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内循环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2-06-01李晨

关键词:持续发展市场需求科技创新

李晨

[摘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上的必然选择。我国拥有14亿人口,人均GDP达1.11万美元,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能够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激发内需潜力,为国内企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中小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其通常具有融资渠道窄、产品技术含量低、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弱等特点。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这些问题极容易被“放大”,“国内经济大循环”将导致外贸型中小企业面临断供断单风险,传统落后的中小企业更可能面临着淘汰危机。因此,分析中小企业如何立足,在机遇和挑战共存的情况下,如何长期永续发展的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经济内循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市场需求;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014.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22)02-0082-04

一、引言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不确定,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并持续不断,造成全球经济正在遭遇21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世界经济处于缓慢运行之中,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在这种背景下,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形成此项战略布局。2020年10月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继续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理论创新,形成了“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政策指引。

所谓“内循环”,是与外循环相对应的发展模式。在之前的几十年,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大趋势。各国之间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优势互补,形成资源国、生产国、消费国互相循环的共生模式,我国则主要处于生产国的环节,这是外循环经济。而“经济内循环”就是以国内的各个企业为主体,产品在国内生产、流通并消费,在国内完成经济运转的全部过程,可以说是自产自销。现在及未来较长时间的实际环境,需要我国大力发展内循环作为补充和支撑。

二、经济内循环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底的数据,中小企业的整体规模已经突破4200万家,全国企业总量的98.5%都是中小企业。其发展从小到大、实力由弱到强,在扩大就业、促使经济增长、推进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国民经济主力军的角色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国有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着自身经营规模有限、市场适应能力较差、社会重视度不高、融资渠道窄等问题[1](P25-27)。

在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战略之下,我国将会形成以拉动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既迎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例如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宏观政策的支持;但同时也必然带来一定的挑战,如外贸型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断单或断供、传统落后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淘汰危机。总的来说,中小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尽快根据市场的需要,完成轉型升级,走上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轨道。

(一)经济内循环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机遇

1.巨大的内需市场

经济内循环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拉动消费需求,从而刺激消费,因为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2](P73-82)。如图1所示,2012—2021年期间,我国消费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始终超过50%,且处于稳中上升的良好趋势。其中2012—2020年,我国消费率平均值为59.01%,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但最终消费支出占比仍然达到54.3%。随着“经济内循环”战略的深入实施,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为近三年内最高水平。这足以说明国内大循环对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我国拥有14亿人口,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和消费多元化的特点,未来内需市场空间广阔。近些年,国内市场消费升级浪潮更迭不休,各种新型消费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2021年淘宝“双11”成交额再创新高,仅在一天的时间内就实现5403亿元的销售额;带货网红可以在几小时内带货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这些都折射出国人的消费实力和消费活力。不过,现阶段我国生产能力快速增长,消费市场整体上的总供给明显大于有效需求,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消费需求尚未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我国的消费支出占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与发达经济体的70%、80%水平相比,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国人的消费还有极大潜力可挖掘。

中小企业具有经营灵活、管理简单的优势,只要能够在如此庞大的内需市场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制造需求点,就可以快速积累资本,迅速占领市场,将企业做大做强[3](P30-32)。

2.宏观政策的支持

在“经济内循环”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2020年7月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财税支持制度、融资促进制度等7方面25条具体措施,在财税金融、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多方面对中小企业加强了政策支持的力度。

在全球疫情影响之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营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营资金短缺、信用风险上升,发展困难重重。该《意见》的出台,释放了我国要进一步加强和加大对中小企业帮扶的信号。下一步,政府发力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公平对待中小企业,避免对中小企业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置措施;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合理满足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同时减轻融资负担;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尤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等。这些宏观政策都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实现健康平稳发展。

(二)经济内循环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挑战

1.外贸型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断单或断供

相比于内贸企业平稳发展的情况,外贸型中小企业在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面对着的是更复杂的资本市场环境。“国内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意味着不再以经济外循环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目前,逆全球化形势严峻,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国家政治环境的稳定性对外贸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美国为例,中美贸易战叠加疫情等因素,使得中美双边贸易受到很大的影响。中美自1979年建交,40年来双方经济贸易合作不断拓展与深化。2010年双边贸易额为3853亿美元,2017年高达6360亿美元。2018年起美国开启对我国的贸易争端。在“关税战”的冲击下,201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大幅下滑。在极端情况下,一旦双边经济发生脱钩,出口型中小企业会受到极大程度的冲击,会发生断单、资金周转困难、产品积压、生产成本上涨等问题,最终面临倒闭风险。

在进口方面,以华为为例,2019年美国发布芯片限制措施,不惜动用行政命令打击华为公司,以“釜底抽薪”的方式阻断全球供应商向其提供关键零部件,导致华为的发展道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同时,这也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对我国的种种“卡脖子”的做法,让大量的进口型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断供的问题,核心技术、核心原料、核心零部件不能及时供应,企业业务量必将大面积下滑。

2.传统落后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淘汰危机

在传统经济投资时代,国家的铁路、公路、水利等多种基础设施项目快速建设,市场对煤炭、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产品有很大的需求,带动了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但随着国内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成,市场对传统行业的产品需求大幅下降。另外,这类传统产业通常污染严重、产品附加值低下,随着市场的饱和、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导致传统落后中小企业的生存面临危机。

“国内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超大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实现中国以内需为主、以消费拉动为主的未来趋势。但是提高内需,更多的是依靠新消费产品行业,而不是目前面临淘汰危机的传统落后行业。传统落后行业一般只愿维持现状,不愿意接纳新知识、新信息,科技创新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差。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量自2011年的31万户,增长到2017年的37.6万户,实现历史最高。但是自2017年以后,一直呈现递减趋势。截止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量降低至36.3万户,如图2所示。可见,面临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很多传统落后中小企业,发展空间较小,都将逐渐被市场淘汰。

三、中小企业发展路径探索

“国内经济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小企业要找出问题,发现机遇,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能

我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中等收入群体已达4亿多人,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因此必须充分挖掘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潜能。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乡村人口超过5亿,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占消费市场总体的38%,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巨大。中小企业可以在现有范围基础上,进行市场和产品的延伸,多层级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进一步稳定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促进县乡消费,对持续提升消费需求潜力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改變了人们的支付方式;美团外卖给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捷;网上购物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购买到了预期的商品。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新型线上消费的出现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所需,“门店到家”、“无接触配送”、“云购物”等新型消费潮流不断涌现。

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为加快构建“经济内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中小企业要紧紧围绕扩大内需战略,根据我国消费多元化和消费升级的特点,深入市场,精准制造消费需求点,开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长期永续发展。

2.积极把握政策福利

在新格局下,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在政策支持、金融服务、权益保障、引进人才等方面纷纷出台帮扶政策,中小企业要积极研究政策,用足、用好政策福利,提升自身的发展韧性,增强发展韧劲,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

首先,要以“十四五”发展规划引领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其次,中央政策利好不断释放,金融业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也不断加力。2022年,银行业会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利用数字化手段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应用大数据风控平台强化信贷风险管理[4](P45)。最后,中小企业应与政府部门多沟通多交流,增强与政府的合作深度,以政企联合的形式,确保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扶持举措落实到户。

3.大力促进出口转内销

前述研究发现,面对“经济内循环”的压力,外贸型中小企业面临重大生存危机。外贸型中小企业应及时感知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找寻合适的销售渠道和模式,将出口产品转销国内市场。

2020年6月,《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出台,在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等三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营造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良好环境。外贸型中小企业应认真研究政策,准确把握国内市场需求,将适销对路的产品推入国内市场。

当然,出口产品进入内销市场也面临着“水土不服”的现实问题:国内外产品标准不同、营销模式不同、销售渠道缺乏、品牌不认可等[5](P41-50)。因此建议转内销的外贸产品需要按照国内市场标准进行调整改造;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适合国内的营销网络;尽快熟悉国内市场准入、销售和结算等规则,争取国内订单;积极创建、宣传自有品牌,依托电商网购平台,尽快获得消费者认可。促进出口产品转内销,既有利于外贸型中小企业平稳转型,同时,更多的优质出口产品转内销,也提高了国内市场的产品标准,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有助于激活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6](P32-34)。

4.持续推动科技创新

美国等国的对华加征关税和制裁打压措施,尤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行为,将倒逼我国企业牢牢抓住科技创新,掌握国际竞争的话语权[7](P100-107)。尤其是传统落后的中小企业,只有加大研发资金量的投入,引进和培养技术人员,组建研发团队,利用创新产品,才能使企业在困境中拓出一条新的生路。

在很长时间里,中国一直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图3),中国企业以成本优势成为了众多欧美品牌的代工商;而微笑曲线两端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运作环节,一直被美国企业所把持。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再甘于处于获利最低的位置,要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要掌握自己的品牌,从而逐步从底端、中流部向两端拓进,这意味着中国将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8](P43-47)。

“創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可以扩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凸显作用。“新基建”与“铁公基”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不同,具有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特征,传统中小企业要抓住在新基建中的基础作用,引入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嵌入,实现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四、结论

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经济发展的铁律。人常说,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应势而谋,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对中小企业而言,既孕育着新的发展机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要转危为机,必须充分挖掘国内市场需求、积极研究政策福利、大力促进出口转内销、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完成转型升级,使企业得到健康、稳定、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莱.经济双循环战略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12).

[2]陆岷峰,徐阳洋.经济双循环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机遇、挑战与成长的着力点[J].西南金融,2021(1).

[3]甘立勇.经济双循环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21(3).

[4]汪文正.未来五年中小企业如何发展《“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解读[J].中国中小企业,2022(1).

[5]刘勇,李丽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企业转型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政策建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1).

[6]葛婉玲.双循环背景下义乌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7).

[7]郭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与实现路径[J].求索,2020(6).

[8]付一夫.国家定调“内循环”,经济格局将发生哪些变化?[J].科技与金融,2020(10).

[责任编辑孙兰瑛]

猜你喜欢

持续发展市场需求科技创新
A Private Practice
2018年一季度中国理财市场需求潜力地区排名
面向市场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