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温大旱使“气候文物”重见天日

2022-05-31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饥饿水面水位

多地遭遇严重高温干旱,河流、湖泊水位大幅下降,一些沉在水底的物体、建筑、古迹等重见天日。面对今夏席卷全球的热浪和干旱,权威机构、专家学者和舆论认为,这再次敲响了气候变化在加剧的警钟。

“饥饿石”再次现身

由于干旱,中欧主要航道之一易北河水位下降,露出河底的“饥饿石”。历史上遭遇严重干旱时,这些石头露出水面,被人们刻上字和年份,作为给后人的“留言”,被称做“饥饿石”。一块“饥饿石”上刻着“如果你见到我,哭吧”。“饥饿石”上的最早日期可以追溯到1417年。之后,刻写有1473 年、1616年、1654年、1666年等年份的“饥饿石”也被发现。大多数被发现的“饥饿石”是15世纪至19世纪期间的。一些石头上还刻有多个不同年份和警告语。当时许多地区还没有气候记录,“饥饿石”就成为一种民间水文记录,特别是在易北河、莱茵河、摩泽尔河和威悉河等较大的河流沿岸,在河流干涸时,“饥饿石”出现的频率很高。

德语中“饥饿石”这个词来自船夫,由“饥饿”和“石头”两个词合成。德国历史文化学者佩特兰德尔解释,因为在退潮时出现石头,意味着船夫没有收入,就会挨饿。受干旱影响的地区,农业歉收会有发生饥荒的风险。河流水位降低也使内陆航运陷入停顿,使食品和其他货物的运输极为困难。

二战遗物“浮”出水面

随着多瑙河水位降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沉没的20多艘德国军舰残骸在塞尔维亚普拉霍沃港附近“浮”出水面。纳粹德国1944年为抵挡苏联军队进攻凿沉了數百艘军舰,这些船是其中一部分。

因意大利最长河流波河水位下降,一艘1943年沉没的驳船露出水面。7月底,一颗450公斤重的炸弹露出波河水面,导致意大利北部一个村庄约3000人疏散。这颗炸弹在二战期间落入波河,当时没有爆炸,现由专业人员安全引爆。

波河长逾650公里,自西向东贯穿意大利北部地区,波河流域支流、湖泊众多,农业发达。波河流经的北部盆地,是意大利主要水电厂所在地。当前受罕见高温天气和降水显著减少的影响,波河水位降至70年来最低水平,流域内多段河道干涸。

“万里长江第一阁”显“真容”

8月18日,长江鄂州段,有700年历史的“万里长江第一阁”观音阁,露出大片的礁石基座。据鄂州水利专家介绍,在持续高温干旱之下,长江鄂州段水位已达到1865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同期最低水平,江岸滩涂如冬季枯水期一样宽阔,观音阁显露出“真容”,和往年汛期形成巨大反差。

史前遗迹“露面”

西班牙今夏经历数十年一遇干旱,位于中部卡塞雷斯省的巴尔德卡尼亚斯水库水量减少到库容的28%,据信有7000多年历史的巨石阵随之露出水面。这座巨石阵1926年被德国一名考古学家发现,1963年被水淹没。今年“露面”前,这座巨石阵仅4次因水库水位降低完全暴露出来。德新社援引相关数据报道,西班牙今年7月平均气温比此前最高纪录的2015年7月平均气温高0.2摄氏度,比自1961年以来的7月长期平均水平高2.7摄氏度。由于高温和缺乏降水,西班牙全国水库蓄水量不足40%。

1.13亿年前的恐龙脚印毕现

近日,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斯堡附近的恐龙谷州立公园遭遇异常干旱天气,园区内的帕卢西河水位见底。在河水与沉积物褪去之后,河道内一长串清晰的恐龙脚印得以重见天日。据介绍,这是一种兽脚类大型食肉恐龙高棘龙,高达4.6米,重达7吨,于1.13亿年前的白垩纪生活在该地区。

虽然这些足迹化石出土于河床,但这只高棘龙并非在河边漫步。白垩纪时期,全球海平面高于现代,公园所处地区曾是横跨北美的西部内陆海道,又称白垩纪海路,地质条件非常适合化石脚印的形成。

乐山大佛平台水位比往年低

8月20日,受持续高温、降水偏少的影响,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水流量明显减少,位于三江交汇处的乐山大佛全身也露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览。目前,大佛平台水位与2020年8月18日高水位比下降了10余米,比往年8月同期正常水位低了2米。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历时约90年。

冰川融化,引来科学家探宝

上个月,格陵兰岛北部出现了异常温暖的天气,这促使冰川快速融化,融水流入海洋。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数据显示,仅7月15日至17日,格陵兰岛融冰量约为每天60亿吨,这足以填满720万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冰川下不仅藏着解读气候变化的密码,而且还蕴藏着钴、镍、铜、锂等矿产资源。据报道,目前,30名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等相关人员正驻扎在格陵兰岛西海岸的勘探地。他们正在采集土壤样本、使用带有信号发射器的无人机、直升机,还通过人工智能来分析数据。

以前的研究认为,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的2倍,但芬兰气象研究所最新研究表明,过去40多年中,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

(本版稿件综合《环球时报》《长江日报》等)

猜你喜欢

饥饿水面水位
向着“零饥饿”的目标
水黾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创造足以乱真的水面反光
争夺水面光伏
回忆饥饿
一张饥饿年代的教师“特供证”
基于MFAC-PID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
一块水面
饥饿的歌声
基于PLC的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