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黎族医药特色与 发展现状初探

2022-06-01陈晓璐罗紫莹杨添淇石鹏伟胡治军张朝翔张琳张帆帆谢毅强杨旭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昌江黎族医药

陈晓璐 罗紫莹 杨添淇 石鹏伟 胡治军 张朝翔 张琳 张帆帆 谢毅强 杨旭

【摘 要】 为调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黎族医药的特色与发展现状,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和石碌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上山识药及走访民间黎医等方式,了解当地黎族医药的特色与发展现状,探寻黎族医药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发展情况。结果显示,由于多数民间黎医暂无合法身份从事医疗事业,致使黎族医药的传承面临着巨大挑战。但是黎族医药应用范围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可保障当地百姓的健康,也对现代医疗体系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因此,独具特色的黎族医药应该得到重视和传承,保护与发展黎族医药健康已经是刻不容缓。

【关键词】 海南;昌江;黎族;医药;现状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2)06-0006-04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ine of the Li  Nationality in Changjiang Li Autonomous County

CHEN Xiaolu LUO Ziying YANG Tianqi SHI Pengwei HU Zhijun  ZHANG Chaoxiang ZHANG Lin ZHANG Fan Fan XIE Yiqiang YANG Xu*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Haikou 571199,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ine of the Li nationality in the Changjiang Li Autonomous County of Hainan Province, this paper, taking the Changjiang Li Autonomous County town of Hainan Province and Shilu, Hainan as examples, adopted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identification of medicine in the mountains and visiting the folk medicine of Li nationality,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local Li nationality medicine, an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Li Nationality Medicine in Changjiang Li Autonomous Coun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heritance of medicine of Li nationality is facing a great challenge because most of the folk doctors have no legal status to engage in medical treatment. However, the Li nationality medicine is widely used to protect the local peoples health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also plays a role in supplementing and improving the modern medical system. Therefore, the unique medicine of the Li nationality should be valued and inherited, and it is a general trend to protect and develop the medicine health of the Li nationality.

Key words:Hainan;ChangJiang;Li nationality;Medicine;Quo

黎族的唯一聚集地在海南,人口約120余万。是海南岛上原始而古老的居民,而黎族医药更是中医学宝库的瑰宝,本文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黎医黎药的现状及在其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针对黎医黎药的保护与利用进行剖析和论述,以期待提供更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1 黎族医药的特色

1.1 黎族医药文献资源缺乏 我国的传统医药历史源远流长,对各民族繁衍生息起着重要作用[1]。本文以海南省昌江县作为对象,浅挖黎医黎药在黎族历史发展长流中起到的独特作用。卫生部原常务副部长何界生在出席海南首届黎医药论坛暨海南省民族医药学会成立大会时指出“黎族医药是黎族的文化瑰宝,是海南的绿色财富”[2]。此外,黎医黎药对中华民族医药而言,是民族医药的瑰宝;对黎族人民而言,是用亲身经验代代传承下来且具有黎族传统特色的医药体系,其区域性质和民族性质十分突出[3]。黎族人民在悠久历史的生活中,经过磨合与触碰,具有代表性的黎族语言也随之产生,虽有特定语言,但无特定文字,也缺乏关于黎族医药的具体知识体系,黎族医药的传承是依靠着老一辈黎医们的口口相传。同时,口头传授方式也导致黎族医药知识与精髓在传承过程中及其容易出现错传、少传甚至是漏传的现象,使得部分医药知识与精髓在传承过程中无法全面传承,制约了黎族医药知识与精髓的传承和发展[4]。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能听懂黎族语言的人及其稀少,若非本民族,黎医们口中所说的语言、草药,其他人始终不能理解。CD1566A7-19CB-4443-A71C-1BBAD5DD31D4

1.2 黎族医药拥有独特的治疗体系 查阅资料可见,黎族原始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文化、医药文化,都记载着原始社会的黎族人们都相信有神灵的存在,也相信祭拜祖先可以保证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他们相信用食物去供奉祖先,祖先就会保佑他们健康平安[5]。虽然现在对黎族巫医治病的原理还尚不清楚,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巫医在给病人治病的过程中,需要营造出肃静的氛围,要求病人心平气和、摒弃一切杂念,然后嘴上念着神语,这样的治病疗法可以给病人心理起到某种程度上的安慰作用,从而起到了从精神上治疗疾病的作用,即精神疗法。”[6]根据现代临床研究,保持一个愉悦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情对疾病的康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据记载,黎医在早期的行医治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是,从黎族医药启蒙与发展的历史来看,黎族应该是最早实现巫医分化,走入理性医学发展模式的民族之一[7]。在海南省,占比最大的少数民族就是黎族,拥有着众多人口和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时间的生活、生产、治病过程中,黎族医药一直在汲取和融合中医药学、苗医药等传统医药学理论和经验的精髓,不断充实本民族医药知识理论和体系,逐渐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医药理论体系,有着本民族医药特有的基础理论、疾病理论、药物理论、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8]。

1.3 黎族医药治疗疾病手法多样 有研究[9]表明“单方胜过名医”,黎族医药对当地疾病的诊治起到了的独具特色的作用。黎族人民的聚居地大多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山区,那里的阳光充足,雨量适当,地形弯曲多样,土壤沃腴,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为他们的生活起居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也为他们预防疾病及诊治疾病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10]。黎族医药种类十分丰富,在治疗肝硬化腹水、乳腺炎、跌打损伤、接骨、风湿、疟疾及毒蛇咬伤等疾病有着独特的疗效,直到现在,黎族医药治病的独特作用还在海南中南部黎族村寨里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11]。其治疗方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比如药物疗法、刮痧疗法、火针疗法、灯草疗法、藤灸疗法、饮食疗法、捻痧疗法以及佩药疗法等。就拿佩药疗法来说,芳香族类药物的根茎、果实往往是黎族医生们的首选药物,如沉香、降真香等,将药物分成不同剂量,然后用一根红线将它们串起来。一般都选择佩挂在患者的脖子、胸前、手腕、脚腕等部位,对于营养不良,常年生病,气血不足的儿童、妇女和年老者比较适用,黎族医生认为芳香的气味对人体能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让身体进行自我调理;他们有时还会将沉香类的药物点燃,用于熏衣服、熏房子,以达到清除戾气、预防疾病、保护身体健康的目的。据查阅古书和黎族医生的说法,这种用香熏来预防疾病的方法在唐代就已经开始流行了[12]。

2 黎族医药发展及现状

2.1 对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黎族医药调查的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调研团队共12人选择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及石碌镇为调查地点,在当地进行了7天的实地调查,深度访谈了4位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黎族医生,还有当地村民、村镇领导等人士和机构,调查研究黎医的发展和传承状况。并留有文字、录音和照片等记录。了解到当地黎医用黎药在治疗痔疮、便血、尿血、浮肿、骨折、脑梗塞和肝硬化腹水等多种疑难杂症、顽症痼疾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其中以治疗毒蛇咬伤的手段最为简化。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目前由于当地黎医看病没有合理的价格标准,且多是亲朋好友前来问诊,他们收取象征性的费用甚至免费,导致当地黎医的收入低,经济拮据,生活条件困难,同时还必须承担较大的医疗风险。此外,由于当地黎医在思想观念上较为保守,虽然没有性别要求,但传内不传外的情况普遍存在,对外界的封闭性过强,导致当地黎医出现逐渐难以传承下去的现象。当地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黎医的发展状况。

2.2 对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黎族医药调查结果的简析 结合本次的实地走访、查阅的大量文献和对海南本土从事黎药科学的专家的咨询,对黎族医药发展困难的原因进行以下分析。

2.2.1 黎医无行医资质 少数民族医药被国内卫生资源制度认可的程度有限。目前,由于藏医药、蒙医药、傣医药、朝医药、壮医药和维吾尔医药这6种民族医药拥有经典著作和成熟的理论体系,被纳入国家中医 (民族医) 考试制度, 黎族医药尽管已完成一些以实现传统医学知识体系的理论,但它们仍未被正式制度接受[13]。

根据我国《执业医师法》,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行医资格证对医生来说,是一种来自社会的认可,也是一种无形的保障。当地黎医虽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他们并没有黎医相关的从业考核制度来认定其黎医行医资格。对于多使用地区独特草药的黎族医生来说,没有类似的资质证书作为保障,施治施救虽然合理但却不合法,一旦出现问题,医患双方的利益都将难以保障。因此想要帮助黎医走出难以传承的困境,发展壮大黎族医药,需要切实地解决黎医的生计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行医环境,得到更多政府的支持,确定黎族医药的地位,引起各界对黎族医药的重视。

2.2.2 黎药无规模化生产 当地黎医治病多靠山上的草药,需要的草药稀少难采,且大多草药所处的地势高或险峻,难以发现,周边环境复杂,同种药材的生长地分布散乱不集中,经常需要随采随用。更多时候都需要进入到深山,而且当地黎医往往需要为半夜来求诊的患者进深山采药,交通十分不便,采药条件艰苦。

目前,海南黎药种植还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主要以家庭經济为基础,多数为小规模、零散种植,缺乏将种植、加工、销售结合起来的大型企业化经营方式,标准化和工业化程度低,远不能满足当前规模化生产的需求[14]。

近年来由于对现有环境的保护,海南各市县建立了大大小小共68个保护区,且部分稀少草药被列为保护植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珍贵植物,但是也使当地黎族医生无法采到所需草药。即使是允许采药的保护区也需要出示行医资格证,这让当地黎族医生采集药用草药的需求和当地保护区的保护性规定形成了难以解决的矛盾。时常让当地黎族医生面临“看得到,却采不到”的情况。CD1566A7-19CB-4443-A71C-1BBAD5DD31D4

2.2.3 黎药资源过度开发 近年来,由于现代农业对山区的过度开发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部分药材过度采集,许多野生黎药资源正在逐渐消失,严重威胁到黎族药材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由于种种原因,黎族医药的发展遇到了瓶颈,逐渐走向衰落。然而,在海南积极推动和扶持黎药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黎药发展迅速,已成为海南特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2.4 黎族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 黎族是海南岛的中南部山区的一个狩猎民族,长期生活在热带山区森林中,并以狩猎为生。在捕食猎物的过程中容易受伤,例如刀伤、骨折和蛇虫咬伤[15]。此外,黎族居住的地域气候湿热,时常发生各种皮肤病和风湿病。因此,当地的黎族医生也擅长于治疗风湿跌打伤和皮肤病,除此之外还擅长治疗水肿、出血。现如今,癌症和肝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些主要疾病,当地黎族医生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调查发现,黎药的独特疗效吸引了许多癌症患者前来诊治[16]。

2.2.5 黎药的研究开发与数据共享 近年,针对黎药的开发研究机构不断增多,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医学院热带药用植物开发重点实验室和海南师范大学热带药用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等[17]。《海南省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提出海南省医药产业力争到2020年产值超过300亿元,其中将推动南药黎药和海洋药物研发[18]。

此外,现已建立海南黎药资源数据共享平臺,提高了信息共享和研究成果共享的实用性和公益性。还建立了第一个黎药资源种质圃,511种黎药植物受到保护,其中包括12种稀有濒危的植物。 同时,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海南省黎药产业技术研究体系和发展模式,已开发出30多种新的黎药产品。以黎药为主体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19]。

海口国家高新区作为海南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吸引了众多黎药龙头企业、科研机构进驻,推动海南黎药走出深山,加快产业化、规模化发展[20]。

3 建议

3.1 关心和扶持民间黎医 由地方财政扶持, 建立专门的黎族医院或黎医门诊。黎医和黎药密不可分, 没有黎医, 将无法正确辨识和运用黎药[21]。政府应筛选一批具有丰富医疗实践的黎医, 通过专门的考核对其从医资格给予合法认定,并准许考核合格的医生在正规医院开设黎族医疗诊所或允许他们开设独立诊所。让具有杰出医术的黎族医生治疗疾病,延续黎族传统医学文化,发挥黎族医术价值;建议给予生活困难的黎医适当的服务经费补贴、基本药物补贴、一般诊疗费补贴和退养生活补贴等,减少其生活方面对行医的负担。

3.2 促进黎医药产业发展 由政府主导,抢救黎族医药产业,加大投入资金力度,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针对性强的优惠的产业发展与扶持政策,选择有实力的医药企业予以扶持,重点支持和保护以黎药为首的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培育黎族优质医药。制定地方医药标准,在该标准的指导下,培育几个大的龙头企业,形成黎族医学的科学体系,促进当地黎族农业、黎族医药商业化和黎族医药企业化发展。

3.3 注重黎族药用植物资源保护 政府对于缺稀药材要采取紧急保护措施,给予黎医移植和培育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帮助;建设多个黎药种植规范化示范基地,通过规范化操作大规模人工栽培黎药,确保药材的药用价值。使黎族药材能够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目前,DNA条码技术已被用于黎族药用植物的鉴定研究,但有必要建立和完善黎族药用原种数据库,以发挥其在鉴定中的重要作用。它有利于黎药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促进黎药的传承与发展[22]。

3.4 重视黎药处方的征集和保护及研发 部分黎药能够治疗中西医无法治愈的疾病,且价格优惠,预后良好,不会复发,应针对这部分黎药处方进行研究而开发出特色黎药处方[23];抢救发掘黎族医药的验方、秘方和民间方,深入黎族同胞聚居区调查,采取奖励措施,鼓励黎族医生贡献自己的民间处方和验方;根据黎族医药学理论,投入资金,组织专门的科技人员,实施黎族医药重点科研项目;加大对黎族医药科研的投入,集中资金开发具有重要临床治疗意义的黎族医药产品,加强自主创新,培养品牌意识,共同推动黎族医药科技进步和产业增长[24]。

3.5 利用媒介进行黎药形象建构 海南省大力支持黎药的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海南特色的推广为黎药宣传带来了机遇。黎药的宣传可以利用其政策优势赢得权威媒介的支持,以正面权威的形象进入市场,并在确保声誉的同时提高知名度。媒介应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建立多元化的宣传机制,努力通过有影响力的媒介宣传黎族文化的积极新闻、黎族文化的历史成就和最新成果,并传递黎药研究的最新进展。可逐步提高公众对黎族民族的了解,消除公众对黎族医药的偏见,减少黎族医药发展的障碍[25]。

4 小结

通过本次实地调查,了解到黎族医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如果建议能够落实,有利于振兴黎族医药文化,使黎族医药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同时为海南自贸港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志勇,李彦文,庞宗然,等.民族药特色与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5):411-413.

[2]诸国本.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3):3-5.

[3]邝一哲.黎医黎药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的作用及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6):93.

[4]戴水平,张鹏威,张俊清,等.黎族医药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2):281-284.

[5]戴水平,杨卫丽,张俊清,等.中国黎族医药理论与特色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4):187,196.

[6]黎同柏.浅析黎族医药的起源和早期发展[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6):136-140.CD1566A7-19CB-4443-A71C-1BBAD5DD31D4

[7]钟捷东.黎族医药[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8.

[8]刘明生.黎药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9]桑驰钊. 浅谈民族民间医药[J]. 科技创新导报,2010(30):233.

[10]王敖.海南黎族传统黎药的民族植物学初步调查[J].商,2012(21):211-212.

[11]戴好富, 梅文莉. 黎族药志 (第一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12]刘玉梅. 海南黎族苗族的民间医药民俗文化[J]. 中外企业家, 2010(Z1):108-112.

[13]张小敏.从非正式制度到正式制度:民族医药文化转型的关键因素——以黎族医药为例[J].社会发展研究,2017,4(3):169-190,245.

[14]張浪,任军方,王春梅,等.海南南药黎药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6(18):43-45.

[15]查干姗登.黎族的狩猎生计及其变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1):89-94.

[16]吴多博,胡方圆,张磊,等.海南黎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SWOT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7(5):433-437.

[17]郑才成.海南黎药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第六届海南省科技论坛“医药科技创新与药品质量安全”专题论坛、海南省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南省药学会,2012:390-392.

[18]宋岩.海南:“十三五”将推动南药黎药和海洋药物研发[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2/16/content_5168448.htm,[2017-02-16].

[19]张晴丹.海南千年黎药重获生机[EB/OL].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751.shtm,[2017-9-19].

[20]中国海南自贸区港.海南黎药-中国医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EB/OL].http://www.hai-nan.com/m/show.asp?id=403,[2020-03-21].

[21]罗晋京,郑才成,秦建国.抢救性保护发掘海南黎族医药资源——关于建立我省黎族医药保护制度的思考[J].今日海南,2016(1):45-46.

[22]崔馨云,孙伟,熊超,等.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对23种未知黎药进行物种鉴定[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283-292.

[23]陈小琼.黎族医药亟须抢救与研发[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8(3):49-54.

[24]符慧华.特区精神“药王”戴好富:黎药宝库的“闯将”[EB/OL].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8/03/05/031422354.shtml,[2018-03-05].

[25]叶润田.黎药的形象建构与媒体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8,9(9):55-56.

(收稿日期:2021-07-16 编辑:刘 斌)CD1566A7-19CB-4443-A71C-1BBAD5DD31D4

猜你喜欢

昌江黎族医药
昌江烟雨高岭泥
黎族小伙闯“深海”
Molecular mechanism study of 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 synergistically induced by plasma and plasma-activated water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建设进展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56个民族56枝花 黎族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