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建设实践

2022-06-03蔡煊杨罗萍宋晓波肖金梅廖继轩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师资轨道交通办学

蔡煊 杨罗萍 宋晓波 肖金梅 廖继轩

[摘 要]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作为教育部2012年新设立的特色专业之一,具有较强的轨道交通行业属性和多学科交叉型、专业技能应用型特征。专业建设是近年来新开设该专业的众多非铁路背景地方本科以及大中专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以成都工业学院这类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总结该专业办学以来的实践经验,并思考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资引进及培养、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实验实训条件完善、学生就业/升学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设的改进和发展措施,为同类院校相应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建设

[基金项目] 2021—2022年成都工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10211);2019年度成都工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成都工业学院博士基金项目”(2019RC014)

[作者简介] 蔡 煊(1982—),男,四川德阳人,博士,成都工业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教研室主任,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研究;杨罗萍(1990—),女,四川宜宾人,硕士,成都工业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专任教师,助教,主要从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研究;宋晓波(1985—),男,黑龙江双城人,硕士,成都工业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专任教师,讲师,主要从事交通运输规划及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6-0048-04 [收稿日期] 2021-11-24

当前在我国轨道交通领域,无论是干线铁路还是各种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都处于高速发展建设时期。相应地,对轨道交通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传统轨道交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用人需求。在此大环境下,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及轨道交通行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近年来全国众多地方性非铁路背景本科和大中专院校相继开设轨道交通相关专业。截至目前,全国已近90所院校[1],成都工业学院即为其中之一。

教育部于2012年發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一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急需且有较强应用性、行业针对性的新专业,其中包括“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2,3]。该专业前身为铁道信号专业,专门培养轨道交通行业领域所需的信号控制类人才。诸如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传统轨道交通强校的该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实验实训条件充足。成都工业学院作为一所非铁路背景省属普通本科高校,为契合川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于2019年正式开设“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笔者总结两年多以来我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建设实践经验,思考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引进及培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验实训条件完善、学生就业/升学等方面提出改进应对措施,以期为同类院校该专业办学提供参考借鉴。

一、专业建设现状

(一)师资现状

成都工业学院“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截至目前共招生3个年级,学生总数近300人,尚无毕业学生。受益于成都本地的传统铁路强校——西南交通大学,目前学校该专业聘请西南交通大学铁路信号知名教授担任专业带头人,专业教研室目前有7名专任教师,大多为西南交通大学对口专业毕业的博/硕士。但按照学校该专业招生规划以及师生比,专业师资缺口仍然较大,尤其是缺乏具有轨道交通行业从业经历及工程背景的“双师双能型”教师。

教研室综合考虑“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涉及的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交叉属性以及行业专属性,从专业开设初始,师资建设既涵盖对口专业教师,又吸纳相近相关专业教师,目前专业师资结构较为合理,7人中有4人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毕业,2人为“交通运输规划及管理”专业毕业,1人为“电子信息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同时,考虑到学校作为非铁路背景院校在轨道交通相关专业中办学基础和实力方面的欠缺,专业所在二级学院通过申请学校调动整合其他二级学院相关师资,创新性地集合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等部分教师共同组建了跨学院的“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联合教研室,充分保障该专业各类课程教学工作能够稳定有序开展。

(二)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2021年正值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年份,教研室认真反思和总结2019年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欠缺和不足,结合学校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以及行业内用人单位对“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的期望,全面重新制订了2021年版人才培养方案。在该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充分参阅借鉴同行高校(如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西华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相关内容,多次走访调研行业内代表性企业(如成都地铁集团公司、宜宾中车智轨集团公司等)实际岗位专业能力需求,多次召开校内外专家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充分听取吸纳同行高校教师、行业内企事业单位专家的意见建议,全面修改、优化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定位、毕业要求、课程模块划分、课程学分/学时设置、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等。

(三)实验实训条件现状

学校作为与四川省宜宾市签署入驻宜宾大学城战略合作协议的川内本科院校之一,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已经基本建成。按照学校发展规划,“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搬迁至宜宾校区办学。在宜宾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专业在宜宾校区的专业实验室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目前,第一阶段正在建设专业教学急需的“轨道交通信号基础实训室”和“轨道交通车站联锁及区间闭塞实训室”,第二阶段拟建设“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实训室”,第三阶段拟建设“室外真实轨道信号控制场地”。在满足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为使学生在就业前尽早接触用人单位真实工作场景,掌握实际岗位专业技能,教研室深度接触、洽谈川内行业代表性企业,包括成都地铁集团公司、成都铁路局集团公司、宜宾中车智轨集团公司等,就校企共建实验实训基地、企业专家兼职授课/讲座、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等达成初步协议,下一步将落实相关合作。D1985F84-AD2C-44AF-BE22-D5E4E0D7E191

二、专业建设改进和发展措施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具有显著的特定行业属性,又有多学科交叉特征。成都工业学院作为一所典型的非铁路背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想要办活办好该专业绝非易事,必须结合学校传统工科优势以及办学实际,找准专业定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升该专业办学实力和水平,从而使得学校该专业以及该专业毕业生得到行业接纳和认可。笔者结合学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办学定位和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专业建设改进和发展措施。

(一)全面改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找准专业定位,契合用人单位专业能力期望

学校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将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贯穿整个大学四年课程进度计划。“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特殊行业属性也要求该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该专业在以后的实际办学过程中,要持续深度调研,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期望,不断改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切实融入用人单位实际岗位专业实操技能内容。同时,要找准专业定位,不能盲目追隨和照搬传统铁路院校(如西南交通大学)该专业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应立足于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成都工业学院特色的、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校该专业毕业生在轨道交通行业具备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空间。

(二)改革人才引进制度,充分吸纳专业所需师资,着重提高专业教师教学及科研水平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本科专业对应的博/硕士阶段专业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由于受国内轨道交通院校数量以及招生规模等因素限制,每年“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的博/硕士毕业生数量非常有限,供不应求,且大多前往薪资相对较高的行业内企事业单位、研究/设计院所工作,地方高校对相关人才吸引力不强。通过同类高校调研,各个院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对口师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学校该专业在师资筹建初期也存在该问题,当前已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然任重而道远。教研室针对对口师资招聘困难问题,结合专业师资需求实际,及时调整策略:一是通过申请学校调整人才招聘流程和制度,把每年学校主导的固定时间、固定次数公开招聘下放到专业所在二级学院的每年不限制招聘时间和招聘次数的灵活方式,实际效果较好;二是结合该专业师资需求实际,申请学校放宽该专业师资准入范围,将原来的要求对口专业毕业放宽到涵盖电子信息及通信工程、自动化大类、计算机大类;三是申请学校适当照顾“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这种对口师资招聘相对困难的特殊专业,提高专业师资引进待遇,特别是对具有行业工程背景高级职称的引进人才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引进人才。在该专业未来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将继续探索合适的师资招聘和人才引进方式。

现有师资的培训和提升是另一个关键问题。学校本专业教师大多为应届毕业的博/硕士生,专业理论知识充实,但实践能力相对欠缺,缺乏对用人单位实际岗位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针对该情况,学院和教研室正在制定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包括导师制(每个副教授或教授从教学、科研等方面传帮带一个青年教师至少一年);青年教师到协议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挂职锻炼;博士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撰写、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博士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撰写、申报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基金项目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从政策层面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积极联系洽谈行业内企业合作横向科研课题;等等。

(三)大力拓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深度进行产教融合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特定行业从属性以及学校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决定了在该专业的办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和深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教融合。学院和教研室层面要大力开展和推进与对口用人单位的企业专家进校授课/讲座、校企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建共享实验实训基地、订单班培养等一揽子协议,积极参与当地知名同行高校(如西南交通大学)举办的专业教师培训、交流、专业学术会议等活动,主动联系、组织当地同行高校就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师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指导等广泛交流经验。教师个人层面要主动深入行业内企业挂职锻炼,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四)通过虚实结合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训条件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硬件实验实训设备大多体积庞大,价格高昂,专业属性很强,难以与其他专业共建共享。很多非铁路背景高校限于实际经费预算无法建设完备的硬件实验室,应该根据专业建设实际情况,找准专业培养定位,在尽量建设硬件实验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施虚实结合、虚拟仿真的教学实验实训项目,在补充完善学生专业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等前沿知识和技术。

(五)加强学生大学生涯规划、就业及升学指导

学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在大一第一学期即开设一门有16学时的专业导论必修课,专业教师轮流授课,从学校介绍、学院介绍、专业介绍、专业课程设置、考研去向、就业去向、就业岗位实际举例等,全方面对大一新生进行入门教育,使得学生从一开始即形成对专业的整体清晰认知。在大学四年整个过程中,每个学期定期召开创新创业指导、专业技能竞赛、专业技能证书、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培训。

地方院校新办“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尤其应重视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及升学指导。由于地方院校缺乏铁路背景、资源,办学初期相关行业企业对其毕业生认可度不高,因此,学校在努力提升自身办学质量的同时,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该专业作为典型的多学科交叉型工科专业,毕业生不能只限定于求职轨道交通行业对口工作岗位。该专业学生掌握的较为扎实的自动控制、电子信息、计算机硬件设计/软件编程等专业基础能力,也支持他们到电子信息、程序设计、自动化等相关相近领域求职和工作。考研升学方面,应该给学生清晰描述该专业的对口考研高校和专业,适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报考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相近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考研的整体成功率。D1985F84-AD2C-44AF-BE22-D5E4E0D7E191

结语

本文以成都工业学院“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为例,总结了专业办学以来的实践经验,思考提出该专业建设进程中的改进和发展措施,以期为同类院校该专业办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就大多数非铁路背景院校而言,进行该专业建设,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学校定位、专业特色、办学实际条件等,探索出一条既符合自身发展条件,又能有效服务地方轨道交通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宏伟,荆鹏辉,王静,等.地方性高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42(1):26-29,43.

[2]林立,罗庆跃,袁旭龙,等.对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特色專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2):16-17.

[3]姚舜才,李晓,刘长明,等.对特设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5):96-98.

Abstract: The major of Rail Traffic Signal and Control is one of the special majors newly esta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2, which has strong rail transit industry attributes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disciplinar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In recent years, major construction is the primary problem faced by many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have no railway background, but have newly set up this major. This paper takes the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of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major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niversity, and points out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major construc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revis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plan, the teacher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school-school cooper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experimental training conditions, the student employment promotion, etc, which ca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major in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rail traffic signal and control; major constructionD1985F84-AD2C-44AF-BE22-D5E4E0D7E191

猜你喜欢

师资轨道交通办学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