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理念下林业栽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2022-06-01杨勇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栽植技术生态理念病虫害防治

杨勇

摘要 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生态理念广泛渗透于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林业栽植与管理。基于此,为应对逐渐扩大的绿化造林趋势,提高苗木成活率,本文探讨生态理念下栽植和管理林业的意义,重点分析生态理念下林业栽植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生态理念;栽植技术;林业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2)03–0182–03

林业资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林业还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作用,能够避免水土流失。但是在社会及相关技术不断发展下,生态栽植与管理成为林业主要发展方向,为提高栽植质量和林木成活率,掌握生态栽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要点是必要的。

1 探讨基于生态理念栽植和管理林业的意义

作为经济建设能源需求的重要组成,林业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同时还能保证物种的生态多样性、避免水土流失等,这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夯实根基。因此,作为重要资源之一,在生态理念下开展林业栽植和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其具体意义为:通过落实生态化林业栽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实现林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符合当前时代背景对林业发展的要求,满足我国生态建设与平衡的需求,缩短南北方林业资源差距,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人们宜居环境的构建提供支持。

2 分析生态理念下林业栽植技术要点

2.1 勘察栽植环境

林业栽植的生态性不仅体现在林业培育管理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上,因此,为保证林业栽植技术工作高质量开展,相关工作人员要在开展林木栽植作业前对周围环境进行勘察,根据平原地形特点、栽植区域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条件等要素,科学选择林木品种,从而保证所选植物可以顺利适应土壤环境,為其后续健康地生长发育奠定基础,降低林木栽植死亡率。

在勘察林木栽植环境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正确认识土壤对林木生长质量的影响,做好土壤检测工作,以此改善林业栽植效果。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使用专业设备对土壤成分进行检测,掌握具体微量元素,根据林木需要调节土壤酸碱度,从而为林木提供良好生长环境。在后续栽植过程中,土壤检测工作也要继续落实,切实发挥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的作用,以实时的状态掌握土壤水分和微量元素,以此为基础及时调整水资源灌溉和肥料施撒等作业内容,保证林木等植物健康成长[1]。

2.2 施用肥料

肥料施撒作为林业栽植的重点,工作人员要合理控制肥料施撒量,一方面保证林地养分满足林木等植物成长所需,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当地流行病虫害科学选择肥料,避免林木等植物受到病虫侵袭。在实际施肥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结合物联网等技术对土壤肥力的监测结果,并根据林木等植物的生长情况,判断其需要的具体养分类型和质量,及时为林木生长补充充足的养分,保证土壤肥沃度的同时,避免施撒过量,为周围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2.3 苗木的选择与栽种

由于生态环境和区域气候存在差异,工作人员要从综合角度考虑苗木选择问题,在掌握当地土体结构、气候环境后选择苗木种类,尽量选择多类型苗木,降低病虫害传播概率,提高苗木存活率。

移栽树种要经过本地长期驯化,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树种,同时考察苗木长势,判断其是否旺盛、根系是否发达等。在苗木栽种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把握移栽时间,立足于周边环境和生态气候条件,确定起苗和移栽时间,尤其是土壤肥力、保水能力和温度等,做好林木移栽和起苗的配合工作,尽量在上午或下午进行,避免出现高温导致水分蒸发问题。为降低挖掘对林木根系的损伤,最好在透雨后起苗,保证林木栽植质量。

起苗方法较为丰富。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起苗方法是带土球起苗法和裸根起苗法,前者主要应用于常绿树木的移栽场景中,相较于其他起苗移栽方法,该技术方法可以保证苗木较高的成活率,相应地,成本相对较高。后者则主要应用于多数阔叶树起苗移栽场景中,不仅可以保证林木根系的完整性,还可以降低成本,操作简单的同时便于苗木后续运输。在实际起苗移栽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土球大小进行控制,最好为苗木胸径的8~10倍,若是反季节栽植等特殊情况,工作人员可以适当增加土球大小。

此外,控制土球高度,比宽度少6~8 cm即可。起苗时工作人员要使用较为锋利的锯子将粗直径的根系锯断,并及时落实消毒养护工作,比如涂抹愈伤涂膜液等,一方面避免苗木水分从切口处挥发;另一方面使其伤口得以尽早恢复,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由于定植前苗木水分获取渠道有限,为避免其过快散失体内水分,保证内部水分代谢平衡,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及时修剪苗木。修剪方式主要包括2种:一是重度修剪,主要面向的是规格较大的容易抽发新枝的苗木类型,如落叶类乔木等,针对此类苗木其树冠修剪幅度要大于原本的一半;若苗木规格较大但是长势较为缓慢,如灌木类苗木,则落实疏枝、短截等措施,剪掉枯萎枝条,若移栽类型为反季节移栽,那么工作人员要做好骨干枝条的保护工作。二是轻度修剪,主要针对针叶类苗木,将其枝条少量修剪,主要是具有损伤或发生过病虫害的枝条。

2.4 育苗与养苗

开展苗木栽种工作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开展育苗工作,培育成活率较高、质量较好的树苗,使用现代化技术时刻关注树苗生长情况,及时调控周围环境温度,定期补充水分,尤其是生长阶段的树苗,极易出现缺水情况。因此,要使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土壤水分含量实时监测,一旦低于设定值就发出警报信息,从而为树苗提供充足养分。

育苗前,由于所选林木种类往往相对较多,工作人员应根据树苗种类与数量科学选择培育方式,当树苗树种和数量都相对较少时,为提高林木成活率,应落实人工培育工作,同时避免在作业过程中破坏树苗质量;当树苗树种和数量相对较多时,为保证作业效率,则采取机械培育方法,减轻工作人员压力的同时,使其更有精力落实林木栽植管理工作。

此外,还要控制好林木栽种的距离,根据土壤肥力做好定期施肥工作,并采取节水灌溉方式对林木进行补水,如智能化浇灌技术,减少对苗木的伤害。另外,在开展晒苗作业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注重对作业时间的把握,尽量在晴朗天气进行,保证树苗进行充分光合作用,同时将温度控制在16℃~20℃,将晒苗时间控制在2~3 d内,保证树苗存活率。在开展晒苗作业时需注意,工作人员要做好清洁整理工作,不可使土壤等黏到树苗上,保证树苗理想的生长速度[2]。

在苗木移栽时,工作人员要以竖直的状态将苗木放入提前准备好的定植穴中,同时根据苗木根系状态对后续操作进行灵活调整,若是为裸根苗,在回填土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对深度进行控制,及时将苗木向上提一下,保证林木根系得以舒展开,最好同时开展填土与上提工作,次数控制在3~4次即可,最后将土面踏实,浇透水即可。如果林木根系带有土球,则要对土球高度和穴的深度进行测量,保证两者大小合适,回填作业开展的同时要落实踏实工作。当苗木胸径大于6 cm时,为保证苗木移栽的稳固性,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落实苗木支撑工作,保证苗木重心与地面互相垂直,支撑体系可以使用树枝等材料,将其搭成井字形,在此过程中,可以埋入竖桩,同时控制基部埋入深度,30 cm即可,或是使用扁担桩,但是该支撑体系要求的埋入深度在1 m以上。总而言之,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具体支撑体系对埋入深度进行控制,以此保证苗木整体稳固性。

3 探讨生态理念下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3.1 提高重视,加强监测与检疫

在生态理念下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首要任务是做好林木流行病虫害的检测与检疫工作,提高对林木养护的重视程度,从而在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的同时,避免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对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而言,始终要落实防大于治的管理原则,定期开展高质量的监测工作,并落实信息化预警信息,充分、及时地掌握林木病虫害相关信息,尤其要做到对症下药,基于林木具体类型对可能存在的病虫害问题进行预判,从而保证林木病虫害防治方案的科学有效性。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案中,应包含有关营养补充的内容,因为林木生长过程中若是没有得到充足的营养就极易染病,给病虫害提供入侵机会。为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不断提高林木病虫害监测与检疫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做好栽植后续管理工作,按时施加肥料、修剪枝条,分析林木生长缓慢原因,及时采取解决措施,进而为林木健康生长提供有效保障。

移栽后管理工作要把握以下要点:加强肥水管理,及时开展覆膜工作,移栽后要在移栽当天、移栽3 d后、移栽10 d后开展透水工作,一天至少浇水3次,保证水浇透,从而促进苗木尽快缓苗。此外,根据实际天气情况以及苗木生长特性做好培土工作,每次浇水后要及时开展此项工作,处理好苗木与土壤之间的裂缝。在施肥时则要选择腐熟有机肥,同时搭配一些无机肥,采用沟施或者穴施的方式进行,利用地膜保证土壤湿度和温度,从而提高林木自身抵抗力,避免在缓苗过程中感染病虫害,保证林木存活率。

开展监测工作时要注重对科学技术的使用,如无人机技术、遥感技术、红外观测等技术,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林木情况,实现对病虫害的快速控制,降低林木损失。

3.2 科学选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完成林木栽培作业后,还要科学选择病虫害防治技术,出于对周围生态环境的考量,需要在综合考虑下选用化学防治技术。具体而言,在栽培结束后要及时制定病虫害预防计划,在治理过程中落实预防、除治并重的基本方针,坚持分类指导,从预防的总体战略出发,分区实施预防工作,明确主次,紧抓主要矛盾。对危险性病虫害,工作人员要认真贯彻《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以化学防治措施为核心开展防控工作[3-4]。

将林木区域内存在的枯死木、枝桠等清除干净,以之前制定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要求,为基础开展药物除害处理,如松褐天牛的除治死亡率应达到100%,同时挂设天牛成虫诱捕器,喷洒16%虫线清乳油。在喷洒化学试剂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注重喷洒角度与方向,保证方向向上和试剂喷洒效果,对病虫蔓延速度进行控制,即便后续出现病虫也可以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若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会导致林木土壤中残留有害物质,若残留问题严重,不仅对土壤性质造成影响,也会使得林木无法正常生长,提高病虫害对化学药剂的耐药性。因此,在开展化学防治工作时,工作人员要注重减少对土壤的影响,尽量减少化学药剂喷洒,多采用药物涂抹方式,比如涂抹在树干表面或者树枝表面等。虽然该方法需要投入较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但是相较于其他病虫害防治方法,防治效果更为理想,但该方式仍最好应用于树木数量较少的林地。

3.3 加强对林木病虫防治技术的教育普及工作

针对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同时围绕最新的防治技术和生态治理理念开展大规模教育普及工作,從而提高林木病虫害防治效果,提升人们参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病虫害防治质量。

在开展教育普及工作时,可注重互联网等线上教育普及渠道,如微信公众号推送、短视频发布等,使相关工作人员从多个渠道掌握防治技术,不断提高其工作人员的生态意识,主动选择更具生态、绿色的技术方式,以提高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平。

3.4 基于生态林养护采用混交林技术

在生态理念这一大背景下开展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工作人员应多利用自然原则,利用多样化的林区生态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动力,因此,可以采用混交林技术生态化防治林木病虫害,以此有效对抗病虫。

以往的林木树种较为单一,所以很容易在林木这个生态系统中形成食物链,在该情况下,一旦暴发病虫害,就会在短时间传染给整片林木,最终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开展人工林栽培时就应该落实上述选种原则,即选择多种类型的苗木,结合地区情况打造相对复杂的混交林,从而形成丰富食物链,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蔓延与扩散,给予相关工作人员相对较多的反应时间,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控[5]。

4 结束语

生態性林业栽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有效减少林业发展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落实相关栽植与管理工作时,要遵循生态保护理念,结合物联网、无人机等现代化技术,做好栽植环境勘察和土壤监测工作,落实科学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此促进林业建设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昊坤,赵丽霞.关于林业育苗技术与栽植管理综合措施的思考[J].农村科学实验,2021(33):135-137.

[2] 杨晓玲,李东霞.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关键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21, 15(15):80-81.

[3] 才书敏.关于生态林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分析[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11):164.

[4] 谢银燕,王松,吴春银,等.木麻黄病虫害及其防治的最新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0):36-41.

[5] 孙南军.科学栽植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探讨[J].甘肃农业,2020(3):36 -37.

责任编辑:黄艳飞

Forestry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Pest Control Under Ecological Concept

YANG Yong (Liaocheng Dongchangfu Dis-trict Forestry Development Center, 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

Abstract With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ecological concept has widely penetrated into many fields, including forestry planting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this,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gradually expanding trend of afforestation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seedling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ignificance of planting and managing forestry under the ecological concept, and focused on the key points of forestry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pest control measures under the ecological concep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relevant work.

Key words Pest control; Ecological concept; Planting technology; Forestry

猜你喜欢

栽植技术生态理念病虫害防治
园林施工中栽植技术及具体施工工序的研究
山区大树移栽的技术
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关于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凸显探索
园林病虫害科学防治的有效措施浅谈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生态理念下办公建筑设计与技术应用
探讨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