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肿瘤的选穴配伍规律

2022-06-02徐小茹曹方王佳佳管其凡朱海瑀高佳鑫刘慧莹王富春王之虹

世界中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针灸数据挖掘规律

徐小茹 曹方 王佳佳 管其凡 朱海瑀 高佳鑫 刘慧莹 王富春 王之虹

摘要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检索现代文献,系统分析针灸治疗肿瘤疾病的选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梳理1980—2020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针灸治疗肿瘤疾病的相关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针灸治疗肿瘤的选穴和配伍规律。结果:得到相关文献32篇,通过分析发现,现代文献针灸治疗肿瘤选穴规律以按穴性选穴、按经脉选穴和按部位选穴为主,配伍规律以表里经配伍、特定穴配伍和天地人三才配伍为主,針灸治疗肿瘤疾病以三穴和多穴处方为主。结论:总结归纳针灸治疗肿瘤选穴配伍规律,选取恰当的腧穴进行配伍,有利于加强腧穴间的协同作用,增强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促进针灸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针灸;肿瘤;选穴配伍;数据挖掘;规律

Compatibility Regularity of Acupoints in Treatment of Tumors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Based on Data Mining

XU Xiaoru1,CAO Fang2,WANG Jiajia1,GUAN Qifan1,ZHU Haiyu1,GAO Jiaxin1,LIU Huiying1,WANG Fuchun1,WANG Zhihong1

(1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China; 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ompatibility regularity of acupoints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s based on modern literature by data mining technology.Methods: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from 1980 to 2020 on the treatment of tumors by acupuncture were retrieved from CNKI,CSPD,and CCD and analyzed for the acupoint selection and compatibility regularity b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Results:Thirty-two research articles were obtained.As revealed by modern research articles,the acupoints a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attribute,meridian,and position.Acupoint compatibility is dominated by exterior-interior meridian compatibility,specific combinations,and heaven-human-earth acupoint combinations.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tumors are mainly treated with three-acupoint and multi-acupoint prescriptions.Conclusion:The present study summarized the acupoint selection and compatibility regularit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s.The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acupoints for compatibility is beneficial to strengthen the synergic effect between acupoints,enhanc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and promo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Keywords Acupuncture; Tumor; Selection and compatibility of acupoints; Data mining; Regularity

中图分类号:R245;R2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2.07.026

中医理论认为肿瘤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正气内虚,气滞、痰凝、血瘀、湿聚、毒聚等诸多病理变化。针灸治疗肿瘤,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年代。《灵枢九针论》言:“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甬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癌病竭。”对于肿瘤病因的认识和论述,历代医家认为最重要的是正气不足,张元素《活法机要》谓:“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通过查阅、整理近40年针灸治疗肿瘤疾病的现代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肿瘤的取穴规律进行分析,以期为针灸干预肿瘤疾病的取穴和配伍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检索1980—2020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hina Science Periodical Database,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CCD)中针灸治疗肿瘤疾病的相关文献。剔除重复发表的文献,检索纳入32篇文献[1-32]。

1.2 检索策略 采用计算机检索,以“肿瘤”“癌”为主要检索词,分别与“针灸”和“针刺”组合。

1.3 纳入标准 文献研究的对象明确为肿瘤疾病范畴,采用针灸、针刺、电针、艾灸等针灸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单独使用或者结合其他治疗方法的文献,并且应用腧穴为治疗的作用点。

1.4 排除标准 重复发表的文献;治疗肿瘤疾病的方法不是以针刺、电针等针灸疗法为主要手段,而是耳针、头针等为主要治疗方法的文献。

1.5 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库的规范

1.5.1 数据库的建立 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将相关资料输入Excel表格中,完成肿瘤针灸选穴和处方数据库,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33]进行分析。

1.5.2 数据库的规范 对文献进行规范,规范的内容包括腧穴名称、取穴个数、腧穴所在部位、腧穴所属经脉、特定穴和腧穴配伍等情况。录入时腧穴用词统一参考《腧穴名称与定位》[34]。

1.6 数据分析 将EXCEL表格中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中,然后依次点击“数据分析”“医案分析”“穴位分析”等页面,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选穴频次、选穴规则分析,将穴位之间的关联性通过网络化展示图表现出来。选用腧穴模式网络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的“穴位分析”功能,选择软件中的“选穴规则”模块,设定置信度为0.9,支持度个数分别设定为2、3,再打开“网络展示”页面,便可将“穴位模式”中所包含的穴位之间的关联性通过网络化展示出来。

2 结果

2.1 选穴运用频次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32篇文献,所用腧穴46个,其中十四经腧穴42个,经外奇穴4个。针灸治疗肿瘤疾病所选46个腧穴的应用频次为142次,平均3.09穴次。见表1。

2.2 选用腧穴所属经脉分析 本研究所选用的腧穴涉及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足少阳胆经、手厥阴心包经共11经脉、任脉和督脉。对检索出的46个腧穴,分别按照所用腧穴个数和频次统计其在11经脉、任脉和督脉的分布情况。每条经脉所选用腧穴及频次见表2。

2.3 所选腧穴归属部位分析 把人体分为头颈部、上肢部、下肢部、胸腹部、腰背部5个部分,将46个腧穴的具体位置按人体5部分进行统计,其选用腧穴的部位、频次、选穴个数及具体情况见表3。

2.4 所选腧穴中特定穴的应用分析 经统计得出的46个经穴,其中特定穴32个,占69.57%;特定穴应用总频次为158次。特定穴的具体选用情况见表4。

2.5 所选腧穴配伍分析 本研究将每篇文献中记载的取穴情况记为一个针灸处方,统计发现32个针灸处方中共有单穴处方1个,双穴处方3个,3穴处方14个,多穴处方14个。足三里和三阴交、关元、肾俞、百会是选用频次最多的腧穴配伍,频次分别为10、6、5、5。见表5。

2.6 选用腧穴模式的网络化展示 针灸治疗肿瘤疾病选穴模式网络化展示,置信度设定为0.9。当将支持个数设定为2的时候,足三里、百会、三阴交、阳陵泉、太冲、肾俞、外关、内关、合谷、曲池、悬钟等腧穴的关联性很强,这些腧穴的使用和配伍频次更高。见图1。当将支持个数设定为3的时候,腧穴之间的关联性显示地更为清晰,支持度个数越大,越能够展现出腧穴配伍间的核心关系。见图2。

3 讨论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针灸治疗肿瘤疾病在现代期刊文献中三穴配伍及多穴配伍处方选用较多,能够说明三穴及多穴治疗肿瘤疾病在应用较广,可初步归纳针灸治疗肿瘤的选穴和配伍规律。

3.1 按穴性选穴 经统计分析,在针灸治疗肿瘤疾病过程中所选用的腧穴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足三里穴,这体现了按腧穴功能选穴的特性。腧穴功能是指在疾病状态下刺激腧穴时所产生的对特定疾病症状的调节功能,即“穴性”,针灸治疗疾病时所产生的腧穴效应差异是腧穴功能的具体体现,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合穴,胃腑下合穴,亦是四总穴之一,足三里穴主治虚劳诸证,是强壮保健要穴。而肿瘤疾病以虚为主,足三里穴的腧穴功能也包括主補一气血、通腑气、健脾益气等[35]。

3.2 按经脉选穴 根据归属经脉的腧穴出现的频次,可以得出针灸治疗肿瘤疾病所选腧穴归属经脉以阳经为主。按经脉选穴是指根据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经脉所属的脏腑病变选择相应经脉上的腧穴进行治疗的方法,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具体体现。肿瘤疾病以虚为主,选用相应阳经腧穴激发阳气,以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

3.3 按部位选穴 针灸治疗肿瘤疾病所选腧穴按归属部位看,以四肢为主,其他部位为辅,在身体各个部位均有应用。按部位选穴是指在疾病所属的脏腑、五官、肢体的局部选取腧穴,目的在于就近调整受病部位的气血阴阳,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具体体现。

3.4 表里经配伍 根据腧穴配伍的结果可以看出,针灸治疗肿瘤疾病所选用的腧穴配伍以足三里和三阴交配伍频次最高,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腧穴,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腧穴,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是阴阳表里经,这种配伍方式也是表里经配伍的体现。表里经配伍也是调整阴阳平衡的重要方面,体现了“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中医思想。

3.5 特定穴配伍 根据腧穴配伍结果,除表里经配伍之外,所用最多的便是特定穴配伍,以合穴(下合穴)与募穴、背俞穴配伍居多。足三里既是足阳明胃经合穴又是胃腑下合穴,合穴的位置在肘、膝关节附近,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在主治作用上,下合穴偏于内腑,重在通降。背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背腰部的穴位,募穴位于胸腹部,也称为“腹募穴”。因背俞穴与募穴均为脏腑之气输注和会聚的部位,在分布上也大体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在治疗上也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证。

3.6 天地人三才配伍 在配伍规律上,除了表里经配伍和特定穴配伍,选用最多的就是上下配伍。上下配伍是按部位选穴配伍的方式,以天地人三才配伍最具代表性。天是指上部,人指中部,地指下部,天地人三才也是将人体上中下三部囊括其中。本研究得出的百会、肾俞、足三里即是天地人三才配伍的代表之一,充分体现了腧穴配伍的优势和特色。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肿瘤疾病的临床选穴规律以按穴性选穴、按经脉选穴和按部位选穴为主,配伍规律以表里经腧穴配伍、特定穴配伍和天地人三才配伍为主。通过研究可得到,针灸治疗肿瘤疾病以三穴和多穴处方为主,这可能与肿瘤疾病病因复杂有关。肿瘤疾病的针灸治疗选穴和配伍必须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够使腧穴配伍的协同增效作用发挥出来,起到增强肿瘤疾病的针灸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泽银,张海波,罗英,等.俞云切脉针灸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1):66-69.

[2]赵航,刘晓阳.针灸结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3):727-730.

[3]曹加伟,严晶,黄梅,等.针刺对DMBA诱导乳腺癌大鼠预防作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7):89-92.

[4]王宝珏,李熠.中医药疗法在乳腺癌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智慧健康,2018,4(15):39-41.

[5]曹加伟,黄梅,朱珠,等.针灸防治乳腺癌现状[J].中医学报,2016,31(1):16-19.

[6]招彩彬.针灸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7):133-134.

[7]关圣涛.瘢痕灸预处理对预防原发性肝癌大鼠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

[8]于冬冬,路玫,王延超,等.针灸对CTX荷瘤小鼠骨髓细胞DNA切除修复蛋白POLβ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8):2021-2024.

[9]贾文睿.直接灸“肝俞”对HCC癌前病变大鼠细胞凋亡抑制因子Livin影响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10]张超贤,郭李柯,郭晓凤.电针联合扶正理气合剂对大鼠肝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3):378-383.

[11]崔占义,孙树枝.以风柜斗草为主药联合艾灸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46例[J].吉林中医药,2010,30(6):504-505.

[12]赖敏,王淑美,张文亮,等.电针对Walker-256模型大鼠肿瘤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8,28(8):607-609.

[13]金哲秀.针灸两步法治疗大肠癌27例临床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5):48-49.

[14]Molassiotis A,Bardy J,Finnegan-John J,et al.Acupuncture for 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a pragmatic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Clin Oncol,2012,30(36):4470-4476.

[15]Smith C,Carmady B,Thornton C,et al.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post-cancer fatigue and well-being for women recovering from breast cancer:a pilot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Acupunct Med,2013,31(1):9-15.

[16]陳军,方乃青,王蕾,等.针刺治疗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3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6,48(12):56-58.

[17]刘晓荣.艾灸治疗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12):181-183.

[18]曹加伟,黄梅,严晶,等.针刺对DMBA诱导的乳腺癌大鼠ER、PR表达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3):344-348.

[19]吴继,张琰,赵海音,等.针灸联合耳穴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8):1904-1906,后插8.

[20]皇菊莲,刘竺华,张端香.综合治疗联合艾灸治疗原发性肝癌晚期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34):3925-3926.

[21]郭留霞.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0):1773-1774.

[22]王艳杰,田华琴,王斌,等.朔望灸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原理初探[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届青年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论坛论文集.重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5.

[23]陈毓芬.针刺及穴位注射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J].中国针灸,1989,9(3):27.

[24]田菲.温针灸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生物调控[J].针灸临床杂志,1999,15(5):48-50.

[25]陈良良,解光尧,江克文,等.针灸对肺癌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针灸,1997,17(4):197.

[26]王霭平.针灸治疗恶性肿瘤5例疗效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1996,12(7):91.

[27]李敏.按时取穴法穴位注射黄芪液对癌症化疗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1996,12(11):22-24.

[28]杨运宽,刁灿阳,胡幼平,等.针灸防治肝癌概况[J].中国针灸,2002,22(9):638-641.

[29]黄雅各.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体会[J].上海针灸杂志,2000,19(4):22.

[30]刘宏伟,庞波,冯晓东,等.针灸对荷瘤动物若干免疫学指标的影响[J].中医研究,1995,8(4):50-52.

[31]陈毓芬.针刺和穴位注射止癌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88,8(5):30.

[32]朴鲜琼,王旭东.艾灸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2):119-120.

[33]卢朋,李健,唐仕欢,等.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1-4.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腧穴名称与定位[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13.

[35]徐小茹,王富春,于波,等.三维时空同功穴配伍理论体系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5):230-233.

(2020-04-23收稿 本文编辑:杨觉雄)

猜你喜欢

针灸数据挖掘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
找规律
数据挖掘综述
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
基于R的医学大数据挖掘系统研究
巧解规律
找规律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