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2-06-03张彦斌林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

张彦斌 林萍

[摘 要] 如何找到高校专业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充分发挥专业学科育德、育人的功能,成为新时代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的核心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观和课程思政的育人精神,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思政元素挖掘与提炼,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的融合点,力求理论、实验、思想政治三者的同一时空融合,实现“三全育人”格局。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融入网络实验教学中,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求证真理过程的趣味性,提升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常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 课程思政;计算机网络;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浙江理工大学“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五星教学法的改革实践”(jxal201901)

[作者简介] 张彦斌(1981—),男,福建龙岩人,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与无线移动网络研究;林 萍(1982—),女,福建龙岩人,博士,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特聘副教授,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TP393,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6-0090-05 [收稿日期] 2021-07-13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为高等院校开展各个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战略方向。课程思政本质上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在高校专业课程的培养过程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推荐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增加思想政治内容,而是要充分挖掘与专业课相关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专业课堂教学中。为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普及和课程思政的育人精神,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

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实践,坚持以“立德树人,知行合一”为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对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坚持德育、专业知识传授和实践创新能力三者的有机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专业教学全过程,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现状,该实验课程存在如下四方面的不足。

1.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在时空上是分离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强的技术,是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求证与应用实践,目前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和网络实验是作为两门课,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进行授课的。因此,网络实验课与理论课程在时空上的分离将不利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理念。

2.理论强而实践少。学生普遍学习了许多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如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和网络实验的配置命令等,但是缺少实际网络应用场景的网络通信编程、网络安全维护、网络测试等应用实践能力。

3.工科类专业学生的网络实验课程大都没有系统设计和规划网络知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内容。

4.网络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薄弱。学生在掌握网络技术的同时,缺少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强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渗入和国家网络安全法的普及。

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不足,本文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过程,进行“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达到在传授网络技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坚持“知行合一”的治学理念,培养学生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通信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树立执行课程思政理念,教师要先行。在网络实验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讲授网络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3-5]。要从思想上改变思想政治课程与非思想政治课程的界限,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非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一种责任,把专业知识传授好的同时还需要立德育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效利用课堂这个教育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网络实验课程教学全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网络安全意识,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并积极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会,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掌握网络实验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加强教师自身的网络技术水平。只有教师自身的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才能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治学理念、世界观与价值观。

第二,明确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在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网络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標准、实验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对内要进行坚定的“四个自信”教育,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第三,提升网络安全意识。通过网络协议分析、网络流量分析和网络性能检测,可培养学生掌握网络错误和故障诊断能力,增强学生网络安全分析能力与防御能力,普及学生国家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提升学生网络安全自我防范意识和自觉遵守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

第四,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国家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课程相关知识点,“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方案将围绕立德树人来设计。首先,要明确“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具有育人功能的教学目标;其次,根据教学目标选取网络相关知识点和可融合的思政元素;最后,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实现在传授专业技术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9B649EFF-EAB3-4FCD-8481-2BFA3FCB9373

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思政改革思路,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观,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各环节,突破原有思想政治课与非思想政治课的界限,深挖“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对网络实验教学大纲的16个实验项目进行思想政治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

三、課程思政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一)课程思政的实施

基于如上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把课程思政精神融入“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基于华为网络的虚拟仿真软件eNSP(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辅助网络实验教学,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利用超星泛雅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课堂上充分运用eNSP分析网络协议、实验任务驱动、互相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实现学生“知行合一”实验求证教学的同时又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效果评价

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嵌入期末成绩,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两边评价的总评分得出的。学生针对每一个实验项目内容进行实验内容、思想政治融入、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四方面的自我评分,教师相对应地也给出实验项目、思想政治融入和学生实践能力的评分,如表2和表3所示。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在2020—2021年第一学期“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中运用,与没有采用该教学模式的2019—2020年第一学期对比,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其教学成效显著,学生的期末平均成绩显著提高。从图1可以看到,优秀、良好的学生比例明显提高。从成绩分析可以得出,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模式确实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思政元素在时空上紧密结合在一起,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求证与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网络实验课程的效果。

结语

本文针对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梳理,提供一种可行的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相融合的教学设计,树立了强烈的课程思政意识,始终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网络安全法律法规、道德修养等重点内容优化网络实验教学内容供给,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网络实验课程的求证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观,构建起有效的“三全育人”格局,形成良好的育人效果。作为专业教师,唯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育人者,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不断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2021-07-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agt=8.

[2]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A/OL].(2020-04-28)[2021-07-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3]周融.高校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教师培训的必要性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11):65-68.

[4]林丹丹.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61-62.

[5]章德玉.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改路径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74-75.

Abstract: How to find the combination point of professional subject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professional subjects in mo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re problem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network security concept and the spiri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excavates and refin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Computer Network Experiment course,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integration poin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mputer Network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strive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experimen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ame time and space, so as to realize the “three-whole education”.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network experimental teaching, which increases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in the classroom, improves students' network security awareness and their common sens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realizes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Enhance Morality,Foster Talents”, whi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reference scheme for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puter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9B649EFF-EAB3-4FCD-8481-2BFA3FCB9373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