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三维向度
2022-06-01许泽恒曲航漾
许泽恒 曲航漾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作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理论任务,其中所蕴含的三重维度对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各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称谓之生成维度出发,重新阐释了称谓的生成原理并且明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与外延,解决了为什么以“马克思”名义来作为理论称谓之疑。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发展维度分析,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发展维度着手,理顺其历史转变轨迹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所属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展现了科学的理论内涵。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文本解读维度窥探,揭示文本解读的当代意义、紧盯解读需求、筛选解读样本并总结当下文本解读模式,为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奠定基础,彰显了深刻的实践逻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生成维度;发展维度;解读维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4-0020-03
马克思曾经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做出如下表述:“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總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1]理论是思想的真实写照,新时代我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基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不断深入,各专家学者分别从我国不同的学科领域、多元的社会思潮等维度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旨在构建出可适用于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框架,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出自身的学术智慧。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改革开放过程中具体的理论表达形式,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也不断经历各种理论变革。本文认为在推动理论变革的同时,应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础性问题,其中蕴含的三重基本维度有待理顺,为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探索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称谓生成维度与理论定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称谓之生成维度
理论称谓界定是理论得以运用的前提条件,理论称谓必然反映出理论内涵及其研究对象。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何要以“马克思”作为理论称谓是基础理论研究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共同创造,以“马克思”作为理论称谓有忽视恩格斯的理论贡献之嫌。马克思曾经对拉法格做出如下表述:“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2]恩格斯指出,正像马克思曾经对19世纪70年代末的法国马克思主义者所提出:“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2]马克思拒绝戴上“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帽子,缘由在于当时法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内涵与自己的学说大相径庭,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称谓不是由马克思提出。因此,要想解决此类疑惑,我们需从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相关表述中考察理论称谓之生成逻辑。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归功于马克思。”[1]马克思以历史学和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理论创立奠定基础,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此理论应当之无愧。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他们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除此之外,恩格斯为马克思提供多次经济援助。恩格斯在出版《资本论》之前做了大量的文献整合工作,由于马克思的手迹较为潦草,恩格斯为此不遗余力地进行文字校对工作;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接过马克思手上的旗帜成为国际工人运动领袖,为理论奉献出自己的思想结晶。恩格斯指出:“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应当的。”[3]从恩格斯的表述可以看出,虽然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共同创造了这个理论,但是恩格斯希望将此理论命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思想成果发扬光大。“这种情感寄托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至高无上的友谊,至今为止依旧为人津津乐道。”[4]列宁将马克思主义解释为“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三大学说的基础上,衍生出自身的观点和学说体系”[5]。即马克思在长期进行的学术研究中总结的观点和他撰写的文章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为其他国家实现无产阶级解放提供理论指导。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马克思”命名,原因在于马克思已经构建出该理论的基本框架,此后恩格斯在马克思原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该理论。恩格斯后来成为国际工人运动领袖,不但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而且更是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的权威专家。通过恩格斯和列宁的表述得知,马克思本人的学术智慧及其个人魅力得以让该理论以“马克思”命名。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内涵与外延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即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相继对此问题做出陈述。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向,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1]同时恩格斯也指出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前提,“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6]马克思毕生致力于研究“人的解放”路径,从社会不同层面论述无产阶级在人的解放过程中之重要地位,彰显出具有马克思话语特色的终极关怀。列宁认为拥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前提,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5]。根据我国教育部编写的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书中阐述:“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是统一的。”[7]这句话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深入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恩格斯从无产阶级的角度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认为无产阶级在全世界人类解放运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列宁从革命实践的角度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各国开展工人运动的理论指南,而我国教科书更多是从理论维度层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内涵与外延,以此折射出马克思主义之科学性、革命性以及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行动指南,但不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内涵与外延能囊括一切,我们必须紧盯“无产阶级”这一根本核心,梳理本国无产阶级形成的历史逻辑和时代背景,领悟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相关论述,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得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并依据马克思主义之理论特征及其孕育逻辑发展马克思主义。1B7CB290-21F6-4747-A092-4D6A15BB37B8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维度及其研究对象
(一)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之历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历史进程需要着眼于历史逻辑。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列强用先进武器打开了国门,签订了各项丧权辱国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危机。当时中国不乏有识之士,他们极力推动各项改革,力争挽救处于危难的中国,但是他们倡导的政治变革和发展方案相继遭到失败。西方列强入侵的同时也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各种改良思潮,但是对如何解决当时的现实困境未能提供实质性路径与科学的实施方案。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给当时苦苦陷于寻求救国出路的知识分子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希望,从此明确了中国革命道路方向,开始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的革命历程,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作为一种“学说”传入中国。改革开放之前,马克思主义一直被视为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学说;改革开放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等特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萌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经过前期一系列的整合,为设立一级学科奠定基础。“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独立一级学科建设的历史。”[8]由上述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学说通常是在某一领域中各位知名专家提出的学术观点,当所有的学术观点经过整合,经过历史检验并形成层次分明的理论系统时,学科便诞生,学说经过阶段性发展与整合为学科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学科是学说进一步发展的新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成立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时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适用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学说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是时代变迁之必然结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前提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与中国各领域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按照我国学科门类规划,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归属于法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其所属的二级学科分别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呈现出上升态势,各二级学科有各自研究侧重点,但并不孤立,每一个二级学科之间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指导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环环相扣共同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以世界是物质性为前提,着重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弊端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力求从历史、理论和现实当中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轨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顾名思义,即研究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一方面,致力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运用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加强对马列经典著作的理解,将其核心内容提炼形成理论;另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在于解决大学生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助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方面,重点研究应放在理论本质、形成规律以及传播载体上;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落实方面,侧重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应用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罗列西方不同理论思潮,致力将其编织成为一条完整的逻辑链,完整勾勒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发展轨迹,并试图从中寻找出思想特质和共同的价值取向。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遵循中国近现代历史之客观事实,促成历史史实和理论研究的有机统一,以此证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具有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需要充分把握六个二级学科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及各自的研究对象,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并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范畴。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之解读维度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解读之当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时,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9]单靠死记硬背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表性语录,盲目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这不仅容易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产生片面理解,同时也会陷入误解困境,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悟透并非一日之功,通过运用恰当的解读逻辑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研究,经典著作才能在阐释过程中焕发出理论生机,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文本考察提供研究范式。一直以来,经典著作与解读逻辑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学理联系,文本解读需要以经典著作为基础,经典著作通过解读,形成合理的解读逻辑实现对经典著作的超越,因此,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翻译与解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中一对不可或缺的方法。总结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解读方式,是当下继续进行经典著作阐释研究的必经之路。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解读之逻辑导向
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文本解读遵循两个基本点:第一是如何选取解读样本,第二是如何生成解读方法论。在样本选取方面,一方面是倾向于对经典著作的内容阐释;另一方面侧重于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不同版本进行考证。学者们对文本内容的阐释一般会选取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经典文献,进行集中全面解读,例如对马克思所著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比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以及《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文本分析,对恩格斯所著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进行文本释义,对列宁所著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谈谈辩证法的问题》进行文本解读。目前国内最具代表性的解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差异分析法”,另外一种是“以马解马”。差异分析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本,以一种全新的研究维度构建文本解读逻辑,将分析、比较和区别等研究方法运用于研究对象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深入发展。差异分析法必须以“差异”一词为核心,并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研究对象;二是研究视角;三是研究文本,三者间构成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模式。研究对象确定研究主题,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导致研究成果具有差异性;选取符合实际需求的研究视角,研究进展不但将会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紧盯文本研究,文本是研究之源,差异分析法不以文本为一手文献将失去其本身作为方法论的意义。“以马解马”的解读模式则是以马克思本人的思想解读经典著作。在此之前,马克思的文本都是通过恩格斯、列宁等人的手稿和著作间接阐释而解读,难免带有些许无产阶级革命家个人主观色彩,以马克思本人的思想理解他的经典著作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理论工作者在解读过程中的主观任意性。除此之外,“以马解马”的解读模式还需要注意的就是解读主体,众所周知,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承担着解读重任,解读目的不仅是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更是为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就如何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进一步思考,力求在实践中创新经典著作的解读之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闫志民,吕增奎,鞠俊俊.热话题与冷思考——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4).
[5]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8]佘双好,董梅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历程及趋势[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1).
[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1B7CB290-21F6-4747-A092-4D6A15BB37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