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天人观的思想源流

2022-06-03焦雅琳

速读·下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天人儒家思想学说

“天”是汉语文明的最高概念。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是中国人最关切的研究对象。天人关系也是一直是中国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荀子的天人观理论是对其所处时代对以往朴素唯物主义天人理论的总结,并为后世的天人观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1 战国以前天人观

中国古代哲学在春秋战国以前,主要围绕着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天人关系”。从殷商时期,经过西周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阶段性的较为成熟的天人观。

在西周以前,从大量商朝出土的甲骨上反映出,当时人们由于原始宗教的存在,对天的进行崇拜,在国家大事上均要通过占卜以获得“天意”,并按照“天意”行事。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条件下,天被人作为神崇拜,天人关系也可以解释为一种神与人的关系。

西周早期,周人以总结商亡国的教训,“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周人在看到天命不可测的同时,也开始意识到黎民百姓在王朝延续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把天人关系的着眼点从“天”逐渐向“人”转移,也反映出人在社会的政治经济上的地位开始初步被肯定。对“人”在天人关系中的思考也开始出现。

至春秋战国之交,中国古代社会正处于历史大变革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以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前551-前479)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家对西周以来天人关系中“重人”的思想继承并做出了阶段性的总结。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肯定了人的价值,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孔子“仁”的学说是对西周以来天人关系中重视“人”的思想的提炼和发展。在孔子的天人关系中,对于天的认知并不是将其作为“神”,而人只能通过“天意”来行事,因而孔子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说法。在这一阶段,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逐渐将“天”的内涵从神向带有自然含义的概念转变。

2 战国中后期天人观

这一时期,社会持续动荡,在混乱的大争之世,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最迅猛的时期,这一时期产生的各派思想趋于成熟,为中国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这一时期上承接春秋时期的思想演变成果,“天”的概念逐渐由神向自然的概念发展。战国中后期,自然内涵的“天”已经被大多数中国学者和思想家所认可与接受。而儒家学说在各家思想学说中,对于“天人”关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孔子的天人关系思想主要由儒家的两位学者孟子和荀子先后继承和发展。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继承和阐发了孔子的“仁”的学说,并逐渐完善成为理论体系。孟子的天人观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进一步发展了“天”的内涵。孟子对“天”相关的阐述中,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我们无法将其简单地归纳为某一种含义。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把中国哲学思想中对“天”的诠释概括为五种:第一,与地相对的“物质之天”;第二,按法度运行的“自然之天”;第三,有人格的“主宰之天”,类似西方的上帝;第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命运之天”;第五,宇宙最高原理的“义理之天”,比如《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的“天”。而孟子的哲学中,“天”有“自然之天”的内涵,也有“主宰之天”和“义理之天”。因此,孟子对“天”的阐述进一步丰富了儒家思想中“天”的内涵。其所提出的“天人合一”学说中也就包含了自然与人合一的思想。孟子的“天人合一”追求一种天与人关系行的统一与均衡,这种宇宙观和方法论贯穿了孟子的道德学说、国家统治学说以及社会问题学说等一系列的命题,并以孟子“性善论”为集中体现。性善之始,受之于“天”。经过人后天的主观活动,包括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人的善性不断得到发展和引导,最终的目的是达到道德上的人与天合一的高尚境界。

在中国哲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儒家学说中“天人合一”思想一直占据中国哲学思想的主导地位,此外,还有一种“天人相分”思想,其代表人物荀子则是明确提出“明与天人之分”的命题。

3 《荀子·天论》的历史背景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出生略晚于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同样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并被后世誉为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出生的年代已经是战国末期,中华大地的统一形势已逐渐明朗,但社会环境比孟子所处的时期更为动荡。自周代以来所建立的文化思想体系显然早已不再适应当时的时代,经过春秋战国知识分子百家争鸣的思想激荡中,儒家思想理论对“天”的宗教意义已逐渐淡化,或者说赋以更丰富的内涵。在“主宰之天”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强调“义理之天”(以孟子为代表)和“自然之天”(以荀子为代表)。荀子的《天论》一文就产生在这个大争之世的尾声,也为儒家思想中“天人关系”做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总结。

荀子对于“天”的内涵在《天论》第一句就已经做出最为精湛的论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所谓“常”即可以理解为“规律”,全句的意思并不难理解。所谓“天”的运行有其资深的规律,规律并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也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天”的规律不会因为人世间的治乱影响,无论是尧,还是桀,他们都无法改变天所运行的规律。由此可见,荀子这里的“天”不是“主宰之天”,也并非单纯的“义理之天”,而是指“自然之天”。当然作为儒家学者,荀子不可能不提及儒家思想中“义理之天”的作用,这在《天论》一文中也有更进一步的论述。但在荀子这里,“自然之天”的比重显然增强,也与孟子哲学中的“天”具有多种内涵是明显不同的。

荀子哲学的“天”内涵的发展,表明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历经西周、春秋战国孔孟的发展,直至战国末期已经成熟。荀子“天”的内涵向自然规律的倾斜也为其以“天人相分”为核心的“天人观”提供了基础。遗憾地是,这股自然哲学的思潮却是“出道即巅峰”。随着中国在汉代统一,“天人相分”的思想并未继续发展,荀子集前人之大成后,中国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悄然淡出了主流的社会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先谦(清),《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馮友兰,《中国哲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

[4]马积高,《荀子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000

[5]傅山,《荀子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牟宗三,《名家与荀子》,台湾学生书局,1994

作者简介

焦雅琳(1981.3—),女,北京人,汉族,本科;研究方向:中国哲学。E4A14161-559D-40CE-9230-CB1AA4B18683

猜你喜欢

天人儒家思想学说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荀子天人观研究述论
浅析唐朝敦煌壁画中天宫伎乐的表现形式
“通”的哲学
儒家思想与书法
论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天人之“和”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