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口国制度质量、基础设施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2022-06-01张海伟孙国娟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2年6期
关键词:进口国基础设施贸易

张海伟,孙国娟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0 引言

2001年我国加入WTO,经过20 余年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跃居世界贸易大国的行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 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0.78%。截至2019 年,我国出口贸易额达到24994 亿美元,比1978 年扩大了256 倍,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我国在出口贸易方面遭受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制裁,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更是加剧了贸易环境的恶化,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另外,国内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优势不断减弱,资源、能源与环境方面的压力日益凸显。

一国的制度环境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是吸引他国产品流入的基本条件[1]。Francois 等[2]发现,部分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是阻碍南北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进口国的制度质量决定了产品出口的环境,制度质量高的国家或地区政治稳定、经济自由、法律完善,能够为贸易合作提供稳定的环境。基础设施不仅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便利的基础设施可降低贸易成本。对于参与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而言,贸易的成本低于贸易的收入,贸易双方都可以持续获利,从而让贸易能够持续产生。因此,Felix等[3]认为,制度与基础设施相结合可以提高贸易流动效率,即制度质量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开放条件下,进口国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会如何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这两种因素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进口国制度质量的提升是否会提高基础设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这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选择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并将两者相结合,考察进口国的制度质量、基础设施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直接影响,以及进口国制度质量的提升通过基础设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间接影响,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建议,以努力实现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 文献综述

1.1 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我国的出口贸易与进口国的政治制度存在密切关系,进口国高质量的政治制度能够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为我国的出口贸易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我国产品的出口更倾向于一个拥有清正廉洁、行事高效政府的国家[4]。良好的经济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潘镇[5]以经济自由度指数衡量一国的经济制度质量,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发现一个国家经济制度质量越高,在对外贸易方面越容易获得较快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完备的法律制度是推进交易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法律制度可以通过提供产权保护和保障合约的执行力度来降低贸易交易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贸易的发展。确保和执行产权的有效性是决定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法律制度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产权保护,并产生很好的信任和激励作用,从而降低交易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成本,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6,7]。合约执行能力比资本禀赋和劳动力更能解释贸易流动的变化,一个国家执行合约的能力是影响贸易的重要因素,提高合约执行能力,完善法治制度是有效扩大贸易出口的重要措施[8]。

综上,一个国家或地区高质量的政治制度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高质量的经济制度能够有效降低产品在贸易流通中的成本,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进程;高质量的法律制度能够保护进出口商的合法权益,有效解决经济纠纷并缓解贸易摩擦,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贸易能够合理、有序、有效开展。

1.2 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基础设施作为贸易发展的基础环节,是“硬环境”的代表。基础设施与贸易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产生的空间效能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贸易发展[9]。Limao等[10]认为非洲贸易流量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差,改善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抵消关税的作用。二是通讯基础设施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提高通讯基础设施水平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加速信息的流动,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贸易双方的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是贸易成本的重要决定因素,与贸易量之间会产生积极的关系[11]。张鹏飞[12]表示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之间的贸易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存在差异:在进口方面,高等收入水平更加重视合作方的通讯设施;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则看重合作方的交通设施;同等水平国家之间的合作对交通和通讯都比较重视,但通讯所产生的的经济效益要大于交通。

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以往文献大多是从制度质量或基础设施单方面出发考虑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很少有研究将二者放在同一体系中研究制度质量、基础设施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②鲜有学者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制度质量通过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的间接影响。本文选择制度质量和基础设施并将两者相结合,考察进口国的制度质量、基础设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运用静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提出政策建议,以努力实现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2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2.1 计量模型

本文借鉴Anderson 等[13-15]的研究,构建计量模型:

式(1)—(5)中:i 表示进口国;j 表示中国;t 表示时期。因变量:EXij表示中国对进口国的出口额;核心解释变量:Instit表示进口国的制度质量,Infrait表示进口国的基础设施水平;控制变量:GDPit表示进口国的国民收入水平,PGDPit表示进口国的人均收入水平,Tbijt表示中国与进口国之间的关税壁垒,Ntbijt表示中国与进口国之间的非关税壁垒,(χ1+χ2×α1)表示进口国制度质量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总效应。χ2×α1表示进口国制度质量变化通过基础设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中介效应,μi表示个体固定效应,υi表示时间固定效应,εijt表示随机误差项。

2.2 数据来源

由于部分国家或地区数据缺失严重,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连续性,以及中国对合作国出口额的排名,本文最终选取了与我国贸易合作较为密切的73个国家(排名不分先后顺序)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阿尔巴尼亚、阿联酋、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贝宁、孟加拉国、保加利亚、巴西、加拿大、瑞士、智利、科特迪瓦、喀麦隆、刚果、古巴、德国、阿尔及利亚、埃及、西班牙、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加蓬、英国、格鲁吉亚、加纳、希腊、克罗地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爱尔兰、伊朗、以色列、意大利、约旦、日本、肯尼亚、柬埔寨、韩国、斯里兰卡、立陶宛、拉脱维亚、摩洛哥、墨西哥、缅甸、莫桑比克、马来西亚、尼日利亚、荷兰、新西兰、巴基斯坦、菲律宾、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沙特阿拉伯、苏丹、塞内加尔、斯洛文尼亚、叙利亚、泰国、突尼斯、土耳其、坦桑尼亚、乌克兰、乌拉圭、美国、委内瑞拉、越南、南非。①中国出口贸易额(EXij)。数据来源于联合国comtrade 数据库。②进口国的制度质量Insti。制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很难量化,本文从政治、经济和法律3 个层面对制度进行衡量。该指标包含14 个变量,其中,话语权与问责权、政局稳定与杜绝暴力、法治与政府效率、腐败控制和监管质量,数据来源于Kaufmann 等定义的全球公共治理指标(WGI,World Government Indicators);贸易自由度、商业自由度、货币自由度、投资自由度、金融自由度和税收负担,数据来源于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IEF);产权保护和合约执行力度,数据来源于弗雷泽研究所出版的《世界经济自由:2020年年度报告》。③进口国的基础设施水平Infrai。本文从交通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3个层面进行衡量。其中,包含9 个变量,用铁路货运量、航空货运量和码头吞吐量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代表,用互联网普及率、固定宽带订阅量、人均固定电话订阅量和移动电话订阅量作为通讯基础设施的代表,用人均能源使用量和耗电量作为能源基础设施的代表,数据均来自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发展指标。④进口国国民收入水平GDPi和人均收入水平PGDPi,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关税壁垒Tbij与非关税壁垒Ntbij,数据来源于弗雷泽研究所出版的《世界经济自由:2020 年年度报告》。

表1 核心指标说明及来源Table 1 Description of core indicators and dat a sources

(续表1)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Table 2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the main variables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1 基准回归

本文分别采用OLS、随机效应、固定效应对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F 检验结果表明,对于OLS 和固定效应方法,应选择固定效应;豪斯曼检验结果表明,对于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方法,应选择固定效应。因此,本文对面板数据建立个体—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具体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基准回归分析Table 3 Benchmark regression analysis

由理论模型可知,表3 中列(1)至列(7)的回归分析均控制了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整体看模型的拟合度较高,核心解释变量系数符号均符合预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列(1)至列(3)未加入控制变量,单纯考察进口国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列(1)和列(3)进口国制度质量系数显著为正,即进口国的制度质量与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说明进口国制度质量的提升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列(2)和列(3)基础设施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进口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越高,越能吸引中国的出口。分别从进口国制度质量和基础设施的弹性水平来看,制度质量每提升1%,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产生0.232%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每提高1%,将对出口贸易产生0.399%的影响。列(4)至列(7)逐一加入其他控制变量,核心解释变量方向与前面基本一致。从控制变量看,列(4)和列(5)分别研究进口国GDP和人均GDP对中国的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示进口国GDP 与人均GDP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证明我国的出口更偏向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一般而言,人均GDP 越高的国家,需求量大,消费能力越强,受强大市场需求的吸引,所以进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高,我国对其贸易出口额越高。列(7)非关税壁垒虽然不显著,但是系数为负,说明进口国非关税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我中国产品的出口。

3.2 中介效应模型

表4 为中介效应的回归结果,列(8)中,进口国制度质量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回归系数为0.162,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说明进口国制度质量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列(9)进口国制度质量对基础设施水平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进口国基础设施水平的中介效应显著。列(10)加入了基础设施变量后,进口国制度质量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回归系数依然显著为正,证实基础设施水平的中介效应属于间接中介,即进口国制度质量的提升不但能直接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还可以通过提供安全稳定的合作环境,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减少违法乱纪行为,从而保障基础设施可以合理、有序地进行,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贸易发展提供便捷的条件,间接促进我国对进口国产品的出口。

表4 中介效应模型Table 4 Mediation effect model

3.3 分类回归

本文从政治、经济、法律3 个层面探讨了进口国制度质量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表5)。从表5可见,进口国的政治与法律制度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说明进口国政治与法律制度质量的提升不但能直接促进我国的出口,而且加强了进口国基础设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正向效应。虽然列(14)显示进口国经济制度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列(15)、(16)回归结果表明进口国经济制度质量的提升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对贸易产生的间接促进作用,说明进口国经济制度质量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与效率。而优质的基础设施将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便利,从而提高把本国的贸易竞争力,吸引我国的出口贸易。

表5 制度类型Table 5 Institutional type

3.4 异质性分析

为了区分不同类型国家的制度与基础设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根据进口国是否与中国有共同边界、进口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样本分组进行实证分析。

进口国与中国是否有共同边界(表6)。通过对进口国与中国进行有无共同边界的比对发现,与中国无边界样本国家的制度质量对我国出口贸易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进口国提高制度质量能够促进本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从而更能吸引中国产品的出口。但对于同中国相邻的国家而言,回归结果并不理想。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样本选取,本文选取的样本国家中与中国无共同边界的进口国数量远远超过与中国相邻的进口国数量,与中国相邻的进口国数量太少,缺乏代表性,因此导致与中国相邻 进口国的回归结果不理想。

表6 是否有共同边界Table 6 Border or not

进口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表7)。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看,进口国高质量的制度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进口国的制度质量越高,越能够有效发挥基础设施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看,进口国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均不显著,但方向为正,说明发达国家提高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中国产品的出口,但同发展中国家相比,这种促进作用并不太强烈。在此,本文认为该结果可能是由于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实施反倾销制裁、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所导致的。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外频繁的反倾销诉讼会给中国出口贸易的长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严重打击了中国出口贸易国际市场的开拓与维持,减少了中国的出口贸易流量,如果持续时间过长,还会造成合作伙伴流失,增加重新进入市场的难度[2]。而贸易摩擦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加征关税,高额的关税会增加双方之间的贸易成本,从而阻碍合作方之间的贸易合作,不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

表7 经济发展水平Table 7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3.5 稳健性检验

在基准回归模型中,采用经济自由度指数、全球治理指数等14 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衡量一国的制度质量。稳健性检验中,本文借鉴王孝松[16]的研究方法,选择腐败指数作为制度质量的替代变量(腐败指数越低,该国的腐败程度越高)。赵永亮等[17]认为,减少腐败程度,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能够促进企业的出口。官员利用职权侵占公共财物会导致公共支出减少,从而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作为制度质量的替代变量,腐败指数能够更加直接地反映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使用腐败程度作为制度质量的替代变量之后的回归结果如表8 所示。腐败程度越低,说明政府清廉度越高,贪污腐败现象发生的频率小,各项工作效率有所提升,对双方之间的贸易开展有直接促进作用。同时,国家的基础设施规划可能会考虑更合理、科学和长远,减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或周转不灵现象的发生,在预期内能正常运行,为经济活动提供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信心,促进国内外贸易活动的开展。因此,我国产品的出口更倾向于一个拥有清正廉洁、行事高效政府的国家。

表8 制度替代变量回归结果Table 8 Regression results of institutional substitution variables

在基准回归模型中,本文从交通、通讯和能源3个方面,选取9 个指标衡量一国的基础设施水平。在样本选取的过程中,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在不同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如在交通方面,沿海国相比于内陆国海运更发达,内陆国可能会更加注重铁路和航空运输。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意味着全球各国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便利,从而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因此,本文选取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基础设施的替代变量。

网络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提高互联网普及率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加速信息的流动,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贸易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表9 采用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基础设施的代理变量,回归结果显示:进口国制度质量的提升对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直接影响。列(36)加入互联网普及率作为进口国基础设施的代理变量后,发现互联网普及率不但与中国的出口贸易存在直接正相关关系,且其作为中介方对出口贸易存在间接影响。这再次验证了本文的核心观点:进口国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水平越高,越能够吸引中国的出口贸易;进口国高质量的制度能通过基础设施发挥对中国出口贸易的间接促进作用。

表9 基础设施替代变量回归结果Table 9 Regression results of alternative variables of infrastructure

4 结论及建议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各国经济自由化、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的签订,国际贸易水平不断提高,关税对贸易的影响逐渐减弱,制度质量和基础设施等非关税因素对贸易绩效的影响受到了学术界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与中国合作的73 个国家的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进口国制度是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保障,对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直接积极的影响。②进口国基础设施与我国的出口贸易具有正相关关系,我国的出口贸易更偏向与具有良好基础设施的国家进行合作。③进口国制度质量的提高通过基础设施对我国出口贸易存在间接促进作用。④通过对不同制度类型的对比,发现进口国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更显著;受进口国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对与我国无共同边界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度质量、基础设施的变化更加显著。

基于以上分析,为实现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①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始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更是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的深入,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要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的道路,利用对外开放推进合作共赢,让世界看到中国推进合作共赢的信心和决心。②全面评估。进口国高质量的制度代表了其具有较高的政府效能和经济自由度,能够提供有效的产权保护,为贸易合作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制度环境,从而更能吸引中国的出口。因此,我国应主动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积极与伙伴国沟通,对进口国的制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减少贸易纠纷,保障贸易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③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基础设施水平高的国家能够提供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通讯和足够的能源供应,使贸易双方之间的交流和运输更加方便,成本也更低。我国的出口贸易更偏向与具有良好基础设施的国家进行合作。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体现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为了促进中国与进口国之间长期、有效、可持续的合作,我国应继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促进进口国交通、通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提高进口国的基础设施水平,促进我国与进口国之间的贸易合作。

猜你喜欢

进口国基础设施贸易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明年中国将成最大天然气进口国
贸易统计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贸易统计
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