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昆虫学”教学与实践模式的探索

2022-06-03赖荣泉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实践能力专业课程

[摘 要] “农业昆虫学”是一门重要的农业专业课程,对保护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它也是一门农业生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需要实践的感观和感知等经历,才能更好地掌握、全面领会。由于目前大部分学生没有农业生产实践的经历,学习过程中出现许多疑惑、困难等。为减少或克服学生对“农业昆虫学”课程的厌学、怕学等畏难程度或心理,提高该课程实际教学效果,达到学可即用和促进就业等目的,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农学专业为例,进行了“我身边的农业昆虫”教学与实践模式的改革实践探索,结果表明这种改革模式对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业昆虫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实践能力;植物保护

[基金项目] 2018年度福建农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农业昆虫学教学与实践模式的探索”(111418043)

[作者简介] 赖荣泉(1975—),男,福建长汀人,农学博士,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系副教授,烟草行业高级农艺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昆虫及烟草植保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6-0111-04 [收稿日期] 2021-07-21

“农业昆虫学”是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重要课程[1,2],也是农学、种子等相关农业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一般分为两部分进行系统教学:第一部分为理论课;第二部分为实验课。实验课是对农业昆虫学理论教学进一步深化、实践的重要环节。本课程主要介绍害虫防治原理、方法及地下、水稻、蔬菜、玉米、柑橘、茶树、烟草等害虫发生特点及综合治理。其实践性很强,目的是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害虫,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听课,虽然有提问等少量互动,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不够,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实验课的情况也是如此,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主要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为目的,特别是实验室的标本在室内易变色、离开寄主或作物环境等农业场景。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城市,即使有些学生来自农村,看似了解农业或农作物,但由于目前的形势,如城镇化、土地流转等,很多农民也没有田地或有很少田地,以致大部分农村学生也没有经历过干农活这一生产实践。他们对农业或农作物的了解很少,甚至与来自城市的学生没有什么区别或优势。而“农业昆虫学”的学习需要学生经历过农业或农作物实践,再进行学习,效果更好,即它的实践性很强。所以,对于学习“农业昆虫学”课程来说,现在的大部分学生没有经历过如种水稻或插秧等农业实践。因此,现在的学生与以前经历过农活的相比,他们对农作物的生产、生育期等农业知识的学习更加吃力,更加困难。虽然“农业昆虫学”是建立在学习了作物栽培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大部分学生没有栽培等实践,在了解、学习作物害虫的知识具有更大的困难。这给大学生学习“农业昆虫学”造成不利的影响,他们普遍认为课程学习很难、很抽象。此外,不同作物同一时期或同一作物不同时期的害虫种类、发生、危害时间、危害部位是不一样的,甚至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怕学等畏难心理。

一、先实验后理论,了解身边的农业昆虫

农学专业“农业昆虫学”课程总共48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2学时。长期以来,“农业昆虫学”课程的教学,在许多农业院校,比较传统的教学顺序是:先进行理论教学,之后根据理论教学后的章节内容再安排相应的实验。其优点是:可以让学生先比较系统地了解这个章节的理论知识,然后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巩固。这种方法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前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提供农业生产场景,实践身边的农业昆虫(实验教学)

本部分是“农业昆虫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通常情况下,这部分是在理论教学之后,再安排相应的章节内容,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农业害虫液浸、图片等标本的识别。例如,理论课上完了“水稻害虫”这个章节后,再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上课。在实验室里,事先准备好主要水稻害虫(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等)的液浸、干制标本等供学生识别,以巩固理论所学。但由于缺乏对农业生产场景的认识,学生较难接受或理解,特别是目前一直是由教师先讲实验内容,学生再看标本,最后做实验报告。因此,本项目对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变被动为主动,采用“看—讲—评—讲—做”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先看作物场景,讲述自己身边的农业昆虫与识别特征等,教师评分及讲述补全,学生做实验报告。具體实施方法如下。

1.分小组,定顺序:如班级有36个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根据抽签确定先后顺序。

2.每次实验3学时,其安排如下。(1)第1学时:提供农业生产场景。在这个学时里,教师带学生到实验室旁边的水稻、蔬菜等农田进行了解,或在上课前提早准备好盆栽水稻、蔬菜等作物,介绍该作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及害虫发生等情况。(2)第2学时:学生讲,教师评。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种事先准备好的昆虫标本,然后在各小组抽1个学生轮流讲述与本实验相关的身边的农业昆虫小故事及主要害虫的识别特征等,时间约5分钟,其他学生可进行必要的补充。同时,教师对各小组表现进行评分,作为实验成绩的一部分,占比10%。(3)第3学时:教师讲,学生做。在刚才各小组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再对本次实验课的作物害虫重要识别特征等做必要的补充,以保证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之后,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布置的实验报告或作业,包括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体会、建议等,占期末成绩的10%。

三、积极主动讲述,说出身边的农业昆虫(理论教学)

农学专业“农业昆虫学”课程的理论部分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部分,主要包括昆虫外部形态、昆虫生物学特性、昆虫分类、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等。这部分主要是教师进行讲授,因为农学专业学生没有学过昆虫学基础知识,如普通昆虫学等。第二部分是地下害虫及水稻、蔬菜、茶叶、柑橘等害虫。这部分主要是应用部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一般情况下,也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大多采用先上理论课后上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因此,本项目针对目前学生的知识背景,对理论教学特别是第二部分应用部分的教学,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变被动为主动,主要采用“讲—评—讲”的教学方法,即先让学生讲述身边的农业昆虫与内容知识,教师评分并讲述补全。具体实施方法如下。7E0068D4-4E77-4308-A985-8B373C2F90BC

1.分小组,定顺序:与实验课相同。如班级有36个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对本课题理论中的应用部分选定6个专题,于开学初通过抽签的方法,决定每个小组的讲述章节,并在各小组上课前1~2天,把PPT发给教师,以把握该章节的知识内容等。

2.理论教学,一般每次2学时,安排如下。(1)第1学时:小组讲,教师评。每组推荐1人讲或1人讲一部分来介绍身边的农业昆虫,与章节内容结合,每人20分钟。本组其他学生接着补充。教师对该组所讲的章节内容知识、表现等进行评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平时成绩),占比20%。(2)第2学时:教师讲,学生听:在上节课小组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对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使本章节内容或知识点更为完整、系统。

四、结合课题项目,拉近身边的农业昆虫

结合“农业昆虫学”不同章节内容,本课题组研究的成果有“作物多样性(烟-蒜)对蚜虫的调控机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品种多样性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及其主要病害的影响”(福建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烟蚜、烟蚜茧蜂生长发育调控及其寄生效应研究”(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项目)、“烟蚜茧蜂种性退化及复壮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项目)、“套种大蒜对烟草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及其化感作用研究”(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项目)、“烟草植保应急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项目)、“烟草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研究”(福建省烟草公司龙岩市公司)、“利用人工饲料繁殖蚜虫提高烟蚜茧蜂繁殖效率的研究与应用”(福建省烟草公司龙岩市公司)、“龙岩烟区烟草青枯病菌动态监测及生防菌的筛选与应用”(福建省烟草公司龙岩市公司)、“太阳能灭虫器对烟草病虫害的控制效果研究”(福建省烟草公司龙岩市公司)、“烟草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福建省烟草公司龙岩市公司)、“灌喷两用机研制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福建省烟草公司龙岩市公司)、“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效应研究”(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项目)、“大蒜根系分泌物对烟蚜的生物活性研究”(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项目)、各年度省级扶贫重点县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项目、省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千万行动等。

发表了Responses of Green Peach Aphids and Other Arthropods to Garlic Inter-cropped with Tobacco (Agronomy Journal), Evaluation of Garlic Inter-cropping for Enhancing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Ralstonia solanacearum in Flue-cured Tobacco Fields (Bio-control Science & Technology), Myzus Persicae and Aphid-transmitted Viral Disease Control Via Variety Inter-cropping in Flue-cured Tobacco (Crop Protection), Inter-cropping Oil-seed Rape as a Potential Relay Crop for Enhancing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Green Peach Aphids and Aphid-transmitted Virus Diseases (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Inter-cropping Garlic at Different Planting Times and Densities for Insect Pest or Crop Yield and Value Management in Tobacco Fields (Entomological Research), Juveniles on Aphids to Prolong Optimal Stages (Entomological Research), Diversity of Predatory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Tobacco-garlic Ecosystem (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3種植物提取物混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控制作用》 (《烟草科技》), 《烟蚜茧蜂寄生对烟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昆虫学报》), 《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烟蚜茧蜂生长发育、寄生率和蜕皮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昆虫学报》),《植物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忌避作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植物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毒杀作用的研究》(《华东昆虫学报》)等。

获得的相关专利有“一种烟蚜取食抑制剂”(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延迟烟蚜龄期的调控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激素及温度对烟蚜茧蜂僵蚜出蜂的调控方法”(国家发明专利)、“龙岩市烟草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信息系统V”(软件著作权),出版了科技著作《福建省烤烟主要病虫害防治手册》等,并将其融合引进课堂,作为“农业昆虫学”不同章节内容教学的实践案例,拉近与身边的农业昆虫的距离。

五、结合“三下乡”,实践身边的农业昆虫

结合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立“赴龙岩市长汀县烟草科技园调研实践队”,提供学生实践“农业昆虫学”的机会。第一天,去龙岩市烟草公司长汀分公司进行调研,交流学习,感受烟草生产到出售的整个过程,了解目前的烟草市场,提供一些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第二天,去长汀县烟草公司濯田科技园进行调研,了解该科技园烟草种植生产技术,分析可能出现的烟草病虫害,并利用专业知识以及最新科研成果向该科技园提出建议。第三天,对长汀县蓝莓乡巴佬、汀厦农业果园进行生产情况调研以及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调研,学习农业生产的一些基本技能,并向农户宣传最新的病虫害防控措施,助力农产品的推广,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思路。第四天,上午参观长汀革命历史博物馆、杨成武将军纪念馆,感受龙岩长汀县的历史文化,并对长汀县未来产业发展进行交流分析。该“三下乡”活动于2019年获得福建省、校、学院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先进工作者(带队教师)、先进个人(学生)(团闽委发明电〔2019〕9号)等称号。7E0068D4-4E77-4308-A985-8B373C2F90BC

六、本項目改革实践取得的主要效果

1.提供了农业生产实践场景,为学生学习“农业昆虫学”理论、实验提供了实践背景或知识。

2.缩短了“农业昆虫学”课程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变抽象化为具体化。

3.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自己要学。

4.减少或克服了学生的厌学、怕学等畏难心理,提高了期末成绩和实践能力。

5.教师评分,并将其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为实施方法提供有力保障。

6.有利于学生学完本课程或毕业后,直接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或工作中,特别是能较好地针对不同作物害虫制定有效或切合实际的防治措施,更好地让学生将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社会工作无缝相接,增加就业面试或实践操作的技能,扩大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艾洪木,徐金汉,尤民生.《农业昆虫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1):106-108.

[2]袁锋.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20-30.

Abstract: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i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course, whi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is a highly practical cours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hich needs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to better grasp and fully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Because most of the students have no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y have many doubt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order to reduce or overcome the students' weariness and fear of learning the course of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the course,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learning effect and the employment, we explore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and practice mode of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by taking the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reform mode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bility and employ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professional courses; teaching mode; practical ability; plant protection7E0068D4-4E77-4308-A985-8B373C2F90BC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实践能力专业课程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