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东教授从肝脾论治功能性便秘经验探析
2022-06-01冯文娟翁舒珅黄江域张玮王洋
冯文娟 翁舒珅 黄江域 张玮 王洋
【摘 要】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西医学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中医药治疗更具优势。李灿东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丰富,认为本病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治疗上执简驭繁,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注重补脾疏肝,调畅脾胃肝胆气机,处方善以痛泻要方随证治之,知常达变,灵活加减,并结合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临证经验;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2)08-0071-03
功能性便秘又称习惯性便秘,是指排除肠道及全身器质性因素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便秘,主要症状为排便时间延长,排便次数减少,粪质坚硬干燥,排出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等。病程多持续6个月以上,临床上多见于女性和老年人,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李灿东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师跟诊学习,现将其从肝脾论治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如下,并附2则验案,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1 病因病机
功能性便秘属于中医学中的“便秘”范畴,《黄帝内经》称其为“后不利、大便难”。病因归纳起来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感受外邪、禀赋不足等,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临床多将其分为七种证型:热秘、气秘、冷秘、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阳虚秘[2]。其病位虽在大肠,但与肝脾(胃)的关系十分密切。
1.1 脾胃虚弱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素问·五脏别论》云:“魄门亦为五脏使。”脾胃、大肠和魄门都是重要的排便器官,四者之功缺一不可,然脾胃的正常升降纳运又是肠道顺利传导、魄门正常启闭的关键。脾主运化,其气主升;胃主受纳,其气主降。凡因饮食不节,或服药不当,或情志失调,或禀赋不足,或过于劳倦,或久病体弱,皆可损伤脾胃之气,使其功能减退,从而导致脾胃虚弱。脾胃虚弱,纳运失司,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而致水谷之精微不能上升,糟粕之浊阴不能下降,大肠无力传送,糟粕停滞肠道,日久则致大便干结,便出困难。故便秘之关键在于脾胃虚弱。
1.2 肝郁气滞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精神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故因情志抑郁不疏而导致功能性便秘的患者也逐年增加,有研究[3]发现,便秘患者症状越显著,其心理障碍程度就越严重,且女性患者更明显。肝为脏腑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机,藏血主疏泄,性喜调达而恶抑郁。肝气得舒,则五脏气机条畅通达,能促进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运行,使得大便排出顺畅;若因郁怒气结,致肝气失调,则百病生焉,病及肠腑,腑气壅滞,通降失常,传导失司,终致糟粕内停而便出难解。且肝属木,脾属土,肝郁日久则易乘脾土,脾土被遏,脾运失常,水谷精微变化失司,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病情加重[4]。
2 治疗特点
2.1 整体观念,辨证用药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李灿东教授十分强调整体观念的重要性,在临床跟师学习中常常教导学生诊察疾病时要以整体观念为主导,切忌将思维局限在人体的某一局部,如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者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主症前来就诊的患者,如果医者只将目光停留在病位大肠上,一昧通腑驱邪,不仅疗效不佳,更易延误病情,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思维是不可取的。应重视整体观念,四诊合参,全面系统地了解患者的病情,避免遗漏一些隐秘而重要的信息,才能更准确地辨证用药。
2.2 补脾疏肝,调和肝脾 李灿东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除了针对脾胃虚弱和肝郁气滞分别运用补养脾胃,疏肝解郁法之外,还十分重视调和肝脾之间的关系。人体各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属木,藏血而主疏泄,脾属土,生血而司运化,脾胃升降功能的正常进行与肝气的疏泄关系密切,若肝疏泄正常,则脾升降适度,气血化生有源;脾土功能健运,则肝木得以濡养,方能顺利舒展条达之性,即所谓“木可疏土”“土旺荣木”。因此临证中调和肝脾尤为重要。
用药上,李灿东教授善用痛泻要方作为调和肝脾的基本方。痛泻要方乃治脾虚肝旺之泄泻的方药,为何用于此便秘之疾?然虽历代方书未明确提到痛泻要方具有通便的作用,但从方药拆解与现代研究结合分析,该方具有止泻与通便的双重功效,在临床上不仅可以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腹泻型疾病,在便秘中的治疗也非常广泛[5]。临证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气滞者,加枳实、厚朴、川楝子;津亏肠燥者,加增液汤;胃肠燥热者,加麻子仁丸;血瘀者加丹参、当归;阳明腑实者,加承气汤类;食积不运者,加山楂、神曲;痰湿甚者加陈皮、半夏、茯苓;便血者加槐花、地榆;年老肝肾不足,气血乏源,大肠无力推动糟粕者,酌加肉苁蓉。
2.3 调畅气机,升降有常 《素问·举痛论》指出:“百病皆生于气也。”金元四大家之朱丹溪曾言:“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气机升降有常则百病不生,气机郁滞失常可生百病,横克脾胃则又可生湿、痰、浊、瘀,阻碍气机。故治病当重视调气。李灿东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不论是辨为何种证型,多会加上几味调理气机之药,如厚朴、枳实、川楝子等,使气机充而不滞,肠腑通降得复,药简力专,则症状自消。
2.4 心理疏导,培养良规 现代快节奏的工作学习生活,带给人们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临床很多疾病的病因都与情志因素有关,包括因为情志抑郁不舒而导致便秘症状的持续和加重。李灿东教授在临床上十分重视心理疗法在治病中的作用,特别是疾病由情志所伤者,医者除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外,还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搭建信任的桥梁,这样不仅能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病人也会更自觉地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及时复诊反馈病情,方能力专效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9D2C42FD-1153-4C65-A0FE-32240106612E
3 案例举隅
3.1 验案一 蔡某,女,33岁,2019年9月22日初诊。便秘病史1年余。缘于1年余前,郁怒之后,出现排便异常,大便数日一行,便质多硬,便量减少,杂治乏效,今来就诊。刻下症见:大便2~3日1行,便质先硬后稀,便量偏少,排便不爽,平素易疲,易生闷气,时有胃胀,饮食后甚,嗳气、矢气后觉舒,口苦口干,纳寐尚可,小便尚调。月经史:15(4~6/22~27)lmp:2019年9月13日,量可,质正常,夹有小血块,经前乳胀(+),小腹痛(-),腰酸(-)。舌质偏红,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西医诊断:慢性功能性便秘;中医诊断:便秘,脾虚肝郁证。治法:补脾疏肝;药用:痛泻要方加减:陈皮10 g,白芍15 g,白术15 g,防风10 g,厚朴10 g,生大黄6 g(后下),神曲10 g。12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餐后内服。
二诊(2019年10月6日):患者诉药后症减,大便1~2日1行,便量偏少,便质尚可,无未尽感,胃胀、口干口苦较前减轻,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象弦细。上方去生大黄,白术减量至12 g,加枳实10 g、麻仁15 g,12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2019年10月20日):自诉二诊后排便情况基本转佳,大便1日1行,量质尚可,余无特殊不适,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象弦细。故效不更方,守上方12剂巩固疗效。嘱患者适寒暑,调情志,适当运动,规律饮食,规律作息,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如此随诊受访调治1月余,患者排便通达,余症皆缓,规律随访,未在发作。
按:患者中年女性,平素易疲,排便时间延长,便质先硬后稀,伴胃胀,嗳气、矢气后觉舒,口干口苦,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盖因情志不遂,郁而伤肝,肝失调达,气机不能宣达,横乘脾土,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累及肠腑,致其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且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大肠无力传送,故见排便异常;脾胃虚弱,升降失司,气滞中焦,则时有胃胀,嗳气、矢气后觉舒;气郁化火,虚火内炽,灼伤营阴,则见口干口苦;结合舌脉,考虑为脾虚肝郁证,治法当补脾疏肝,调和肝脾。李灿东教授拟痛泻要方为主方,加厚朴下气除满,生大黄后入增强攻积导滞,佐以神曲顾护脾胃,防止生大黄苦寒伤中,诸药合用,肝脾得调,气机得畅,积滞得通。辨证施药准确,二诊即见成效,患者诸症均减,本着效不更方的原则,故守主方,改苦寒峻下之大黄为功效稍缓之麻仁、枳实,白术减量缓其燥湿之功,再服12剂巩固疗效。考虑患者病程日久,所需疗程较长,故三诊虽诸症转佳,仍守方治疗。同时嘱患者从自身出发,保持心情舒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胃肠功能恢复健康。
3.2 验案二 陈某,男,44岁。2019年12月8日初诊。反复大便秘结8年余。亲友代诉8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大便秘结,状如羊屎,间断予西医药治疗,收效欠佳,故今来寻求中医药治疗。刻下:时有大便秘结,状如羊屎,偶有带血,2~3日1行,食生冷时排便稀溏,时有自汗,口无干苦,纳可寐安,小便频数,偶有泡沫。舌质淡红,中有裂纹,边稍齿痕,苔黄偏干(照片),脉未诊(代诉)。既往史:1.结肠炎;2.腰部外伤史;3.痔疮史。个人史:多年烟酒史。西医诊断:慢性功能性便秘;中医诊断:便秘(肠燥津亏,兼肝郁脾虚证)。治法:润燥通便,补脾疏肝;药用麻子仁丸合痛泻要方加减:麻仁15 g,枳实10 g,川厚朴10 g,生大黄6 g(后入),杏仁10 g,白芍15 g,白术15 g,防风10 g,陈皮10 g。12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餐后温服。
二诊(2019年12月21日),药后症减,辰下症见:大便畅通,1日1~2行,便质较软,清晨睡时常汗出,冷汗量多,纳可寐安,口无干苦,小便尚调。舌质淡红,中有裂纹,边稍齿痕,苔薄黄(照片),脉未诊(代诉)。中药守上方加浮小麦10 g。12剂,煎服法同前。
药后1月,代诉家属就诊时言此案患者药后排便转佳,遂未再复诊。
按:患者中年男性,反复大便秘结8年余,属中医学之“便秘”范畴。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者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大肠病证。然大肠与肺相表里,寻病之因,或源乎肺,因肺主行水,液为肺金所布,患者多年吸烟,伤及肺金,肺失宣降:宣发失常,则卫表不固,常自汗出,耗其津液;肃降无度,水道不调,则排泄失常。且患者平素饮食不节,长期饮酒,损伤脾胃,津液失其运化,则更不循常道,但输膀胱。是肺先失宣降之职,而脾亦未行运化之功,终致大肠津亏,大便燥结如羊屎,故未诊脉也可判断此便秘乃属《伤寒论》之“脾约证”。
脾约证,仲景以脾约丸主之。脾约丸又名麻子仁丸,乃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白芍而成。以小承气汤破滞通便,余药润肠通便,使泻下药与润肠药并用,攻润结合,体现润下之法。李燦东教授在麻仁丸的基础上,又加上了白术、防风、陈皮3味药,合白芍即为痛泻要方,以达疏肝理脾之功。润下剂配伍痛泻要方,体现了李灿东教授辨治功能性便秘时尤重调和肝脾。辨证施药准确,二诊即见成效,患者诸症均减,大便燥结,小便频数的症状明显减轻,然自汗症状未明显改善,本着效不更方的原则,故守上方,加浮小麦10 g益气敛汗,再服12剂巩固疗效。
1月后家属反馈,患者排便转佳,遂未再复诊。然本案二诊皆由他人代诉,缺其脉诊时拟方用药,仍收效甚佳,何以致此?盖因脉有从舍,脉象是疾病临床表现的一个方面,临床诊疗时应四诊合参,只强调某一诊法而忽视其他诊法都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病情,因此诊病要审察内外,整体察病,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详细地检查和了解,在条件限制之时,如远程诊疗不能切脉时,应详询病史,抓住主要矛盾,有目的、有重点地收集临床信息,这样即使缺其脉象,辨证用药亦能准确无误。
4 结语
功能性便秘与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炎症刺激、饮食和结肠运动功能异常等都有相关性。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民精神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6]。李灿东教授从肝脾论治功能性便秘,重视整体观念,以调和肝脾,调畅气机为基本治法,采用痛泻要方为基本方,知犯何逆,随证加减,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痛泻要方这一方剂,书上所学均言其为治疗肝郁脾虚之泄泻的主方,笔者前期也一直如此认为,然实践证明,只要符合肝郁脾虚型的病机,便秘和泄泻都可以治愈,这不仅归功于现代药理研究,也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思想。因此学习中医要认真学好基本理论知识,但不能思维固化,只拘泥于传统理论,这样思维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应在熟记传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全面的辨证思维。
参考文献
[1]张丹,夏志伟.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标准[J].中国医刊,2008(12):63-64.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49-254.
[3]叶彬,陈春晓.老年住院慢性便秘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睡眠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8):1996-1998.
[4]石玉迎,李辉,郑丽华.浅析疏肝解郁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8):3549-3550.
[5]冯文林,伍海涛.探析痛泻要方的双向调节[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3):570-572.
[6]叶道冰.穴位贴敷合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4):17-19.
(收稿日期:2021-09-01 编辑:刘 斌)9D2C42FD-1153-4C65-A0FE-3224010661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