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澍作品看中国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2022-06-01张晓琳
摘 要: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并且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结合王澍的建筑设计作品对中国建筑设计的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阐释,从而探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建筑设计;全球化;王澍
建筑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工程,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其中,建筑的艺术性主要在于其综合性、形象性和多样性,体现于设计特色、造型风格、功能应用、工艺手法和整体形象塑造的全过程。建筑艺术是指根据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设计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感。根据不同的功能特点,建筑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本质上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开展各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因此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但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具有越来越高的审美价值。
一、王澍与中国建筑
当人们谈论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传承与创新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得者王澍,他是一个注重中国传统艺术的建筑师,常以文人自居,并且他的文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建筑设计方式。王澍在深入领略与吸取了中国历史文化精华后,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元素糅进当代建筑设计中并赋予它们新生,因此他的建筑哲学观念便是他对建筑设计的态度。作为一位活跃于中国建筑设计第一线的建筑师,王澍总是能带给世界一种清新的感觉,他以独特的立地景观、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创新应用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的巧妙应用,使作品更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和延续性。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历史、永不过时的甚至具有世界性的建筑。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相似的中国建筑加速了千城一面景象的产生,曾经具有当地风貌的传统建筑在逐利的背景下丧失了其本身对于地域性的表达。每当王澍提到中国建筑的近况,都会在感叹城市发展迅速之余不禁叹息。王澍的工作室建于杭州,在过去的30年中,他目睹了杭州从一个古朴典雅并充满古韵气息的城市逐渐演变成一座现代化、商业化且包容性极强的城市,但是创新发展后的城市面貌日益与其他快速发展的国际大都市呈现出相似的特征,甚至可以说是从模子中翻印出的一般,这不免让人感到吃惊。在杭州,大部分古建筑被拆除,只留下了部分古建筑屹立于林立的高楼中,这就造成了新老建筑格格不入的现象。杭州的迅速发展是一个十分具体的个例,却也映射出如今中国建筑的发展状况。当城市与乡村相遇,中华文脉该如何延续?当古意乡村与城市的发展发生了碰撞,又该如何用建筑设计来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此,王澍在建筑设计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试图找到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发展之路。
二、王澍的建筑观及相关作品
(一)王澍的建筑观
要想探索王澍的建筑观,就必须从他的具体作品中寻找答案。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一直在探索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传统观念中,几乎没有和“绿色空间”等同的所谓的“景观”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的界限是十分模糊的。可尽管如此,人们依然在不断探索“自然之道”的解法,并试图使城市与建筑的格局符合“自然之道”。对此,王澍认为,人的社会与建筑的关系是一种“意向性”的,其中,“自然之道”代表了人类社会更高的道德价值,因此人们应该树立与之相符的价值观。人造的建筑与城市景观应符合“自然之道”的结构,并且做到最大限度的相符与契合。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王澍融入了其建筑观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作品,王澍抛弃了当代大学统一的现代建筑规划模式,将其打造成了一座桃花源般美丽的、具有传统田园特色的新校园。欣赏王澍的建筑作品,比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五散房、宁波博物馆等,不难发现其中总是蕴含着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循环建造的诗意。
(二)王澍的建筑作品
1.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于杭州转塘镇,被绿水和青山环绕,环境优美。校园总体规划十分重视对校园意境的打造和对校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借鉴中西方大学校园的发展模式,合理划分了校园的功能分区,并协调了建筑、空间、园林绿化等要素之间的关系,真正建立了符合教育旅游要求的园林式、开放的校园环境。
王澍认为,一个艺术院校校园的规划与建设不仅是一个景观问题,更是一个更本质层面的建设模式的选择问题,它决定了知识和教育的未来将在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环境中成长,决定了学生的世界观、艺术观和道德观将在什么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得到培育,并最终影响、决定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未来。因此,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计是对自然的重新发现,是将建筑场所带回重建的自然景观中,回归到原始的森林、植物和景观生态的自然状态的一个尝试。校园的总体布局基于地形和环境的特点,遵循简单高效的原则,明确划分并充分考虑了未来发展的可变性和完整性。
在设计象山校区时,王澍抛弃了现代建筑的经典规划手法,去掉了轴心关系和对称关系,而是以周围的环境为建筑规划的最大依据,形成了自由、外松内紧的规划模式。同时,王澍在校园内保留了一块农田,使用了由于城市化而拆除的传统建筑中的旧砖块,试图以一种简单而优雅的造型在建筑与场地之间建立关系,使其展现一种包含传统记忆的美。王澍还在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基础上对山水景观进行了整理,其中也蕴含着建筑师独具一格的设计思想,即人们不应该把房子定义为最重要的东西,在景观中建筑物应首先考虑“隐退”,房屋应该质朴而谦逊,避免过于突出体积和形状。
除此之外,在象山校区,“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也得到了体现。王澍在校园内建立了一个基于“回”字的场所模型。“回”,即合院,从此出发,按照减法原则,所有的校园建筑都是基于“回”的不确定的、非特定缩减的结果,如汉字的偏旁部首,而聚合的形态,则直接来源于对原始山地聚落形态的直观把握。为了保持这种文化的连续性,规划方案中選择了两组旧农舍,但建议迁而不拆,就地改造。6BA07EBA-C4D7-40E9-A6D6-08D9720AF33F
2.宁波博物馆
场地处于一片由远山围绕的平原,不久前还是稻田,城市才刚刚扩大到这里,曾经美丽的村庄都被一一拆掉了,到处都可以看到砖块和瓦片。根据新的规划,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往往超过100米,城市结构无法再修复,因此问题变成了如何设计一个有独立生命的物体。基于此,这座建筑被作为一座人工山体来设计,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展品,许多参观者是为了建筑本身而来。
宁波博物馆是一座立面不规则、独特且多样的建筑,采用混凝土来打造立面。建筑师把竹条切开加入混凝土之中,在表面展现竹独特的纹理效果,使建筑外墙的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充满变化。另外,建筑的外立面用城市旧房的旧土砖来装饰,实现了对中国建筑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十分吸引眼球。同时,博物馆的外墙使用了大量的旧砖块和瓷砖,这些都是从宁波的老建筑中拆除的。其中有些墙是倾斜的,在上面还可以找到砖瓦上留下的符号。
建筑的下半部只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上半部裂开为类似山体的形状。人们从中间一个跨度30米的穿洞进入博物馆。整个博物馆的结构由三道带大阶梯的山谷组成,两道在室内,一道在室外,同时入口、门厅和室外山谷的峭壁边缘分布有四个洞,另有四个坑状院落,两个在中心,两个在深处。一种叠加在公共空间上的山地类型,从地面开始向上分叉形成一个根茎状的迷宫结构。楼梯和内置式的天井通道将大自然的空间“深感化”,使陈列室充满变化。穿梭其间,光与影的变化、竹子的味道、建筑的语言无不让人在参观展览后产生一种空间与时间不断交替的感觉。宁波博物馆的整体设计体现着宁波的当地特色,融合了地域文化、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的形式与工艺,以独特的造型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就像是直接将老宁波搬到了墙上,具有相当浓郁的老宁波风情,而这些是在大街小巷上寻觅不到的历史味道,使人感觉仿佛在古老的街道和小巷中行走。
参观宁波博物馆更多的是使人欣赏和感受博物馆建筑的魅力,同时,它也是王澍所界定的“新乡土主义”概念的体现。
三、中國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王澍认为,当建筑与基本生活脱节,而它只是一些专业的常规,它的定义就会变得非常狭隘。对他来说,建筑实体仅仅是这些感性反应的容器,所以他打算使容器变得“单薄”,以便腾出更多的空间给所要寄托的东西。
(一)建筑的传承
作为一位中国传统学者,王澍的作品从视觉美学的角度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民间智慧的欣赏和赞扬;作为当代中国的一名建筑师,他思考着使现代主义与传统文化实现完美统一;作为一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人,他一直在寻找着一种简约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方法,并试图将其与传统民间建筑相结合。正是这种现代与传统的高度统一,王澍的建筑作品才得以与世俗的喧嚣和商业文化所主导的建筑形式区分开来。王澍关注的不是建筑本身的“忠实”和“清晰”,而是传统文化支撑的历史和地域的表现性氛围,这是他对一个正在消失的且充满特定性的建构传统所表现出的眷恋。同样,他也对同质化文明的到来感到恐惧。他的实验性建筑实践,与其说是结合中国特定的技术和文化语境开展的自下而上的设计探索,倒不如说是通过横向移植西方历史中的建筑理念,以一种看似建构的方式表达对当代中国商业文化的反抗。
在中国大地上,本土性的建筑经常能见到,并且大量存在于中国乡下。人们到今天为止所发展和正在建立的都是传统,因此要想振兴中国文化,就必须对传统有新的认识。
(二)建筑的创新
要想使建筑艺术得到发展,就要研究传统建筑的特点,保护优秀的传统元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今天,人们正在努力探索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有许多特点,如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布局形式灵活多样,室内装饰注重内涵,色彩运用独具韵味,景观更加细腻生动,变化多端,独具特色。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当代建筑师应吸收古代建筑文化的丰富营养,结合现代人的各个方面的要求,通过对各种矛盾的分析,探索更适应人们生活和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使建筑融合时代的快速变化所带来的新情感。
建筑设计是融合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要素的综合体。当代建筑师应牢固树立科学的建筑设计观念,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加快建筑文化与环境、民族、社会、时代的融合。在笔者看来,为了保证自然的原貌,人们应该对自然做出让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我国优秀地方文化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四、结语
建筑是城市文明的载体,是流传于世的不凡之作。它并非只是建筑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承载了某种人文意志,结合视觉美感与人居习性,最终在时光中历久弥新。中国的建筑文化从风水园林到南北选向,从建材选择到审美意趣,经过了千年岁月的考验,与西方审美不断激烈碰撞,并结合现代工匠技艺不断实现着发展与创新。从王澍的建筑作品来看,建筑是有生命的,它承载了人类上千年的文明,所以根植于这片沃土而产生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的甚至具有世界性的建筑。
参考文献:
[1]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2]王殷俊杰,刘晓林.浅析王澍建筑中的道家哲学与山水艺术:以“水岸山居”为例[J].风景名胜,2019(6):269.
[3]张晶.设计简史[M].3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4]王澍.造房子[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
[5]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6]斯克鲁顿.建筑美学[M].刘先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邓芳.探析本土建筑:王澍自然美学的营造艺术[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8):6-7.
[8]马二野,张一兵,顾贤光.建筑空间的叙事结构浅析:以王澍作品为例[J].中外建筑,2020(2):25-27.
[9]白丹.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J].国画家,2022(1):79-80.
作者简介:
张晓琳,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6BA07EBA-C4D7-40E9-A6D6-08D9720AF3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