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护结合,减少对延庆赛区动物影响
2022-06-02
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案例报告(2022)·环境遗产案例
延庆赛区环颈雉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及周边分布着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还有多种珍稀鸟类和中小型哺乳动物。为更好地保护赛区生态环境,延庆赛区针对不同动物类群采取多种措施减少施工建设和场馆运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针对不同类群动物,分别制定具体保护措施以减少施工和赛事运行期间对动物生活环境的影响。施工前即组织编制野生动物保护及栖息地建设方案,专门针对施工人员编制《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手册》,定期进行环境保护培训,提升施工人员动物保护意识。场馆建设过程切实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在施工现场严格设置施工红线,避免机械设备进入溪流河道,预防油污渗漏污染水体,影响两栖动物栖息环境;夜晚施工期间,照明灯光使用遮光罩,结束后关闭电源,减少对昆虫、鸟类等具有趋光性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组织巡护人员在赛区及周边开展动物救助工作,发现野生动物幼体和受伤的动物及时进行收容救治。
补偿动物活动的人工设施。为避免新建路桥阻碍中型及大型野生动物种群迁移,赛区新建或利用现有桥涵建设11座野生动物通道,为野生动物自由通行活动提供便利,促进通道两侧动物活动和交流,同时,通过生态修复对通道区域进行近自然改造,吸引两栖类、爬行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利用管涵作为通道和栖息地。赛区建成的三个蓄水塘坝可以兼做动物水源地和水生动植物栖息地。
斑羚
从施工阶段开始就在赛区内和赛区周边布设人工鸟巢,缓解鸟类对天然巢穴的竞争压力,维持其正常繁殖活动。场馆建设期间,461个人工鸟巢的入住率接近25%。
营造原生态的动物栖息地。延庆赛区在赛区蓄水池、景观水面和溪流交汇处入水口附近的水域,堆积一定深度的石块,满足两栖动物产卵与越冬需求,在水源地附近营建爬行类(以蛇为主)石头堆栖息地,提升自然栖息地质量和生态容纳量。同时,人工抚育结果实的乔、灌乡土物种,既美化景观、保持生态稳定,又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缓解鸟类种群数量增加后产生的竞争与拥挤效应。
开展赛区野生动物的现状监测。延庆赛区2018年底就建成并运行生态环境监测站,采用DNA个体测定方法监测动物分布范围、活动轨迹、种群数量等信息,并组织巡护人员在赛区及周边开展动物救助工作,及时收容救治野生动物幼体和受伤动物,开展有针对性的救助和保护工作。赛区和周边布设超过200台红外触发相机,监测结果表明,场馆建设施工过程中斑羚等重点保护动物持续在赛区周边活动,没有外迁,且随着施工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干扰减少,斑羚的活动节律逐渐恢复到原始状态。
延庆赛区场馆规划、建设过程同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赛区及周边野生动物,是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也是着力打造绿色办奥的北京样板。可以预见将会成为值得传承的、造福人民的、优质的冬奥遗产。该案例将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示范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