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中党员积分制评价的实践探索
2022-06-02陈晓华
陈晓华
[摘 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多年来对党员积分制的实践探索和思考,分析梳理了积分制的内涵和意义,探究了积分制的党员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路径,是对推进党员评价体系建构,落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促进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尝试。
[关键词]党员队伍建设;党员积分制;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法宝,更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法宝。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四个伟大”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要始终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建构党员积分制评价体系,落实党员积分制管理,正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的新实践,是促进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一、党员积分制的内涵及特征
1.党员积分制的内涵
(1)概念界定。党员积分制是以党员义务为根本遵循,把党员应承担的义务以指标方式予以呈现,并配以相应分值,以标准评价方式计分,以定量积分呈现定性结果的一种评价机制。
(2)指标体系。党员积分制指标体系应包含组织生活、岗位履职、社会履职、遵纪守法等基本一级指标,对应一级指标可设立若干二级指标,对应二级指标可再设立若干三级指标,形成涵盖三级的指标体系。根据现实需要,还可增设加分指标和一票否决指标。指标的设定要凸显逻辑的严密性、评价的精准性、评价的量化性和党建的时代性。
2.党员积分制的特征
一是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全面性是一切评价的基本要求。基础教育系统的党员积分制评价体系不仅要设定专属性的党员指标,也要设立普适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法律法规指标;不仅要设定校园生活指标,也要充分考虑校外表现指标。
二是评价指标的精准性。党员积分制是对党员的一种标准化综合性评价,指标的设定必须精准,尤其是积分标准须与分值一一对应,不可存在模糊的分值区间。
三是评价形式的多层性。党员积分制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基本原则,在实施形式上必须充分考虑评价主体的覆盖面,既要保障党员的自我评价,又要保障非党员群众的监督评价,更要凸显党支部的组织评价。
四是评价呈现的量化性。党员积分制是一种由定量至定性的评价,在整个评价实施过程中,每一个指标的达成度均以对应积分来呈现,最后以总积分自行生成定性等级。
二、党员积分制的意义
1.党员积分制是从严治党的时代新召唤,有利于促进党的作风建设、廉政建设
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提升学校党建工作质量,关键在于加强学校党员队伍建设。全党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史”“党史”等主题教育活动,就是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积分制将作风建设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对全体党员定期进行定量考核、定性评价,既能使党员作风评价有据可依,更能有效促进党员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提升廉洁自律能力。
2.党员积分制是党员行动自觉的时代新需求,有利于促进党的政治思想建设
行动自觉是党员彰显先进性的必备条件。从党组织层面看,对党员的培养教育、监督引导應有具体的措施和机制;从党员个体层面看,高标准、严要求的意识应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八小时之外的自我约束。积分制将政治思想建设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使党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保持凝聚力、战斗力,进而促进党员群体形成良好的行动自觉。
3.党员积分制是党建评价体系的实践新构建,有利于促进党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
从党建工作评价方式来看,当前的评价倾向于无定量环节的模糊定性,导致评价结果说服力不强,运用受限。从党建工作特性来看,党建工作一方面属于柔性工作,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建设工作,难以设定具体的刚性指标;另一方面则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需要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凸显传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当下集中体现为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彰显党组织的组织力。积分制将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可有效提升党员的组织纪律意识,规范党员的组织生活,进而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
三、党员积分制的实践探索
1.党员积分制指标体系的建构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根据党中央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精神,及中共中央对基层党组织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提出的具体要求,结合基础教育系统特征,聚焦教师职业特点,学校于2016年上半年完成了党员积分制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在试行3年后,于2019年上半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并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次修订。
现行的党员积分制评价指标体系共设置一级指标“4+1+1”项,其中“4”为四项基本指标,第一个“1”为加分指标,第二个“1”为一票否决指标;此外,还设置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31项(见表1)。
2.党员积分制的具体实施
(1)设置与指标相对应的项目化活动。通过对党员积分制考核评价指标的分解,设置量化活动项目,为相应指标考核积累佐证。例如,针对“组织生活”设立党员学习实录反思项目,针对“岗位履职”设立党员专项承诺项目,针对“社会履职”设立“爱心航程”志愿服务项目,针对“遵纪守法”设立劳动纪律考勤制、参与信访备案制等。
(2)建立全员化评价模式。一是建立全覆盖、划块化考核模式。建立涵盖党员自评、群众他评、党组织考评三个层面的全覆盖评价模式。同时,为确保群众、党组织评价的客观公正,实施划块评价机制。群众评价设在年级组,由年级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党组织评价按一级指标划块评价:“组织生活”由支部组织委员负责,“岗位履职”由校长兼副书记负责,“社会履职”由宣传委员负责,“遵纪守法”由支部书记负责,“加分”“一票否决”则由党组织集体负责,确保评价公平、公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439F9D88-800F-45AB-BCF5-28C85AFF37C5
二是建立过程定量、结果定性标准制。积分制评价过程使用定量制,即评价过程均以具体分数呈现;评价结果使用定性制,即评价结果以定性等第呈现。积分制评价采用标准制,即积分制评价优秀(95以上)、合格(75-95)、基本合格(60-75)、不合格(60以下)四个等第。四个等第没有比例规定,完全以《积分制评分标准(修订稿)》为依据,通过实际定量评价直接生成。
三是建立评价结果反馈制、公示制。每年末,党组织在公示当年度积分评价结果前,先将评价结果(含实际得分细目)向党员本人反馈,征求党员本人意见,允许党员提出复核申请,但要求党员本人对相应需复核的指标提供以事实为依据的佐证材料。待全体党员完成确认后,将党员积分评价结果通过学校内网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接受全校党员、教职工群众监督。若其他党员、教工群众对相关党员某些指标的实际评价得分有异议,可直接向学校党组织反映,但同样必须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学校党组织根据材料进行查实并作相应处理。
(3)建立评价结果运用延伸化机制。将党员积分制评价结果作为党员民主评议等第的准入前置条件,即每一位党员年度民主评议最终等第不能突破积分制评价结果等第,只能下调,不能上行。按照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的相关规定,年度校级优秀党员不能突破本单位党员总数的1/3,这一延伸化机制的实施,既有效落实了党内评优“三公”原则,又充分体现了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评优宗旨,更以机制激励了党员锤炼党性的行动自觉。
3.党员积分制的现实成效
一是党员自我管理意识得到显著增强。自2016年度起,连续五年党员积分评价优秀率超过85%。二是党员志愿服务得到有力推进。在奉贤区“千名贤师结对千名学生”帮扶活动中,学校党员获区“十佳优秀教师”1名、“优秀教师”1名,学校获区优秀组织奖(共10所学校)。三是学校党组织组织力得到有力提升。学校党支部获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评定为区五星级党支部。四是学校综合建设水平得到有力提高。学校获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系统文明校园、区教师专业发展优秀校、教育科研优秀校、信息化建设优秀校等诸多荣誉。
四、党员积分制实践的启示
1.评价标准体系是形成行动自觉的有力引擎
(1)评价标准使人行有方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成方圆,标准先行。任何一项工作均应有其目标,目标的实现均依赖于此项工作中人的行为,人的行为需要相应的标准来指引和规范。
(2)标准化评价使人心有希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标准化评价不需要考虑个人努力之外的其它因素,人人都会信心满满为之努力,且持之以恒而不会受他人影响。
2.对标客观评价是彰显评价育人的强大动力
(1)对标评价使人感受公平。人人都需要安全,这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人的需求。公平使人感到安全,从而让人正确面对自我,进而实施自我检视,落实自我修正。
(2)客观评价使人感受公正。人人都渴望尊重,尊重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四层。公正使人体验尊重,不管评价结果如何,都会让人产生愉悦,容易让人接受评价中的激励或鞭策。
3.群众参与是接受监督的时代利器
(1)教职工评价彰显群众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对于党员的日常表现,教职工群众最有发言权。教职工参与评价既能彰显群众力量,也團结、密切了党群关系。
(2)全校公示彰显监督公信力。教职工群众的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一项工作只有接受教职工群众的监督,才能避免差错,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才能真正有效地增强组织的公信力。
(责任编辑 姚力宁 校对 郭向和)439F9D88-800F-45AB-BCF5-28C85AFF37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