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型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风险来源研究综述
2022-06-02杨孝鲜
杨孝鲜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平台型企业借着信息技术的高速车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平台型企业涉及多个行业,例如零售、餐饮、教育、金融,等等。由2017年的数据可知,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第二产业,且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现阶段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平台型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更加具有代表性,众多创新者涌入这一行业,但由于平台型企业开放式创新涉及众多问题,模式、流程、客户、内部管理都存在众多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平台型企业创新失败的不在少数,在面对众多创新失败的案例,绝大多数创新者还没有意识到平台开放式创新所面临的巨大风险,更没有意识到风险对平台型企业服务创新的重要性。
但是现有的文献缺乏对平台型企业在进行开放式服务创新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的梳理以及研究。因此,本文着重从平台型开放式服务创新的风险来源进行切入,主要从商业环境、平台战略以及内外部管理三个层面进行细致剖析,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为实现平台型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活动提供风险管理方面的参考。
二、相关概念定义
1.平台型企业
虽然平台型企业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但学术界关于平台型公司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平台型企业这一概念最早由Ciborra[1]在1996年提出,指出平台型企业是在面对新兴商业机遇和挑战时能够灵活重构战略和结构的组织形式。平台型企业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双边市场理论,认为平台型企业是在双边市场中连接供需关系群体,促进客户群体进行产品服务交易的中介。例如,陈靖[2]将平台型企业定义为通过网络平台搭建的信息中介,且将客户群体数量界定为大于1000。国内也有学者逐渐强调平台型企业的盈利性,张一进等[3]在双边市场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平台型企业以平台为本质,提供平台供众多的参与者连接其中,并在平台上制定统一的标准,促进平台双边交易,满足双边的多样性需求,形成平台商业圈,并基于此不断挖掘新兴业务领域,扩大规模实现永续发展的组织。彭本红[4]在研究中指出:平台型企业是多个群体交汇的地方,是在一定的管理规则和标准下,通过满足各群体的需求创造价值的互联网企业。
平台型企业特点的可归纳为:具有较强开放性、网络性、创新性等[5]。
开放性。平台型企业的开放既包含能力的开放也包含组织的开放,是多层次的。底层技术和用户入口的开放组成了能力的开放,同时能力开放进一步促成了组织的开放。
网络性。平台型企业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应运而生,互联网思维深深的烙在了其创新活动的基因中,高水平的信息网络更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石。
创新性。开放性和网络性造就了行业的激烈竞争,但同时也产生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推动着平台型企业层出不穷的创新潮。
2.开放式服务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强调内部资源整合的封闭式创新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但目前学术界对于开放式服务创新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化竞争”对制造业造成巨大冲击的大背景下,Chesbrough[6]在2003年首次提出开放式创新概念,认为开放式创新是企业打破组织边界限制,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互补,实现理念、想法与运行过程的整合创新。结合互联网企业实践,彭本红等[4]对开放式服务创新做以下定义:以互联网技术为前提,以优化产品和服务为目标,依托内外部创新资源和能力,改变企业价值实现方式的创新道路。
三、平台型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风险来源
根据彭本红等[4]基于扎根理论对平台型企业开放式创新风险的成因以及作用机制开展实证研究,对5家平台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访谈,从众多一手资料记录中抽象出影响平台型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得到三大风险影响因素的核心范畴:商业环境风险、战略风险和管理风险。依据此核心范畴将平台企业的开放式服务创新所面临的风险从以下几个层面来介绍。
1.商业环境层面风险来源
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大环境下,平台型企业在商业市场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然而,尽管平台型企业在初创阶段有革命性的想法,也难以保证持续的成功。随着市场的发展,平台型企业的成熟,企业的创新利润空间也在不断被压缩。
不少学者探讨了商业环境对开放式服务的创新策略实现的影响,例如Daniel[7]从商业环境的活力和竞争力两个维度出发,指出平台型企业当前面临的商业环境风险:客户需求多样化,同质企业增多。从产品的创新策略角度来说,市场上提供相似产品的企业数量众多,企业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变得更加困难。由于客户对市场上提供的产品的期望有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要想将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分开来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资源来开发新产品。这导致了创造差异化价值的高成本,因此,企业可能不会从新产品创新中获得显著利润。
商业环境往往是创新企业选择实施战略的前提,恶劣的商业环境对平台型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活动十分有害。例如Elhadj等[8]从商业环境的不同维度探究商业环境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收益。由于政府监管、薄弱的基础设施、腐败和犯罪,恶劣的商业环境致使企业失去了大量的销售份额。
在商业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商业模式也在不断调整,郑称德等[9]关注创新企业在商业模式领域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挑战,基于案例扎根理论研究提出了更为细致、全面和开放的商业模式结构,对于归纳一些商业模式上的关键对象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并且能够跨情境使用,对于评估商业模式中会遇到的风险因素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平台战略层面风险来源
从平台战略层面分析,涉及到平台型企业自身定位合理性,规划前瞻性以及创新网络演变的风险问题。
平台自身定位是否合理,企业规划是否具有前瞻性都折射在企业之间战略反应上的差异和共性,公司的战略反应也是感知到风险的结果。正如Binh等[10]之所以强调气候变化风险和风险管理策略之间存在很强的契合度,是因为,这些风险来自于气候变化引起政府政策的变化,创新企业会采取一系列广泛的战略来应对这些风险,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利润受到挤压。但市场环境仍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高度的不确定性会致使企业很难做出投资决定。组织的策略由于风险的变化,从稳定的策略转变为预期、主动和创造性策略的不同组合,最终回归到反应性策略。
余维新等[11]克服了对创新网络风险静态分类的弊端,在美国学者对创新过程三阶段论的基础上(分别是流动阶段、转换阶段和稳定阶段),结合每个阶段创新活动的特征,提出每个阶段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在流动阶段,创新网络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机遇的识别和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在转换阶段随着创新任务向工艺创新转移,由于网络结构的动态无序会造成一些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和上下游之间的冲突频发以及核心知识外泄等风险。在稳定阶段,创新往往伴随着路径依赖的结构特征,容易造成知识同质化、创新惰性和知识钳制的风险。
基于合作创新网络,陈伟等[12]从外生性风险和内生性风险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利风险对合作创新过程中造成的影响。创新网络不论是面临的环境风险还是自身衍生出的风险,往往复杂多样还伴有重叠的现象,这和网络结构特征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外生性风险往往来自于市场环境、技术研发以及结构性风险等;内生性风险不仅来自集聚节点,还考虑到中介节点对网络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度值和介值数仿真模拟了内生性风险对创新网络中集聚和中介节点的冲击。
3.管理层面风险来源
管理层面可以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维度。
从文献梳理来看,一般将组织架构、技术、人事和财务的风险影响因素归位内部管理因素。例如Lancker等[13]在文中涉及到技术迭代的风险。这种迭代在三个主要阶段之间非常重要,主要包括概念开发阶段,发明阶段和商业化阶段。例如在开发阶段,设置短的反馈循环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从而减少不确定性来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Mina等[14]认为服务业经济动态的理论发展、实证证据和服务经济的发展程度不相匹配。平台型企业的开放式服务创新往往严重依赖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非研发创新支出,而且似乎比制造业使用更多的外部知识资源,更频繁地与客户和供应商合作。因此技术不足,技术不可行将是创新主体面临较大的风险和挑战。
外部管理风险因素主要涉及用户和利益相关者。Wu等[15]分析了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许多战略性的风险与动态的、不确定的、相互关联的力量有关,因此将这些风险作复杂的过程来管理,正如有的学者分析说战略风险通常由董事会的积极监督,运营风险则由项目经理把控,因此管理层的冲突,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短缺真正的风险所在。Laursen等[16]认为,管理者通过在创新活动中广泛的和外部参与者之间进行接触,过度强调服务创新的开放性,但是加大了被竞争对手抄袭的风险。也正是创新可能会面临的外部管理风险。
图1 开放式服务创新活动面临的风险作用机制
四、结语
从文献的梳理过程中,逐渐了解了平台型开放企业在开放式服务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从商业环境、战略、管理因素三个维度对创新者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阐述,并总结由于这些风险因素的影响,对平台型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了影响。现阶段的文献分析中我们发现,研究人员通常采用扎根理论从平台型企业在创新活动中所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入手,归纳总结发现风险诱发因素,依据创新活动的过程理清风险因素的逻辑关系,发现风险形成的规律以及表现形式,以此针对相应风险采用相应的治理策略来规避风险。本文对平台型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过程中风险的归纳梳理,为下一步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