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稻育秧注意预防灾害性天气

2022-05-31沅江市农业农村局413100曹涤环

湖南农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阴雨秧田早稻

沅江市农业农村局(413100) 曹涤环

早稻育秧期间,常会受到低温冷害、长期阴雨及大风雷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对培育早稻壮秧威胁极大。因此,在育秧时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减轻危害,育足、育好早稻秧苗。

1.长期低温冷害春播育秧期间,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到10℃时,极易发生受冻死苗的现象。据观察,连续7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有膜覆盖的秧田烂秧死苗率超过20%,无膜覆盖的秧田死苗率超过50%;如果连续10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有膜覆盖的秧田烂秧死苗率超过50%,无膜覆盖的秧田死苗率超过80%,给早稻育秧造成严重危害。遇到长期低温阴雨天气,解决的办法有3个。一是防秧田出现地膜破损漏风及贴膏药现象。平铺地膜秧田,要抢晴天或雨后掀动地膜,防止地膜贴泥闷种。秧苗未扎根现青前,可撒施一些草木灰、谷壳等覆盖物,增加抗寒保暖力,促进秧苗扎根。二是低温来临前,在秧厢上喷施70%敌磺钠可溶粉剂1000倍液,杀灭易造成烂秧的真菌微生物,防止烂秧。三是对已经扎根散叶的秧苗,可以采取灌深水保温的措施,即在冷空气来临前夕,灌水至秧苗心叶,待气温回升后再排干,恢复正常管理。如果低温时间较长,在中午气温相对较高时可适当排水通气,再换上新鲜的水保温。

2.大风雷雨与霜冻春播期间,较易出现大风雷雨和霜冻天气,对秧苗危害大,在短时间内会造成秧苗搭叶翻根,影响成秧率。如遇到突然的雷雨大风天气,可将秧田灌满水直至秧苗全部淹没,大雨大风后立即排水,可起到保温、防止冲刷秧苗的作用。待气温回升后再排水,恢复正常管理。早稻育秧期间,有时会遇到强烈冷空气的侵袭,如低温霜冻天气,很容易发生冻害死苗的现象,可在冷空气来临前夕,采取灌水保温的方法,即灌水至秧苗心叶,待气温回升后再排干。

3.大雨冲刷与寒潮早稻播种后至3叶期前的秧苗,遇到大雨冲刷易发生翻根倒芽。需在大雨来临前灌深水保护秧苗根部不受雨水冲刷,如果浮秧倒芽严重,可及时向秧田泼泥浆或撒盖细肥泥土帮助秧苗扎根。遇到寒潮天气时,秧苗尚未现青的秧田,厢沟内要排干渍水,使秧厢保持通气状态;已长出1.5叶以上的秧田,需增加土壤积温,待气温回升2~3天后逐渐排干秧厢沟内积水,进行间隙灌溉,切忌立即排干积水,否则将会加快秧苗脱水死亡速度。

4.天气突然转晴低温阴雨急转晴冷型天气,在连续阴雨后云散天晴,会出现夜间剧烈降温现象,昼夜温差常有10℃以上,此时秧苗若不及时抢救,便会出现大面积烂秧死苗,可在低温阴雨期间保持秧田湿润或灌浅水,到转晴前一天灌深水护苗,缓和昼夜温差大带来的影响,以后分2~3天逐步排浅排干秧田积水,切忌在天气转晴时立即排干水。阴雨后天气突然转晴,秧苗叶面蒸腾加剧,而根系吸收能力尚未恢复,最易出现青枯死苗现象。遇到这种情况,一是不要立即排水,防止出现生理性失水,造成秧田大量青枯死苗。二是对地膜覆盖的秧田,要及时揭膜,防止高温烧苗,晴天在上午9时左右灌水揭膜通气,缓解高温对秧苗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突然转晴,秧田地上部气温高、蒸腾大,根系吸水供水能力低,会出现秧苗根系水分反渗透,加剧秧田的青枯死苗,因此,不能随意施用秧苗肥,应在连续4~5个晴天时施用。四是突然转晴后已发生烂秧的,可在晴天排干秧田水,在下午4时左右用70%敌磺钠可溶粉剂150克,对水50千克喷雾杀灭有害微生物,注意施药后两天不要灌水,出现严重烂秧的秧田隔5~7天再喷1次药。遭遇低温阴雨急转晴冷型天气的秧田,当气温回升3天后,每667平方米秧田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7.5~10千克,追肥时厢面保持浅水层,以促进秧苗迅速恢复生机和健壮生长,提高抗寒抗逆力,有利于培育壮秧。

猜你喜欢

阴雨秧田早稻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扶绥县春耕春播期低温阴雨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垦荒
感怀
1957—2017年阳山县低温阴雨变化特征分析
国家统计局解读2017年早稻生产情况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2016年早稻产量同比下降2.7%
今年全国早稻稍有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