS-RTK由GPS接收装备、数据传输设备和软件解算系统三部分组成。
2.2GPS-RTK 测量原理
GPS-RTK测量原理是先架设基准站(将相关数据输入GPS手簿中),接着设置流动站,基准站接收机观测到的数据通过编码和调试,将由电台发出,而移动站接收机观测数据的同时,也将接受由电台传出的信号,经过解调和平差处理,控制手簿将会得到本站的数据以及精度,一旦精度达到要求,可以将数据进行储存。
2.3GPS-RTK 测量方式
GPS-RTK 测量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将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上,而第二种随意架设,但地势比较高的地方,两者方法互相比较可看出,第一种方法局限性强,并且点位精度要求高,而第二种方法比较灵活,也有利于接收卫星信号。
2.4GPS-RTK 测量优缺点
随着测绘的迅速发展,GPS-RTK系统也日益完善,优点也越来越多,例如:耗时短、测站间无需通视、全天候、测量精度高、携带方便、易操作等。但是利用GPS-RTK 进行测量时,如果遇到信号不佳或者测区树木多等其他因素遮挡,GPS-RTK的测量精度偏低,无法满足精度要求(浮点解),本文对精度问题进行分析。
3 GPS静态控制测量
3.1GPS控制网精度标准及分级
由于控制网的用途不一样导致了各类GPS网的精度要求不同,用与城市或工程的GPS控制网可根据相邻点的平均距离和精度分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2布网设计方案
由于网形用途不一,一般有4种基本形式,依次为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边点式。基于上述分析几类型,再结合测区的特点,本文采用边连式的E级控制网,使用GPS中海达三台,根据“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进行布设控制网,且分布均匀,在此基础上,利用GPS-RTK技术布设图根控制点。
3.3控制网的设计、选点、埋石
3.3.1导线网的布设符合的规定
(1)控制点要求分布均匀,且方便GPS-RTK進行加密;
(2)观测时应该按照表4的基本要求;
(3)为得到某个GPS点坐标时,应于原有控制点进行联测(保持在同一参考坐标系下进行),联测的总数不得低于3个。
3.3.2选点位的基本要求
(1)点位易于架设仪器,便于施工;
(2)地基状况良好,不易被人发现和破坏,易于永久保存;
(3)周边视野开阔,四周无障碍物;
(4)点位要远离高大地物和地貌,距离大于300m;
(5)远离周边大面积水域或反射电磁波的物体,以免受到影响。
3.3.3埋石规定
(1)埋石采用现场混泥土灌制,或者用花岗石、青石等坚硬石料制作,须符合相关规定;
(2)利用旧点时,检查是否符合同级GPS点的埋石要求;
(3)埋石时要注意隐蔽,防止被人破坏;
(4)埋石结束后,应该上交相应资料;
(5)由于不同的精度要求和埋点条件。
3.4GPS静态观测与记录
3.4.1外野操作
(1)架设仪器及安装接收天线等(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三个方向量取并且取平均值);
(2)开机(按住电源开关按钮,至到指示灯亮时为止);
(3)观察接收状态。在接收机工作期间,看数据记录指示灯是否正常,是否有人为或者其他因素的破坏,发生异常情况要记录下来;
(4)关机;
(5)收仪器(防止粗心大意,导致仪器漏收现象)。
3.4.2技术要求
(1)在观测前要校准光学对点器(每天2次),检查是否有异常;
(2)对中时,要保证对中误差在3mm以内,天线定向标志线指北,在量天线高时,选择三个方向进行,当差值大于3mm时,再次进行对中和重新量取,反之,取平均值;
(3)每时段观测前后各量取天线高一次,取位到1mm,两次较差不大于3mm,如果超限,查明原因。
3.5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
静态数据处理
本文利用Trimble Geomatics Office(TGO)软件进行基线处理,步骤如下:
(1)转换格式。将GPS采集的数据转换成RINEX格式并保存;
(2)新建项目。输入项目名和保存路径;
(3)导入数据。将转换数据导入到TGO软件中;
(4)检查和修改外业数据,导入软件前应检查天线高、点号和天线类型等,防止出错;
(5)基线解算。
(6)基线质量控制,解算的质量需要进行评估,如果评估不合格,将进行重新解算(重新解算不合格就要进行重新测量),质量评估指标有RMS、RDOP、同步环闭合差等;
(7)进行网平差;软件会自动进行约束平差和无约束平差,宿州泗县墎集镇的中央子午线为117°。
(8)根据测量要求,转换成当地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
4 GPS-RTK定位精度研究与分析
4.1实验法评定精度
4.1.1实验目的
由于GPS-RTK技术运用到地形图测量是一种新的技术,有很大应用潜力,但是精度一直是备受关注,为了评定GPS-RTK测量精度问题,本文将进行几组实验,从而也验证了本文数据的准确性。
4.1.2实验思路
本次实验选取12个点,其中9个点是本文的控制点(点位信号好,空旷),而另外3个点是信号差的点位,将水准测量测得的高程、全站仪测量的坐标和GPS-RTK采集的坐标进行比较,从而验证GPS-RTK的精度问题。
4.1.3实验设备
(1)GPS-RTK测量
仪器:中海达V8;数量:2台;精度要求:平面10mm+1ppm;高程:20mm+2ppm。
(2)水准测量
仪器:DSZ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
(3)平面测量
仪器:BTS-6082全站仪
4.1.4水准测量
(1)方法与步骤
以TP5点的高程18.97m做为起点,高程基准采用85国家高层基准,最后再次闭合到TP5,如下所示:TP5→TP7→TP4→TP8→TP5→TP2→TP1→TP9→TP6→G c1→Gc2→Gc3→TP5,最后平差得到各点的高程,再和RTK测量的高程比较,从而验证RTK高程精度,本文按国家三、四等水准点的标准来统一规定
4.1.5动态GPS-RTK测量
(1)本实验将在未知點上架设基准站,分三次测量(平滑10次),取平均值;
4.1.6平面测量
利用全站仪结合本文做的控制点数据,进行测量:
4.1.7数据比较
(1)动态RTK与水准测量比较,如表16:
(2)动态GPS-RTK与静态GPS测量比较,如表18:
4.2计算中误差法评定精度
由实验法可以看出在测量条件极差的情况下,测量误差特别大,中误差计算将剔除Gc1、Gc2、Gc3三个点,基于上述实验,可得下表19:
4.3结果分析
由表14和表16可知:测区条件良好的条件下GPS-RTK测量成果与水准测量的差值结果在10mm至48mm之间, GPS-RTK测量成果与水准测量的差值结果在10mm至47mm之间,而且点位最大中误差为3.00。在测区条件不好的情况下,GPS-RTK采集的碎步点误差特别大,无法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5 结论
目前GPS-RTK技术应用于地形图测绘越来越广泛。这种技术不但打破了传统测绘的繁琐和耗时,而且还降低了测绘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如果遇到信号不佳或者测区树木多等其他因素遮挡,GPS-RTK的测量精度偏低,无法满足精度要求(浮点解)。
参考文献
[1]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第二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顾孝烈,鲍峰,程效军.《测量学》(第三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3]徐绍铨,张华海.《GPS测量原理及应用》(第三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