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演变特征与时空格局
——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的分析

2022-06-02王文哲

人口与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口普查人口区域

宫 攀,张 槊,王文哲

(青岛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空间演化特征呈现出新趋势、新特点。一方面大城市因人口过度集聚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房租攀升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升级,并颁布了一系列吸引人口的优惠政策,使其集聚人口的水平显著增强,城市人口规模空间上的不均衡性逐步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时空格局也呈现出新规律。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发布。从普查结果看,我国人口发展正在经历重大的历史性转向。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3.89%,在扩张型城市规划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发展差异日益凸显,人口呈现出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的特点,与此同时,城市收缩的现象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此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首次提出“收缩型城市”概念,明确“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姚永玲等人认为“大城市病”、“收缩城市”并存,“六普”期间全国有4个省、105个地区(市域)出现了人口密度减少。同时相关学者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群为研究样本,揭示了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周边也存在常住人口和劳动力减少的地区。

与西方国家人口收缩主要出现在城镇化后期阶段不同,中国仍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由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存在,必然会存在乡—城流动人口在不同规模和行政等级城市之间选择和再分布的过程。人口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当前中国人口新国情最突出的特征是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由数量性压力向结构性压力转化,呈现出老龄社会形态加深、人口红利加速下行、城镇化进程高速发展、人力资本存量持续增加、人口流动高度活跃等新特征,进一步研究城市人口时空演化格局及驱动因素,有利于全面把握城市间人口分布规律及人地关系特征,引导人口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助力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本文利用近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地市级及以上尺度上对人口收缩城市进行识别,揭示收缩区域的人口结构分异特征,并利用重心偏移、基尼系数等指标验证人口空间差异、移动方向及集聚特征,可以重新理解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为区域协调发展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实证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人口流入部分城市必然导致其他城市(区域)的人口流失,“增长”和“收缩”是同一过程的两端,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对区域规划及政策制定提出了新的挑战。1988年德国学者首次提出收缩城市(shrinking cities)的概念,即在经历去工业化、郊区化、老龄化以及政治体制转轨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城市人口流失以及局部地区空心化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都相继出现了类似现象,学者们除对收缩城市的内涵及判定标准进行界定之外,还通过城市构筑物空置率、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变化等对城市收缩空间进行量化测算。从驱动机制来看,学者们基于城市周期理论、新马克思主义等视角进行了诠释,认为城市收缩动因存在“人口运动”与“资本运动”两种理论视角。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收缩城市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城市收缩的内涵、类型识别、演变特征等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狭义的城市收缩与人口密切相关,戴尔金(Delken)将收缩城市定义为连续15年内每年失去不少于3%人口的城市。霍克维尔德(Hoekveld)将人口流失超过5年的城市地区视为收缩城市。席林(Schilling)等人将收缩城市定义为在过去40年内失去25%人口的城市。广义的城市收缩则是通过多维的指标对收缩度进行综合判定,认为城市收缩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同时强调人口、经济、空间、社会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我国关于收缩城市的研究始于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人口收缩。城市收缩的判定标准从单一的人口指标向多维度社会、经济、人口等综合指标发展,但社会维度和经济维度的收缩最终表现形式以人口流失为主要标志,因此以人口指标作为收缩型城市的识别依据更直接客观。

伴随着GIS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学界借助空间插值、时空模拟等计量分析模型对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我国的人口地理学关于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集中在分布规律、特征及相关量化因素的关系上。李博等借助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方法对中国30年来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演变规律。在人口空间分布研究中普遍认为胡焕庸线作为我国人口分界线依然保持稳定,但是该线东南半壁人口存在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中心集聚的现象,同时西北半壁人口集聚现象趋于下降;城市群人口规模增长速度远超非城市群,城市群依然是我国人口集聚的核心区域。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拉力取决于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完备度等,这些优质资源在空间上对周边的城市产生虹吸效应,使周边城市的人口出现了收缩。区域差距在城镇化的推动下,人口集聚面临较大的集聚成本,如交通拥挤等。另外收缩型城市内部人口年龄结构的“倒三角”型发展趋势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的长期发展。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老龄化等进一步加重收缩型城市的社会负担。

综上所述,人口的集聚与流失同时存在,人口流失是城市收缩的重要体现,也是识别城市收缩的重要标准。现有研究一般通过统计年鉴获取人口数据,其数据与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存在一定的出入。在城市收缩的识别标准上,只要人口变动率小于零,便被识别为收缩型城市。在该标准下,城市收缩问题被放大。所以为减少统计误差,本文利用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合理设置收缩的阈值范围来识别收缩型城市与收缩强度。同时利用人口普查数据的多维性来分析收缩型城市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城市人口的空间流动特征以及集聚特征分析收缩型城市时空演变规律,为制定应对收缩的差异化区域发展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三、数据来源与模型设计

1.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对地市级尺度的近三次人口普查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各省市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及人口普查公报。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对象包含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其中地市级及以上城市采用2019年辖区范围。由于西藏统计公报中未列出全部地市级人口数据,因而本文未统计西藏部分城市的人口数据。同时对于地市级数据不详尽以及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导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不能相衔接的城市进行了取舍,最终确定研究对象为312个城市。

将人口变动率小于-3%的城市识别为收缩型城市。分别识别“六普”和“七普”期间收缩型城市的数量及其分布。并用人口变化率作为反映收缩强度的判定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其中,表示第期的人口变动率,+1为目标期的人口总数,为基期的人口总数。

2.模型设计

本文主要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基尼系数、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其中,标准差椭圆分析主要用于描述三次人口普查人口总量的空间分布轮廓及主导方向,基尼系数用于衡量不同经济分区间人口的差异水平,聚类分析法用于描述人口变化率的空间相关性及集聚特性。

(1)标准差椭圆分析。以人口标准差椭圆分析为例,标准差椭圆能有效识别人口空间分布的重心位置和分布方向,并能反映两者在空间上的离散程度,此方法已在人口、经济等数据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广泛应用,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2)

(2)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达古姆(Dagum)提出了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本文使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对地级市人口规模的区域差异进行分解,以探究城市收缩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该方法将基尼系数分解为区域内贡献、区域间净差异贡献和超变密度贡献三个部分,且满足=++。计算过程如下:

(3)

(4)

(5)

(6)

(7)

(8)

(9)

(3)Moran’s I指数与聚类分析。采用Moran’s I指数进一步对人口变动率的空间特征进行刻画,利用聚类分析的思想将空间关联划分为H-H(High-high Cluster)、H-L(High-low Cluster)、L-H(Low-high Cluster)和L-L(Low-low Cluster)四种类型。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相关过程可参考冯美丽等人的研究。Moran’s I指数测度公式如下:

(10)

四、收缩型城市新趋势与新特点

1.收缩型城市数量增多,收缩强度加重

人口收缩型城市数量增多是城市收缩新趋势的首要表现,识别结果如表1所示。“七普”期间我国人口收缩型城市相较于“六普”期间增加49个,达到111个,且鸡西、鹤岗等16个城市呈现出持续收缩的趋势。持续收缩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黑、吉、辽、皖、鄂、川、甘等7个省份。这些地区过去依赖传统资源与产业的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减缓甚至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导致人力资源的持续外流。

人口收缩型城市数量增加的同时收缩强度也有所加重。如表1所示,将人口收缩强度大于20%定义为严重收缩,介于10%—20%之间定义为较严重收缩。“六普”期间我国城市收缩现象刚刚出现,大多数城市的人口收缩处于中、轻度收缩的阶段。在“七普”期间出现严重收缩和较严重收缩的城市分别增加12个和22个,且“七普”期间城市收缩强度超过10%的城市占收缩城市总数的40.54%。与此同时,收缩强度的增加表现为在16个持续收缩的城市中有12个城市收缩强度增加。从图1人口收缩型城市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在“七普”期间人口收缩的重点城市由川渝地区、陕甘宁地区以及长江中游转向东北以及甘肃、内蒙古等地区。因此“七普”期间出现收缩城市的省份均位于人口净流失所在经济区域,收缩型城市在空间中整体呈现出向东北发展趋势。

表1 “六普”、“七普”期间收缩型城市及收缩强度分级表

图1 “六普”、“七普”期间城市人口收缩比例分布图

2.收缩型城市面临更加严重的人口结构问题

在人口持续流失下,人口收缩型城市面临更为严重的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如表2所示,“七普”期间有111个收缩型城市人口密度显著降低,未出现收缩的169个城市其人口密度大幅增加。“七普”期间人口收缩型城市平均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由69.94%降低为62.19%,减少了7.75个百分点;而扩张型城市同期仅减少了6.2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在人口收缩型城市增加6.18个百分点,而扩张型城市同期仅增加3.91个百分点。这说明与扩张型城市相比,人口收缩型城市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年轻劳动力流失状况严重,老龄化具有进一步加深趋势。在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和老龄人口加重的大背景下,收缩型城市面临的更加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巨大负担。与扩张型城市相比,在劳动力流失和深度老龄化问题的双重压力下收缩型城市面临的发展问题更加明显和突出。

表2 “六普”、“七普”收缩型城市与扩张型城市人口特征对比

3.人口的异地城镇化加重城市收缩

伴随着快速城镇化我国农村人口开始进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急剧减少。图2是312个城市的“七普”与“六普”城镇及乡村人口数据比较得到的变化率,其中横轴为城镇人口变化比例,纵轴为乡村人口变化比例,从图2中可以看出落在代表城镇人口增加且农村人口减少的第四象限的城市最多,说明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仍然经历着快速城镇化的过程。出现城镇乡村双重负增长的城市仅有21个,其中城镇人口缩减比例超过10%的城市达到14个,全部位于东北地区。因此东北地区作为城市人口流失严重的区域,其行政区域内的人口流失不仅表现为市区人口的外流,同时该区域收缩型城市对附近乡村人口的吸引力不足导致人口的异地城镇化成为加重其收缩强度的重要因素。相比于东北地区的收缩型城市,其他地区人口收缩型城市更多地表现为人口内部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在第四象限中,存在乡村人口流失超过城镇人口增加的现象,这表明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异地城镇化现象不能忽视。以上分析表明城市人口收缩与快速城镇化并存,人口的异地城镇化成为人口收缩型城市增加的重要因素。

图2 2010—2020年城镇—乡村人口变化比例图

五、基于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1.人口向东南集聚,收缩型城市具有明显的扩散趋势

人口收缩型城市的分布呈现出扩散趋势。图3是收缩型城市的重心及标准差椭圆参数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六普”期间收缩重心坐标为(110.91° E,31.88° N),“七普”期间收缩城市重心向东北部偏移,坐标为(116.71° E,37.14° N),偏移距离为715.91 km,总体上仍呈现“东北—西南”格局。轴和轴方向上标准差均有所增加,表明人口收缩型城市沿、轴方向均出现了扩散的现象。图4展示了人口重心分布。人口分布重心的坐标分布在113.86° E—113.99° E,32.33° N—32.60° N区间,从偏移的距离来看,2000—2010年人口重心大致向东南偏移10.91 km,2010—2020年继续向东南偏移29.62 km,偏移速度具有加快的趋势。标准差椭圆的标准距离呈现增加的趋势,表明外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核心区人口增长速度变缓。从椭圆覆盖面积来看,中国人口表现出集聚的趋势。从长短轴的变化来看,长轴有不断缩小的趋势,短轴方向呈增长趋势,说明中国人口的集聚主要表现在长轴方向,而短轴方向上则表现为扩散趋势。椭圆向东南部偏移的趋势,表现出中国城市人口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向东南地区集聚和偏移的格局。以上表明人口流失是收缩型城市的主要特征之一。同时,人口重心和城市收缩重心的偏移可以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主要流向东部发达地区,同时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城市收缩的主要阵地。

图3 中国收缩型城市重心及标准差椭圆空间分布图

图4 中国城市人口重心及标准差椭圆分析图

2.收缩型城市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特征

城市人口变化率反映了城市人口的变动情况,其在空间中的集聚状态能够直接表明人口收缩型城市的空间集聚状况。结果显示“六普”期间城市收缩在空间上不存在集聚效应,“七普”期间城市人口变化率全局Moran’s I 指数显著为正,说明相邻城市的人口变化率存在正的地域相关性,具体见图5。同时根据聚类分析的思想,城市人口变化率聚集类型具体分析如下。

图5 “七普”城市人口聚类特征分布图

(1)H—H聚集区,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期属于这一聚集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广西及广东省,这些地区经济都比较发达,城市间经济联系密切,要素流动、报酬转移以及技术扩散等溢出效应明显,从而带动周边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逐步提高,那么其人口增长率必然处于高位,从而形成人口聚集的高地,城市呈现出扩张趋势。

(2)L—L聚集区,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期位于这一聚集区的城市以东北地区为主。近年来,东北地区由于资源衰竭、体制机制僵硬、产业结构老化等原因,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整个区域人口流失严重,人口增长率持续为负,城市收缩的空间集聚现象显著。

(3)L—H聚集区及H—L聚集区,由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处于L—H聚集区及H—L聚集区的城市非常少,且零星分布,因此本文不予讨论。

3.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城市收缩具有区域异质性

人口收缩型城市区域分布特征具有异质性。表3统计了“七普”收缩型城市的区域分布情况,其中东部地区涉及省份3个,收缩城市9个,说明城市收缩不仅仅是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专利。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收缩数量分别是33个和37个,涉及13个省份,但其中大部分省份并未表现出省域总量的人口缩减,城市收缩仅表现为局部收缩的特征。东北地区仍然是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东北三省共包含地级市34个,有32个城市或地区出现了人口收缩的现象。

表3 “七普”收缩型城市分区统计表

为进一步探析城市收缩的区域差异大小及其来源,本文尝试借助Dagum基尼系数方法计算人口规模的区域差异大小来衡量城市收缩的区域差异,如表4所示。可以发现人口规模的区域内差异表现为“西部>全国>东北>东部>中部”。从演变动态来看,全国、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人口规模的区域内差异持续增加,然而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呈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七普”期间各区域人口规模的区域内差异为各阶段的最大值,这表明城市人口规模分布不均衡态势加剧,意味着部分地区正在发生城市收缩,或者城市收缩有加剧的趋势。

表4 近三次人口普查中人口规模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

区域间人口规模的差异增大,城市收缩趋势加深。从表4区域间基尼系数来看,西部与东部地区间人口规模差异最大,而中部与东部地区间人口规模差异最小。从演变动态来看东北与西部地区间、西部与中部地区间人口规模空间差异呈“下降—上升”趋势,其余地区间差异均呈现增大趋势,同时“七普”期间人口规模差异程度均高于“五普”期间。这表明,三次人口普查期间,地区间人口规模差异程度以增长态势为主,区域间人口比例不协调,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城市收缩趋势正在逐渐加深。

城市人口规模的区域间差异是人口规模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同时促使城市收缩区域内集聚。区域间差异逐渐成为城市人口规模差异的最大来源,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逐渐减少。这也意味着收缩城市在区域内集聚的特征逐渐明显。因此,增强区域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差异十分关键。

六、结论与讨论

城市收缩在全球范围内普遍表现为人口流失。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较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区域的人口数量、年龄及城乡人口结构,为清晰得到2000—2020年以来中国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本文基于三次普查数据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第一,收缩型城市的人口问题与异地城镇化问题交织,制约其进一步发展。收缩型城市劳动力的缺失叠加过高的社会负担导致人口收缩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加严酷的内部环境。同时,在东北地区人口的异地城镇化现象与人口收缩型城市的收缩强度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并最终呈现为快速城镇化与城市收缩时空并存的局面。

第二,我国人口收缩型城市数量增加、收缩强度加重,并伴有明显的空间扩散趋势。收缩型城市数量从“六普”期间的62个增加到“七普”期间的111个。收缩型城市的标准差椭圆所包含的地域范围明显增大与人口分布的标准差椭圆覆盖区域的减少说明我国城市收缩呈现出扩散趋势,空间中整体人口的分布更加集聚。因此抑制城市收缩现象蔓延需要同时考虑到人口的集聚效应。

第三,收缩型城市空间集聚分布并具有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七普”期间的人口变化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上表现出H—H、L—L的集聚特征。说明城市收缩在扩散的同时具有空间集聚的特征。同时研究表明不同区域的人口收缩具有异质性。通过Dagum基尼系数发现区域间的人口分布差异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收缩型城市呈蔓延式扩散的内在动因。

根据研究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可作出如下的应对。

第一,面对收缩型城市的扩散以及人口越发集聚的分布趋势,可以通过做大做强都市圈实现抑制城市收缩现象蔓延和人口的过度集聚,通过实现区域性都市圈的拉动以及自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等来扭转城市收缩趋势。

第二,“开源”与“节流”双策并施,完善社会保障与养老服务体系,抑制人才流失,通过兜底性保障政策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过重问题。适应劳动力供给形势的变化,变革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积累向改善经济效率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此为“开源”。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更多的年轻人留在城市、发展城市,通过兜底性政策保障措施缓解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社会负担过重问题,此为“节流”。

第三,区域均衡发展是缓解城市收缩蔓延趋势的一项长期工作。要在相应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的支持下,立足区域的特色资源,通过延长产业链的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区位优势与综合竞争力,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差距,抑制城市收缩区域的蔓延扩散。

猜你喜欢

人口普查人口区域
人口普查学问多
分割区域
邮票上的人口普查
邮票上的“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为什么既要“查人”又要“查房”
擦桌子
人口最少的国家
坐井观天石头国
区域发展篇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