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用药干预对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用药的影响

2022-06-02杨雪梅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7期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围术期

杨雪梅

【摘要】  目的  探讨在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进行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影响。方法  以医院实施Ⅰ类手术切口治疗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21年1-5月实施合理用药干预的5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选择2020年5-12月未開展合理用药干预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使用药物合理性、药物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合理用药干预后,观察组处方药指征合理、用药时机合理、用药用量合理及用药品种合理的合理用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Ⅰ类手术切口围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中,实施合理性用药干预可显著提升用药合理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  Ⅰ类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骨折;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13--03

目前,由于各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对国民身体素质及各常见菌的耐药性均有极大的影响[1]。为避免该情况进一步发展,在中国卫健委的牵头下开展了各种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使得临床上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有了巨大改善,并逐渐在临床上将消灭滥用的目标转换为合理用药目标[2-3]。Ⅰ类手术切口患者一般以骨折为主,手术完成后多数患者面临抗感染预防性治疗。在目前临床实践中,仍然存在未达抗菌药物应用指征的应用,或选取不合理,或预防时机不合理等诸多问题[4]。导致患者在接受抗感染治疗后易出现药物过敏、药物中毒、药量过低等不良情况,对患者的正常恢复造成一定影响。本研究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5]以及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条例》,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进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医院实施Ⅰ类手术切口治疗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21年1-5月实施合理用药干预的5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选择2020年5-12月未开展合理用药干预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纳入标准:接受Ⅰ类切口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认知功能正常,能够沟通。排除标准:糖尿病、高血压、HIV及其他免疫缺陷疾病患者;感染、凝血功能障、肝肾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特殊类型患者,如低龄儿童,妊娠期妇女,高龄老人或免疫功能缺陷疾病患者。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3.57±4.48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3~73岁,平均年龄44.13±4.8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本研究遵循自愿原则,患者及医师已通过文字或语言等方式完全了解研究的全部内容,自愿加入研究,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批予以批准。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由主治医师自行决定抗菌药物处方不予干预,但是可征求医院临床药师的意见。

1.2.2  观察组  进行合理用药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制定规则及问题调查:由科室临床药师及主治医师,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南》《抗菌药物规范化及个体化应用指南》制定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条例》,对Ⅰ类切口的抗菌药物处方予以收集,确认此前的应用问题,统计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中效果较差的药物,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对于耐药性高的进行淘汰,鼓励科室全体医师选取窄谱的抗菌药物处方。

(2)学习: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告知患者在手术中切口存在污染菌种,风险,患者处于风险期,感染后可出现不良后果,已存在感染征兆等。另外对Ⅰ类切口手术常用的抗菌药物开展合理性培训,由临床药师进行讲解,提升临床医师对相关抗菌药物的特性、使用机制的了解,重点告知医师该类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危害,要求其在实际处方开具时必须合理。

(3)评价:由抗菌药物应用经验丰富的医师与科室主任及药剂科的工作人员共同评价临床医师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并对其进行分析,当出现不合理情况需要立即通知相关医师,尽快改正,并监督医师减少给药不合理情况。

(4)反馈:由组内的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抗菌药物的定期使用情况汇报进行分析,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定期组织临床医师就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展开沟通交流,有临床药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解答,并且临床药师应当定期查阅最新的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的文献,并且将其整理,发送给临床医师。

(5)建立奖惩制度:每月由小组长对全科医师开具的Ⅰ类切口抗菌药物处方予以抽检,对于给药不合理的医师予以一定的惩处,对于给药合理性较高的医师予以表彰。

1.3  观察指标

(1)处方单合理用药率:包含用药指征合理、用药时机合理、用药用量合理及用药品种合理。

(2)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药物中毒、剂量不足。不良反应发生率=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计数资料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处方单合理用药率比较

实施合理用药干预后,观察组处方药指征合理、用药时机合理、用药用量合理及用药品种合理的合理用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医师开具处方出现的抗菌药物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抗菌药物存在应用效果快、使用方便等诸多特点,从其被发明以来广泛的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而抗菌药物本身的迭代速度较快,应用范围广,再加上部分国家相对宽松的药物管理水平,导致全世界抗菌药物存在广泛的滥用及不合理应用情况[6]。

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除去在近期会引发患者的不适情况外,还会杀伤患者机体的正常细胞,影响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体内相关菌种的耐药性,为后续损伤提供了基础。我国医学界在认识到抗菌药物的巨大损伤后,做出了许多积极的努力,包括进行抗菌药物管制等措施,以减少临床上的滥用[7]。但是应用不合理成为了另外一个凸显问题,受抗菌药物迭代速度快、临床医师对其的认知不够等影响,往往存在哪种好用,用哪种,缺乏对患者自身情况的考虑,易引发相关风险[8]。

临床药师对于抗菌药物具备极高的了解,故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临床药师的参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性。此外临床药师作为专业的配药人员,一般来说其会定期接受最新的抗菌药物培训,以增强最新抗菌药物知识的掌握[9]。让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具有重要价值。此外通过建立每个月的处方分析制度、奖惩制度、学习制度增加了临床医师对于自身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重视程度,进行学习和了解可显著降低给药不合理情况[1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合理抗菌药物干预医师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单合理性有了显著提升,而患者出现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综上所述,对Ⅰ类手术切口围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中,实施合理性用药干预可显著提升用药合理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 严江,徐飞,王萍,等.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评价现状研究[J].河北医学,2019,25(1): 115-119.

[2] 曹墨妮,肖锦铖.合理用药督查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35(2):35-37.

[3] 王书波,李央,李可阳,等.某院不合理用药记分制对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成效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20,17(12):1733-1736.

[4] 王苑,唐智佳,张国洪,等.抗菌药物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中不合理使用情况的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3):177-178.

[5] 毛全高,李亞南,席骏钻,等.县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J].药学与临床研究,2020,28(2):142-144.

[6] 张云莲,黄明智,朱敬蕊,等.改进处方点评方法对促进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3):355-356,360.

[7] 幸奇珍,黄艳霞,何肇东,等.预防性用药方案在围术期Ⅰ、Ⅱ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1):150-152.

[8] 谭丹枫,胡仪,王明利,等.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J].广东化工,2021,48(1):145-147.

[9] 宋军妹,卢彬.2008-2009年我院Ⅰ类切口手术病例抗菌药物用药情况分析[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0,31(6):284-286.

[10] 徐静.药学干预在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中应用情况分析[J].大医生,2019,4(11):117-118.

[2022-01-06收稿]

猜你喜欢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围术期
护理服务全过程用于足踝骨折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临床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