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城市发生空间交互的博物馆建筑
——透视中国工艺美术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2022-05-31杨莽华byYangManghua
文/ 杨莽华 by Yang Manghua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明确的文化属性与公共属性,是博物馆类建筑在城市和社区中独特空间角色定位。不仅因其外部形态、形象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和场所图景的融入和主导,并影响着环境要素的构成;且博物馆在城市生活中处于特殊空间和文化地位,使其物理空间和社会关注更呈现出开放性和延伸性,是城市和社区文化印记的重要负载。
不仅博物馆建筑的外部各个元素皆为城市街区公共空间的组成内容,内部厅堂的空间和情景体验也与外部环境发生着的对话和交融。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先生曾用“城市的客厅”来讲解一座博物馆的功能,而这种功能的实现是以空间开放的策略加上其在城市生活中产生的互动效应为前提的。
北京不仅是具有千年历史传承的古城和国际都市,也是当今世界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其文化生态下的文化影响力是波及世界范围的,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无疑要具备国家示范性和象征意义。在汇集科学教育研发的核心机构、一流的文化创意中心和璀璨的历史景观、文化地标的同时,还须拥有以各类博物馆的群体组成的城市文化脉络。一流收藏、标志性的建筑以及令人难忘的空间体验最终都会转化为城市的形象塑造与软实力。
中国工艺美术馆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简称“工美非遗两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部,明清北京古城中轴北延长线东侧。与南面的中国美术馆新馆、东侧的党史馆、北侧的中国科技馆等建筑,形成北京未来最重要的新兴博物馆群落和城市地标。
做为北京城市发展的示范区,奥林匹克公园从建设之初,就秉承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包含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双重绿色的内容。在综合完善赛事、会展、休闲、旅游等城市功能的同时,构建区域自然生态和文化脉络的延续体系。在北京的城市规划中,将最重要的新建文化展馆组群集中于奥园龙形水系的腹地,是对城市文化结构一个精心布局,使博物馆之于城市和社区公共空间的整合机能得以显现。
中轴线是北京古城文化景观的主干,奥林匹克公园位于中轴线北端,以南北长3千米的龙形水系为纽带,收纳了森林公园、科技馆、工美非遗两馆、美术馆和主体育馆等建筑,也将生态、科技、文化和奥运主题联系在一起。而工美非遗两馆处于龙脊的内弯之地,隔水北瞰龙首,南望鸟巢,有独特视角,得独特之风景。
奥运公园内各种建筑风格的场馆中,工美非遗两馆的设计,非常明确在现代风格和城市文脉之间找到了交汇点。不仅将皇城中宫殿建筑高大基座与殿堂、屋顶的三段式意向和古典精神投射到这座新风格建筑上,还把中国民间镂空雕刻的分体式藏宝匣作为设计元素进行了引申和重构。藏宝匣中容纳瑰宝的隐喻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
建设用地局促,建筑高度严格限制是奥运公园建设项目共同面对的课题,工美非遗两馆建筑不仅铺满了地块,而且几乎充满了规划条件所能给予的全部空间立体界面,使其基本形态即是从基址上拔起的长方体。而工美非遗两馆的独特气质,则因为藏宝匣的漂浮感设计和建筑立面三段式的虚实变化而形成的。
图1 工美非遗两馆与奥林匹克公园
图2 工美非遗两馆与龙形水系
工美非遗两馆在建筑形体、墙面装饰抑或是宫灯意味的夜景,是在文化景观和城市地标层面等功能上的兑现。而处在城市文化生态和地理空间的要冲,工美非遗两馆所发挥的作用与担负的责任则更为重要和广泛。
工美非遗两馆和国家美术馆是龙形水岸凸出地带两座最显著也是最前沿的大型建筑,为城市中轴线东侧的第一道空间边界。龙形水系形似角弓,而工美非遗两馆和国家美术馆则分置左右弓臂内侧,构成南北对称格局;与鸟巢一起,是奥运公园中在水面上映现倒影的三座建筑。这两座美术馆建筑将给予公园腹地的公共空间以新的尺度和形态,建筑形象也注定会长期成为公众话题;这样的景观的形成正是提升城市文化价值的要素。
工美非遗两馆兼有工艺美术展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体验两种功能,其向大众的开放无疑是民间节庆的汇聚,工美非遗两馆的空间构成,应让这场持久节庆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多种可能和变化。
图3 工美非遗两馆西侧立面
工美非遗两馆是一座长约200米建筑,宽度不及长度的三分之一。跨过中庭,完成从东侧到西侧的空间切换无需走过曲折的路径,站在东面的入口就能看到西门外的景象。东面广场是由工美非遗两馆、北侧的中国科学技术馆、东侧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围合起来的,三座建筑因其各自的命题而确立了截然不同的气质和风格,也营造出特有的广场氛围和场所图景。
这个广场虽然狭长,对于东西两侧的工美非遗两馆和党史馆却十分重要,是两座场馆人流集散和各种露天活动的主要室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很多是广场艺术,而台阶下的广场依托两座博物馆的立面为背景,还有大批观众参与,是绝佳的文化体验场所和市民休闲汇集区。工美非遗两馆内部和外部空间的构成方式,并不阻碍露天广场与阳光中庭的关联与互动,甚至让广场上的庆典跨越工美非遗两馆中庭,可以传递到龙形水岸一侧,建筑空间的流动性因人的行为创意得以呈现。
工美非遗两馆在奥运公园环境中独有的、最值得期待的公众活动空间来自其二层环绕四周的室外平台,上有悬挑出来的藏宝匣做顶盖,形成一条奥运公园的环幕影像。信步走出展厅,站在距地14米高的平台上,既可以让视线越过树梢,远眺鸟巢、奥森公园,直面龙形水系;又可以俯瞰东面围合广场上的“清明上河图”。让人们换个视角、错开视平线来观望和感悟这个城市,是建筑空间的布局者精心导演的城市情节。工美非遗两馆二层的环形平台,不仅生成了可以让人扶栏观望观演的空间,也极有可能造就在不同层面上、不同背景下的异形展演空间,包括这个空间与围合广场之间产生的响应和互动。
奥林匹克公园地下空间的整体利用,具有很好的示范性,是对绿色生态理念的充分体现。工美非遗两馆与党史馆的地下空间通过广场下沉层面的联系,合为一体,解决动、静态交通转换和人车分流的问题,也是整个地区地下空间利用系统的必要组成。利用地下工程体系的空间转换、组合功能,形成联系各类型空间的立交网络,选择让文化体验与城市休闲消费生活自然平稳的交融和升华。
图4 工美非遗两馆及周边展馆
工美非遗两馆是国家级的博物馆,是承载华夏各民族的文化记忆的宝盒,也是所在社区和城市中主导文化空间集聚与扩散的装置。在功能上,不止于收藏、展陈、研发或者担当地理标志,也形成了一个城市文化载体在地性的示范场所。不仅藏宝于馆内,还要打开宝盒,实现文化内涵、文化景观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表现在建筑空间的经营上,就是内部和外部的空间交换:一是内外空间和视野的相互渗透,二是内部和外部景象的局部互换,以及内外部空间过渡地带的设置。以自然融入式的带入性空间替代厅堂与公众之间的强制性分界。尤其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产生从体验形空间呈现到非遗活态文化空间叙事的投射。工美非遗两馆的空间设计为具有在这样的功能保留了多种可能。
实际上,城市的整体包含了博物馆的功能和属性,特别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动态和静态景象的发生,进入了某个频道之后,同样是馆藏品的展陈。
一座地标建筑的轮回,伴随着城市历史和事件的起承转合。从它的诞生开始,就不该缺失公众的参与,公众在观演和表演之间反复的角色转换,也带来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响应,以及设计理念、方法的更新。公共建筑的营建过程中,社区参与是规划设计的支柱和必要环节。工美非遗两馆建成开馆,在打开宝盒的同时,也抵达与这座城市产生文化交互的驿站,关于空间特质的认识或许是其使用说明书中不可或缺的段落。
图5 工美非遗两馆临近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