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艺术类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6-03虞燕花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虞燕花

摘要:艺术类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教育,通过“立德树人,德育优先”,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把学生的思想和政治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和实践的整个过程。该文通过介绍计算机课程思政在实践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以及理论研究总结艺术类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实践和教育的目标、教材选择、课程内容的确定、具体教学流程、课程考核,提出课程思政实践和教育理论实践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计算機应用基础;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8-0176-02

1 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背景

艺术类高职院校中各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较多的专业课程,且通识课程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换句话说,目前是以专业课程为主,通识类课程为辅。艺术类的高职院校通常都会采取单独地开设通识类和思想政治专业课程来做好思政与专业课程结合的协调。然而该类通识和思政课程的安排却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弊端。一方面,单纯思想政治课程所设置的课程数量比较少,在目前的课程布局模式下,思想政治课程所占的教学时间比例很难达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是独立于其他类型课程的教育实践[1],艺术类的高职院校在组织和进行其他专业课程的教育和研究活动时,很少有教师能够在讲授自己的本专业课程时同时穿插对思想政治知识内容的研究和学习。这在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在组织和教学思想政治课程的过程中未能够与其他思想政治知识的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在这样的教育和课堂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类课程和艺术等其他科目的课堂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

2 艺术类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目标

艺术类高职院校目前在我国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具备特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型人才。因此,作为一所艺术类的高职院校,在开设相关艺术类专业时,需要充分结合现代社会对艺术类人才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根据需要制订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艺术类的高职专科院校课程框架构建上,学科的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岗位知识技能都应该能够与实际需求相吻合,其中要保证每一门课程的框架构建都应该是具有比较显著的针对性,能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因此艺术类高等院校的教师应把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内容始终贯穿于日常教学课程的实践和活动中,最终培育出一批思想觉悟高、艺术知识技能强等的优秀人才。在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中,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将各专业的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科学的教育有机地融合,通过该类教育的方式可进一步增强各类艺术类专业的课程在其育人的过程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最终通过艺术类专业技能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相互的结合从而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标[2]。

3 课程思政在艺术类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具体实践

在艺术类的高职院校中,公共课程可以涵盖几十个公共领域,我们通过选取艺术类高职学科公共课中一般都需要涉及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实践案例,对该公共课程的课程思政应用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为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对该课程的课程教育目标、教材的选择、教学的主要内容、具体的教学实践、课程考核进行一定的论述。

3.1 课程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艺术类高职院校中所有专业都开设的公共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高职艺术类学生拥有基础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了解计算机基本硬件组成、常用基本软件等技术的应用,科学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得学习资源,提高其艺术专业的续航能力,同时也为其未来艺术事业生涯、美好生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3.2 教材选择和设计

为了实现课程思政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良好融合,在进行该门课程教学中有必要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改进优化,将课程中的知识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元素进行有机融入,使《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有效地服务于课程思政。同时对于不能再通过课堂详细展开的基础知识设置二维码,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对知识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从而有效补充课堂上存在的知识点和缺陷。这也更加有利于将所学课程的知识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融合,让广大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思想和政治素养也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

3.3 教学主要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划分为以下六个模块。模块一主要是有关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输入方法、计算机的发展和实际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构成、计算机常用器件和设备的认知。模块二是Windows10操作系统的使用,包括操作系统的启动关闭、图形界面、文件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系统工具软件的使用。模块三是文字处理,用Word2010制作电子文稿,包括普通文档编辑、文档高级格式的设置、Word2010表格的制作、图片和文字的混合排版、Word2010中页面的设置打印。模块四是数据处理,用Excel制作电子表格,包含Excel2010使用初步、表格的格式化、表格中的数据处理、对表格页面的设置和打印。模块五是用 powerpoint2010 制作的演示文稿,包括powerpoint2010 基础、制作幻灯片、动画设置与放映。模块六是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包括如何认识您在计算机中的网络,浏览器的各种使用、电子邮件的各种应用。在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所有教材本身,要紧扣时代的主旋律,通过图片数据文字的教学处理过程,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播正能量。

3.4 教学实践

在高等艺术类的学校教育中,计算机专业课程对于思政的实际运用进行了研究,是一种践行“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重要手段。艺术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国家未来文化艺术传播的推动者,不仅需要他们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道德修养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作为公共基础教育课程里面的一門核心性教育课程,该门教材对思想政治内容涉及较少,在教学目标和教育实施中着重于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及计算机的运用与操作实践等相关知识。发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与其思政教育内容之间的契合点,让广大学生在提升计算机基础的科学理论水平与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提高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素养。在此以文字处理的操作教学为实例。在文字处理的编辑学习过程中选择事实材料作为素材,进行文档的编辑、排版,将思政元素悄无声息地融入教学过程。

(1)在文档编辑教学时,选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相关的时事政治材料,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党的历史,铭记历史,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

(2)在对文档格式进行高级化和格式化的设置时,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联系相关的各种优秀文字格式为文本基础和重要素材[3],对广大学生的文档进行有关文档高级化和格式化的设置,加强广大学生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涵及其文化外延的正确认识,培养广大学生对于践行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重要核心思想价值观。

(3)在表格制作过程中展示中国快速发展的相关数据,如森林的覆盖率、GDP、居民收入、创新创业、精准脱贫等。通过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量事实资源数据,让学生深刻体会和认识到中国发展的进步和强大得益于中国优越的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和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领导,增强学生对中国社会道路的自信。

(4)在图文混排中加入与文化艺术有关的照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加深对自身文化艺术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应用,增强文化自信。以一段黄梅戏简介资料为例,如图1所示。

3.5 成绩考核

在一些艺术类的高职院校中,学生每一科的期末考试成绩都应该由不同部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在我国传统教学考核模式中,成绩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按照平时成绩十分之三、期中成绩十分之三,期末成绩十分之四。为了充分体现课程思政学科特色和效应,在期末考核中需要增加对于学生的思政素养的考核,也就是对学生在思政过程中协同合作、处理问题、辨别是非能力等内容进行考评。优化考评模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自觉地培养综合素质[4],有利于学生不断的自我完善提高。

4 结语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下,艺术类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过硬的艺术技能,更要其具备优秀的品质。通过不断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探索如何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中特有的教育规律,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成长的规律和思维特点以及当前时代发展要求,灵活选择教学方式、盘活教学内容、制订科学适宜的教育评价体系和标准,真正有的放矢地在课堂中融入思想政治课程。形成课程思政实施的长效机制[5],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类人才。以课程思政在艺术类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为契机,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在其他艺术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增福.课程思政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师,2020(4):181-182.

[2] 张梁,徐云杰,管珣,等.高校理工科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建设研究与探索——以《测试技术与传感器》课程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1(12):35-38.

[3] 洪小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艺术类高职学生网络德育中的指导意义和呈现方式[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8):80-81,84.

[4] 张真.基于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与人才培养思考[J].新一代(理论版),2020(1):254-254,4.

[5] 韦柳丝.“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J].教育观察,2020,9(14):43-44.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