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5-31孙洋

医药与保健 2022年5期
关键词:修补术手术室护理人员

孙洋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手术部,河南 郑州 450018)

腹腔镜疝修补术最初源自1991年,由Arregui首次报道并在临床实践中起了突出的效果;随后也有不少研究证实,腹腔镜手术比之常规手术,具有安全性更高,疗效更好的价值,同时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众多优势,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气最常用的术式之一。腹腔镜疝修补术在小儿腹股沟疝患儿的治疗中起了突出的效果,但受患儿年龄小及其侵入性操作的方式存在,故可不同程度引发患儿不良心理,从而会引发其术后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另外,受小儿年龄相对较小,害怕腹腔镜疝修补术引起疼痛﹑害怕陌生手术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极容易降低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该类负性情绪导致患儿出现连锁应激反应,从而会进一步增加其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会影响其术后恢复,对此,优质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成为当下改善患儿预后的可行性方法。本文主要探究了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相关结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素材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自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0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手术患儿为勘验对象,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0.5~4.5岁,平均年龄(2.04±0.56)岁,起病时间1~3 d,平均起病时间(2.10±0.01)d。研究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1.0~5.0岁,平均年龄(2.14±0.46)岁﹑起病时间0.5~2.5 d,平均起病时间(2.00±0.01)d。全部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1)耐受手术,(2)经医学伦理学会证实,由患儿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不耐受手术,(2)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患儿。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手术室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需全面检查好患儿机体健康状况,并叮嘱患儿术前8h禁食﹑禁饮,另外,还需完善术前用物准备,如腹腔镜﹑疝片,止血带等,并检查好相关器械设备的性能,确保相关器械设备能正常使用。(2)术中护理,做好对患儿想过信息的核对,并协助麻醉师给患儿提供麻醉,麻醉起效后,术中做好手术配合,并密切监测患儿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生异常,及时上报。(3)术后护理,做好患儿麻醉苏醒期的监测护理,待安全转运至病房后再由巡回护士对患儿的疾病情况进行大致了解。

试验组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1)夯实优质护理:①完善术前访视护理,术前1 d,入病房查验并做好麻醉前的准备,访视过程中,通过与患儿家属沟通﹑阅读患儿病例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患儿病情﹑病因﹑腹外疝类型等实际情况,以便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全面做好术前准备工作。②健康知识宣教护理,访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等方式对患儿及家长宣教腹腔镜疝修补术相关的健康知识,包含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治疗原理﹑优势﹑流程﹑配合方法﹑注意事项等,重点宣讲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优势,如告知患儿及家属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优点及其对患儿治疗的好处,以缓解患儿及家属的紧张﹑害怕﹑焦虑等负面情绪,并对患儿及家属宣讲既往手术治疗成功案例,以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③心理护理,由于年龄小以及对手术﹑医护人员恐惧等因素的影响,不少患儿术前还易出现紧张﹑焦虑﹑哭闹等现象,因此,访视过程中,和谐与患儿间的关系,从细节上着手,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害怕感,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必要时应用抚摸﹑拥抱等沟通技巧,和谐与患儿的关系;而针对年龄较大的患儿,以鼓励性言语来对其进行沟通,以消除患儿内心的恐惧和顾虑。其次,护理人员还需帮助患儿修剪和清洁指甲,以免其抓伤伤口。(2)术中护理,①手术准备护理,患儿进入手术前,护理人员需将手术室温湿度调节成适宜状态,一般将室温控制在22~28℃,以提高患儿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待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做好对患儿情况的详细查验,以对患儿的基本情况﹑手术部位定位及打孔选择等,同时还需加强与患儿的沟通和交流,对年轻稍大的患儿可通过介绍手术优越性,鼓励他们以“同伴教育”防范来缓解其负性情绪;播放爸妈的声音协同做好对患儿的安抚﹑听音乐等来达到舒缓情绪的效果。②麻醉监测护理,术中需对患儿进行麻醉管理,并时刻做好对患儿的生命体征监测,防范意外事故发生,发现异常,及时告知麻醉医师。③保温护理,由于小儿在术中缺乏必要的体温调节,故术中做好体温护理对患儿至关重要,再加上围手术期各种冲洗液的使用﹑患儿体质特殊(产热能力低﹑皮下脂肪少﹑周围血管舒缩能力差等)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其术中出现低体温现象,发生低体温不仅会加重患儿心脏负荷,增加其术中心律失常﹑出血等的风险,因此,通过在手术室对患儿加盖衣物﹑毛毯等,给患儿输注各种冲洗液或药液前先进行预热,达到接近人体正常温度后再给患儿使用,并定时监测患儿体温变化,以确保其体温维持在36℃左右。(3)术后护理,①麻醉复苏期护理,在患儿未清醒前,有分泌物者及时清理,确保其呼吸通畅,以免其发生误吸和窒息等并发症,同时还需给患儿取适宜的卧位,以免增高其腹压。另外,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儿呼吸﹑意识﹑肌力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患儿呼吸频率,气道是否通畅和定向力恢复情况等,待患儿意识恢复,且呼吸频率﹑肌力恢复正常后,将麻醉插管拔除。②再次访视护理,将患儿安全转运回病房后,手术室巡回护理人员还需对其进行再次访视护理,再次访视过程中,需查看患儿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手术切口周围皮肤是否完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儿病房责任护理人员﹑家长宣讲一些基础的术后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等,如告知患儿病房责任护理人员遵医嘱给患儿提供合理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护理,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切口换药护理,伤口敷料在8 d左右去除,期间观察有无感染等情况发生,并做好切口周围皮肤护理等,以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另外,还需告知患儿家属术后8 h内需给患儿禁食和禁水,以减少胃肠道压力,从而预防或减少患儿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5]

(1)焦虑情绪评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情绪评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量表限值0-17分,>17分表明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评分越高,不良情绪越明显。(2)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将护理结果分为满意﹑十分满意﹑不满意三层级。满意:术后随访切口愈合良好,机体基本恢复正常,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十分满意:术后切口未感染,且机体较护理前有所恢复,患儿家属对此次护理满意;不满意:出现并发症和护理投诉事件,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不高。护理满意度=满意率+十分满意率。(3)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试验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降低幅度上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2.2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对比

试验组患儿住院时间(3.25±0.37)d显著短于对照组(5.28±0.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17,<0.05)。

3 讨 论

疝气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多由小儿先天发育影响,脏器或组织通过人体缺损﹑薄弱点的空隙进入另一个部位(多见于脐部﹑腹股沟等部位)的病况,并导致这些部位出现可回纳的包块。引发小儿疝气发生的致病因素有多种,如先天性局部组织缺损﹑薄弱导致腹壁强度降低,咳嗽﹑排便﹑哭闹等均可加剧其腹腔内压增高,同时腹壁外伤﹑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壁肌肉萎缩等导致腹壁缺损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脐疝是较为常见的小儿疝气类型,患病率可高达70%~80%,腹股沟疝发病率约为16%~25%,且脐疝和腹股沟疝的发病高峰均在出生后的前3个月。疝气不仅可引发患儿脐部或腹股沟出现可回纳的包块,随咳嗽﹑哭闹﹑憋气等包块变大﹑腹痛﹑呕吐等症状,少数还会引发患儿出现肠梗阻﹑肠坏死等并发症,积极探寻有效的手术方案治疗患儿,可直接改善其预后。腹腔镜疝修补术中,优质护理作为有效可行的方法,除了夯实基础护理外,还需“以患儿为中心”,在手术室对其进行科学﹑高效﹑优质的护理;在常规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优质护理在各措施上效果更佳,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整体疗效并不显著,河南省儿童医院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对患儿进行干预,更能结合患儿实际,进行一系列的具有针对性且实用性强的护理,从而能促进患儿身心均恢复到良好的状态,进而能保障其手术效果。

本文研究表示,对试验组患儿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环节的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试验组在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降低幅度上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发现,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过程中,对患儿施行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并在机械性地配合主治医生完成相关护理操作上,转变理念和做法,充分考虑患儿的实际情况,从而提升护理质量。而手术室综合护理综合﹑全面地考虑了患儿的基本病情状况,从其心理和生理上更有针对性地护理患儿,正视患儿年龄较小,对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相关健康知识和优势认识不足,乃至在术前易出现紧张﹑焦虑﹑哭闹﹑烦躁不安等问题;在术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给其提供了访视护理﹑健康知识宣教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干预,通过这些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降低或消除患儿对护理人员的陌生感,能对患儿的焦虑﹑抑郁情绪等得到有效缓解,还能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从而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术中,给患儿提供手术准备护理﹑麻醉监测护理﹑保温护理等,不仅能提高患儿手术治疗的舒适度,还能降低其低体温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术后给患儿提供麻醉复苏期护理﹑再次访视护理,能够促进患儿平稳地渡过麻醉复苏期,且在再次访视护理中,手术室巡回护理人员通过对病房责任护理人员﹑患儿家属宣讲术后相关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能促进患儿术后得到良好的照护,术后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对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患儿施行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是改善患儿负性情绪,满意度和安全性更高,确保患儿尽早康复的可行性方法。

猜你喜欢

修补术手术室护理人员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细致化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我的好奇心