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药治疗消渴病的临床运用浅析
2022-06-01郑芳萍陈学勤
郑芳萍 陈学勤
【摘 要】 风药在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文章根据风药的特点及作用,浅谈风药在治疗消渴病及其并发症临床运用中的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 糖尿病;中医药疗法;风药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2)08-0004-03
“风药”概念首见于李东垣的《脾胃论》,但最早将药以风来分类的是张元素的《医学启源》,其中提到“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李东垣师从张氏,并将张氏的“风升生”一类的药物命名为风药,李东垣其人善于“甘温补中”,尤擅运用“风药”。随着后世医家对风药的不断深入研究和认识,发现风药在临床治疗消渴病中运用也十分广泛,并在用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故文章将从风药的特性出发,谈谈对风药治疗消渴病及其并发症临床运用的认识和体会。
1 风药的概念
狭义上,风药是指具有辛散、升发、祛风、透表作用的一类药物,其质地轻清,性质活泼,可向上、向外趋表。李东垣把风药深入发挥,在《脾胃胜湿论》中提到“味薄风”,指出了“味薄”都可以纳入“风药”范畴,比如羌活、独活、藁本、升麻、柴胡这一类的药,而且这个理论在《内经》中也有提到:“阴味出下窍,阳味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可见《内经》中就已经指出薄的味道为阴之阳,且具有通和发散的作用。李东垣借用该理论来扩展“味薄风药”的运用,例如《脾胃论》中提到“风能胜湿”“风能升阳举陷”等。狭义上,风药指“羌、独、防、藁、升、柴”之属,但如今所说的风药,范围更广,还包括某些祛风解表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等,其具有发散祛风、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辛温通阳、升阳举陷、引药归经等作用,在临床的中药处方中十分常见[1]。
2 风药在消渴病中的运用
笔者认为消渴病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疾病,病位与肺、胃、肾有关,病理因素为热、痰湿、瘀血等。久之可并发血脉瘀滞和阴损及阳等病变,故在治疗上除了润肺、清胃、滋肾之外,还需兼顾并发症,合理地配合祛风解表、活血化瘀、利水渗湿、豁痰开窍等治法。风药具有润燥、胜湿、补虚、祛风通络等特性,在消渴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2.1 风药润燥 《内经》描述记载:“肺消者,饮一溲二。”肺受燥热所伤,不能输布津液,可见口渴多饮。临证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治疗之法。临床常用消渴方。方中以葛根、天花粉为君,加麦冬、生地、藕汁生津清热,养阴增液。其中葛根独具甘凉辛润之力,甘润生津,使阳生阴起,辛散开玄府;使水道畅通,调畅上焦气机,燥热消散,津液上乘,达到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之效。治上消,还常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益气、生津。其中石膏性味辛凉,能清热散火;人参甘微温,能入肺经,止渴生津,尚能益气。若烦渴不止,常用玉泉丸。人以气为枢,方中人参性疏通,可补气生津,正气充足,邪自不能留,故能除邪气;黄芪善达皮腠,专通肌表,走经络而益营血;茯苓入肺,以通水道,下输膀胱,使燥热有出路,故能止渴生津;天花粉、葛根、麦冬、乌梅皆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可见,风药润燥的作用在治疗消渴病肺热津伤证中十分重要。
2.2 风药胜湿 饮食失节是消渴病的重要病因之一。长期过食肥甘厚腻,易导致脾胃气机受损,运化功能失职,积热内蕴,而发为消渴。胃热炽盛之证可见患者多食易饥,常用玉女煎加减,阳明气火有余,石膏性辛甘,善清胃火;知母质润,可助石膏清热;麦冬可清心除烦,配合牛膝活血化瘀,导热下行。消渴病之气阴亏虚证,以脾失健运,气阴不足为病机,临床表现多为口渴引饮,多食,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便溏。其中便溏、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为湿邪所困。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李东垣将风药运用到调理脾胃中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2]。《脾胃胜衰论》中提到:“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观诸自然界,风之升散可除地之湿泞。《脾胃胜衰论》曰:“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升,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肠澼下血论》曰:“如飧泄及泄不止,以风药升阳。”故气阴亏虚之消渴病,以七味白术散治之,该方中含有多味风药,体现了风药胜湿、升阳的作用在治疗消渴病中的重要意义。其中,黄芪、黨参可补中益气;白术、茯苓、山药健脾而止泻;木香行气运脾;藿香辛温入肝经,醒脾散津;葛根使清气上提。若兼有气短多汗,还可加五味子敛气生津;兼食少腹胀,可加砂仁醒脾健运。
消渴病常常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往往易出现脾胃证候,临床上诸多医家也从脾胃着手论治。而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一个是借助风药上升,助脾升清;一个借风药辛散,应肝性调达以疏肝郁,调肝脾之和,且风胜湿以解除脾湿之困,醒脾而助脾纳运,调整中焦气机。可见风药胜湿的作用也是治疗消渴病合并脾胃证候的重要武器之一[3]。
2.3 风药补虚 《诸病源候论》谓:“房事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则渴,肾虚又不能传制水液,故随饮小便。”肾阴不足,阴虚则火旺,肾失封藏,出现尿浊、有甜味。治疗消渴肾阴亏虚证常用方——六味地黄丸,补中有泻,其中“三泻”就体现了风药在本方中的运用:茯苓可入肺、脾,能“燥脾伐水清金”,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道通,则小便利;泽泻泻湿,湿去则脾健,又入膀胱,下泄消水,其“利水有固肾之功,燥湿有健脾之效”;丹皮辛、苦、寒,其苦能泻阴火,辛能疏结气,行瘀血而泻热,热清阴足则脏安。阴阳两虚之消渴用金匮肾气丸,方中加入附子、肉桂,其中肉桂补劳伤,通九窍,散积气,破瘀血,即所谓“肉桂……香甘入土,辛甘入木,辛香之气,善行滞结”之理;附子也是辛温的,可通行诸经,“为阳中之阳,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二者同用,温肾回元阳。
2.4 风药祛风通络 消渴日久,病邪入络,血脉瘀滞,脏腑虚损,则变证百出。瘀血痹阻是核心,兼有痰浊、水湿、气滞,活血化瘀、祛湿通络、行气通阳是治疗消渴病并发症的关键。风药还具有发散祛风、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辛温通阳等作用,在治疗消渴并发症中也有独到的疗效。具体运用如下。05ED57EB-B9EE-4B9A-ACCA-2E07EA0B88E1
2.4.1 治疗消渴水肿 消渴水肿是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类,是阴损及阳,阴阳俱虚的表现,病位多在肝、脾、肾,此时当疏通肝气、理脾健运、温肾助阳。水是湿之积,根据“风药能胜湿”的理论,借用风药辛香轻扬,走窜发散之性,以祛湿之法加以除之,临床上可从疏风、胜湿、升阳、活血、通络治法着手[4]。如《金匮要略》中用越婢汤治疗风水,方中麻黄专主发散,出汗开气,以散越水湿,入肺家而行气分,开毛孔泻卫郁,又能通调水道;又如《伤寒论》中祛湿剂之五苓散,茯苓、泽泻可利水渗湿,通调水道,又佐以桂枝引领诸药入络,助清阳之气升发,使身体的气机得以调畅,临床疗效显著[5]。可见风药具有升发、宣散、行走、通运、升阳等多种独特的性质,可通过宣肺、疏肝、理脾来鼓动肾气,来达到利水消肿之功[6]。
2.4.2 治療消渴痹证 消渴痹证,是久病入络,血脉瘀阻,筋骨、肌肉、关节不能得到充分濡养,而发生肢体麻木、酸痛、屈伸不利等证候的疾病,即西医所谓的周围神经病变。血瘀是其主要的病理因素。临床常见患者肢体麻木、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瘙痒等病变,舌质紫暗,脉涩或代。“郁乃痹,宣乃通”,此时需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也可运用风药,因为“风药能活血”。有研究[7]表明,风药可促进气血循环,通过药力作用到达肢体的体表关节末梢,起到疏通经络的效果。上肢麻木为主者,加羌活、葛根,舒筋通络;下肢麻木为主,加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血瘀甚者,方中加入川芎以活血化瘀,加赤、白芍以养血活血,加木香以行气导滞等。藤类风药也是常用风药之一,中医根据取类比象,认为藤类有“舒展、蔓延”之特性,如天仙藤、络石藤、海风藤等等,可祛风、走经络、通瘀滞[8]。若并发中风,则需祛风、活血、养血、化痰通络,常用的大秦艽汤,也是以风药为主的经典方,其中秦艽、防风、羌活、独活辛散祛风,茯苓、白术祛湿健脾,熟地、当归、川芎化瘀通络、止痹痛。血瘀严重者,还可加虫类风药,观自然之性,虫类擅游走,故中医认为虫类药具有“搜风入络”之效,如蜈蚣、地龙、全蝎、水蛭等均可用治消渴痹症,现代药理[9]研究也发现,虫类风药在抗心脑血管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2.4.3 治疗消渴目病 消渴日久,瘀血阻窍,可并发雀盲、白内障等目疾。玄府学派认为,气机瘀滞,则玄府闭塞,升降出入失常,精血津液不能濡养耳目所致,且风邪在眼病的发病中居于主导地位,治疗上尤其注重风药、虫药以搜风剔络,化瘀通窍。《内经》中:“辛以润之”,认为风药可向内、可向外,能上又能下,有游走之性,可振奋人体气机,有通窍道之功,临床上常用蔓荆子、菊花、僵蚕、蝉蜕薄荷之属治疗目疾[10]。亦有医者治疗目疾加细辛、白芷开玄府之用[11]。白蒺藜也是一味风药,在治疗眼病中也广为应用。《本草经解》提到:“白蒺藜气温,禀天春和木之气,入足厥阴肝经。”肝开窍于目,蒺藜禀疏木祛风之性,使肝木条畅,而令目明。现代药理学[12]研究发现白蒺藜可改善干眼症,对视网膜和视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3 小结
综上所述,风药在治疗消渴病及其并发症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风药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而根据药物的特性,具有生长、升发、调畅、流动等一类质轻味薄的均可称为风药,无论其向上或向下,从外或从里,更不要拘泥于疏风解表、祛风湿之效,诸多药均具有风药的特征,应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运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参考文献
[1]孙自学,李鹏超.风药在阳痿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7,58(13):1155-1156.
[2]袁利梅,李荣立,张晓娜, 等.李东垣学术思想及其用药规律探析[J].中医研究,2020,33(11):52-54.
[3]唐艳云,吕冠华.风药治疗泄泻机理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9):1612-1615.
[4]唐朋利,刘锋,崔笛, 等.风药配伍治疗水肿之机理探讨[J].黑龙江中医药,2014,43(1):2-3.
[5]高红旗,支勇.风药治疗肾性水肿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8):3504-3506.
[6]赵庆,张茂平.肾性水肿巧用风药[J].新中医,2012,44(12):156-157.
[7]罗再琼,黄淑芬,王明杰.论风药的活血作用及其特点[J].中医杂志,2000,41(8):453.
[8]张效科,袁有才,段玉红.藤类风药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应用体会[J].四川中医,2017,35(11):42-44
[9]汲丽丽,吕邵娃,杨志欣.蜈蚣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特产研究,2020,42(4):75-84.
[10]侯宇辉,程娜娜.风药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浅析[J].光明中医,2016,31(2):153-154.
[11]叶俏波,江花,江玉, 等.风药未必尽祛风,升散透泄用无穷 ——玄府学派名家论风药[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3):4-7.
[12]郝菲菲,张东蕾,何伟.中药蒺藜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 34(6):113-117.
(收稿日期:2021-09-03 编辑:陶希睿)05ED57EB-B9EE-4B9A-ACCA-2E07EA0B88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