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2-06-01余雨枫余金莲李紫荆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主题词中医药大学发文

陈 思,余雨枫,蒋 敏,余金莲,李紫荆

(1.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2.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中医药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劳动智慧,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推动着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随着全球文化大融合的到来,中医药文化必须要走出去,而提升中医药文化认同感是中医药走出去的重要保障[1]。中医药文化认同是人们对中医药文化中所凝结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价值功能等认知,并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和相应的行为倾向[2]。中医药文化认同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及消费中医药产品,提高中医药文化自信皆具有积极作用[3-4]。中医药文化认同是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根基,提高人群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对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具有积极作用已成为共识,然而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时间较短,急需拓展该领域的研究深度及广度。因此,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有利于揭示我国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热点与前沿,为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拓展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为数据来源。检索数据库中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20日,以“中医*文化”and“认同”或“中医*”and“文化认同”为检索式的文献;检索范围涵盖篇名、关键词或主题词。纳入标准(1)正式发表在学术期刊的文献;(2)学位论文。排除标准(1)专访、个评;(2)报纸、会议纪要;(3)通讯报道;(4)科普介绍类文章。

1.2 分析方法检索结果以题录的形式导出,并录入NoteExpress 3.2.0进行文献去重。然后通过人工筛选,严格依据纳入、排标准剔除不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将最终数据使用Excel 2018和bib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科学知识图谱工具Pajek64 5.04软件绘图。删除无实际意义的主题词或关键词,且合并主题词或关键词的近义词、同义词;标准化处理期刊名、发文机构。文献获取及数据清洗采用两名研究员双人进行,当对文献是否符合纳入标准以及数据清洗存在不同意见时,由第三人进行判定。

2 结果与分析

中国知网数据库81条、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83条、维普期刊数据库55条、万方数据服务平台42条,四个数据库结果经文献去重后获得116条数据。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剔除后获得83篇文献,再次阅读全文后剔除不符合本研究目的的文献16篇,最终获得有效文献67篇,学位论文5篇,期刊文献62篇。

2.1 中医药认同研究发文数的时间变化趋势通过发文量折线图可见近十年我国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的文章数量变化情况(图1)。根据文献数据分析,2011~2018年总发文量为27篇,平均年发文量为3.38篇,2011~2018年发文量较稳定;然而,2019年及2020年两年间发文量已达35篇,已超过前面8年的发文总量,意味着2019年、2020年发文量呈爆发式增长。此外,本研究数据截取至2021年5月,因此2021年国内计入的发文量仅5篇,但是仍然超过2011~2018年平均年发文量。

图1 2011~2021年国内中医药文化认同发文量

2.2 发文机构情况及机构合作情况领域研究国内发文机构共51个,发文排名前几位的机构见表1。剩余43个发文机构中,4个机构发文量为2篇(广州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39个机构发文量为1篇。

表1 2011~2021年高频发文机构发文量

2.3 作者发文量情况本研究发文作者共计158名,作者发文量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官翠玲(8篇),高山、潘小毅(5篇),王雷、郑晓红及张宗明(4篇),陈阳及孙晶(3篇),段志光、高静、何清湖、李春燕、潘华峰、宋欣阳、孙晓红、汪沛雯、王莹莹、许超、张建华(2篇),其余作者发文量为1篇。发文量较多的作者大多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四个机构,已形成稳定的作者合作网。高频发文作者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文情况分析发现,各高频作者研究重点有所差异,湖北中医药大学的三位学者以认同理论研究为主,王雷的研究以中医传统文化的认同为重点,高静的研究以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为主,宋欣阳侧重于研究文化教育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见表2)。

表2 2011年~2021年高频作者(第一作者)发文量及主要研究方向

2.4 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主题词情况主题词及副主题词演变及频次可以从侧面反映某研究领域研究变化趋势及当下研究热点。在标题、摘要和关键词中有5个主题词出现频率≥10次为高频主题词,近十年来高频主题词为“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大学生”、“媒介”。具体分析发现,2011年~2015年间涉及副主题词“价值观”、“文化教育”,该时期以研究中医药文化危机与文化认同价值为主;2016年~2018年间涉及副主题词“中医院校”、“一带一路”、“文化认知”、“传统文化”,主要探讨中医药院校文化教育及传统文化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2019年至今涉及副主题词“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聚焦于各类媒介对国内外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的影响。主题词及副主题词网络图详见图2。

图2 主题词与副主题词网络图(聚类Q=0.77)注:圆点的大小代表主题词出现的频率,圆圈越大则出现次数越多;线的粗细代表主题词之间的出现次数,线越粗代表共同出现次数越多

2.5 文献的分布情况本研究纳入62篇期刊文章发布在40种刊物上,核心期刊7种,普刊33种。有16篇文献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占总发文量的25.81%,本研究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时珍国医国药》、《中医杂志》,各为5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淮论坛》、《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华中医药学刊》各为1篇。文献刊登级别是研究内容重要性的表现之一,意味着国内各界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的重视。此外,硕博论文的选题能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方向及研究问题的新颖性,也是对谋研究领域的系统呈现。本研究领域已发表的5篇学位论文发表于2019、2020年,学位论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越发深入及系统化。

3 讨论

3.1 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逐渐深入从发文量时间变化趋势可见,2011年陈逸明等在《文化认同视野下的中医废存之争》一文中提出国内中医药文化认同危机,随后四年该领域研究发文量较少。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体系研究”入选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后,该领域研究迎来快速增长,因此2019年以后发文量呈爆发式增长。2019年潘小易等设计与开发国内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并在国民、学生、留学生等人群进行大范围调查,成为国内第一个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的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5]。近两年来,新冠疫情等媒介为国内外提高中医药文化认同带来发展契机,中医药产品及推广与中医药文化认同的相互影响被关注,该领域研究范围得以扩大。但是,该领域研究时间短、研究范围有限,未来仍然需要各界学者进行进一步探索。

3.2 多机构联合研究、跨学科交叉研究有利于中医药文化认同发展目前机构联合研究正在增多,但是部分学者仍然是独立研究。高频发文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皆与多家机构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其中以湖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机构联合为典型,多机构联合使该研究团体在该领域发文数量遥遥领先。此外,综合分析研究年限和研究质量的情况,潘小毅和官翠玲两位作者属于该领域的资深研究学者。同时,官翠玲、高山、潘小毅联合研究团体及王雷、郑晓红、张宗明联合研究团体在中医药文化认同领域研究成果较为突出。跨机构、多作者共同研究有利于扩宽研究范围,也有利于发挥各机构优势做出高质量的研究,值得大力提倡,也是研究的大趋势之一。随着中医药文化认同与教育学、传播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研究增多[6],该领域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有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3 传播媒介、中医药文化自信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从主题词演变结果显示,高频主题词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大学生、媒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医药文化自信是该领域研究近10年的研究热点。主题词“媒介”与“中医药文化自信”相较于其他主题词而言,这两个主题词是2019年突然出现。官翠玲等发现,通过媒介接触可以提升华留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认同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进而推动中医药的跨文化传播[6]。媒介事件(屠呦呦事件、新冠疫情)、机构(中医药海外中心、孔子学院)及媒介产品(药膳、中医文创产品)对提高国际中医药文化认同有着积极作用[6-7]。中医药文化自信是对中医药文化的自我肯定和自我认同,中医药文化自信与中医药文化认同相互促进[8]。两者间的相关研究迅速增多,中医药文化自信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有价值的研究应该立足于当下国情、立足于服务国家与人民。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的兴起与研究热点的演变正是迎合全球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也是我国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传播与文化复兴的展现。

个体对中医药的认同度直接影响到个体对中医方法、技术和药物使用的认可和支持程度。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提高能直接引导外籍人员产生中医药文化行为,而且能通过转变外籍人员中医药文化情感间接促进中医药文化行为[9]。而且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的中医药文化认同感,进而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10]。拓展中医药文化认同国内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仅对我国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而且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及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

猜你喜欢

主题词中医药大学发文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民盟福建省委会向福建中医药大学捐赠《精正大医图》
Two Approaches of Literature Teaching:A Classroom-Based Study
8所中医药大学被“除名”?只因标准不同罢了
教育部回应8所中医药大学未列入名录:不影响学位授予及考试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取消公文主题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公文主题词消失的原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