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2022-06-01李新建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专业术语铁罐教学活动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也是重要的核心素养要求。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包含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朗读能力,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能力要求,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思、有所获,进而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呢?

一、多措并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要求,不断探索优化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利用思维导图 加深文本理解

阅读思维是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保障,也是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品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文本梳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文本的逻辑框架,完成文本信息和分析总结的交互,引导学生从浅层思维顺利过渡到深层思维。思维导图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课本内容来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海上日出》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内容,找出每一个段落的关键词,概括每段内容,然后按时间顺序来画思维导图,体现出太阳从海平面以下到海平面上,过程当中的景色特点。

2.读写结合 相互促进

如果说深化阅读教学有什么捷径,那么这个捷径就一定是“读写结合”。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学生要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练习作文和阅读的熟练技能。”所以,我们应将读写结合贯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比如《慈母情深》一课,作者在刻画母亲形象的时候,采用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是很值得学生学习的。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分析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出发,去刻画母亲的形象,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后,教师要求学生运用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写作手法来写一写自己的母亲,将写作训练活动融入到阅读教学活动中。

3.开展朗读活动 唤起情感共鸣

朗读是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构文本内容认知,而且还能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一定要提升对于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朗读教学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比如《猫》一课,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内容,在朗读的过程中,联系自己实际的生活经验,在脑海中想象相对应的场景,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除此之外,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一些小猫的图片以及与课文内容相似的生活场景,通过这种视说结合的方式,学生便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小猫的可爱以及作者对于小猫的喜爱之情。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段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切实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优化策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这决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教师应该以语文的学科性质为依据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1.结合不同的材料训练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管是深入解读课文内容,还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都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立足于实际教学情况,合理选择阅读训练方法。

比如,《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这篇文章属于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发展史以及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纳米技术。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而且还要理解与纳米技术相关的专业术语。在说明文中,经常有一些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是影响说明文阅读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找出课文中的專业术语,再利用互联网搜索与专业术语相关的内容和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组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在脑海中建构起课文内容的基本框架,将阅读文本中遇到的困惑整合起来,提出问题,尤其是关于专业术语的问题。教师可以联系提前搜集到的知识信息再进行讲解,在大量的信息辅助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专业术语。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丰富表达形式,深化阅读效果

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实现学生纵深性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阅读内容,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具体来说,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活动时,应该密切联系阅读与其他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设计阅读专项练习,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陶罐和铁罐》一课,作者主要通过对话的形式塑造了陶罐和铁罐的形象,展示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征。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深入解读课文内容,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了解发生在陶罐和铁罐身上的事情,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要求各小组学生将《陶罐和铁罐》改编成一个简单的剧本,由组长给组员分配角色,将课文内容深度形象地再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块

综合性学习也是语文教材当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处理得较为灵活,因为与生活相关,所以学生喜欢学习,不过教材中的文字材料并不多。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我们应该科学地设计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

比如《轻叩诗歌的大门》一课,教师可以以现代诗歌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组织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这些体验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诗歌储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学习的乐趣和魅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诗歌朗诵能力。除此之外,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布置学习任务的,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李新建 平凉市灵台县独店镇吊街中心小学)955537BB-B046-451D-A651-43014BEBC94C

猜你喜欢

专业术语铁罐教学活动
铁罐去哪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看懂体检报告,提前发现疾病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铁罐帆船
超声及影像学常用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美国航空中英文官网隐私政策翻译对比分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